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一旦有了監視之實,便意味著失去信任。
若沒有了相信,被護衛者但凡行隱秘之事,必會想方設法的避開這群耳目,百密便有了一疏,危險尋到了入口。
李暻從來自負「哪怕後知後覺,世上也無難事」,所以,這「一疏」,他萬萬不想在崔稚晚身邊看到。
崔稚晚迴承恩殿時,李暻一眼就看到她的眼角泛著紅,且明顯不是一時半會兒形成的。
可她再害怕,也不會單單因為見了血,便忍不住掉眼淚。更何況,長贏迴來稟報時,亦將綠綺特意交代的話帶到。
李暻知曉,崔稚晚在進春深處前,便是哭過的。
既如此,便隻會與在懷遠坊發生的事兒有關。
隻是崔稚晚一直躲著他的視線,避無可避之時,竟牽著他的袖口,說:「阿善,你不要問。」明明軟了嗓子,語氣卻是硬的。
她已經如此明顯的表達著不要他探問的意思,李暻再不想忽視,也隻好忍下。
然而此時,崔稚晚卻仿佛要自己將這個「秘密」吐露出口,這自然再好不過。
可沒頭沒尾的講了一句後,她卻沒有再細說下去的意思。
李暻不願意將審問旁人那些迂迴的套路用在她身上,所以依舊沒有追問,隻是輕拍著她的背脊,安慰道:「沒事,我在。」
第5章 伍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兩人都不再說話,不過李暻仍緩緩的一下又一下的拍著崔稚晚的背,綿長而安穩的唿吸撫過她的耳畔,似是一首無聲的哄睡曲調,溫柔到有一瞬間,周遭的一切都遠遠淡去。
崔稚晚受不得冷,大多數時候,承恩殿寢屋的溫度對李暻來說,都算不得舒爽。
可此刻,這份心無旁騖的安靜相擁,讓一整日都浸在朝堂明爭暗鬥的泥淖裏的太子殿下,難得的十分愜意。
然,這份怡悅並未持續太久。
猝不及防,崔稚晚抬臂將他推遠,而後很是掃興的說:「明日有朝會,殿下還是快些睡吧。」
想到李暻睡眠從來極淺,哪怕自己再克製,不去發出動靜,他都定然是無法安眠的。
崔稚晚當即沒有猶豫的從他懷中退出來,隨手扯過一件外衫,一邊起身一邊說:「左右睡不著,我去外間坐會兒。」
李暻沒有攔她,隻是在她下了床榻之後,自己也披上衣服,牽上她的手,道:「一起去園子裏走走吧。」
說是走走,便也真的隻是走走。
東宮從來少有蟬鳴,夏夜亦是一片靜謐。
兩個人信步悠遊,不說話也覺得很好。
偶爾聊上幾句話,不是天上綴滿的星,就是草叢飛舞的螢,或是拂麵而來的荷香,但皆十分默契的沒有重提此前的話題。
都說先後對太子殿下管束嚴苛,可李暻不知從哪裏知曉了那麽多那麽雜的東西。
無論她看見什麽好玩的指給他看,隻要她願意聽,他都有說不完的趣聞。
崔稚晚從來喜歡同李暻牽手散步,無人跟隨,不知終點,沒有目的,隻有他手心的暖意,一點一點感染著她,以至於她常常生出一種錯覺。
穹頂之下,沒有大梁,沒有東宮,她隻要握緊他的手,李暻便可以僅屬於自己。
這是在她最好的美夢裏,都不去奢求的事。
然而,風雨已至,東宮需要的從來隻是賢明果斷的太子殿下,她的阿善還能牽著她走多久?
至於晦後天明之時,此刻心意相通的契合,恐怕將會被至高無上的權利悉數碾盡,昨日終將化作泡影。
也許眼前這次,便是他們最後的「散步」了。
想及此,崔稚晚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慢了腳步。
曙光將繁星一一熄滅,又一個無法頓足不爭的白日,即將來臨。
臨迴承恩殿前,崔稚晚突然止步,在李暻偏頭看向她時,她用力撲進他的懷中,而後踮起腳尖,輕聲急喚:「李暻,貼耳來。」
李暻不知她有何事要說,可依舊被她猝然的入懷撞的眉眼溫柔。他乖順的低下頭,忽而聽見了天籟。
崔稚晚說:「這世上,般般最喜歡阿善了。」
一夜未眠。
崔稚晚此前病痛未消,李暻想她多少休息上一會兒,刻意親眼看見她躺在寢床之上才離開。
可他剛出門去太極宮,崔稚晚便立刻爬了起來。梳洗換衣後,直接去了承恩殿前殿旁的書房,拿了這一旬的詩文摘選,看了起來。
今日,照例要指點薛良娣筆墨。
自她去歲冬末入東宮以來,雖每月的次數逐漸減少,但崔稚晚一直都在勤勤懇懇的幫她好好習字,順便與她一同研究起了如何盡量不依賴詞本賦詩。
不得不說,這個學生要比當年的竇旬好上太多,讓她頗有成就感。
薛玉珂本就是個聰穎非常的小娘子,不僅一點就通,常常還能舉一反三。
寫字時,雖她依舊有腕力不足問題,偶爾還有些貪玩,可自己提過的要求,哪怕拖延至前一天,也一定踩著點完成,且看不出任何敷衍的痕跡。
至於探討學問,太子妃說過的話,哪怕不認可,薛玉珂也不會當麵點頭,背後隻當作耳旁風。
她不會去過多的拐彎抹角,而是開誠布公的講自己的想法說出。
