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妄想不複強滅,真如何必希求?
本原自性佛前修,迷悟豈居前後?
悟即刹那成正,迷而萬劫沉流。
若能一念合真修,滅盡恆沙罪垢。
不要妄圖去消滅那些無法消除的事物,真正的東西何必去追求呢?
人的本性原本就在自我覺悟之中,迷惑和覺悟並沒有先後之分。
一旦覺悟就能瞬間成為正果,而沉迷不悟則會永遠沉淪。如果能夠一瞬間領悟到真諦並進行修行,就可以消除無盡的罪孽和汙垢。
卻說那八戒、沙僧與妖怪爭鬥了三十個迴合,依然沒有分出勝負。你知道為什麽嗎?若是要比手段,別說這兩個和尚,就算是二十個,也不是那妖精的對手。隻是因為唐僧命中注定不會死去,所以暗中有護法神隻保佑著他;在空中還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幫助八戒、沙僧。
暫且不說他們三個人的戰鬥情況。卻說那長老在洞裏悲傷地哭泣,思念起他的徒弟們,眼中流著淚說道:“悟能啊,不知道你在哪個村子裏遇到了善良的朋友,貪戀著齋飯;悟淨啊,你又不知道在哪裏尋找他,是否還能見到?誰知道我遇到了妖魔,在這裏受苦受難!什麽時候才能再次見到你們,擺脫這場大災難,早日趕到靈山!”
正當唐僧悲啼煩惱之際,忽然瞧見那洞裏緩緩走出一個婦人來。她手扶著定魂樁,柔聲問道:“那長老,你從何處而來?為何會被他縛在此處?”長老聞言,淚眼朦朧地偷瞧了一眼,隻見那婦人約莫三十歲年紀,於是說道:“女菩薩,不必問了。我已是該死之人,誤入你家門來。要吃便吃了吧,又何必多問?”
那婦人趕忙說道:“我並非吃人的妖怪。我家在這西邊三百餘裏處,那裏有座城,叫作寶象國。我乃是那國王的第三個公主,乳名喚作百花羞。隻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我在賞月之時,被這妖魔一陣狂風攝來此處,與他做了十三年夫妻。在此期間,我生下兒女,卻始終杳無音信,無法迴朝探望父母。我思念我的父母,卻不能相見。你又是從何而來,怎會被他擒住?”
唐僧答道:“貧僧乃是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取經之人。不想一時閑步,誤撞此地。如今,他要將我和我的兩個徒弟一同蒸吃了。”那公主微笑著說道:“長老請寬心。既然你是取經之人,我自當救你。那寶象國乃是你前往西天的必經之路。你可否為我捎一封書信,拜上我的父母,我便讓他饒了你。”三藏點頭應道:“女菩薩,若能救得貧僧性命,貧僧願為你捎書寄信。”
那公主急忙轉到後麵,即刻修了一封家書,封好並妥善放置;來到樁前,為唐僧鬆綁,將書信交給他。唐僧得以解脫,雙手捧著書信說道:“女菩薩,多謝你的救命之恩。貧僧這一去,路過貴處,一定會將書信送到國王那裏。隻是擔心時間久了,你的父母不肯相認,該如何是好?請不要責怪貧僧說了謊。”
公主說道:“無妨,我父王沒有兒子,隻生了我們三個姐妹,若是見到這封書信,必定會有相見之意。”三藏緊緊地將家書揣在袖中,向公主道謝後,就準備往外走。卻被公主拉住說道:“前門你出不去!那些大大小小的妖精,都在門外搖旗呐喊,擂鼓敲鑼,協助大王,與你的徒弟們廝殺呢。你從後門走吧。倘若大王抓住了你,還會審問一番,隻怕那些小妖精抓住你後,不分青紅皂白,就會傷害你的性命。等我去他麵前,為你說幾句好話。若是大王放了你,等你的徒弟們討個主意,再尋到你一同離開。”三藏聽了,連忙磕頭,謹遵公主的吩咐,辭別公主後,躲到後門之外,不敢擅自行動,將身體藏在荊棘叢中。
卻說那公主娘娘,心中生出一條巧計,急忙往前走去。她出門外,將大小群妖分開,隻聽得叮叮當當,兵刃亂響之聲不絕於耳。原來是八戒和沙僧與那妖怪在半空裏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公主厲聲高叫道:“黃袍郎!”那妖王聽到公主的叫喚,立刻丟下八戒和沙僧,按下雲頭,手揪著鋼刀,攙扶著公主問道:“渾家,你有什麽話要說?”公主道:“郎君啊,我剛才睡在羅幃之內,夢魂中忽然看見一個金甲神人。”妖魔問道:“那個金甲神?他來我這裏幹什麽?”公主道:“那是我幼時在宮裏,暗自對著神明許下的一樁心願:若能招得一位賢良的駙馬,就一同上名山,拜仙府,齋僧布施。自從與你成親後,夫妻們歡會,到如今都不曾提起過這件事。那金甲神人前來討要誓願,將我喝醒,才發現原來是南柯一夢。因此,我急忙梳妝打扮,趕來向郎君訴說,沒想到那樁上綁著一個僧人。萬望郎君慈悲憐憫,看在我的薄麵上,饒了那個和尚吧。就當作是為我齋僧還願了。不知郎君是否願意?”
那怪笑著對公主說:“夫人啊,你太多慮啦!這有啥要緊事?我要吃人的話,隨便抓幾個來吃就是了。這個和尚嘛,既然到這裏來了,就放他走吧。”公主溫柔地勸道:“夫君,還是讓他走後門吧。”妖魔不耐煩地說:“真麻煩。讓他走就是了,還管什麽前門前門的。”說完,他抄起鋼刀,大聲喊道:“那個叫豬八戒的家夥,你給我過來!我才不怕你呢,隻是看在我老婆的麵子上,才放過你師父。你趕緊去後門,找到你師父,然後往西去吧。要是再敢踏進我的地盤,絕對不會饒恕你們!”
八戒和沙僧聽到這話,簡直像從地獄門關被放迴人間一樣。他們急忙牽著馬,挑起擔子,像老鼠一樣狼狽逃竄。經過那波月洞,來到後門外麵,大聲唿喊:“師父!”
那長老聽到熟悉的聲音,便在荊棘叢中迴應起來。沙僧趕忙用手撥開茂密的草叢,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師父,匆匆忙忙地上了馬。此刻,他們心中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狠毒險遭青麵鬼,殷勤幸有百花羞。想起之前的遭遇,眾人不禁心有餘悸。好在有百花羞公主的幫助,他們才得以逃脫青麵鬼的毒手。如今,他們終於擺脫了困境,重新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的道路。
八戒在前麵帶路,沙僧緊隨其後,保護著師父。他們沿著大路前行,一路上嚌嚌嘈嘈,埋埋怨怨。八戒抱怨路途遙遠,沙僧則擔心師父的身體。而三藏則不斷地勸解他們,讓他們保持耐心和信心。遇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他們遵循著這句古老的諺語,每到傍晚就尋找合適的地方投宿,第二天一早又早早地起身趕路。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長亭接著短亭,他們不知不覺地走了二百九十九裏。
突然,八戒抬起頭,看到前方有一座宏偉的城池。他興奮地喊道:“師父,快看!前麵就是寶象國了!”
