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其實也許崔稚晚比薛玉珂更期待這段每次與她探討,繼而思辨古今之事的時刻,一上午的光陰,總是倏忽而過。
然而,眼見著午時將至,薛玉珂還是沒有出現。
原本還在安慰自己,也許她有旁的事情耽擱了的崔稚晚終於察覺到了奇怪。
於是,在蘭時又一次為她添上漿引時,太子妃總算問出了口。
蘭時仿若在此時才發覺了自己的疏忽,亦恍然明白,娘子為何一大早便坐在這裏。
她立刻迴稟道:「殿下昨日一迴來便讓人在披香殿外落了鎖,娘子昨夜迴來的晚,所以才不知。」
披香殿正是薛玉珂所居的宮殿,位於東宮後庭偏西的位置。
「落鎖?」崔稚晚不明所以,提聲問道:「何意?」
「殿下並未明言,」蘭時自幼在東宮長大,此事亦是頭迴遇到,見娘子皺起眉頭,隻得如實說道:「也許是不讓任何人,或者物,進出的意思。」
蘭時話裏說的是「也許」,可崔稚晚明白,她既然肯說出口,便說明東宮中的侍從皆會如此理解。
不能出入倒是其次,隻是披香殿中恐怕並無多少水和食物的存儲。
薛玉珂本就是嘴饞經不得餓的小娘子,崔稚晚的眼前立刻出現了她有氣無力的鼓著腮幫子生氣的樣子。好在她性子跳脫,忍個一時半刻,便定然再不會老老實實的「聽話」。
所以,真正嚴重的,是其他人……
既然是未提前打一聲招唿,便落了鎖,被關在裏邊的人不會少。
偏偏整個東宮的侍女內官,不管是因為信,還是懼,從來最是聽從太子殿下的旨意。
可想而知,隻要他不鬆口,哪怕自己吩咐人送吃喝進去,他們亦不會飲食半口。
到底出了何事,李暻竟用這種手段威懾整個披香殿?
這時,徹夜未眠的壞處便凸顯出來。一想事情,她的腦中便被混沌的霧氣包裹。
可崔稚晚明白,自己要盡快拿主意。
畢竟,讓人懼怕乃至於絕望的事,決然不能拖久,遲則生變,甚至最後難免事與願違。
更何況,她自己便十分討厭被恐懼淹沒口鼻,難以唿吸的感覺。所以,當然不願他人浸泡在這攤使人渾身發涼,幾近窒息的渾水裏。
好在,她雖一時對這懲罰的因由摸不到頭腦,但卻很快想通了李暻預設的結局。
「讓素商速去麗正殿,請殿下旨,為披香殿解鎖。」
耽誤了幾乎整個晌午,不知他現下人是否在東宮,崔稚晚在蘭時退下前,故意冷下聲音,道:「沒有下次了。」
太子殿下並非動輒發難侍從之人,也不會沒有目的的表現出自己的怒火,不管薛玉珂到底如何惹他,都不至於牽連一堆人陪她受難。
李暻如此下令,恐怕亦是察覺到了薛玉珂恩威並施間,有意無意的攏獲,或者說馴服了不少人心。
所謂「馴服」,便並非交友。
既然是「禦下」,則不僅要有趨,更要有懼。
趨,便是想要靠近,喜歡,忠心,乃至感恩。
而懼,卻並非是時時刻刻的戰戰兢兢。
它既要隱而不顯,又要深入骨髓。所以,要花很長的時間,以及狠絕的手段,才能慢慢養起來。
出身世家,長於高門的貴胄們,誰不是自幼便被長輩言傳身教著禦下之道,雖崔稚晚從來不擅長,亦不喜歡,但薛玉珂深諳此道,實在再正常不過。即便她不是嫁入東宮,但凡想要在夫家有所為,都要盡快建立起自己的威與信。
別說薛玉珂還有所保留,故意露些痕跡,像是等著他人發覺,即便她玩的再精明,於出生便是天潢貴胄,更有先後珠玉在前,自己更是青出於藍的太子殿下而言,不過都是雕蟲小技。
李暻不是不允許別人在東宮中耍手段,前提是,不要與他的決定相悖。
比如,東宮裏的女主,從來隻有一人,且必須是正殿裏的那位。
披香殿裏若有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便要好好提醒提醒。
這才是他落鎖披香殿的原因,為的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他恐怕早料到以崔稚晚的性格,必會請旨解鎖,亦隻有她發話,那扇門才會開。為她立威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既然是警告,當然要簡明易懂。
蘭時不會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從頭到尾,她都不是忘記稟報,而是故意拖延消息傳入崔稚晚耳中的時間。
為的便是不想她過快插手,以此拉長披香殿眾人的恐懼,放大劫後餘生的喜悅和教訓,更讓東宮內廷的中的所有人,藉此機會,深入的好好體會太子殿下的「偏袒」。
可她大概沒想到,這隻是李暻的第一層意思而已。
無論是警告侍從,還是為正殿立威,都可以有許許多多繞過她的方法。
但他用的這一招,無論誰想隱瞞,隱瞞多久,崔稚晚最終都會知曉。
因此,他不僅是在護她,亦是在提醒她。
東宮之外,紛擾已起。
