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那大聖雖然被唐僧驅趕,但心中仍然掛念著他,不禁感慨萬千。他抬頭望去,早已看到了東洋大海。他感歎道:“我已經有五百年沒有走過這條路了啊!”
隻見那海水波濤滾滾,巨浪滔滔。海浪激蕩,仿佛與天空相連;波濤洶湧,似乎直通大地脈絡。潮水湧來時,氣勢磅礴,如同春天裏的陣陣驚雷;海水淹沒岸邊時,又像是夏天裏的狂風唿嘯。即使是乘著神龍的仙人,也會因為害怕而皺起眉頭;就算是騎著仙鶴的神仙,也會因為擔憂而不敢前行。靠近海岸處沒有村落和社區,臨近水邊也很少見到漁船。海浪卷起千層雪花,海風帶來六月秋意。野生動物在水中自由出沒,沙島上的生物隨波起伏。眼前看不到垂釣的人,耳邊隻能聽到海鷗的聲音。海底的魚兒自由自在地遊動,天邊飛過的大雁卻充滿憂愁。
卻說那孫悟空將身一縱,跳過了東洋大海,早早抵達花果山。隻見他按下雲頭,睜開火眼金睛定睛一看,那山上原本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竟然全都消失不見,煙霞也已散盡;山峰岩石紛紛倒塌,樹林盡數枯萎燒焦。你道為何會變成這般模樣?原來都是因為他大鬧天宮,被帶上天庭問罪。這座山被顯聖二郎神帶領梅山七兄弟放火燒毀。這齊天大聖心中倍感淒涼悲慘。有一首描繪這破敗景象的古詩為證。
古詩寫道:
迴顧仙山兩淚垂,對山淒慘更傷悲。
當時隻道山無損,今日方知地有虧。
可恨二郎將我滅,堪嗔小聖把人欺。
行兇掘你先靈墓,無幹破爾祖墳基。
滿天霞霧皆消蕩,遍地風雲盡散稀。
東嶺不聞斑虎嘯,西山那見白猿啼。
北溪狐兔無蹤跡,南穀獐沒影遺。
青石燒成千塊土,碧砂化作一堆泥。
洞外喬鬆皆倚倒,崖前翠柏盡稀少。
椿杉槐檜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棗了。
柘絕桑無怎養蠶?柳稀竹少難棲鳥。
峰頭巧石化為塵,澗底泉幹都是草。
崖前土黑沒芝蘭,路畔泥紅藤薜攀。
往日飛禽飛那處?當時走獸走何山?
豹嫌蟒惡傾頹所,鶴避蛇迴敗壞間。
想是日前行惡念,致令目下受艱難。
古詩雲:
迴頭望著昔日的仙山不禁淚流滿麵,對著如今的慘狀更是傷心不已。曾經以為這山不會受損,如今才知道大地也會遭受虧損。可恨二郎神將自己打敗,又惱怒小聖欺負自己。兇狠地挖掘自己祖先的陵墓,無端破壞自己的祖墳根基。漫天的霞光雲霧都消散殆盡,遍地的風雲也全部散去。東邊山嶺不再聽聞斑斕猛虎的咆哮聲,西邊山上再也看不到白色猿猴的啼叫聲。北邊山穀狐狸和兔子毫無蹤跡,南邊山穀裏獐子麋鹿也無影無蹤。青色石頭燒成了千塊碎土,碧綠沙子化為了一堆爛泥。洞穴外麵高大的鬆樹都歪歪斜斜地倒下,山崖前麵翠綠的柏樹也變得稀少。香椿、杉木、槐樹、檜木、栗樹、檀木、焦木,桃樹、杏樹、李樹、梅花、梨樹、棗樹都已經沒有了。柘樹滅絕桑樹凋零無法養蠶,柳樹稀疏竹子減少難以棲息飛鳥。那山峰上的精巧石頭已化為塵土,山穀底部的泉水幹涸後長出了雜草。懸崖前的泥土烏黑,沒有芝蘭生長;路邊的泥土泛紅,隻有藤蔓和薜荔攀爬著。昔日那些飛鳥飛到哪裏去了呢?那時的走獸又逃到哪座山上了呢?豹子嫌棄蟒蛇兇惡而離開了這裏,仙鶴避開毒蛇迴到了破敗的地方。想必是過去做了壞事,導致現在遭受這樣的苦難。
那大聖正在悲傷的時候,忽然聽到那芳草坡前、曼荊凹裏傳來一聲響,跳出了七八個小猴子,他們簇擁著向前,圍住叩頭,高聲喊道:“大聖爺爺,您今天迴家了嗎?”美猴王說:“你們為什麽不好好玩耍,一個個都隱藏蹤跡呢?我來了這麽久,也看不到你們的身影,這是為什麽呢?”眾猴聽了,一個個流著眼淚訴說:“自從大聖被擒拿上天之後,我們遭受獵人的痛苦,實在難以忍受啊!怎麽能抵擋得住他們強硬的弓弩、兇猛的弓箭,還有黃色的老鷹、惡劣的獵犬,以及網扣、長槍和魚鉤呢?因此大家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敢出來玩耍;隻是深深地潛伏在洞穴中,遠遠地躲避巢穴。饑餓時就去山坡前偷吃野草,口渴時就到山澗下吸吮清泉。剛才聽到大聖爺爺的聲音,特意前來拜見,希望得到您的扶持。”
那大聖聽了這話,越發悲戚起來,趕忙追問:“這裏還剩下多少猴子?”群猴迴答說:“老的少的加起來,也就一千來隻吧。”大聖不禁悲歎道:“想當年我統領著四萬七千隻猴子,現在它們都去哪兒了呢?”群猴們紛紛哭訴:“自從爺爺您離開之後,這座山就被二郎神放火燒了,燒死了一大半猴子。我們躲在井底、鑽進山澗、藏到鐵板橋下麵,才僥幸活下來。等大火熄滅、煙霧消散,我們從藏身之處出來的時候,山上已經沒有花果可以果腹,很多猴子因為無法生存而離開了花果山,又死了一半。我們這些留下來的猴子,日子過得非常艱難,隻能勉強住在山裏。這兩年來,又有一些獵人來捉走了一半猴子。”大聖憤怒地問道:“他們抓你們去做什麽?”
群猴紛紛說道:“提起這些獵戶,實在可惡至極!他們將我們中箭著槍的同伴、中毒身死的同伴,全都抓走剝皮剔骨,或是醬煮醋蒸,或是油煎鹽炒,然後當作飯菜吃了。也有些被獵人用網抓住的,或者用夾子夾住的,都被帶去訓練,讓它們跳圈做戲,翻筋鬥,豎蜻蜓,甚至還會在街上敲鑼打鼓,表演各種雜耍,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孫悟空聽到這話,心中更是憤怒不已,大聲問道:“洞中現在由誰負責管理事務?”群妖迴答道:“有馬、流二元帥和崩、芭二將軍在負責呢。”孫悟空說:“你們快去告訴他們,就說我迴來了。”那些小妖怪們急忙衝進洞裏報告:“大聖爺爺迴來啦!”那馬、流、崩、芭聽到消息後,趕忙出門叩頭,恭敬地將孫悟空迎進洞裏。
孫悟空坐在正中央,群妖們紛紛跪在地上拜見,開口問道:“大聖爺爺,最近聽說您已經獲得重生,並且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怎麽不繼續往西走,反而迴到自己的花果山呢?”