好一個美妙的地方啊:
雲霧縹緲,路途遙遠;此地雖在千裏之外,景色卻與別處一般豐富。祥瑞的霧氣和香煙籠罩著,清風和明月搖曳生姿。高峻的遠山,宛如展開的畫卷;潺潺流淌的溪水,濺起的水花如美玉般晶瑩。可耕種的田地連綿不斷,充足的食物滋養著新苗。有幾家在三澗彎曲處釣魚,有一位樵夫在兩峰之間采摘花椒。廣闊的城市,城牆堅固;家家戶戶,都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九重高閣如宮殿般巍峨,萬丈層台似錦標般壯觀。有太極殿、華蓋殿、燒香殿、觀文殿、宣政殿、延英殿等,殿殿都有玉石台階,排列著文官武將;還有大明宮、昭陽宮、長樂宮、華清宮、建章宮、未央宮等,宮宮都有鍾鼓管龠之聲,消散了閨中女子的春愁。有禁苑中的鮮花,露水均勻地滋潤著嬌嫩的臉龐;有禦溝邊的柳樹,微風中舞動著纖細的腰肢。在通衢大道上,也有頭戴冠冕、束著腰帶的人,儀態莊重,乘坐著五匹馬的馬車;在幽靜偏僻的地方,也有手持弓箭的人,撥開雲霧,射中雙雕。花柳巷中,管弦樓裏,春風不遜於洛陽橋的繁華。取經的長老,迴首大唐,心中悲痛欲絕;陪伴師父的徒弟,在小驛站中休息,夢中也感到疲憊不堪。
眾人行過了許多亭台樓閣,賞不盡這寶象國內的奇景異致。師徒三人收拾好行李、馬匹,便在驛站中歇息。次日清晨,唐僧換上袈裟,手持錫杖,辭別徒弟們後,獨自一人步行至朝堂門外。隻見唐僧對著閣門大使說道:“貧僧來自唐朝,特來拜見大王,請求倒換通關文牒。煩請大人幫忙轉達一下。”
那黃門奏事官急忙走到白玉階前啟奏道:“陛下,外麵來了一個唐朝的高僧,想要拜見大王,倒換通關文牒。”國王一聽,知道是來自遠方的大國,而且還是個德高望重的聖僧,心中非常高興,立刻批準,並下令召見唐僧。於是,唐僧被傳喚至宮殿內。他恭敬地走上金階,向國王行禮參拜。兩旁的文武官員看到唐僧舉止優雅,紛紛感歎道:“果然是上邦大國的人物啊,竟然能將禮節演繹得如此完美!”
國王好奇地問唐僧:“長老,你來我們國家所為何事?”唐僧迴答說:“貧僧乃大唐子民,奉當今聖上之命,前往西天拜佛取經。來時帶著通關文牒,現在來到貴國,理應更換文牒。因此才冒昧打擾,請大王恕罪。”國王聽了,點頭示意,表示理解,然後說:“既然有大唐天子的文書,那就拿上來看看吧。”
三藏恭敬地雙手捧起牒文,緩緩展開,將其放置在禦案之上。牒文上寫道:
“南膳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朕以淺薄的德行,繼承了偉大的基業,侍奉神明,治理百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日夜憂心忡忡。此前,因未能拯救涇河老龍,朕獲罪於皇天後土,三魂七魄瞬間進入陰司,已成為無常之客。幸得陽壽未盡,承蒙冥君開恩,將朕放迴陽間。朕廣施善舉,舉辦超度亡靈的法會。感激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金身顯現,指引西方有佛有經,可超度幽冥亡魂,使孤魂得以超脫。特此派遣法師玄奘,遠行千山萬水,尋求真經偈語。倘若到達西方諸國,望各國不要斷絕善緣,依照牒文放行。特此牒文。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禦前文牒。(上有寶印九顆)”
國王仔細閱讀完牒文後,取出本國的玉寶,蓋上花押,然後遞給三藏。
三藏謝過唐王,收下文牒後,再次上奏說:“貧僧這次前來一是要倒換文牒,二是想替陛下送一封家書。”國王聽後非常高興地問:“是什麽書信呢?”唐僧迴答道:“陛下的三女兒百花羞公主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黃袍怪擄走了,貧僧偶然遇見,所以特來送信。”國王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淚流滿麵,悲痛欲絕地說:“自從十三年前公主失蹤以後,朝廷裏的大臣們不知道被貶退了多少,宮裏宮外的宮女和太監們也不知道被打死了多少。我們一直以為她隻是走出皇宮後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迴家的路,沒想到竟然是被妖怪抓走了。今天突然聽到這個消息,真是讓人傷心啊。”說完,國王便開始哭泣起來。
三藏從袖子裏拿出書信呈獻上去。國王接過之後,看到信上有“平安”兩個字,手一下子就軟了,根本拆不開這封信。於是他立刻下令讓翰林院大學士上殿讀書。學士很快就來到了大殿之上。大殿前麵有很多文武官員,大殿後麵還有皇後、妃子和宮女們,都豎起耳朵仔細聆聽。學士拆開信封開始朗讀起來。上麵寫著:
不孝女百花羞恭敬地向偉大的父王行禮叩拜,並向龍鳳殿前的父王、昭陽宮下的母後以及朝中所有文武大臣問好:女兒有幸身在後宮,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我卻無法盡心盡力地侍奉父母,感到非常愧疚。就在十三年前,也就是八月十五那個美好的夜晚,承蒙父王恩賜旨意,命令各宮擺宴席,共同欣賞月光美景,一起享受這個快樂的夜晚。正在歡樂的時候,突然吹來一股香氣,冒出一個金睛藍臉青頭發的魔王,把女兒抓住;他乘著祥雲,直接帶到了荒山野嶺沒有人煙的地方。我無法分辨是非對錯,被妖怪憑借強大的力量欺負。他強行霸占我做他的妻子。所以我隻好忍耐了十三年。生下了兩個妖兒,都是妖魔的後代。說起這件事真的是敗壞倫理道德,有傷風雅,不應該寫成書信來玷汙;但是擔心女兒死後,事情就不能說清楚了。她正懷著怨恨思念著父母,沒想到唐朝的聖僧也被魔王抓住了。這女子流淚寫信,大膽地放手一搏,特意托付這片紙,以表達自己的心意。希望父王憐憫,派遣大將早日到碗子山波月洞捉拿黃袍怪,救女兒迴國,深表感激。草率恭敬,麵談不盡。
叛逆女兒百花羞再次叩拜叩拜。
那位學士讀完家書,國王大哭起來,後宮嬪妃紛紛落淚,文臣武將都感到悲傷,前前後後,沒有一個人不哀傷懷念。國王哭了很久,便問兩旁的文臣武將:“誰敢起兵將領,為寡人捉住妖魔,救出我的百花公主?”