甚至,有時她講出的道理,連崔稚晚都要深思良久,心領神通後,拍手稱絕。<hr>
若沒有了相信,被護衛者但凡行隱秘之事,必會想方設法的避開這群耳目,百密便有了一疏,危險尋到了入口。
李暻從來自負「哪怕後知後覺,世上也無難事」,所以,這「一疏」,他萬萬不想在崔稚晚身邊看到。
崔稚晚迴承恩殿時,李暻一眼就看到她的眼角泛著紅,且明顯不是一時半會兒形成的。
可她再害怕,也不會單單因為見了血,便忍不住掉眼淚。更何況,長贏迴來稟報時,亦將綠綺特意交代的話帶到。
李暻知曉,崔稚晚在進春深處前,便是哭過的。
既如此,便隻會與在懷遠坊發生的事兒有關。
隻是崔稚晚一直躲著他的視線,避無可避之時,竟牽著他的袖口,說:「阿善,你不要問。」明明軟了嗓子,語氣卻是硬的。
她已經如此明顯的表達著不要他探問的意思,李暻再不想忽視,也隻好忍下。
然而此時,崔稚晚卻仿佛要自己將這個「秘密」吐露出口,這自然再好不過。
可沒頭沒尾的講了一句後,她卻沒有再細說下去的意思。
李暻不願意將審問旁人那些迂迴的套路用在她身上,所以依舊沒有追問,隻是輕拍著她的背脊,安慰道:「沒事,我在。」
第5章 伍
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兩人都不再說話,不過李暻仍緩緩的一下又一下的拍著崔稚晚的背,綿長而安穩的唿吸撫過她的耳畔,似是一首無聲的哄睡曲調,溫柔到有一瞬間,周遭的一切都遠遠淡去。
崔稚晚受不得冷,大多數時候,承恩殿寢屋的溫度對李暻來說,都算不得舒爽。
可此刻,這份心無旁騖的安靜相擁,讓一整日都浸在朝堂明爭暗鬥的泥淖裏的太子殿下,難得的十分愜意。
然,這份怡悅並未持續太久。
猝不及防,崔稚晚抬臂將他推遠,而後很是掃興的說:「明日有朝會,殿下還是快些睡吧。」
想到李暻睡眠從來極淺,哪怕自己再克製,不去發出動靜,他都定然是無法安眠的。
崔稚晚當即沒有猶豫的從他懷中退出來,隨手扯過一件外衫,一邊起身一邊說:「左右睡不著,我去外間坐會兒。」
李暻沒有攔她,隻是在她下了床榻之後,自己也披上衣服,牽上她的手,道:「一起去園子裏走走吧。」
說是走走,便也真的隻是走走。
東宮從來少有蟬鳴,夏夜亦是一片靜謐。
兩個人信步悠遊,不說話也覺得很好。
偶爾聊上幾句話,不是天上綴滿的星,就是草叢飛舞的螢,或是拂麵而來的荷香,但皆十分默契的沒有重提此前的話題。
都說先後對太子殿下管束嚴苛,可李暻不知從哪裏知曉了那麽多那麽雜的東西。
無論她看見什麽好玩的指給他看,隻要她願意聽,他都有說不完的趣聞。
崔稚晚從來喜歡同李暻牽手散步,無人跟隨,不知終點,沒有目的,隻有他手心的暖意,一點一點感染著她,以至於她常常生出一種錯覺。
穹頂之下,沒有大梁,沒有東宮,她隻要握緊他的手,李暻便可以僅屬於自己。
這是在她最好的美夢裏,都不去奢求的事。
然而,風雨已至,東宮需要的從來隻是賢明果斷的太子殿下,她的阿善還能牽著她走多久?
至於晦後天明之時,此刻心意相通的契合,恐怕將會被至高無上的權利悉數碾盡,昨日終將化作泡影。
也許眼前這次,便是他們最後的「散步」了。
想及此,崔稚晚一而再,再而三的放慢了腳步。
曙光將繁星一一熄滅,又一個無法頓足不爭的白日,即將來臨。
臨迴承恩殿前,崔稚晚突然止步,在李暻偏頭看向她時,她用力撲進他的懷中,而後踮起腳尖,輕聲急喚:「李暻,貼耳來。」
李暻不知她有何事要說,可依舊被她猝然的入懷撞的眉眼溫柔。他乖順的低下頭,忽而聽見了天籟。
崔稚晚說:「這世上,般般最喜歡阿善了。」
一夜未眠。
崔稚晚此前病痛未消,李暻想她多少休息上一會兒,刻意親眼看見她躺在寢床之上才離開。
可他剛出門去太極宮,崔稚晚便立刻爬了起來。梳洗換衣後,直接去了承恩殿前殿旁的書房,拿了這一旬的詩文摘選,看了起來。
今日,照例要指點薛良娣筆墨。
自她去歲冬末入東宮以來,雖每月的次數逐漸減少,但崔稚晚一直都在勤勤懇懇的幫她好好習字,順便與她一同研究起了如何盡量不依賴詞本賦詩。
不得不說,這個學生要比當年的竇旬好上太多,讓她頗有成就感。
薛玉珂本就是個聰穎非常的小娘子,不僅一點就通,常常還能舉一反三。
寫字時,雖她依舊有腕力不足問題,偶爾還有些貪玩,可自己提過的要求,哪怕拖延至前一天,也一定踩著點完成,且看不出任何敷衍的痕跡。
至於探討學問,太子妃說過的話,哪怕不認可,薛玉珂也不會當麵點頭,背後隻當作耳旁風。
她不會去過多的拐彎抹角,而是開誠布公的講自己的想法說出。
甚至,有時她講出的道理,連崔稚晚都要深思良久,心領神通後,拍手稱絕。<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