大聖一臉委屈地對猴子猴孫說道:“小的們啊,你們有所不知。那唐三藏真是有眼無珠,分不清好人壞人。我一路降妖除魔,用盡渾身解數,好幾次三番打死那些妖怪。可他倒好,居然說我行兇作惡,還不讓我繼續當他的徒弟,把我趕迴花果山,寫下貶書為證,永不錄用了。”
眾猴聽完後紛紛拍手叫好,大聲笑道:“這可真是大造化啊!做什麽和尚,既然迴來了就好好待在家裏,帶著我們玩幾年吧!”說著便有人喊:“快去準備些椰子酒,給大王接風洗塵!”大聖趕忙擺擺手道:“先別喝酒。我問你們,那打獵的人什麽時候會到山上來一次?”馬、流二將迴答:“大聖您放心,不管是什麽時候,他們每天都會來這裏騷擾。”大聖好奇地問道:“那他們今天為什麽沒來呢?”馬、流二將答道:“估計快來了。”大聖立刻吩咐道:“小的們,都出去把山上燒酥了的碎石頭給我搬過來,堆積在一起。每二三十個或者五六十個堆成一堆,堆好了我還有用處。”
那些小猴,就像一群蜜蜂一樣,嘰嘰喳喳、吵吵鬧鬧,一個個活蹦亂跳,手忙腳亂地搬了許多東西堆積在一起。大聖看了之後,教導它們說:“小猴子們,你們都往山洞裏躲藏起來,讓我老孫施展法術。”
大聖登上山頂觀察情況,隻見那南邊傳來陣陣鼓聲和銅鑼聲,有上千餘人馬湧上山頂。他們都帶著鷹犬,手持刀槍。猴王仔細觀察這些人,發現他們來勢洶洶,十分危險。這些人真是英勇無畏啊!隻見到:他們肩上披著狐皮,腰間係著華麗的綢緞。口袋裏插著狼牙箭,胯間掛著精美的弓箭。他們如同搜山的猛虎,馬匹如同跳躍山澗的蛟龍。他們成群結隊地牽著獵犬,手臂上架著雄鷹。荊筐裏裝著火炮,還帶著海東青。長竿有百十支,兔叉也有成千上萬根。還有牛頭形狀的攔網,閻王扣樣式的繩子。眾人一起大聲唿喊,聲音猶如繁星散落天空般響亮。
大聖看到那些人衝上他所在的山峰,心中頓時燃起怒火。他手中捏起法訣,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朝著巽位的地麵深吸一口氣,猛地吹出,瞬間掀起一陣狂風。
這股強風真是厲害!隻見到處塵土飛揚,樹木被吹倒,森林也遭到了破壞。海浪像山一樣高聳,層層波濤洶湧而來。天地間一片昏暗,日月都失去了光輝。狂風唿嘯著搖動鬆樹,如同老虎在咆哮;又忽然鑽進竹林,好似巨龍在吟唱。千萬個洞穴發出憤怒的吼聲,仿佛上天在歎息,飛沙走石,讓人受傷。
大聖刮起這場大風後,那些碎石隨著風向四處飛舞。可憐的是,那一千多人馬受到了重創:
石頭砸向馬頭,頭顱瞬間破碎,沙子飛揚,海馬也全都受了傷。人參和官桂在山嶺前忙碌地躲避,鮮血染紅了朱砂地麵。附子難以迴到故鄉,檳榔怎麽能夠返迴家鄉呢?屍體和殘骸像輕粉一樣躺在山場上,紅娘子在家中焦急地等待著他們歸來。
有詩為證:
人亡馬死怎歸家?野鬼孤魂亂似麻。
可憐抖擻英雄將,不辨賢愚血染沙。
人員傷亡馬匹死亡,如何能迴家鄉?荒野中的鬼魂孤獨地飄蕩,混亂不堪。可憐這些英勇的將士們,不分善惡,都被鮮血染成了沙塵。
卻說那大聖按下雲頭,拍著手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真是天意啊!自從我皈依佛門,拜唐長老為師後,他總是苦口婆心地勸誡我說:‘即使一千天不停地做好事,也難以彌補自己的過錯;但隻要一天作惡,便會積累無數的罪孽。’這句話果然不假!我跟隨師父降妖除魔時,隻不過殺了幾隻妖怪,他就責備我心狠手辣、濫殺無辜;今天迴到花果山,卻一舉消滅了這麽多可惡的獵戶。”大聖興奮地叫道:“小猴子們,快出來吧!”那些被狂風吹散的猴子們聽到大聖的唿喊聲,紛紛從四麵八方跳躍而出。大聖吩咐道:“你們立刻前往南山腳下,把那些被我們殺死的獵戶身上的衣服扒下來,帶迴來清洗幹淨血跡,穿上以抵禦寒冷;把死去的人的屍體全部推入萬丈深淵之中;把倒下的馬匹拖迴來,剝去皮毛做成靴子穿在腳上,將馬肉醃製好慢慢享用;把他們的弓箭和槍支收集起來供你們練習武藝;最後把那些五顏六色的旗幟拿過來給我們使用。”眾猴子齊聲應道,然後紛紛按照大聖的指示行動起來。
且說那大聖自得了金箍棒之後,心中十分歡喜。他把那麵大旗重新拆洗,用各種顏色的布料拚湊成一麵五彩斑斕的旗幟。旗子上寫著“重修花果山,複整水簾洞,齊天大聖”這十四個大字。大聖將旗子高高地豎起來,將旗杆插在了洞外。從此,他每天都招攬各路妖魔,聚集百獸,收集糧草,再也不提“和尚”二字。由於大聖的威望極高,神通廣大,於是他還到四海龍王那裏借來了一些甘霖和仙水,用來清洗山峰,讓山變得更加青翠欲滴。他在山前種植了榆樹、柳樹等植物,山後則栽種了鬆樹、楠樹等樹木,還有桃樹、李樹、棗樹、梅花等各種果樹,應有盡有。大聖在這裏自由自在,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好不愜意。
卻說唐僧聽信了孫悟空的狡黠之言,放縱了心猿意馬。師徒四人收拾好行李,準備繼續西行。唐僧騎上白龍馬,豬八戒在前邊開路,沙和尚挑著行李緊跟其後。他們翻過白虎嶺,忽然看到一片茂密的樹林,真是藤蔓纏繞,柏樹翠綠,青鬆挺拔。唐僧對徒弟們說道:“徒弟們啊,這裏山路崎嶇,非常難走,而且鬆林茂盛,樹木繁多,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恐怕會有妖怪出沒。”
隻見那呆子抖擻起精神來,讓沙僧牽著馬,自己則手持釘鈀,為唐僧開道,一路領著眾人進入到鬆林之中。師徒幾人繼續往前走,忽然間,唐僧勒住韁繩對豬八戒說:“八戒啊,為師餓了一天了,哪裏可以找些齋飯給我吃呢?”八戒迴答道:“師父您先下馬休息一下吧,在這裏等俺老豬去找點吃的迴來。”於是唐僧從馬上下來,沙僧放下擔子,拿出缽盂遞給八戒。八戒接過缽盂後說:“好嘞!那我出發啦!”唐僧趕忙問道:“你要去哪裏尋找食物呀?”八戒自信地說:“師父您別管啦,我會找到的。”說完便走出鬆林,一直往西走了十幾裏路,但都沒有碰到一戶人家。這裏真可謂是荒無人煙之地,連狼和老虎都見不到一隻。八戒走得十分辛苦,心裏暗自嘀咕:“想當初孫悟空還在的時候,隻要師父開口要什麽就能有什麽;現在可倒好了,輪到我去尋找食物時,竟然無處可化緣。哎~果然隻有當家人才能知道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呐!這公平嗎?”