國王又接連問了幾遍,依舊沒有一個大臣敢於迴答。他們一個個像木雕一樣立著,又像泥胎一樣坐著,仿佛被嚇傻了一般。國王心中不由得一陣煩惱,眼淚如同泉水般湧出。這時,那些大臣們才紛紛跪下說道:“陛下,請不要煩惱。公主已經失蹤了十三年,一直杳無音信。如今我們偶然遇到了唐朝的聖僧,並收到了他寄來的書信,但不知道是否屬實。況且,我們這些臣子都是凡人,隻能學習一些兵法和武藝,用來布陣安營,保衛國家免受外敵入侵。而那個妖精卻能騰雲駕霧,變化無窮,我們根本無法與它正麵交鋒,更談不上如何征討救援。我聽說前往東土取經的唐僧乃是上邦的聖僧,他不僅道法高深,能夠降龍伏虎,而且品德高尚,令鬼神欽佩。想必這位長老一定有降妖除魔的本領。自古以來,有句話說得好:‘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所以,懇請陛下讓這位長老前去降妖,救出公主,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啊!”
那國王聞言,急忙迴頭看向唐僧,眼中滿含期待地說道:“長老如果有辦法施展神通、捉拿妖怪,拯救我的孩子迴到朝廷,就不必去西天拜佛取經了,可以留下來長發蓄發,我會和你結拜為兄弟,一起坐在龍床上,共同享受榮華富貴。怎麽樣?”唐僧聽後,連忙起身恭敬地迴答道:“貧僧隻是略懂佛法,實際上並不擅長降妖除魔。”國王疑惑地問道:“既然你不會降妖,為什麽還要前往西天拜佛呢?”唐僧無法隱瞞,隻好如實相告,提到自己有兩個徒弟。他向國王稟報說:“陛下,貧僧獨自一人實在難以到達這裏。貧僧有兩個徒弟,他們善於開山辟路,過河搭橋,保護著貧僧來到此地。”國王感到十分奇怪,責備道:“你這個和尚太沒有道理了。既然有徒弟,為什麽不讓他們和你一起進宮來拜見朕呢?如果他們到了朝中,即使沒有特別滿意的賞賜,也必定會有相應的齋飯供應。”唐僧迴答道:“貧僧的徒弟相貌醜陋,不敢輕易進入宮廷,恐怕會驚嚇到陛下您的龍體。”國王笑著說道:“你看看你這和尚說的話,難道朕還會害怕他不成?”
三藏聽後趕忙說道:“不敢說呀!我那大徒弟姓豬,法名叫悟能八戒。他長得長嘴獠牙,還有剛鬃扇耳,身體粗壯肚子又大,走路時帶著風聲。而我的第二個徒弟姓沙,法名悟淨和尚。他長得身高一丈二尺,手臂寬闊,臉色像藍色顏料一樣,嘴巴像血盆大口,眼光閃爍,牙齒排列整齊如同釘子。他們都是這樣的長相,所以我不敢隨便帶他們進宮麵聖。”國王聽到這話後說道:“既然你已經把他們的情況詳細地告訴我了,我又怎麽會害怕呢?傳旨下去,讓他們進宮來。”隨後便派人拿著金牌到館驛去邀請他們。
那呆子聽到有人來請,就對沙僧說:“兄弟,你看我說什麽來著,現在你知道下書的好處了吧。肯定是師父給國王下了書,然後國王說:‘送信的人不能怠慢,一定要好好招待他’。因為他也知道咱們的食量,擔心我們吃不飽,所以特意派了使者拿著金牌來請我們進宮。大家可以一起吃頓飯,明天再繼續趕路。”沙僧迴答道:“哥哥,既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那我們還是先過去看看再說吧。”
於是便將行李和馬匹交給驛站的官員。師徒各自攜帶隨身武器,手持金牌進入皇宮。他們很早就來到白玉台階前,左右站立著,向皇上行過禮後,便再也不挪動身體。那些文武百官,沒有人不害怕的,都說:“這兩個和尚,相貌醜陋也就罷了,隻是行為舉止太過粗俗!見到我王竟然不行跪拜之禮,行禮完畢後還挺直地站著?真是奇怪!真是奇怪!”豬八戒聽到這話,說道:“諸位,不要議論。我們就是這樣。剛開始看確實有點醜陋,但再看一段時間,其實還是可以忍受的。”
那國王看到他如此醜陋,心中已經感到驚恐;等聽到那個呆子說出這番話來,更加膽怯,一下子從龍床上跌下來。幸好有旁邊的侍從官員及時扶起。嚇得唐僧連忙跪在殿前,不停地磕頭說:“陛下,貧僧罪該萬死!罪該萬死!我曾說過我的徒弟相貌醜陋,不敢麵聖,擔心傷害到您的龍體,沒想到真的驚擾了您啊。”
那國王戰兢兢,小心翼翼地走近前去,顫抖著雙手將唐僧攙扶起來,說道:“長老啊,還好你剛才提醒過我了,如果沒有事先告知,突然看到這個模樣,我肯定要被嚇得魂飛魄散了!”國王定了定神,穩定情緒後問道:“豬長老、沙長老,你們兩位之中哪位擅長降妖除魔呢?”那呆子不懂得察言觀色,冒冒失失地迴答道:“老豬我會降妖。”國王又問:“那你要如何降妖呢?”八戒得意洋洋地吹噓道:“我可是大名鼎鼎的天蓬元帥,因為觸犯了天條被貶下凡間,幸好現在已經皈依佛門成為僧人。從東土大唐來到這裏之後,我可是第一個能夠降妖除魔的人呢。”
國王聽了這話,心中暗自嘀咕:“既然是天將下凡,想必應該很擅長變化之術吧。”於是開口道:“那麽你就展示一下變化之術給我們看看吧。”八戒謙虛地說道:“不敢當,不敢當,不過我確實對變化之術略知一二。”國王笑著說:“那你就試著變化一個讓我們開開眼界吧。”八戒連忙應承下來:“請出題吧,隻要告訴我具體的樣子,我就能變出來。”國王想了想,說:“那就變個大的東西吧。”
那八戒他也有三十六般變化,此刻正在階前,盡情地賣弄著自己的手段。隻見他撚訣念咒,喝一聲叫道:“長!”隨著咒語聲響起,他將腰一躬,身體瞬間變得巨大無比,竟有八九丈長,宛如一個威風凜凜的開路神。
八戒的突然變身讓在場的眾人都驚呆了,那兩班文武大臣嚇得戰戰兢兢,而一國之君和臣子們則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這時,有鎮殿將軍小心翼翼地問道:“長老,像您這樣變得如此高大,不知會變到哪裏才會停止呢?”
