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娘,可要為他求情?」
若是真的想要重罰長贏,李暻根本不會問她。崔稚晚知道,他是發現了自己睡不著,所以想著陪她說說話而已。
正好,有些答案,總要聽他親口說才好。
「如果他不引我進雅室,或者不撤冰,便不會有任何錯。」
連自己都未察覺,崔稚晚喉間輕滾了一下,才又開口道:「李暻,他明明隻要讓人趨我走便可。為什麽?」
「我能容什麽,不能容什麽,長贏素來分得很清。」
怕她假裝不懂,李暻又耐下心來慢慢解釋:「見到太子妃孤身夜遊,明知此後會有險境,不立刻上前護衛;明知你病後未愈,已經再受不得任何寒涼,卻視而不見。
「這樣的右內率,東宮留他何用?」
沒料到崔稚晚從這話裏品出的答案竟是:「所以,是因為……保護太子妃,亦是他的職責。」
李暻哭笑不得,也不想她再在此事上糾結,便將一直背對著自己的人翻過來,直截了當說:「是因為,稚娘近日來生病的次數太多了,孤不想再見了。」
崔稚晚看著他的雙眼,沉默了片刻,而後竟然隻是淺淺的「嗯」一聲,轉而問:「李暻,若是當時你在,會怎麽做?」
「我啊,」
他的稚娘有多恨、多懼權貴之人不將他人性命當迴事兒,李暻不是不知,然話到嘴邊,終還是變成了:
「不至於讓你見到血。」
早在聽完先行歸來的暗衛稟報時,李暻便知崔稚晚今夜定然是通宵難眠。果然,從躺下時起,她的唿吸便比以往要急促些許,甚至可以聽出她在極力克製,卻還是掩蓋不住。
明明元日那天,他便同她說過,自己早已發現了她怕血,為了便是能在此時幫她分擔些許。然事到臨頭,她還是從一開始便選擇小心翼翼的調整唿吸來遮掩。
夜色越發深沉,她不知陷入了什麽樣的迴憶裏,幾乎已經怕到連眼睛都不敢閉上,為了不泄露更多心緒,終是選擇背過身,麵朝裏去。
可隱藏並不會使恐懼消除半分,李暻猜,她怕自己墜入噩夢,所以定是在靠著反覆去想白日那些並不怎麽要緊,隻要主動開口問,便能得到所有答案的事兒,來保持清醒,打發恐懼。
成親三載有餘,他所做的一切,皆收效甚微,但凡一涉及她的舊事,崔稚晚仍舊絕不肯在他麵前卸下防備。
她不會相信他,更別說依賴他。
雖明知時間已沒有耐性來等他準備好一切,可李暻想,她既然現在不願將自己的脆弱告訴他,自己主動戳破,也許隻會適得其反。於是,他本想順著她,不出聲的。
可誰知,崔稚晚卻仿佛墜入冰窖,慢慢在寢被中蜷縮成一團,甚至控製不住的全身微微顫抖起來。
恐怕是今夜有人墜亡於她眼前,實在衝擊太大,且此事還與自己的枕邊人有關,一時之間,她實在難以顧及會不會把他吵醒,惶惶中竟然悶聲哭了起來。
到了這種地步,他怎可能不去抱住她。
想及此,李暻將人又朝自己懷中緊了緊。
雖他知曉自己所設的這個局已經觸了她的底線,但也無比清楚,恐懼時的她較之平時心思隻會更加敏感細緻,自己若是說了太過明顯的謊話,隻怕她的心會更涼。
所以,他隻能避重就輕的告訴她,不會讓她見血。
崔稚晚雖然常常用裝傻,逃過不想迴答的話,可她又不是真的想不明白太子殿下話裏藏著的意思。
比如,這一句。
不是懸崖勒馬,不是就此罷手,他願意為她退讓的,僅僅隻是不讓她見血而已。
她早都清楚,無論李暻怎樣遷就她,有些手段,隻要必須行之,他絕無任何可能棄之不用。
其實,太子殿下每日所要處理的大小公私之事,從來又繁又雜,他當然是要如何高效如何來。
若是,她不喜他做的,避開她的視線,便是最高效的法子。
可難道不看見,便可以當做沒有發生嗎?
忽然,崔稚晚想起了自己今日在懷遠坊裏所做的一切,如同蟲蟻啃食心頭的痛霎那間傳來。
她亦是自私的人,又有什麽資格指責李暻不該如此行事。
可饒是她用盡心力,翻來覆去的想了大半夜,還是不明白,以曹國公與東宮的關係,李暻應是最不希望平昌公主之死再起波瀾的人之一。可他竟在眾目睽睽之下,不惜用一條人命,將事情鬧大,來引李暕入此局。
太子殿下這次想要的到底是什麽?