卻說八戒一路前行,卻又走得瞌睡上來,心中暗暗思索:“我若是就這樣直接迴去,告訴老和尚說沒有找到可以化齋的地方,他肯定不會相信我已經走了這麽遠的路。必須要再晃悠幾個時辰,才能迴去交差。罷了,罷了,不如就在這片草叢裏睡一會兒吧。”於是,這個呆子便將腦袋鑽進草叢裏,躺下來唿唿大睡。當時他心裏想著隻是稍微眯一下眼睛,很快就能起來,但他哪裏知道,像他這樣一路奔波勞累的人,一旦躺下,就隻會不停地發出唿嚕聲,睡得死死的。
暫且不提八戒在這裏睡覺的事情。話說唐僧在那樹林間,突然感到耳朵發熱,眼睛跳動,心神不定,渾身不舒服。他急忙迴過頭叫沙僧道:“悟能出去化齋,怎麽到現在還不迴來呢?”沙僧迴答說:“師父,你還不知道他的性子嗎?他看到西邊那些人家都很樂意施舍齋飯給僧人,而且他自己的胃口那麽大,哪會管你啊!估計隻有等他吃飽喝足了才會迴來。”唐僧說:“是啊,如果他在那裏隻顧著貪吃,我們怎麽找得到他呢?現在天色已晚,這裏可不是過夜的好地方,我們必須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休息才行。”沙僧說:“別擔心,師父,你先在這裏坐著,等我去找他迴來。”
唐僧說道:“是啊!是啊!有沒有齋飯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找個地方休息。”沙僧拿起寶杖,走出鬆林去找八戒。
唐僧一個人坐在樹林裏,感到非常煩悶和疲倦。他不得不勉強打起精神,跳起來,把行李整理好放在一起,把馬拴在樹上,取下頭上戴著的鬥笠,插好錫杖,整理一下黑色的袈裟,慢慢地走進幽靜的樹林,權當散步解悶。那位長老仔細地看遍了野草和野花,聽著歸巢鳥兒的鳴叫。原來這樹林裏到處都是草長得很深,路又窄又小的地方。因為他心情煩躁,所以迷失了方向。他本來也是想要散心解悶,二來也是想找到八戒和沙僧;沒想到他們兩個人走的是筆直向西的路,而長老轉了一會兒後,卻走向南方去了。
走出鬆林,他忽然抬頭,隻見那壁廂金光閃爍,彩氣騰騰。他定睛仔細看去,原來是一座寶塔,金頂閃耀著光芒。這光芒原來是西落的日色映照在金頂上所致。他心中暗道:“我這弟子真是沒有緣分啊!自從離開東土,我就發願,每逢寺廟便燒香,見到佛像就拜佛,遇到寶塔就掃塔。那放光的不正是一座黃金寶塔嗎?我怎麽就沒有走那條路呢?塔下必定有寺院,院內必定有僧家,我且去走走看。這行李和白馬,料想此處也無人行走,應該不會有事。那裏若有方便之處,等徒弟們來了,一同借宿歇息。”
噫!長老一時晦氣到了。你看他拽開步,急匆匆地竟至塔邊。但見那石崖高聳入雲,仿佛與青天相接。山峰根基深厚,直插雲霄。兩邊雜樹繁茂,多達數千棵,前後藤條纏繞,綿延百餘裏。花朵在草叢中搖曳,微風拂過,影子在地上晃動;水流在雲間流淌,月光灑下,卻尋不到其根源。倒下的樹木橫亙在深澗之上,幹枯的藤條懸掛在山峰之巔。石橋下,清泉滾滾流淌;台座上,白粉長久明亮。遠遠望去,這裏好似三島天堂,近看又猶如蓬萊勝境。香鬆和紫竹環繞著山溪,鴉鵲和猿猴在峻嶺間穿梭。洞門外,有來來往往的走獸排成行;樹林裏,有出出進進的飛禽組成隊。青青的香草秀美無比,豔麗的野花競相開放。這所在分明是險惡之境,那長老卻晦氣地撞了進來。
那長老穩步向前,終於來到了塔門之下。隻見一個斑竹簾兒,輕輕掛在裏麵。他毫不猶豫地破步入門,伸手揭起簾子,便往裏走去。剛一抬頭,便瞧見那石床上,側臥著一個妖魔。
你看他模樣怪異,青靛色的臉龐,露出白色獠牙,一張大口張得大大的。兩邊亂蓬蓬的鬢毛,卻像是被胭脂染過一般;三四縷紫巍巍的髭髯,仿佛是那荔枝排芽。鸚嘴般的鼻子高高拱起,曙星樣的眼睛巴巴地望著。兩個拳頭,如同和尚的缽盂;兩隻藍色的腳,像懸崖上的榾柮椏槎。他身上斜披著淡黃袍帳,竟賽過那織錦袈裟。手中拿著一口鋒利的刀,刀光閃耀;身下眠著的一塊石頭,細膩潤澤,毫無瑕疵。
他也曾率領小妖排列成蟻陣,他也曾作為老怪坐在蜂衙之中。你看他威風凜凜,眾人齊聲吆喝,都尊稱他一聲“爺”。他也曾在月下與三人一同壺中酌酒,也曾在風中兩腋生風,盞中傾茶。你看他神通廣大,眨眼之間,便能遊遍天涯海角。
這荒林之中,鳥雀喧鬧;深莽之處,龍蛇潛伏。仙子在此種田,能生出白玉;道人在此伏火,可養出丹砂。這小小的洞門,雖到不得那阿鼻地獄;但這楞楞的妖怪,卻實實在在是一個牛頭夜叉。
那長老瞧見他那般模樣,頓時嚇得連連後退,整個身體都變得酥麻無力,兩腿也酸軟顫抖,趕忙轉身便要逃離。才剛轉過身,那妖魔的靈性著實強大,猛地撐開一雙金睛鬼眼,大聲喝道:“小的們,你們看看門外是什麽人!”一個小妖聞言,趕忙伸頭朝門外張望,隻見是個光頭的長老,立刻跑進去稟報:“大王,外麵來了個和尚。他腦袋圓溜溜的,臉也很大,兩隻耳朵垂在肩膀上;身上的肉鮮嫩光滑,皮膚細膩嬌嫩:真是個好和尚啊!”那妖聽了,嗬嗬大笑道:“這可真是‘蛇頭上的蒼蠅,自己送上門的食物’。你們這些小的們!趕緊給我追上去,把他抓迴來!我這裏重重有賞。”那些小妖們一聽,就像一窩蜂似的,齊齊擁了上去。三藏見此情形,雖然心裏急得像箭一般,兩腳也拚命地飛奔;但終究還是心驚膽戰,兩腿發軟發麻。更何況這山路崎嶇不平,樹林幽深,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他的腳步哪裏還能移動得了?就這樣,他被那些小妖們輕而易舉地抬走了。
正所謂:
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
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是好事多磨,又有誰能像唐僧這般向西而行時遭遇如此磨難呢?
你瞧那眾多小妖,齊心協力地抬著長老,將他放置在那竹簾兒外。他們個個歡天喜地,興高采烈地向大王稟報:“大王,我們已成功捉拿和尚進來了。”那老妖聽聞,也忍不住偷偷瞧了一眼。隻見那三藏法師頭頂直上,相貌堂堂,果然是一位氣宇不凡的好和尚。老妖心中暗自思忖:“如此出眾的和尚,必定是來自上方的人物,不可小覷。若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他怎會輕易服降呢?”
刹那間,老妖狐假虎威,紅須倒豎,血發朝天,眼睛瞪得幾乎要迸裂開來。他聲嘶力竭地大喝一聲:“將那和尚帶進來!”眾妖們齊聲響亮地迴應道:“是!”隨即便將三藏朝著裏麵用力一推。正所謂“既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三藏無奈,隻得雙手合十,向老妖行禮。
那妖道麵露猙獰,惡狠狠地說道:“你是哪裏來的和尚?從何處而來?又要到何處去?快快如實說明!”