然而,那呆子又開始說起胡話來了:“這個嘛,要看風向哦。如果刮的是東風還可以,如果是西風也能勉強接受;但要是南風刮起來,我可能會把青天也給拱出一個大窟窿來!”聽到這話,那國王頓時大驚失色,連忙說道:“快收起神通吧!我們已經知道您的厲害了。”八戒聽後,得意洋洋地把身子一矬,瞬間恢複了原來的模樣,然後恭敬地站在階前。
國王聽聞八戒要去與妖怪交戰,便好奇地問道:“長老此去,有何兵器與他交戰?”八戒聽後,自信滿滿地從腰間掣出釘鈀,說道:“老豬使的是釘鈀。”國王見此,不禁笑道:“此鈀可真敗壞門麵!我這裏有的是鞭、簡、瓜、錘、刀、槍、鉞、斧、劍、戟、矛、鐮,你可任選一件稱手的兵器拿去。那鈀又算作什麽兵器呢?”
八戒聽了國王的話,並不以為意,而是耐心地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我這鈀,雖然看起來粗夯,但實是我自幼隨身之器。想當年,我在天河水府為帥,轄押著八萬水兵,全仗著此鈀的威力。如今我臨凡世,保護吾師,無論是逢山築破虎狼窩,還是遇水掀翻龍蜃穴,皆是靠此鈀的功勞。”國王聽了八戒的話,對他的釘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便讓八戒展示一下釘鈀的威力。八戒欣然應允,隻見他舞動釘鈀,虎虎生風,威力驚人。國王見此,不禁對八戒的武藝讚歎不已,同時也對他的釘鈀刮目相看。
國王聽聞此言,心中大喜過望,立刻吩咐九嬪妃子:“速將朕親自享用的禦酒整瓶取來,權且為長老送行。”隨即,國王親自斟滿一杯酒,遞給八戒,說道:“長老,這杯酒聊表朕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待你捉得妖魔,救迴小女,朕自當設宴相酬,重重有賞。”那呆子接過酒杯,雖然外表粗魯,但舉止卻頗為文雅,他對三藏行了個大禮,說道:“師父,這酒本該由你先飲,但既然是君王所賜,弟子不敢違背,就讓老豬先喝了,助助興頭,也好捉妖怪。”說完,八戒一飲而盡,接著又斟滿一杯,遞給師父。三藏說道:“我不飲酒,你和沙僧喝吧。”沙僧走上前接過酒杯。八戒腳下生雲,直飛上空。國王見狀,驚歎道:“豬長老竟然還會騰雲駕霧!”
呆子八戒去了,沙僧將酒一飲而盡,說道:“師父!那黃袍怪拿住你時,我與八戒和他交戰,也隻是戰個平手;如今二哥獨自前去,恐怕難以戰勝他。”三藏道:“正是,徒弟啊,你可去助他一臂之力。”沙僧聽聞此言,也立刻縱雲跳起。那國王見狀,慌忙扯住唐僧道:“長老,你暫且陪寡人在此坐坐,莫要騰雲離去。”唐僧無奈道:“可憐啊,可憐!我半步也去不得!”此時,二人在殿上敘話,暫且不提。
卻說那沙僧趕上八戒,說道:“哥哥,我來了。”八戒道:“兄弟,你怎麽來了?”沙僧道:“師父叫我來幫你。”八戒大喜道:“說得對啊,來得正好。我二人齊心協力,定能捉住那怪物;即便不能,也能在此國揚名立萬。”
你瞧他:靉靆祥光漸漸遠離國界,氤氳瑞氣緩緩飄出京城。他們領受了國王的旨意,來到這山洞,下定決心要齊心協力捉拿那怪靈。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洞口,按下雲頭。八戒揮舞著鈀子,朝著那波月洞的門上用力一築,隻聽得“砰”的一聲,竟將那石門築出了一個鬥來大小的窟窿。這可把那看門的小妖嚇得不輕,他急忙打開門,一瞧是他們兩個,便慌慌張張地跑進去稟報:“大王,不好了!那長嘴大耳的和尚和那晦氣臉的和尚又來了,還把門都打破了!”那怪聽了,心中一驚:“這兩個家夥,我已經饒了他們的師父,怎麽還敢來打我的門!”小妖猜測道:“可能是忘了什麽物件,迴來取的吧。”老怪怒喝一聲:“胡說!忘了物件,就敢如此大膽地打上門來?其中必有緣故!”說罷,他急忙整理好披掛,提著鋼刀,走出來問道:“那和尚,我既然已經饒了你的師父,你為何又敢來打上我的門?”
八戒怒喝道:“你這潑怪,竟幹出這等好事!”老魔一臉茫然道:“何事?”八戒道:“你將寶象國三公主騙至洞內,倚仗武力強行霸占為妻,至今已住了一十三載,也該將她歸還了。我奉國王旨意,特來擒拿你。你速速進去,自行用繩子綁縛出來,也省得俺老豬動手!”那老怪聽聞此言,頓時怒不可遏。隻見他咬牙切齒,雙目圓睜,怒氣衝衝地舉起鋼刀,朝著八戒當頭便砍。八戒側身一閃,巧妙地躲過了這一擊,隨後揮舞著九齒釘耙,迎麵迴擊。緊接著,沙僧也丟下寶杖,加入了戰鬥,與八戒一同迎戰老魔。
這一場在山頭上的激戰,與以往大不相同。真可謂是:言語不和引發怒火,惡意相向激起仇恨。那魔王揮舞著大鋼刀,兇猛砍來;八戒則舞動九齒鈀,奮勇迎敵。沙悟淨也拋開寶杖,與魔王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一怪二僧,你來我往,戰況異常激烈。這個喊道:“你欺騙國王,理應死罪!”那個迴應:“你多管閑事,自找麻煩!”這個又說:“你強娶公主,有損國體!”那個反駁:“與你無關,休要多嘴!”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捎書一事,才導致僧魔雙方不得安寧。
在那山坡之前,八戒與妖怪激戰了八九個迴合,漸漸力不從心,手中的釘鈀愈發沉重,難以舉起,力氣也逐漸耗盡。為何他會如此不敵呢?原來,起初戰鬥時,有護法諸神在洞中暗中協助八戒和沙僧,這才使得雙方僅能打成平手。而此時,諸神都在寶象國守護著唐僧,因此八戒和沙僧難以抵擋妖怪的攻擊。
那呆子八戒說道:“沙僧,你先上前與他纏鬥,讓我去方便一下。”說完,他便不顧沙僧,一溜煙地鑽進了那蒿草薜蘿、荊棘葛藤之中,也不管是否會刮破頭皮、刺傷嘴臉,隻管一股腦地往裏鑽,然後一骨碌地躺倒在地,再也不敢出來。他隻留下半邊耳朵,聽著外麵的梆聲。
那妖怪見八戒逃走,便轉而奔向沙僧。沙僧猝不及防,被妖怪一把抓住,捉進了洞中。小妖們將沙僧四馬攢蹄地捆了起來。
究竟沙僧的性命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妄想不複強滅,真如何必希求?
本原自性佛前修,迷悟豈居前後?
