第472章通向鐵幕之路()


    正如美國的約翰·k·諾斯羅普一樣,霍頓兄弟也是狂熱的飛翼迷,除了飛翼之外,他們腦袋裏空空如也,幾乎拿不出什麽優秀的設計,於是不甘寂寞而又別無他路的兩兄弟隻能一條道走到黑,在沒有軍備部支持下自帶幹糧上路,設計出了go-229,並在哥達飛機場進行了原型機建造。


    由於此時德國已基本勝利在望,所以材料也好,發動機也好,都比曆史上要寬裕,型號還是這個型號,但不至於用部分木材代替金屬,用蹩腳發動機試驗,於是居然在1945年10月份完成了首飛。


    飛行姿態看上去很怪異,不過依然能成功起降。


    對這樣的刺頭軍備部當然是要打擊的,但恰好這時候保時捷博士私下研製超重型坦克的事情也暴露了,哭笑不得的施佩爾隻好高高舉起輕輕放下,將兩者都放下。


    或許是從超級坦克欺騙案中受到了啟發,霍夫曼忽然認為造一下飛翼也沒什麽不好的,不就是幾千萬馬克嘛,現在有錢、有閑還有取之不盡的資源,為什麽不探索一把呢?


    於是霍頓兄弟突然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go-229有了正式戶口不說,軍備部還一口氣訂購了12架,並表示前期的研發費用會資助一筆。這樣一來,h


    霍頓兄弟雖然在學術上比較執拗,不過為人處世可一點也不傻,他們知道梅塞施密特公司後台硬,絕口不提ho-229是戰鬥機,一個勁宣稱自己是新型轟炸機——頂多是戰鬥轟炸機,避免直接頂上被人穿小鞋,再加上ho-229的速度才剛剛突破1000公裏/小時大關,連ta-183的水平也沒到,梅塞施密特公司自然不會橫加阻撓。


    到6月份,ho-229造出了8架逐次改進的原型機,不過也摔了2架,雖然飛行員依靠彈射座椅都安然無恙,但也從證明要操控飛翼確實是比較困難的,不過戰略欺騙嘛,自然是怎麽噱頭怎麽來。


    於是在解說員口中,ho-229就變成了極端高大上的東西:“這是劃時代的新型噴氣戰鬥機,在速度超過1000公裏/小時的情況下,能夠攜帶15噸炸彈飛行超過2500公裏,更重要的是,這種特殊的氣動結構和材料運用使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對雷達波免疫的飛行器誕生了……換而言之就是個不可思議的結果,這是架隱形飛機!說隱形並不是肉眼看不見,而是這架飛機擁有特殊塗層,在漆黑的夜晚會無視一切雷達,依靠16萬米的最高升限,悄然無息地抵達目標上空,並依靠德意誌最新研製的精確製導彈藥,像最高明的劍客那樣一擊必殺!元首親自將其命名為:幽靈!”


    “哇”地一下人群全都尖叫起來:幽靈?隱形飛機?


    愛德華八世皺了皺眉頭,問身邊的空軍參謀長波特爾元帥:“真可能有所謂的隱形轟炸機麽?”


    “陛下,沒德國人吹得這麽玄虛,不過還真可能有……”波特爾解釋道,“我們的專家認為,要避免飛機被雷達發現,幹擾是一個辦法,縮小反射麵積同樣是一個辦法,如果我們把一架飛機的反射麵造型縮小到隻有大雁或老鷹這麽大,那要偵查起來就非常麻煩了,就好像現在海軍雷達在海上偵探小型軍艦不太順當那樣,很容易被外界幹擾。我猜想這種極端特立獨行的造型,這種所謂的塗層一定是德國人研究出來用於減少雷達波反射的奧秘……”


    “看樣子我們也得跟上,如果再來第二次不列顛之戰,那恐怕會有天大的麻煩。”


    波特爾心想:別說飛機了,光德國那些導彈就是天大的麻煩,不過既然國王開口要抓緊,他迴頭就能管議會多要點錢,這買賣還是劃得來的。


    所有人都不知道,這是霍夫曼提前把b2的拉風特點給安插在ho-229身上了,波特爾到底也是專業人士,一語就道破天機,可惜,越是道破天機,越是認為抓住了事情的奧秘,越是容易陷進去。吃瓜群眾聽聽有隱形飛機這種事笑笑就過去了,誰會當真呢?


    人群中的東久邇宮稔彥王臉色慘白,對身邊的石原莞爾道:“石原君,這麽大的技術差距怎麽辦?我來之前還信心滿滿,認為帝國將來至少是世界三極之一,說不定有朝一日還能躍居第一,可一看這些玩意,深感壓力,三極能不能維持都是個問題。”


    “殿下,急是急不得的,德國發展多少年,日本發展多少年?需要時間!不過堀君思路我認為是對的,今後要少打仗了,多花點心思把經濟、把科學技術搞上去,特別是科學家一定要重視,今後日本再好的青年不能都進軍隊了,必須先進大學、進研究所。”


    “你也這麽想?”


    “是啊……我一個大將說這樣的話,我自己也深感痛心,可老路真不能再走下去了,今後我們尊重科學家、尊重教師就要像尊重陸海軍大將,尊重陸海軍軍官一樣對待,沒有這個氛圍,政府再號召也是假的,民眾精著呢!你看海軍一搞飛行員也能當軍官,好的飛行苗子全被海軍吸走了,以至於陸軍現在飛行員水平明顯不如海軍,難道就因為海軍拍了《太空決戰》電影搞宣傳?那是表麵現象!哪個做出選擇的學生後麵不是站著飽經滄桑、熟悉社會的父母?”


    “科技也能這麽搞?”


    “當然,比如擴大理工科學校數量,減免學費、提供獎學金、政府資助出國深造,有了成果不吝重獎,各級學校要提高教師待遇,最起碼要比同級的政府公職人員收入要高,然後再給予各種各樣的榮譽,比如陸海軍大佐以下的軍人見了佩戴教授、副教授勳章的人物要敬禮,大尉以下的軍人見了佩戴資深教師勳章的人物要敬禮,這樣才能把氛圍培養出來。”


    “但這樣一來,社會氛圍就會複雜化,人心浮動,知識分子是最難管理的……你記不記得,所謂天皇國家機關假設就是一個教授提出來,多少軒然大波啊……”


    “所以文科要進一步壓縮,什麽文學、法律、社會、政治根本不要這麽多,他們除了能擾亂思想還有什麽建樹呢?”石原莞爾歎息道,“自由自在的思想對日本來說是一種奢侈品,我們必須忍耐,忍耐到日本真正強大了才可以開放,到時候愛搞文藝搞文藝,愛搞文學搞文學,愛玩理論玩理論,這個世界是認拳頭、認實力的,隻有手裏實力真正強大了,玩嘴炮才是好途徑,否則嘴炮功夫再好也不頂用。”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十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月影梧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月影梧桐並收藏鐵十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