三藏雙手合十,神色鎮定地迴答道:“貧僧乃是唐朝僧人,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方尋求真經。途經貴山,特意前來塔下拜謁聖僧,不想驚擾了大王的威嚴,還望大王恕罪。待貧僧前往西方取得真經返迴東土大唐後,定會銘記大王的高名。”
那妖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我就說你是上邦人物,果然沒錯。我正想吃了你呢!來得正好,正好!不然,豈不是錯過了這頓美餐?你本就是我口中的食物,自然是要乖乖送上門來的,想放也放不走,想逃也逃不掉!”說罷,他便吩咐小妖:“把那和尚給我綁了!”
那些小妖們一擁而上,將長老用繩索捆綁起來,綁在了那定魂樁上。
那老妖手持利刃,再次逼問道:“和尚,你這一行人共有幾人?難道你竟敢獨自一人前往西天?”三藏見他持刀相向,心中懼怕,隻得老老實實迴答道:“大王,我有兩個徒弟,一個名叫豬八戒,另一個叫作沙和尚,他們都出鬆林去化齋了。此外,還有一擔行李和一匹白馬,都在鬆林裏放著哩。”老妖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之色,說道:“真是上天眷顧!兩個徒弟,再加上你,一共三人,還有一匹馬,足夠我們飽餐一頓了!”一旁的小妖們聞言,紛紛叫嚷著要去捉拿他們。老妖卻說道:“不要輕舉妄動,先把前門關上。他們兩個化齋迴來,必定會尋找師父;若是找不到,也一定會找到我這裏。常言道:‘上門的買賣好做。’我們且等他們自投羅網,再慢慢收拾他們。”眾小妖聽了老妖的話,便將前門緊閉起來。
且不言三藏逢災。卻說那沙僧出林找八戒,一路疾行,直走出十餘裏遠近,卻仍不曾見個莊村。他無奈之下,隻得站在高埠上極目遠眺,正然觀看時,忽聽得草中似有人言語。沙僧心中一凜,忙使杖撥開深草定睛看去,原來是呆子在裏麵說夢話哩。他不由分說,上前揪著八戒的耳朵,將其叫醒。
八戒冒冒失失的醒來,睡眼惺忪地問道:“兄弟,有甚時候了?”沙僧沒好氣地說道:“快起來!師父教你化齋,可不是許你在此睡覺的!”八戒這才如夢初醒,懵懵懂懂地站起身來,托著缽盂,拑著釘鈀,與沙僧一同往迴走去。
待迴到林中,二人卻發現不見了師父的蹤影。沙僧心中一緊,埋怨道:“都是你這呆子化齋不來,師父定是被妖精捉去了!”八戒卻不以為然,笑道:“兄弟,莫要胡說。那林子裏是個清雅的去處,決然沒有妖精。想是老和尚坐不住,往那裏觀風去了。我們尋他去來。”說罷,二人隻得牽馬挑擔,收拾了鬥篷、錫杖,再次出鬆林尋找師父。
這一迴,唐僧命不該絕。八戒和沙僧尋了一會兒不見師父,忽然看見正南方向有金光閃爍。八戒興奮地說:“兄弟啊,有福之人真是有福啊!你看師父往那戶人家去了。那放光的地方肯定是座寶塔,誰敢怠慢?他們一定會安排齋飯,留師父在那裏享用。我們也趕緊過去,說不定還能趕上吃些齋飯呢。”沙僧卻有些擔憂地說:“哥啊,這吉兇還不一定呢。我們還是先去看看再說吧。”
二人雄赳赳地來到門前,卻發現門緊閉著。隻見門上橫著一塊白玉石板,上麵鐫刻著六個大字:“碗子山波月洞”。沙僧見狀,說道:“哥啊,這可不是什麽寺院,而是一座妖精洞府啊!師父在這裏,恐怕兇多吉少。”八戒安慰道:“兄弟別怕。你先把馬匹拴好,看守行李,我去問問情況。”
那呆子八戒高舉著九齒釘耙,大踏步上前,扯著嗓子高喊道:“開門,開門!”那洞內負責把門的小妖,聽到唿喊聲,忙打開了門。這小妖一瞧他二人的模樣,頓時嚇得臉色大變,急忙抽身,慌裏慌張地跑入洞內報道:“大王!買賣來了!”老妖聽聞,心中大喜,問道:“是哪裏來的買賣?”小妖趕忙迴道:“洞門外有一個長嘴大耳的和尚,與一個滿臉晦氣的和尚,正在叫門呢!”老妖一聽,不禁笑道:“哈哈,原來是豬八戒與沙僧尋到這裏來了!嘿,沒想到他們也會找過來!怎麽就偏偏尋到我這門上了?既然這二人嘴臉如此兇頑,你們可切莫要怠慢了他們。”隨即下令:“快取我的披掛來!”小妖們急忙將披掛抬來,老妖迅速穿戴整齊,手持鋼刀,威風凜凜地徑出門來。
且說那八戒、沙僧,在洞門前正焦急地等待著,忽然聽到洞內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響。緊接著,便看到那妖魔氣勢洶洶地走了出來。隻見這妖魔青臉紅須,紅發飄揚,身上穿著黃金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他腰間係著一條由磲石鑲嵌而成的腰帶,胸前勒著一副堅固的鎧甲,上麵還掛著一條步雲絛。他閑立在山前,山風唿嘯而過,吹得他的衣衫獵獵作響;他悶遊海外,海浪滔滔,洶湧澎湃。他那一雙藍靛色的手,猶如焦筋一般,緊緊地握著那把追魂取命的鋼刀。若要問這妖魔的姓名,隻需聽他那聲如洪鍾的唿喊:“吾乃黃袍怪是也!”
那黃袍老怪,慢悠悠地出得門來,斜睨著眼睛,傲慢地問道:“你是哪方來的和尚,竟敢在我門首大聲吆喝?”八戒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挺起胸膛,大聲說道:“我兒子,你竟然不認得你豬爺爺?我乃是大唐差往西天去取經的!我師父正是那禦弟三藏!若唐僧真在你家裏,趁早給我送出來,否則,休怪我的釘鈀不客氣,直接築進去!”那怪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是,是,是有一個唐僧在我家。我也不曾虧待他,還特意安排了些人肉包兒給他吃哩。你們既然來了,也一起進去吃一個兒,如何?”這呆子一聽有人肉包吃,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竟然認真地就要往裏麵走。沙僧見狀,急忙一把扯住他,說道:“哥啊,你別聽他胡說八道,他這是在哄你呢。你什麽時候見過他吃人肉了?”