悟即刹那成正,迷而萬劫沉流。
若能一念合真修,滅盡恆沙罪垢。
不要妄圖去消滅那些無法消除的事物,真正的東西何必去追求呢?
人的本性原本就在自我覺悟之中,迷惑和覺悟並沒有先後之分。
一旦覺悟就能瞬間成為正果,而沉迷不悟則會永遠沉淪。如果能夠一瞬間領悟到真諦並進行修行,就可以消除無盡的罪孽和汙垢。
卻說那八戒、沙僧與妖怪爭鬥了三十個迴合,依然沒有分出勝負。你知道為什麽嗎?若是要比手段,別說這兩個和尚,就算是二十個,也不是那妖精的對手。隻是因為唐僧命中注定不會死去,所以暗中有護法神隻保佑著他;在空中還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幫助八戒、沙僧。
暫且不說他們三個人的戰鬥情況。卻說那長老在洞裏悲傷地哭泣,思念起他的徒弟們,眼中流著淚說道:“悟能啊,不知道你在哪個村子裏遇到了善良的朋友,貪戀著齋飯;悟淨啊,你又不知道在哪裏尋找他,是否還能見到?誰知道我遇到了妖魔,在這裏受苦受難!什麽時候才能再次見到你們,擺脫這場大災難,早日趕到靈山!”
正當唐僧悲啼煩惱之際,忽然瞧見那洞裏緩緩走出一個婦人來。她手扶著定魂樁,柔聲問道:“那長老,你從何處而來?為何會被他縛在此處?”長老聞言,淚眼朦朧地偷瞧了一眼,隻見那婦人約莫三十歲年紀,於是說道:“女菩薩,不必問了。我已是該死之人,誤入你家門來。要吃便吃了吧,又何必多問?”
那婦人趕忙說道:“我並非吃人的妖怪。我家在這西邊三百餘裏處,那裏有座城,叫作寶象國。我乃是那國王的第三個公主,乳名喚作百花羞。隻因十三年前,八月十五日夜,我在賞月之時,被這妖魔一陣狂風攝來此處,與他做了十三年夫妻。在此期間,我生下兒女,卻始終杳無音信,無法迴朝探望父母。我思念我的父母,卻不能相見。你又是從何而來,怎會被他擒住?”
唐僧答道:“貧僧乃是奉唐王之命,前往西天取經之人。不想一時閑步,誤撞此地。如今,他要將我和我的兩個徒弟一同蒸吃了。”那公主微笑著說道:“長老請寬心。既然你是取經之人,我自當救你。那寶象國乃是你前往西天的必經之路。你可否為我捎一封書信,拜上我的父母,我便讓他饒了你。”三藏點頭應道:“女菩薩,若能救得貧僧性命,貧僧願為你捎書寄信。”
那公主急忙轉到後麵,即刻修了一封家書,封好並妥善放置;來到樁前,為唐僧鬆綁,將書信交給他。唐僧得以解脫,雙手捧著書信說道:“女菩薩,多謝你的救命之恩。貧僧這一去,路過貴處,一定會將書信送到國王那裏。隻是擔心時間久了,你的父母不肯相認,該如何是好?請不要責怪貧僧說了謊。”
公主說道:“無妨,我父王沒有兒子,隻生了我們三個姐妹,若是見到這封書信,必定會有相見之意。”三藏緊緊地將家書揣在袖中,向公主道謝後,就準備往外走。卻被公主拉住說道:“前門你出不去!那些大大小小的妖精,都在門外搖旗呐喊,擂鼓敲鑼,協助大王,與你的徒弟們廝殺呢。你從後門走吧。倘若大王抓住了你,還會審問一番,隻怕那些小妖精抓住你後,不分青紅皂白,就會傷害你的性命。等我去他麵前,為你說幾句好話。若是大王放了你,等你的徒弟們討個主意,再尋到你一同離開。”三藏聽了,連忙磕頭,謹遵公主的吩咐,辭別公主後,躲到後門之外,不敢擅自行動,將身體藏在荊棘叢中。
卻說那公主娘娘,心中生出一條巧計,急忙往前走去。她出門外,將大小群妖分開,隻聽得叮叮當當,兵刃亂響之聲不絕於耳。原來是八戒和沙僧與那妖怪在半空裏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廝殺。
公主厲聲高叫道:“黃袍郎!”那妖王聽到公主的叫喚,立刻丟下八戒和沙僧,按下雲頭,手揪著鋼刀,攙扶著公主問道:“渾家,你有什麽話要說?”公主道:“郎君啊,我剛才睡在羅幃之內,夢魂中忽然看見一個金甲神人。”妖魔問道:“那個金甲神?他來我這裏幹什麽?”公主道:“那是我幼時在宮裏,暗自對著神明許下的一樁心願:若能招得一位賢良的駙馬,就一同上名山,拜仙府,齋僧布施。自從與你成親後,夫妻們歡會,到如今都不曾提起過這件事。那金甲神人前來討要誓願,將我喝醒,才發現原來是南柯一夢。因此,我急忙梳妝打扮,趕來向郎君訴說,沒想到那樁上綁著一個僧人。萬望郎君慈悲憐憫,看在我的薄麵上,饒了那個和尚吧。就當作是為我齋僧還願了。不知郎君是否願意?”
那怪笑著對公主說:“夫人啊,你太多慮啦!這有啥要緊事?我要吃人的話,隨便抓幾個來吃就是了。這個和尚嘛,既然到這裏來了,就放他走吧。”公主溫柔地勸道:“夫君,還是讓他走後門吧。”妖魔不耐煩地說:“真麻煩。讓他走就是了,還管什麽前門前門的。”說完,他抄起鋼刀,大聲喊道:“那個叫豬八戒的家夥,你給我過來!我才不怕你呢,隻是看在我老婆的麵子上,才放過你師父。你趕緊去後門,找到你師父,然後往西去吧。要是再敢踏進我的地盤,絕對不會饒恕你們!”
八戒和沙僧聽到這話,簡直像從地獄門關被放迴人間一樣。他們急忙牽著馬,挑起擔子,像老鼠一樣狼狽逃竄。經過那波月洞,來到後門外麵,大聲唿喊:“師父!”
那長老聽到熟悉的聲音,便在荊棘叢中迴應起來。沙僧趕忙用手撥開茂密的草叢,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師父,匆匆忙忙地上了馬。此刻,他們心中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狠毒險遭青麵鬼,殷勤幸有百花羞。想起之前的遭遇,眾人不禁心有餘悸。好在有百花羞公主的幫助,他們才得以逃脫青麵鬼的毒手。如今,他們終於擺脫了困境,重新踏上了前往西天取經的道路。
八戒在前麵帶路,沙僧緊隨其後,保護著師父。他們沿著大路前行,一路上嚌嚌嘈嘈,埋埋怨怨。八戒抱怨路途遙遠,沙僧則擔心師父的身體。而三藏則不斷地勸解他們,讓他們保持耐心和信心。遇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他們遵循著這句古老的諺語,每到傍晚就尋找合適的地方投宿,第二天一早又早早地起身趕路。就這樣,一程又一程,長亭接著短亭,他們不知不覺地走了二百九十九裏。
突然,八戒抬起頭,看到前方有一座宏偉的城池。他興奮地喊道:“師父,快看!前麵就是寶象國了!”