越是此時,內廷之中,便越要穩若磐石,容不得一點波瀾。
崔稚晚此前雖已然看到薛玉珂為站穩所做之事,可亦品出她幾次三番想要試探李暻底線之意。
況且她與自己想要的並不相同,實在沒有必要相爭,所以,她隻作沒有看見。<hr>
然而,眼見著午時將至,薛玉珂還是沒有出現。
原本還在安慰自己,也許她有旁的事情耽擱了的崔稚晚終於察覺到了奇怪。
於是,在蘭時又一次為她添上漿引時,太子妃總算問出了口。
蘭時仿若在此時才發覺了自己的疏忽,亦恍然明白,娘子為何一大早便坐在這裏。
她立刻迴稟道:「殿下昨日一迴來便讓人在披香殿外落了鎖,娘子昨夜迴來的晚,所以才不知。」
披香殿正是薛玉珂所居的宮殿,位於東宮後庭偏西的位置。
「落鎖?」崔稚晚不明所以,提聲問道:「何意?」
「殿下並未明言,」蘭時自幼在東宮長大,此事亦是頭迴遇到,見娘子皺起眉頭,隻得如實說道:「也許是不讓任何人,或者物,進出的意思。」
蘭時話裏說的是「也許」,可崔稚晚明白,她既然肯說出口,便說明東宮中的侍從皆會如此理解。
不能出入倒是其次,隻是披香殿中恐怕並無多少水和食物的存儲。
薛玉珂本就是嘴饞經不得餓的小娘子,崔稚晚的眼前立刻出現了她有氣無力的鼓著腮幫子生氣的樣子。好在她性子跳脫,忍個一時半刻,便定然再不會老老實實的「聽話」。
所以,真正嚴重的,是其他人……
既然是未提前打一聲招唿,便落了鎖,被關在裏邊的人不會少。
偏偏整個東宮的侍女內官,不管是因為信,還是懼,從來最是聽從太子殿下的旨意。
可想而知,隻要他不鬆口,哪怕自己吩咐人送吃喝進去,他們亦不會飲食半口。
到底出了何事,李暻竟用這種手段威懾整個披香殿?
這時,徹夜未眠的壞處便凸顯出來。一想事情,她的腦中便被混沌的霧氣包裹。
可崔稚晚明白,自己要盡快拿主意。
畢竟,讓人懼怕乃至於絕望的事,決然不能拖久,遲則生變,甚至最後難免事與願違。
更何況,她自己便十分討厭被恐懼淹沒口鼻,難以唿吸的感覺。所以,當然不願他人浸泡在這攤使人渾身發涼,幾近窒息的渾水裏。
好在,她雖一時對這懲罰的因由摸不到頭腦,但卻很快想通了李暻預設的結局。
「讓素商速去麗正殿,請殿下旨,為披香殿解鎖。」
耽誤了幾乎整個晌午,不知他現下人是否在東宮,崔稚晚在蘭時退下前,故意冷下聲音,道:「沒有下次了。」
太子殿下並非動輒發難侍從之人,也不會沒有目的的表現出自己的怒火,不管薛玉珂到底如何惹他,都不至於牽連一堆人陪她受難。
李暻如此下令,恐怕亦是察覺到了薛玉珂恩威並施間,有意無意的攏獲,或者說馴服了不少人心。
所謂「馴服」,便並非交友。
既然是「禦下」,則不僅要有趨,更要有懼。
趨,便是想要靠近,喜歡,忠心,乃至感恩。
而懼,卻並非是時時刻刻的戰戰兢兢。
它既要隱而不顯,又要深入骨髓。所以,要花很長的時間,以及狠絕的手段,才能慢慢養起來。
出身世家,長於高門的貴胄們,誰不是自幼便被長輩言傳身教著禦下之道,雖崔稚晚從來不擅長,亦不喜歡,但薛玉珂深諳此道,實在再正常不過。即便她不是嫁入東宮,但凡想要在夫家有所為,都要盡快建立起自己的威與信。
別說薛玉珂還有所保留,故意露些痕跡,像是等著他人發覺,即便她玩的再精明,於出生便是天潢貴胄,更有先後珠玉在前,自己更是青出於藍的太子殿下而言,不過都是雕蟲小技。
李暻不是不允許別人在東宮中耍手段,前提是,不要與他的決定相悖。
比如,東宮裏的女主,從來隻有一人,且必須是正殿裏的那位。
披香殿裏若有人不明白這個道理,便要好好提醒提醒。
這才是他落鎖披香殿的原因,為的是表明自己的態度。
他恐怕早料到以崔稚晚的性格,必會請旨解鎖,亦隻有她發話,那扇門才會開。為她立威之事,自然水到渠成。
既然是警告,當然要簡明易懂。
蘭時不會想不通其中的道理。
從頭到尾,她都不是忘記稟報,而是故意拖延消息傳入崔稚晚耳中的時間。
為的便是不想她過快插手,以此拉長披香殿眾人的恐懼,放大劫後餘生的喜悅和教訓,更讓東宮內廷的中的所有人,藉此機會,深入的好好體會太子殿下的「偏袒」。
可她大概沒想到,這隻是李暻的第一層意思而已。
無論是警告侍從,還是為正殿立威,都可以有許許多多繞過她的方法。
但他用的這一招,無論誰想隱瞞,隱瞞多久,崔稚晚最終都會知曉。
因此,他不僅是在護她,亦是在提醒她。
東宮之外,紛擾已起。
越是此時,內廷之中,便越要穩若磐石,容不得一點波瀾。
崔稚晚此前雖已然看到薛玉珂為站穩所做之事,可亦品出她幾次三番想要試探李暻底線之意。
況且她與自己想要的並不相同,實在沒有必要相爭,所以,她隻作沒有看見。<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