那呆子方才省悟過來,怒掣釘鈀,朝著妖怪的臉狠狠築去。那怪物側身敏捷地躲過,隨即揮舞鋼刀,急切地招架相迎。一時間,兩個都施展出神通,縱身躍上雲頭,在空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沙僧見此情形,趕忙撇下行李和白馬,舉起寶杖,急切地前去相助。此刻,兩個狠和尚與一個潑妖魔在雲端展開了激戰,這場好殺,當真是驚心動魄。
隻見那九齒釘鈀舞動起來,真個是英雄非凡;降妖寶杖亦是威力驚人,著實兇悍。他們前後左右齊齊攻來,那黃袍怪卻全然不懼。他手中的蘸鋼刀閃耀著亮如銀的光芒,其神通亦是廣大無邊。隻殺得滿空中雲霧繚繞,迷迷蒙蒙;半山裏崖崩嶺裂,地動山搖。
一個是為了聲名,怎肯輕易罷休;一個是為了師父,更是斷然不會退縮。他們三個在半空中你來我往,交戰了數十迴合,依舊不分勝負。隻因各自性命要緊,實在是難以分出高下。
究竟如何才能救出唐僧,且聽下迴分解。
隻見那海水波濤滾滾,巨浪滔滔。海浪激蕩,仿佛與天空相連;波濤洶湧,似乎直通大地脈絡。潮水湧來時,氣勢磅礴,如同春天裏的陣陣驚雷;海水淹沒岸邊時,又像是夏天裏的狂風唿嘯。即使是乘著神龍的仙人,也會因為害怕而皺起眉頭;就算是騎著仙鶴的神仙,也會因為擔憂而不敢前行。靠近海岸處沒有村落和社區,臨近水邊也很少見到漁船。海浪卷起千層雪花,海風帶來六月秋意。野生動物在水中自由出沒,沙島上的生物隨波起伏。眼前看不到垂釣的人,耳邊隻能聽到海鷗的聲音。海底的魚兒自由自在地遊動,天邊飛過的大雁卻充滿憂愁。
卻說那孫悟空將身一縱,跳過了東洋大海,早早抵達花果山。隻見他按下雲頭,睜開火眼金睛定睛一看,那山上原本鬱鬱蔥蔥的花草樹木竟然全都消失不見,煙霞也已散盡;山峰岩石紛紛倒塌,樹林盡數枯萎燒焦。你道為何會變成這般模樣?原來都是因為他大鬧天宮,被帶上天庭問罪。這座山被顯聖二郎神帶領梅山七兄弟放火燒毀。這齊天大聖心中倍感淒涼悲慘。有一首描繪這破敗景象的古詩為證。
古詩寫道:
迴顧仙山兩淚垂,對山淒慘更傷悲。
當時隻道山無損,今日方知地有虧。
可恨二郎將我滅,堪嗔小聖把人欺。
行兇掘你先靈墓,無幹破爾祖墳基。
滿天霞霧皆消蕩,遍地風雲盡散稀。
東嶺不聞斑虎嘯,西山那見白猿啼。
北溪狐兔無蹤跡,南穀獐沒影遺。
青石燒成千塊土,碧砂化作一堆泥。
洞外喬鬆皆倚倒,崖前翠柏盡稀少。
椿杉槐檜栗檀焦,桃杏李梅梨棗了。
柘絕桑無怎養蠶?柳稀竹少難棲鳥。
峰頭巧石化為塵,澗底泉幹都是草。
崖前土黑沒芝蘭,路畔泥紅藤薜攀。
往日飛禽飛那處?當時走獸走何山?
豹嫌蟒惡傾頹所,鶴避蛇迴敗壞間。
想是日前行惡念,致令目下受艱難。
古詩雲:
迴頭望著昔日的仙山不禁淚流滿麵,對著如今的慘狀更是傷心不已。曾經以為這山不會受損,如今才知道大地也會遭受虧損。可恨二郎神將自己打敗,又惱怒小聖欺負自己。兇狠地挖掘自己祖先的陵墓,無端破壞自己的祖墳根基。漫天的霞光雲霧都消散殆盡,遍地的風雲也全部散去。東邊山嶺不再聽聞斑斕猛虎的咆哮聲,西邊山上再也看不到白色猿猴的啼叫聲。北邊山穀狐狸和兔子毫無蹤跡,南邊山穀裏獐子麋鹿也無影無蹤。青色石頭燒成了千塊碎土,碧綠沙子化為了一堆爛泥。洞穴外麵高大的鬆樹都歪歪斜斜地倒下,山崖前麵翠綠的柏樹也變得稀少。香椿、杉木、槐樹、檜木、栗樹、檀木、焦木,桃樹、杏樹、李樹、梅花、梨樹、棗樹都已經沒有了。柘樹滅絕桑樹凋零無法養蠶,柳樹稀疏竹子減少難以棲息飛鳥。那山峰上的精巧石頭已化為塵土,山穀底部的泉水幹涸後長出了雜草。懸崖前的泥土烏黑,沒有芝蘭生長;路邊的泥土泛紅,隻有藤蔓和薜荔攀爬著。昔日那些飛鳥飛到哪裏去了呢?那時的走獸又逃到哪座山上了呢?豹子嫌棄蟒蛇兇惡而離開了這裏,仙鶴避開毒蛇迴到了破敗的地方。想必是過去做了壞事,導致現在遭受這樣的苦難。
那大聖正在悲傷的時候,忽然聽到那芳草坡前、曼荊凹裏傳來一聲響,跳出了七八個小猴子,他們簇擁著向前,圍住叩頭,高聲喊道:“大聖爺爺,您今天迴家了嗎?”美猴王說:“你們為什麽不好好玩耍,一個個都隱藏蹤跡呢?我來了這麽久,也看不到你們的身影,這是為什麽呢?”眾猴聽了,一個個流著眼淚訴說:“自從大聖被擒拿上天之後,我們遭受獵人的痛苦,實在難以忍受啊!怎麽能抵擋得住他們強硬的弓弩、兇猛的弓箭,還有黃色的老鷹、惡劣的獵犬,以及網扣、長槍和魚鉤呢?因此大家都珍惜自己的生命,不敢出來玩耍;隻是深深地潛伏在洞穴中,遠遠地躲避巢穴。饑餓時就去山坡前偷吃野草,口渴時就到山澗下吸吮清泉。剛才聽到大聖爺爺的聲音,特意前來拜見,希望得到您的扶持。”
那大聖聽了這話,越發悲戚起來,趕忙追問:“這裏還剩下多少猴子?”群猴迴答說:“老的少的加起來,也就一千來隻吧。”大聖不禁悲歎道:“想當年我統領著四萬七千隻猴子,現在它們都去哪兒了呢?”群猴們紛紛哭訴:“自從爺爺您離開之後,這座山就被二郎神放火燒了,燒死了一大半猴子。我們躲在井底、鑽進山澗、藏到鐵板橋下麵,才僥幸活下來。等大火熄滅、煙霧消散,我們從藏身之處出來的時候,山上已經沒有花果可以果腹,很多猴子因為無法生存而離開了花果山,又死了一半。我們這些留下來的猴子,日子過得非常艱難,隻能勉強住在山裏。這兩年來,又有一些獵人來捉走了一半猴子。”大聖憤怒地問道:“他們抓你們去做什麽?”
群猴紛紛說道:“提起這些獵戶,實在可惡至極!他們將我們中箭著槍的同伴、中毒身死的同伴,全都抓走剝皮剔骨,或是醬煮醋蒸,或是油煎鹽炒,然後當作飯菜吃了。也有些被獵人用網抓住的,或者用夾子夾住的,都被帶去訓練,讓它們跳圈做戲,翻筋鬥,豎蜻蜓,甚至還會在街上敲鑼打鼓,表演各種雜耍,真是無所不用其極啊!”孫悟空聽到這話,心中更是憤怒不已,大聲問道:“洞中現在由誰負責管理事務?”群妖迴答道:“有馬、流二元帥和崩、芭二將軍在負責呢。”孫悟空說:“你們快去告訴他們,就說我迴來了。”那些小妖怪們急忙衝進洞裏報告:“大聖爺爺迴來啦!”那馬、流、崩、芭聽到消息後,趕忙出門叩頭,恭敬地將孫悟空迎進洞裏。
孫悟空坐在正中央,群妖們紛紛跪在地上拜見,開口問道:“大聖爺爺,最近聽說您已經獲得重生,並且保護唐僧前往西天取經,怎麽不繼續往西走,反而迴到自己的花果山呢?”