好一個美妙的地方啊:
雲霧縹緲,路途遙遠;此地雖在千裏之外,景色卻與別處一般豐富。祥瑞的霧氣和香煙籠罩著,清風和明月搖曳生姿。高峻的遠山,宛如展開的畫卷;潺潺流淌的溪水,濺起的水花如美玉般晶瑩。可耕種的田地連綿不斷,充足的食物滋養著新苗。有幾家在三澗彎曲處釣魚,有一位樵夫在兩峰之間采摘花椒。廣闊的城市,城牆堅固;家家戶戶,都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九重高閣如宮殿般巍峨,萬丈層台似錦標般壯觀。有太極殿、華蓋殿、燒香殿、觀文殿、宣政殿、延英殿等,殿殿都有玉石台階,排列著文官武將;還有大明宮、昭陽宮、長樂宮、華清宮、建章宮、未央宮等,宮宮都有鍾鼓管龠之聲,消散了閨中女子的春愁。有禁苑中的鮮花,露水均勻地滋潤著嬌嫩的臉龐;有禦溝邊的柳樹,微風中舞動著纖細的腰肢。在通衢大道上,也有頭戴冠冕、束著腰帶的人,儀態莊重,乘坐著五匹馬的馬車;在幽靜偏僻的地方,也有手持弓箭的人,撥開雲霧,射中雙雕。花柳巷中,管弦樓裏,春風不遜於洛陽橋的繁華。取經的長老,迴首大唐,心中悲痛欲絕;陪伴師父的徒弟,在小驛站中休息,夢中也感到疲憊不堪。
眾人行過了許多亭台樓閣,賞不盡這寶象國內的奇景異致。師徒三人收拾好行李、馬匹,便在驛站中歇息。次日清晨,唐僧換上袈裟,手持錫杖,辭別徒弟們後,獨自一人步行至朝堂門外。隻見唐僧對著閣門大使說道:“貧僧來自唐朝,特來拜見大王,請求倒換通關文牒。煩請大人幫忙轉達一下。”
那黃門奏事官急忙走到白玉階前啟奏道:“陛下,外麵來了一個唐朝的高僧,想要拜見大王,倒換通關文牒。”國王一聽,知道是來自遠方的大國,而且還是個德高望重的聖僧,心中非常高興,立刻批準,並下令召見唐僧。於是,唐僧被傳喚至宮殿內。他恭敬地走上金階,向國王行禮參拜。兩旁的文武官員看到唐僧舉止優雅,紛紛感歎道:“果然是上邦大國的人物啊,竟然能將禮節演繹得如此完美!”
國王好奇地問唐僧:“長老,你來我們國家所為何事?”唐僧迴答說:“貧僧乃大唐子民,奉當今聖上之命,前往西天拜佛取經。來時帶著通關文牒,現在來到貴國,理應更換文牒。因此才冒昧打擾,請大王恕罪。”國王聽了,點頭示意,表示理解,然後說:“既然有大唐天子的文書,那就拿上來看看吧。”
三藏恭敬地雙手捧起牒文,緩緩展開,將其放置在禦案之上。牒文上寫道:
“南膳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朕以淺薄的德行,繼承了偉大的基業,侍奉神明,治理百姓,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日夜憂心忡忡。此前,因未能拯救涇河老龍,朕獲罪於皇天後土,三魂七魄瞬間進入陰司,已成為無常之客。幸得陽壽未盡,承蒙冥君開恩,將朕放迴陽間。朕廣施善舉,舉辦超度亡靈的法會。感激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金身顯現,指引西方有佛有經,可超度幽冥亡魂,使孤魂得以超脫。特此派遣法師玄奘,遠行千山萬水,尋求真經偈語。倘若到達西方諸國,望各國不要斷絕善緣,依照牒文放行。特此牒文。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禦前文牒。(上有寶印九顆)”
國王仔細閱讀完牒文後,取出本國的玉寶,蓋上花押,然後遞給三藏。
三藏謝過唐王,收下文牒後,再次上奏說:“貧僧這次前來一是要倒換文牒,二是想替陛下送一封家書。”國王聽後非常高興地問:“是什麽書信呢?”唐僧迴答道:“陛下的三女兒百花羞公主被碗子山波月洞的黃袍怪擄走了,貧僧偶然遇見,所以特來送信。”國王聽到這個消息,立刻淚流滿麵,悲痛欲絕地說:“自從十三年前公主失蹤以後,朝廷裏的大臣們不知道被貶退了多少,宮裏宮外的宮女和太監們也不知道被打死了多少。我們一直以為她隻是走出皇宮後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迴家的路,沒想到竟然是被妖怪抓走了。今天突然聽到這個消息,真是讓人傷心啊。”說完,國王便開始哭泣起來。
三藏從袖子裏拿出書信呈獻上去。國王接過之後,看到信上有“平安”兩個字,手一下子就軟了,根本拆不開這封信。於是他立刻下令讓翰林院大學士上殿讀書。學士很快就來到了大殿之上。大殿前麵有很多文武官員,大殿後麵還有皇後、妃子和宮女們,都豎起耳朵仔細聆聽。學士拆開信封開始朗讀起來。上麵寫著:
不孝女百花羞恭敬地向偉大的父王行禮叩拜,並向龍鳳殿前的父王、昭陽宮下的母後以及朝中所有文武大臣問好:女兒有幸身在後宮,感激父母的養育之恩。但是我卻無法盡心盡力地侍奉父母,感到非常愧疚。就在十三年前,也就是八月十五那個美好的夜晚,承蒙父王恩賜旨意,命令各宮擺宴席,共同欣賞月光美景,一起享受這個快樂的夜晚。正在歡樂的時候,突然吹來一股香氣,冒出一個金睛藍臉青頭發的魔王,把女兒抓住;他乘著祥雲,直接帶到了荒山野嶺沒有人煙的地方。我無法分辨是非對錯,被妖怪憑借強大的力量欺負。他強行霸占我做他的妻子。所以我隻好忍耐了十三年。生下了兩個妖兒,都是妖魔的後代。說起這件事真的是敗壞倫理道德,有傷風雅,不應該寫成書信來玷汙;但是擔心女兒死後,事情就不能說清楚了。她正懷著怨恨思念著父母,沒想到唐朝的聖僧也被魔王抓住了。這女子流淚寫信,大膽地放手一搏,特意托付這片紙,以表達自己的心意。希望父王憐憫,派遣大將早日到碗子山波月洞捉拿黃袍怪,救女兒迴國,深表感激。草率恭敬,麵談不盡。
叛逆女兒百花羞再次叩拜叩拜。
那位學士讀完家書,國王大哭起來,後宮嬪妃紛紛落淚,文臣武將都感到悲傷,前前後後,沒有一個人不哀傷懷念。國王哭了很久,便問兩旁的文臣武將:“誰敢起兵將領,為寡人捉住妖魔,救出我的百花公主?”