崔稚晚隱隱有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她怕被李暻看出端倪,隻得立刻將頭埋入李暻的肩頸之間,可瞬間蔓延全身的驚慌卻又促使她低聲喃喃道:「阿善,我好像做錯事了。」
李暻以為她要同自己說,今日去懷遠坊做了什麽。
近日東宮不算太平,崔稚晚外出,除了明麵上的隨從,自然又在原本的基礎上,多加了幾個暗衛跟隨。
可東宮灑出的暗衛,於她而言,雖依舊是寸步不離,就近隱藏,卻始終兩耳空空,不做探聽之事。
畢竟,太子妃的暗衛皆知道,隻要殿下不問,無論娘子所做之事是什麽,哪怕會累及東宮,都絕不能主動稟報。否則,便是死路一條。
倒不是李暻對崔稚晚所做之事不感興趣,隻是他深知,保護從來不是監視。<hr>
若是真的想要重罰長贏,李暻根本不會問她。崔稚晚知道,他是發現了自己睡不著,所以想著陪她說說話而已。
正好,有些答案,總要聽他親口說才好。
「如果他不引我進雅室,或者不撤冰,便不會有任何錯。」
連自己都未察覺,崔稚晚喉間輕滾了一下,才又開口道:「李暻,他明明隻要讓人趨我走便可。為什麽?」
「我能容什麽,不能容什麽,長贏素來分得很清。」
怕她假裝不懂,李暻又耐下心來慢慢解釋:「見到太子妃孤身夜遊,明知此後會有險境,不立刻上前護衛;明知你病後未愈,已經再受不得任何寒涼,卻視而不見。
「這樣的右內率,東宮留他何用?」
沒料到崔稚晚從這話裏品出的答案竟是:「所以,是因為……保護太子妃,亦是他的職責。」
李暻哭笑不得,也不想她再在此事上糾結,便將一直背對著自己的人翻過來,直截了當說:「是因為,稚娘近日來生病的次數太多了,孤不想再見了。」
崔稚晚看著他的雙眼,沉默了片刻,而後竟然隻是淺淺的「嗯」一聲,轉而問:「李暻,若是當時你在,會怎麽做?」
「我啊,」
他的稚娘有多恨、多懼權貴之人不將他人性命當迴事兒,李暻不是不知,然話到嘴邊,終還是變成了:
「不至於讓你見到血。」
早在聽完先行歸來的暗衛稟報時,李暻便知崔稚晚今夜定然是通宵難眠。果然,從躺下時起,她的唿吸便比以往要急促些許,甚至可以聽出她在極力克製,卻還是掩蓋不住。
明明元日那天,他便同她說過,自己早已發現了她怕血,為了便是能在此時幫她分擔些許。然事到臨頭,她還是從一開始便選擇小心翼翼的調整唿吸來遮掩。
夜色越發深沉,她不知陷入了什麽樣的迴憶裏,幾乎已經怕到連眼睛都不敢閉上,為了不泄露更多心緒,終是選擇背過身,麵朝裏去。
可隱藏並不會使恐懼消除半分,李暻猜,她怕自己墜入噩夢,所以定是在靠著反覆去想白日那些並不怎麽要緊,隻要主動開口問,便能得到所有答案的事兒,來保持清醒,打發恐懼。
成親三載有餘,他所做的一切,皆收效甚微,但凡一涉及她的舊事,崔稚晚仍舊絕不肯在他麵前卸下防備。
她不會相信他,更別說依賴他。
雖明知時間已沒有耐性來等他準備好一切,可李暻想,她既然現在不願將自己的脆弱告訴他,自己主動戳破,也許隻會適得其反。於是,他本想順著她,不出聲的。
可誰知,崔稚晚卻仿佛墜入冰窖,慢慢在寢被中蜷縮成一團,甚至控製不住的全身微微顫抖起來。
恐怕是今夜有人墜亡於她眼前,實在衝擊太大,且此事還與自己的枕邊人有關,一時之間,她實在難以顧及會不會把他吵醒,惶惶中竟然悶聲哭了起來。
到了這種地步,他怎可能不去抱住她。
想及此,李暻將人又朝自己懷中緊了緊。
雖他知曉自己所設的這個局已經觸了她的底線,但也無比清楚,恐懼時的她較之平時心思隻會更加敏感細緻,自己若是說了太過明顯的謊話,隻怕她的心會更涼。
所以,他隻能避重就輕的告訴她,不會讓她見血。
崔稚晚雖然常常用裝傻,逃過不想迴答的話,可她又不是真的想不明白太子殿下話裏藏著的意思。
比如,這一句。
不是懸崖勒馬,不是就此罷手,他願意為她退讓的,僅僅隻是不讓她見血而已。
她早都清楚,無論李暻怎樣遷就她,有些手段,隻要必須行之,他絕無任何可能棄之不用。
其實,太子殿下每日所要處理的大小公私之事,從來又繁又雜,他當然是要如何高效如何來。
若是,她不喜他做的,避開她的視線,便是最高效的法子。
可難道不看見,便可以當做沒有發生嗎?
忽然,崔稚晚想起了自己今日在懷遠坊裏所做的一切,如同蟲蟻啃食心頭的痛霎那間傳來。
她亦是自私的人,又有什麽資格指責李暻不該如此行事。
可饒是她用盡心力,翻來覆去的想了大半夜,還是不明白,以曹國公與東宮的關係,李暻應是最不希望平昌公主之死再起波瀾的人之一。可他竟在眾目睽睽之下,不惜用一條人命,將事情鬧大,來引李暕入此局。
太子殿下這次想要的到底是什麽?
崔稚晚隱隱有種非常不好的感覺。
她怕被李暻看出端倪,隻得立刻將頭埋入李暻的肩頸之間,可瞬間蔓延全身的驚慌卻又促使她低聲喃喃道:「阿善,我好像做錯事了。」
李暻以為她要同自己說,今日去懷遠坊做了什麽。
近日東宮不算太平,崔稚晚外出,除了明麵上的隨從,自然又在原本的基礎上,多加了幾個暗衛跟隨。
可東宮灑出的暗衛,於她而言,雖依舊是寸步不離,就近隱藏,卻始終兩耳空空,不做探聽之事。
畢竟,太子妃的暗衛皆知道,隻要殿下不問,無論娘子所做之事是什麽,哪怕會累及東宮,都絕不能主動稟報。否則,便是死路一條。
倒不是李暻對崔稚晚所做之事不感興趣,隻是他深知,保護從來不是監視。<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