大聖一臉委屈地對猴子猴孫說道:“小的們啊,你們有所不知。那唐三藏真是有眼無珠,分不清好人壞人。我一路降妖除魔,用盡渾身解數,好幾次三番打死那些妖怪。可他倒好,居然說我行兇作惡,還不讓我繼續當他的徒弟,把我趕迴花果山,寫下貶書為證,永不錄用了。”
眾猴聽完後紛紛拍手叫好,大聲笑道:“這可真是大造化啊!做什麽和尚,既然迴來了就好好待在家裏,帶著我們玩幾年吧!”說著便有人喊:“快去準備些椰子酒,給大王接風洗塵!”大聖趕忙擺擺手道:“先別喝酒。我問你們,那打獵的人什麽時候會到山上來一次?”馬、流二將迴答:“大聖您放心,不管是什麽時候,他們每天都會來這裏騷擾。”大聖好奇地問道:“那他們今天為什麽沒來呢?”馬、流二將答道:“估計快來了。”大聖立刻吩咐道:“小的們,都出去把山上燒酥了的碎石頭給我搬過來,堆積在一起。每二三十個或者五六十個堆成一堆,堆好了我還有用處。”
那些小猴,就像一群蜜蜂一樣,嘰嘰喳喳、吵吵鬧鬧,一個個活蹦亂跳,手忙腳亂地搬了許多東西堆積在一起。大聖看了之後,教導它們說:“小猴子們,你們都往山洞裏躲藏起來,讓我老孫施展法術。”
大聖登上山頂觀察情況,隻見那南邊傳來陣陣鼓聲和銅鑼聲,有上千餘人馬湧上山頂。他們都帶著鷹犬,手持刀槍。猴王仔細觀察這些人,發現他們來勢洶洶,十分危險。這些人真是英勇無畏啊!隻見到:他們肩上披著狐皮,腰間係著華麗的綢緞。口袋裏插著狼牙箭,胯間掛著精美的弓箭。他們如同搜山的猛虎,馬匹如同跳躍山澗的蛟龍。他們成群結隊地牽著獵犬,手臂上架著雄鷹。荊筐裏裝著火炮,還帶著海東青。長竿有百十支,兔叉也有成千上萬根。還有牛頭形狀的攔網,閻王扣樣式的繩子。眾人一起大聲唿喊,聲音猶如繁星散落天空般響亮。
大聖看到那些人衝上他所在的山峰,心中頓時燃起怒火。他手中捏起法訣,口中念念有詞,然後朝著巽位的地麵深吸一口氣,猛地吹出,瞬間掀起一陣狂風。
這股強風真是厲害!隻見到處塵土飛揚,樹木被吹倒,森林也遭到了破壞。海浪像山一樣高聳,層層波濤洶湧而來。天地間一片昏暗,日月都失去了光輝。狂風唿嘯著搖動鬆樹,如同老虎在咆哮;又忽然鑽進竹林,好似巨龍在吟唱。千萬個洞穴發出憤怒的吼聲,仿佛上天在歎息,飛沙走石,讓人受傷。
大聖刮起這場大風後,那些碎石隨著風向四處飛舞。可憐的是,那一千多人馬受到了重創:
石頭砸向馬頭,頭顱瞬間破碎,沙子飛揚,海馬也全都受了傷。人參和官桂在山嶺前忙碌地躲避,鮮血染紅了朱砂地麵。附子難以迴到故鄉,檳榔怎麽能夠返迴家鄉呢?屍體和殘骸像輕粉一樣躺在山場上,紅娘子在家中焦急地等待著他們歸來。
有詩為證:
人亡馬死怎歸家?野鬼孤魂亂似麻。
可憐抖擻英雄將,不辨賢愚血染沙。
人員傷亡馬匹死亡,如何能迴家鄉?荒野中的鬼魂孤獨地飄蕩,混亂不堪。可憐這些英勇的將士們,不分善惡,都被鮮血染成了沙塵。
卻說那大聖按下雲頭,拍著手哈哈大笑起來,說道:“真是天意啊!自從我皈依佛門,拜唐長老為師後,他總是苦口婆心地勸誡我說:‘即使一千天不停地做好事,也難以彌補自己的過錯;但隻要一天作惡,便會積累無數的罪孽。’這句話果然不假!我跟隨師父降妖除魔時,隻不過殺了幾隻妖怪,他就責備我心狠手辣、濫殺無辜;今天迴到花果山,卻一舉消滅了這麽多可惡的獵戶。”大聖興奮地叫道:“小猴子們,快出來吧!”那些被狂風吹散的猴子們聽到大聖的唿喊聲,紛紛從四麵八方跳躍而出。大聖吩咐道:“你們立刻前往南山腳下,把那些被我們殺死的獵戶身上的衣服扒下來,帶迴來清洗幹淨血跡,穿上以抵禦寒冷;把死去的人的屍體全部推入萬丈深淵之中;把倒下的馬匹拖迴來,剝去皮毛做成靴子穿在腳上,將馬肉醃製好慢慢享用;把他們的弓箭和槍支收集起來供你們練習武藝;最後把那些五顏六色的旗幟拿過來給我們使用。”眾猴子齊聲應道,然後紛紛按照大聖的指示行動起來。
且說那大聖自得了金箍棒之後,心中十分歡喜。他把那麵大旗重新拆洗,用各種顏色的布料拚湊成一麵五彩斑斕的旗幟。旗子上寫著“重修花果山,複整水簾洞,齊天大聖”這十四個大字。大聖將旗子高高地豎起來,將旗杆插在了洞外。從此,他每天都招攬各路妖魔,聚集百獸,收集糧草,再也不提“和尚”二字。由於大聖的威望極高,神通廣大,於是他還到四海龍王那裏借來了一些甘霖和仙水,用來清洗山峰,讓山變得更加青翠欲滴。他在山前種植了榆樹、柳樹等植物,山後則栽種了鬆樹、楠樹等樹木,還有桃樹、李樹、棗樹、梅花等各種果樹,應有盡有。大聖在這裏自由自在,安居樂業,日子過得好不愜意。
卻說唐僧聽信了孫悟空的狡黠之言,放縱了心猿意馬。師徒四人收拾好行李,準備繼續西行。唐僧騎上白龍馬,豬八戒在前邊開路,沙和尚挑著行李緊跟其後。他們翻過白虎嶺,忽然看到一片茂密的樹林,真是藤蔓纏繞,柏樹翠綠,青鬆挺拔。唐僧對徒弟們說道:“徒弟們啊,這裏山路崎嶇,非常難走,而且鬆林茂盛,樹木繁多,我們一定要小心謹慎!恐怕會有妖怪出沒。”
隻見那呆子抖擻起精神來,讓沙僧牽著馬,自己則手持釘鈀,為唐僧開道,一路領著眾人進入到鬆林之中。師徒幾人繼續往前走,忽然間,唐僧勒住韁繩對豬八戒說:“八戒啊,為師餓了一天了,哪裏可以找些齋飯給我吃呢?”八戒迴答道:“師父您先下馬休息一下吧,在這裏等俺老豬去找點吃的迴來。”於是唐僧從馬上下來,沙僧放下擔子,拿出缽盂遞給八戒。八戒接過缽盂後說:“好嘞!那我出發啦!”唐僧趕忙問道:“你要去哪裏尋找食物呀?”八戒自信地說:“師父您別管啦,我會找到的。”說完便走出鬆林,一直往西走了十幾裏路,但都沒有碰到一戶人家。這裏真可謂是荒無人煙之地,連狼和老虎都見不到一隻。八戒走得十分辛苦,心裏暗自嘀咕:“想當初孫悟空還在的時候,隻要師父開口要什麽就能有什麽;現在可倒好了,輪到我去尋找食物時,竟然無處可化緣。哎~果然隻有當家人才能知道柴米貴,養兒方知父母恩呐!這公平嗎?”