國王又接連問了幾遍,依舊沒有一個大臣敢於迴答。他們一個個像木雕一樣立著,又像泥胎一樣坐著,仿佛被嚇傻了一般。國王心中不由得一陣煩惱,眼淚如同泉水般湧出。這時,那些大臣們才紛紛跪下說道:“陛下,請不要煩惱。公主已經失蹤了十三年,一直杳無音信。如今我們偶然遇到了唐朝的聖僧,並收到了他寄來的書信,但不知道是否屬實。況且,我們這些臣子都是凡人,隻能學習一些兵法和武藝,用來布陣安營,保衛國家免受外敵入侵。而那個妖精卻能騰雲駕霧,變化無窮,我們根本無法與它正麵交鋒,更談不上如何征討救援。我聽說前往東土取經的唐僧乃是上邦的聖僧,他不僅道法高深,能夠降龍伏虎,而且品德高尚,令鬼神欽佩。想必這位長老一定有降妖除魔的本領。自古以來,有句話說得好:‘來說是非者,就是是非人。’所以,懇請陛下讓這位長老前去降妖,救出公主,這樣才能確保萬無一失啊!”
那國王聞言,急忙迴頭看向唐僧,眼中滿含期待地說道:“長老如果有辦法施展神通、捉拿妖怪,拯救我的孩子迴到朝廷,就不必去西天拜佛取經了,可以留下來長發蓄發,我會和你結拜為兄弟,一起坐在龍床上,共同享受榮華富貴。怎麽樣?”唐僧聽後,連忙起身恭敬地迴答道:“貧僧隻是略懂佛法,實際上並不擅長降妖除魔。”國王疑惑地問道:“既然你不會降妖,為什麽還要前往西天拜佛呢?”唐僧無法隱瞞,隻好如實相告,提到自己有兩個徒弟。他向國王稟報說:“陛下,貧僧獨自一人實在難以到達這裏。貧僧有兩個徒弟,他們善於開山辟路,過河搭橋,保護著貧僧來到此地。”國王感到十分奇怪,責備道:“你這個和尚太沒有道理了。既然有徒弟,為什麽不讓他們和你一起進宮來拜見朕呢?如果他們到了朝中,即使沒有特別滿意的賞賜,也必定會有相應的齋飯供應。”唐僧迴答道:“貧僧的徒弟相貌醜陋,不敢輕易進入宮廷,恐怕會驚嚇到陛下您的龍體。”國王笑著說道:“你看看你這和尚說的話,難道朕還會害怕他不成?”
三藏聽後趕忙說道:“不敢說呀!我那大徒弟姓豬,法名叫悟能八戒。他長得長嘴獠牙,還有剛鬃扇耳,身體粗壯肚子又大,走路時帶著風聲。而我的第二個徒弟姓沙,法名悟淨和尚。他長得身高一丈二尺,手臂寬闊,臉色像藍色顏料一樣,嘴巴像血盆大口,眼光閃爍,牙齒排列整齊如同釘子。他們都是這樣的長相,所以我不敢隨便帶他們進宮麵聖。”國王聽到這話後說道:“既然你已經把他們的情況詳細地告訴我了,我又怎麽會害怕呢?傳旨下去,讓他們進宮來。”隨後便派人拿著金牌到館驛去邀請他們。
那呆子聽到有人來請,就對沙僧說:“兄弟,你看我說什麽來著,現在你知道下書的好處了吧。肯定是師父給國王下了書,然後國王說:‘送信的人不能怠慢,一定要好好招待他’。因為他也知道咱們的食量,擔心我們吃不飽,所以特意派了使者拿著金牌來請我們進宮。大家可以一起吃頓飯,明天再繼續趕路。”沙僧迴答道:“哥哥,既然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那我們還是先過去看看再說吧。”
於是便將行李和馬匹交給驛站的官員。師徒各自攜帶隨身武器,手持金牌進入皇宮。他們很早就來到白玉台階前,左右站立著,向皇上行過禮後,便再也不挪動身體。那些文武百官,沒有人不害怕的,都說:“這兩個和尚,相貌醜陋也就罷了,隻是行為舉止太過粗俗!見到我王竟然不行跪拜之禮,行禮完畢後還挺直地站著?真是奇怪!真是奇怪!”豬八戒聽到這話,說道:“諸位,不要議論。我們就是這樣。剛開始看確實有點醜陋,但再看一段時間,其實還是可以忍受的。”
那國王看到他如此醜陋,心中已經感到驚恐;等聽到那個呆子說出這番話來,更加膽怯,一下子從龍床上跌下來。幸好有旁邊的侍從官員及時扶起。嚇得唐僧連忙跪在殿前,不停地磕頭說:“陛下,貧僧罪該萬死!罪該萬死!我曾說過我的徒弟相貌醜陋,不敢麵聖,擔心傷害到您的龍體,沒想到真的驚擾了您啊。”
那國王戰兢兢,小心翼翼地走近前去,顫抖著雙手將唐僧攙扶起來,說道:“長老啊,還好你剛才提醒過我了,如果沒有事先告知,突然看到這個模樣,我肯定要被嚇得魂飛魄散了!”國王定了定神,穩定情緒後問道:“豬長老、沙長老,你們兩位之中哪位擅長降妖除魔呢?”那呆子不懂得察言觀色,冒冒失失地迴答道:“老豬我會降妖。”國王又問:“那你要如何降妖呢?”八戒得意洋洋地吹噓道:“我可是大名鼎鼎的天蓬元帥,因為觸犯了天條被貶下凡間,幸好現在已經皈依佛門成為僧人。從東土大唐來到這裏之後,我可是第一個能夠降妖除魔的人呢。”
國王聽了這話,心中暗自嘀咕:“既然是天將下凡,想必應該很擅長變化之術吧。”於是開口道:“那麽你就展示一下變化之術給我們看看吧。”八戒謙虛地說道:“不敢當,不敢當,不過我確實對變化之術略知一二。”國王笑著說:“那你就試著變化一個讓我們開開眼界吧。”八戒連忙應承下來:“請出題吧,隻要告訴我具體的樣子,我就能變出來。”國王想了想,說:“那就變個大的東西吧。”
那八戒他也有三十六般變化,此刻正在階前,盡情地賣弄著自己的手段。隻見他撚訣念咒,喝一聲叫道:“長!”隨著咒語聲響起,他將腰一躬,身體瞬間變得巨大無比,竟有八九丈長,宛如一個威風凜凜的開路神。
八戒的突然變身讓在場的眾人都驚呆了,那兩班文武大臣嚇得戰戰兢兢,而一國之君和臣子們則目瞪口呆,不知所措。這時,有鎮殿將軍小心翼翼地問道:“長老,像您這樣變得如此高大,不知會變到哪裏才會停止呢?”