卻說八戒一路前行,卻又走得瞌睡上來,心中暗暗思索:“我若是就這樣直接迴去,告訴老和尚說沒有找到可以化齋的地方,他肯定不會相信我已經走了這麽遠的路。必須要再晃悠幾個時辰,才能迴去交差。罷了,罷了,不如就在這片草叢裏睡一會兒吧。”於是,這個呆子便將腦袋鑽進草叢裏,躺下來唿唿大睡。當時他心裏想著隻是稍微眯一下眼睛,很快就能起來,但他哪裏知道,像他這樣一路奔波勞累的人,一旦躺下,就隻會不停地發出唿嚕聲,睡得死死的。
暫且不提八戒在這裏睡覺的事情。話說唐僧在那樹林間,突然感到耳朵發熱,眼睛跳動,心神不定,渾身不舒服。他急忙迴過頭叫沙僧道:“悟能出去化齋,怎麽到現在還不迴來呢?”沙僧迴答說:“師父,你還不知道他的性子嗎?他看到西邊那些人家都很樂意施舍齋飯給僧人,而且他自己的胃口那麽大,哪會管你啊!估計隻有等他吃飽喝足了才會迴來。”唐僧說:“是啊,如果他在那裏隻顧著貪吃,我們怎麽找得到他呢?現在天色已晚,這裏可不是過夜的好地方,我們必須找一個安全的地方休息才行。”沙僧說:“別擔心,師父,你先在這裏坐著,等我去找他迴來。”
唐僧說道:“是啊!是啊!有沒有齋飯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找個地方休息。”沙僧拿起寶杖,走出鬆林去找八戒。
唐僧一個人坐在樹林裏,感到非常煩悶和疲倦。他不得不勉強打起精神,跳起來,把行李整理好放在一起,把馬拴在樹上,取下頭上戴著的鬥笠,插好錫杖,整理一下黑色的袈裟,慢慢地走進幽靜的樹林,權當散步解悶。那位長老仔細地看遍了野草和野花,聽著歸巢鳥兒的鳴叫。原來這樹林裏到處都是草長得很深,路又窄又小的地方。因為他心情煩躁,所以迷失了方向。他本來也是想要散心解悶,二來也是想找到八戒和沙僧;沒想到他們兩個人走的是筆直向西的路,而長老轉了一會兒後,卻走向南方去了。
走出鬆林,他忽然抬頭,隻見那壁廂金光閃爍,彩氣騰騰。他定睛仔細看去,原來是一座寶塔,金頂閃耀著光芒。這光芒原來是西落的日色映照在金頂上所致。他心中暗道:“我這弟子真是沒有緣分啊!自從離開東土,我就發願,每逢寺廟便燒香,見到佛像就拜佛,遇到寶塔就掃塔。那放光的不正是一座黃金寶塔嗎?我怎麽就沒有走那條路呢?塔下必定有寺院,院內必定有僧家,我且去走走看。這行李和白馬,料想此處也無人行走,應該不會有事。那裏若有方便之處,等徒弟們來了,一同借宿歇息。”
噫!長老一時晦氣到了。你看他拽開步,急匆匆地竟至塔邊。但見那石崖高聳入雲,仿佛與青天相接。山峰根基深厚,直插雲霄。兩邊雜樹繁茂,多達數千棵,前後藤條纏繞,綿延百餘裏。花朵在草叢中搖曳,微風拂過,影子在地上晃動;水流在雲間流淌,月光灑下,卻尋不到其根源。倒下的樹木橫亙在深澗之上,幹枯的藤條懸掛在山峰之巔。石橋下,清泉滾滾流淌;台座上,白粉長久明亮。遠遠望去,這裏好似三島天堂,近看又猶如蓬萊勝境。香鬆和紫竹環繞著山溪,鴉鵲和猿猴在峻嶺間穿梭。洞門外,有來來往往的走獸排成行;樹林裏,有出出進進的飛禽組成隊。青青的香草秀美無比,豔麗的野花競相開放。這所在分明是險惡之境,那長老卻晦氣地撞了進來。
那長老穩步向前,終於來到了塔門之下。隻見一個斑竹簾兒,輕輕掛在裏麵。他毫不猶豫地破步入門,伸手揭起簾子,便往裏走去。剛一抬頭,便瞧見那石床上,側臥著一個妖魔。
你看他模樣怪異,青靛色的臉龐,露出白色獠牙,一張大口張得大大的。兩邊亂蓬蓬的鬢毛,卻像是被胭脂染過一般;三四縷紫巍巍的髭髯,仿佛是那荔枝排芽。鸚嘴般的鼻子高高拱起,曙星樣的眼睛巴巴地望著。兩個拳頭,如同和尚的缽盂;兩隻藍色的腳,像懸崖上的榾柮椏槎。他身上斜披著淡黃袍帳,竟賽過那織錦袈裟。手中拿著一口鋒利的刀,刀光閃耀;身下眠著的一塊石頭,細膩潤澤,毫無瑕疵。
他也曾率領小妖排列成蟻陣,他也曾作為老怪坐在蜂衙之中。你看他威風凜凜,眾人齊聲吆喝,都尊稱他一聲“爺”。他也曾在月下與三人一同壺中酌酒,也曾在風中兩腋生風,盞中傾茶。你看他神通廣大,眨眼之間,便能遊遍天涯海角。
這荒林之中,鳥雀喧鬧;深莽之處,龍蛇潛伏。仙子在此種田,能生出白玉;道人在此伏火,可養出丹砂。這小小的洞門,雖到不得那阿鼻地獄;但這楞楞的妖怪,卻實實在在是一個牛頭夜叉。
那長老瞧見他那般模樣,頓時嚇得連連後退,整個身體都變得酥麻無力,兩腿也酸軟顫抖,趕忙轉身便要逃離。才剛轉過身,那妖魔的靈性著實強大,猛地撐開一雙金睛鬼眼,大聲喝道:“小的們,你們看看門外是什麽人!”一個小妖聞言,趕忙伸頭朝門外張望,隻見是個光頭的長老,立刻跑進去稟報:“大王,外麵來了個和尚。他腦袋圓溜溜的,臉也很大,兩隻耳朵垂在肩膀上;身上的肉鮮嫩光滑,皮膚細膩嬌嫩:真是個好和尚啊!”那妖聽了,嗬嗬大笑道:“這可真是‘蛇頭上的蒼蠅,自己送上門的食物’。你們這些小的們!趕緊給我追上去,把他抓迴來!我這裏重重有賞。”那些小妖們一聽,就像一窩蜂似的,齊齊擁了上去。三藏見此情形,雖然心裏急得像箭一般,兩腳也拚命地飛奔;但終究還是心驚膽戰,兩腿發軟發麻。更何況這山路崎嶇不平,樹林幽深,天色也漸漸暗了下來,他的腳步哪裏還能移動得了?就這樣,他被那些小妖們輕而易舉地抬走了。
正所謂:
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
縱然好事多磨障,誰像唐僧西向時?
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縱然是好事多磨,又有誰能像唐僧這般向西而行時遭遇如此磨難呢?
你瞧那眾多小妖,齊心協力地抬著長老,將他放置在那竹簾兒外。他們個個歡天喜地,興高采烈地向大王稟報:“大王,我們已成功捉拿和尚進來了。”那老妖聽聞,也忍不住偷偷瞧了一眼。隻見那三藏法師頭頂直上,相貌堂堂,果然是一位氣宇不凡的好和尚。老妖心中暗自思忖:“如此出眾的和尚,必定是來自上方的人物,不可小覷。若不給他點顏色瞧瞧,他怎會輕易服降呢?”
刹那間,老妖狐假虎威,紅須倒豎,血發朝天,眼睛瞪得幾乎要迸裂開來。他聲嘶力竭地大喝一聲:“將那和尚帶進來!”眾妖們齊聲響亮地迴應道:“是!”隨即便將三藏朝著裏麵用力一推。正所謂“既在矮簷下,怎敢不低頭!”三藏無奈,隻得雙手合十,向老妖行禮。
那妖道麵露猙獰,惡狠狠地說道:“你是哪裏來的和尚?從何處而來?又要到何處去?快快如實說明!”