然而,那呆子又開始說起胡話來了:“這個嘛,要看風向哦。如果刮的是東風還可以,如果是西風也能勉強接受;但要是南風刮起來,我可能會把青天也給拱出一個大窟窿來!”聽到這話,那國王頓時大驚失色,連忙說道:“快收起神通吧!我們已經知道您的厲害了。”八戒聽後,得意洋洋地把身子一矬,瞬間恢複了原來的模樣,然後恭敬地站在階前。
國王聽聞八戒要去與妖怪交戰,便好奇地問道:“長老此去,有何兵器與他交戰?”八戒聽後,自信滿滿地從腰間掣出釘鈀,說道:“老豬使的是釘鈀。”國王見此,不禁笑道:“此鈀可真敗壞門麵!我這裏有的是鞭、簡、瓜、錘、刀、槍、鉞、斧、劍、戟、矛、鐮,你可任選一件稱手的兵器拿去。那鈀又算作什麽兵器呢?”
八戒聽了國王的話,並不以為意,而是耐心地解釋道:“陛下有所不知。我這鈀,雖然看起來粗夯,但實是我自幼隨身之器。想當年,我在天河水府為帥,轄押著八萬水兵,全仗著此鈀的威力。如今我臨凡世,保護吾師,無論是逢山築破虎狼窩,還是遇水掀翻龍蜃穴,皆是靠此鈀的功勞。”國王聽了八戒的話,對他的釘鈀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便讓八戒展示一下釘鈀的威力。八戒欣然應允,隻見他舞動釘鈀,虎虎生風,威力驚人。國王見此,不禁對八戒的武藝讚歎不已,同時也對他的釘鈀刮目相看。
國王聽聞此言,心中大喜過望,立刻吩咐九嬪妃子:“速將朕親自享用的禦酒整瓶取來,權且為長老送行。”隨即,國王親自斟滿一杯酒,遞給八戒,說道:“長老,這杯酒聊表朕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待你捉得妖魔,救迴小女,朕自當設宴相酬,重重有賞。”那呆子接過酒杯,雖然外表粗魯,但舉止卻頗為文雅,他對三藏行了個大禮,說道:“師父,這酒本該由你先飲,但既然是君王所賜,弟子不敢違背,就讓老豬先喝了,助助興頭,也好捉妖怪。”說完,八戒一飲而盡,接著又斟滿一杯,遞給師父。三藏說道:“我不飲酒,你和沙僧喝吧。”沙僧走上前接過酒杯。八戒腳下生雲,直飛上空。國王見狀,驚歎道:“豬長老竟然還會騰雲駕霧!”
呆子八戒去了,沙僧將酒一飲而盡,說道:“師父!那黃袍怪拿住你時,我與八戒和他交戰,也隻是戰個平手;如今二哥獨自前去,恐怕難以戰勝他。”三藏道:“正是,徒弟啊,你可去助他一臂之力。”沙僧聽聞此言,也立刻縱雲跳起。那國王見狀,慌忙扯住唐僧道:“長老,你暫且陪寡人在此坐坐,莫要騰雲離去。”唐僧無奈道:“可憐啊,可憐!我半步也去不得!”此時,二人在殿上敘話,暫且不提。
卻說那沙僧趕上八戒,說道:“哥哥,我來了。”八戒道:“兄弟,你怎麽來了?”沙僧道:“師父叫我來幫你。”八戒大喜道:“說得對啊,來得正好。我二人齊心協力,定能捉住那怪物;即便不能,也能在此國揚名立萬。”
你瞧他:靉靆祥光漸漸遠離國界,氤氳瑞氣緩緩飄出京城。他們領受了國王的旨意,來到這山洞,下定決心要齊心協力捉拿那怪靈。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洞口,按下雲頭。八戒揮舞著鈀子,朝著那波月洞的門上用力一築,隻聽得“砰”的一聲,竟將那石門築出了一個鬥來大小的窟窿。這可把那看門的小妖嚇得不輕,他急忙打開門,一瞧是他們兩個,便慌慌張張地跑進去稟報:“大王,不好了!那長嘴大耳的和尚和那晦氣臉的和尚又來了,還把門都打破了!”那怪聽了,心中一驚:“這兩個家夥,我已經饒了他們的師父,怎麽還敢來打我的門!”小妖猜測道:“可能是忘了什麽物件,迴來取的吧。”老怪怒喝一聲:“胡說!忘了物件,就敢如此大膽地打上門來?其中必有緣故!”說罷,他急忙整理好披掛,提著鋼刀,走出來問道:“那和尚,我既然已經饒了你的師父,你為何又敢來打上我的門?”
八戒怒喝道:“你這潑怪,竟幹出這等好事!”老魔一臉茫然道:“何事?”八戒道:“你將寶象國三公主騙至洞內,倚仗武力強行霸占為妻,至今已住了一十三載,也該將她歸還了。我奉國王旨意,特來擒拿你。你速速進去,自行用繩子綁縛出來,也省得俺老豬動手!”那老怪聽聞此言,頓時怒不可遏。隻見他咬牙切齒,雙目圓睜,怒氣衝衝地舉起鋼刀,朝著八戒當頭便砍。八戒側身一閃,巧妙地躲過了這一擊,隨後揮舞著九齒釘耙,迎麵迴擊。緊接著,沙僧也丟下寶杖,加入了戰鬥,與八戒一同迎戰老魔。
這一場在山頭上的激戰,與以往大不相同。真可謂是:言語不和引發怒火,惡意相向激起仇恨。那魔王揮舞著大鋼刀,兇猛砍來;八戒則舞動九齒鈀,奮勇迎敵。沙悟淨也拋開寶杖,與魔王展開了激烈的搏鬥。一怪二僧,你來我往,戰況異常激烈。這個喊道:“你欺騙國王,理應死罪!”那個迴應:“你多管閑事,自找麻煩!”這個又說:“你強娶公主,有損國體!”那個反駁:“與你無關,休要多嘴!”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捎書一事,才導致僧魔雙方不得安寧。
在那山坡之前,八戒與妖怪激戰了八九個迴合,漸漸力不從心,手中的釘鈀愈發沉重,難以舉起,力氣也逐漸耗盡。為何他會如此不敵呢?原來,起初戰鬥時,有護法諸神在洞中暗中協助八戒和沙僧,這才使得雙方僅能打成平手。而此時,諸神都在寶象國守護著唐僧,因此八戒和沙僧難以抵擋妖怪的攻擊。
那呆子八戒說道:“沙僧,你先上前與他纏鬥,讓我去方便一下。”說完,他便不顧沙僧,一溜煙地鑽進了那蒿草薜蘿、荊棘葛藤之中,也不管是否會刮破頭皮、刺傷嘴臉,隻管一股腦地往裏鑽,然後一骨碌地躺倒在地,再也不敢出來。他隻留下半邊耳朵,聽著外麵的梆聲。
那妖怪見八戒逃走,便轉而奔向沙僧。沙僧猝不及防,被妖怪一把抓住,捉進了洞中。小妖們將沙僧四馬攢蹄地捆了起來。
究竟沙僧的性命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