三藏雙手合十,神色鎮定地迴答道:“貧僧乃是唐朝僧人,奉大唐皇帝之命,前往西方尋求真經。途經貴山,特意前來塔下拜謁聖僧,不想驚擾了大王的威嚴,還望大王恕罪。待貧僧前往西方取得真經返迴東土大唐後,定會銘記大王的高名。”
那妖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我就說你是上邦人物,果然沒錯。我正想吃了你呢!來得正好,正好!不然,豈不是錯過了這頓美餐?你本就是我口中的食物,自然是要乖乖送上門來的,想放也放不走,想逃也逃不掉!”說罷,他便吩咐小妖:“把那和尚給我綁了!”
那些小妖們一擁而上,將長老用繩索捆綁起來,綁在了那定魂樁上。
那老妖手持利刃,再次逼問道:“和尚,你這一行人共有幾人?難道你竟敢獨自一人前往西天?”三藏見他持刀相向,心中懼怕,隻得老老實實迴答道:“大王,我有兩個徒弟,一個名叫豬八戒,另一個叫作沙和尚,他們都出鬆林去化齋了。此外,還有一擔行李和一匹白馬,都在鬆林裏放著哩。”老妖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貪婪之色,說道:“真是上天眷顧!兩個徒弟,再加上你,一共三人,還有一匹馬,足夠我們飽餐一頓了!”一旁的小妖們聞言,紛紛叫嚷著要去捉拿他們。老妖卻說道:“不要輕舉妄動,先把前門關上。他們兩個化齋迴來,必定會尋找師父;若是找不到,也一定會找到我這裏。常言道:‘上門的買賣好做。’我們且等他們自投羅網,再慢慢收拾他們。”眾小妖聽了老妖的話,便將前門緊閉起來。
且不言三藏逢災。卻說那沙僧出林找八戒,一路疾行,直走出十餘裏遠近,卻仍不曾見個莊村。他無奈之下,隻得站在高埠上極目遠眺,正然觀看時,忽聽得草中似有人言語。沙僧心中一凜,忙使杖撥開深草定睛看去,原來是呆子在裏麵說夢話哩。他不由分說,上前揪著八戒的耳朵,將其叫醒。
八戒冒冒失失的醒來,睡眼惺忪地問道:“兄弟,有甚時候了?”沙僧沒好氣地說道:“快起來!師父教你化齋,可不是許你在此睡覺的!”八戒這才如夢初醒,懵懵懂懂地站起身來,托著缽盂,拑著釘鈀,與沙僧一同往迴走去。
待迴到林中,二人卻發現不見了師父的蹤影。沙僧心中一緊,埋怨道:“都是你這呆子化齋不來,師父定是被妖精捉去了!”八戒卻不以為然,笑道:“兄弟,莫要胡說。那林子裏是個清雅的去處,決然沒有妖精。想是老和尚坐不住,往那裏觀風去了。我們尋他去來。”說罷,二人隻得牽馬挑擔,收拾了鬥篷、錫杖,再次出鬆林尋找師父。
這一迴,唐僧命不該絕。八戒和沙僧尋了一會兒不見師父,忽然看見正南方向有金光閃爍。八戒興奮地說:“兄弟啊,有福之人真是有福啊!你看師父往那戶人家去了。那放光的地方肯定是座寶塔,誰敢怠慢?他們一定會安排齋飯,留師父在那裏享用。我們也趕緊過去,說不定還能趕上吃些齋飯呢。”沙僧卻有些擔憂地說:“哥啊,這吉兇還不一定呢。我們還是先去看看再說吧。”
二人雄赳赳地來到門前,卻發現門緊閉著。隻見門上橫著一塊白玉石板,上麵鐫刻著六個大字:“碗子山波月洞”。沙僧見狀,說道:“哥啊,這可不是什麽寺院,而是一座妖精洞府啊!師父在這裏,恐怕兇多吉少。”八戒安慰道:“兄弟別怕。你先把馬匹拴好,看守行李,我去問問情況。”
那呆子八戒高舉著九齒釘耙,大踏步上前,扯著嗓子高喊道:“開門,開門!”那洞內負責把門的小妖,聽到唿喊聲,忙打開了門。這小妖一瞧他二人的模樣,頓時嚇得臉色大變,急忙抽身,慌裏慌張地跑入洞內報道:“大王!買賣來了!”老妖聽聞,心中大喜,問道:“是哪裏來的買賣?”小妖趕忙迴道:“洞門外有一個長嘴大耳的和尚,與一個滿臉晦氣的和尚,正在叫門呢!”老妖一聽,不禁笑道:“哈哈,原來是豬八戒與沙僧尋到這裏來了!嘿,沒想到他們也會找過來!怎麽就偏偏尋到我這門上了?既然這二人嘴臉如此兇頑,你們可切莫要怠慢了他們。”隨即下令:“快取我的披掛來!”小妖們急忙將披掛抬來,老妖迅速穿戴整齊,手持鋼刀,威風凜凜地徑出門來。
且說那八戒、沙僧,在洞門前正焦急地等待著,忽然聽到洞內傳來一陣嘈雜的聲響。緊接著,便看到那妖魔氣勢洶洶地走了出來。隻見這妖魔青臉紅須,紅發飄揚,身上穿著黃金鎧甲,在陽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他腰間係著一條由磲石鑲嵌而成的腰帶,胸前勒著一副堅固的鎧甲,上麵還掛著一條步雲絛。他閑立在山前,山風唿嘯而過,吹得他的衣衫獵獵作響;他悶遊海外,海浪滔滔,洶湧澎湃。他那一雙藍靛色的手,猶如焦筋一般,緊緊地握著那把追魂取命的鋼刀。若要問這妖魔的姓名,隻需聽他那聲如洪鍾的唿喊:“吾乃黃袍怪是也!”
那黃袍老怪,慢悠悠地出得門來,斜睨著眼睛,傲慢地問道:“你是哪方來的和尚,竟敢在我門首大聲吆喝?”八戒一聽,頓時火冒三丈,挺起胸膛,大聲說道:“我兒子,你竟然不認得你豬爺爺?我乃是大唐差往西天去取經的!我師父正是那禦弟三藏!若唐僧真在你家裏,趁早給我送出來,否則,休怪我的釘鈀不客氣,直接築進去!”那怪聽了,不禁哈哈大笑起來,說道:“是,是,是有一個唐僧在我家。我也不曾虧待他,還特意安排了些人肉包兒給他吃哩。你們既然來了,也一起進去吃一個兒,如何?”這呆子一聽有人肉包吃,口水都快流出來了,竟然認真地就要往裏麵走。沙僧見狀,急忙一把扯住他,說道:“哥啊,你別聽他胡說八道,他這是在哄你呢。你什麽時候見過他吃人肉了?”
那呆子方才省悟過來,怒掣釘鈀,朝著妖怪的臉狠狠築去。那怪物側身敏捷地躲過,隨即揮舞鋼刀,急切地招架相迎。一時間,兩個都施展出神通,縱身躍上雲頭,在空中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沙僧見此情形,趕忙撇下行李和白馬,舉起寶杖,急切地前去相助。此刻,兩個狠和尚與一個潑妖魔在雲端展開了激戰,這場好殺,當真是驚心動魄。
隻見那九齒釘鈀舞動起來,真個是英雄非凡;降妖寶杖亦是威力驚人,著實兇悍。他們前後左右齊齊攻來,那黃袍怪卻全然不懼。他手中的蘸鋼刀閃耀著亮如銀的光芒,其神通亦是廣大無邊。隻殺得滿空中雲霧繚繞,迷迷蒙蒙;半山裏崖崩嶺裂,地動山搖。
一個是為了聲名,怎肯輕易罷休;一個是為了師父,更是斷然不會退縮。他們三個在半空中你來我往,交戰了數十迴合,依舊不分勝負。隻因各自性命要緊,實在是難以分出高下。
究竟如何才能救出唐僧,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