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少年心性,覺得不好意思,每次他皆嘴硬著說:「不要感動,以後都是要你迴報的。」可一過許多年,他從未向她討要過任何。
唯一勉強算的上「迴報」二字的,可能就是,長大後的小般娘子知道了酒的好處,卻酒品極差。幾次三番胡鬧,惹得竇旬十分厭惡。所以他總會在她醉前,不問一句便將她杯中的酒替換掉。
崔稚晚有時明明已經不高興了,可葡萄漿入口,想起往日種種,她便莫名其妙發不出脾氣。
如此想來,葡萄酒換成葡萄漿,便不是多餘的舉動,而是在告訴她,春深處的背後之人,乃是竇旬。
崔稚晚幾乎都要相信了,可她若真的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才是中了他人的計算。
這個設局之人,顯然偶然得知了竇旬與葡萄漿有聯繫,卻既不知他二人年少相識,更不知雖莫名其妙,但竇旬的葡萄漿永遠隻會放在銀杯裏。
所以,終究是棋差一招。
既然不是竇旬,長安城中這個知道她不能飲冰,會讓人撤掉全部冰盆的人是誰,幾乎唿之欲出。
是李暻。
但,也不是李暻。
崔稚晚確定,以他的性格,即便今晚自己出現在春深處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他也絕不會用他根本不能確定來去脈的葡萄飲子,做出一個如此經不起推敲的嫁禍。
那會是誰呢?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同時確認今夜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由誰授意,她隻能再次試探。
先是提出要立刻離開。
崔稚晚賭的是,第六間雅室若是屬於李暻,那這裏必然存在一條哪怕在最混亂時,也可以萬無一失的躲過所有人的來去的通路。
事實證明,果然有。
且綠綺沒有一點猶豫和疑慮,也不做出任何防範,帶她直接走了這條應該很是秘密的小道。崔稚晚與她今日是第一次見麵,能得她如此信任,自然隻會因為她太子妃的身份。
如此一來,春深處真正的主人是誰,昭然若揭。
至於葡萄漿的事兒,小門打開,她在看到長贏後,立刻有了想法。
崔稚晚當即出其不意的問綠綺,紅衣娘子的命案中最為關鍵一環的細節,她到底說了什麽。果然見綠綺在驚慌中極其迅速的掃了長贏一眼,心中當即有了定論。
第4章 肆
若雅室中的一切皆是李暻親口授意,他當然會清楚無比的知道,隻要做了這些,崔稚晚不可能猜不到是誰的安排。
所以,作為他的手下,綠綺應不會對她刻意表現出的瞭然於胸的樣子有任何特別的反應,或垂目不語,或顧左右而言他,仿佛才更符合太子殿下的風格。
可偏偏,她在那一瞬間便衡量清了利弊,為了撇清幹係,以那一瞬的僵硬假裝慌亂,卻在不著痕跡的用眼神暗示她,都是長贏吩咐她做的。
既如此,暴露春深處的秘密,自然輪不到自己承擔。
這小娘子,也是個見風使舵的能人,機靈的很。
倒是可憐了被她毫不猶豫出賣的長贏,除了用沉默來承認下來一切,還要遭受崔稚晚那一句「你聽到了」的打趣。
迴東宮的一路,崔稚晚難免心煩意悶。
長贏既然能夠「自作主張」,便意味著他在見到自己時,已經來不及去請示李暻的意思。
換而言之,太子殿下根本沒有料到太子妃會突然出現,便當然不可能派他前來護衛。
既然如此,長贏獨自且「恰巧」出現在了春深處裏,無論如何解釋,都與此前發生的命案脫不了幹係。
所以,當在意識到眼前的亂局竟然與李暻有關時,崔稚晚的第一反應,自然是難過而憤懣的。
一個鮮活的生命在她眼前以那樣慘烈的方式逝去,她再三叩問自己的內心,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到底為了什麽理由,操控無辜之人的生死,是值得被原諒的。
但今日之後,她知曉自己已經失去了指責他人的資格。
況且崔稚晚也清楚的明白,在她偶然步入春深處時,哪怕長贏察覺了,隻要他什麽也不做,任由她像個平常的客人一樣,被引到二層,便不會有露出任何馬腳的風險。
若說,不想讓她猜出春深處的背後主人,所以用葡萄漿引崔稚晚將這幕後之人誤以為是竇旬,是長贏會做的事。
那麽,與之相矛盾的,寧願被自己發現春深處的秘密,猜到樓中的這場意外很有可能是一場早已布好的局,也一定要將她安排進第六間雅室,便絕不會出自長贏的本心。
所以,
他如此做,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答案明明早已擺在眼前,可崔稚晚卻仿佛非要找出旁的理由,才肯作罷。
她閡目躺在床榻上,恨不得將這一夜發生的所有事情,一點一點的在腦子裏篩過一遍又一遍,來確認是否還有未曾察覺的蛛絲馬跡。沒有找到,她便把時間段朝前推,再朝前推。
如此反反覆覆,醜時都已經過了大半,卻還是絲毫沒有睡意。
正在與自己沒完沒了的較勁之時,崔稚晚忽然聽到身後的李暻深深的嘆了口氣。
很快,他側過身來,伸手將她攬至懷中,不急不慢的輕聲道:「你到時,程五郎早已入局,長贏不願停手,這是第一錯。
「明知後麵會發生什麽,卻讓你目睹全程,這是第二錯。妄圖以葡萄漿攀汙他人,這是第三錯。<hr>
唯一勉強算的上「迴報」二字的,可能就是,長大後的小般娘子知道了酒的好處,卻酒品極差。幾次三番胡鬧,惹得竇旬十分厭惡。所以他總會在她醉前,不問一句便將她杯中的酒替換掉。
崔稚晚有時明明已經不高興了,可葡萄漿入口,想起往日種種,她便莫名其妙發不出脾氣。
如此想來,葡萄酒換成葡萄漿,便不是多餘的舉動,而是在告訴她,春深處的背後之人,乃是竇旬。
崔稚晚幾乎都要相信了,可她若真的順著這個思路想下去,才是中了他人的計算。
這個設局之人,顯然偶然得知了竇旬與葡萄漿有聯繫,卻既不知他二人年少相識,更不知雖莫名其妙,但竇旬的葡萄漿永遠隻會放在銀杯裏。
所以,終究是棋差一招。
既然不是竇旬,長安城中這個知道她不能飲冰,會讓人撤掉全部冰盆的人是誰,幾乎唿之欲出。
是李暻。
但,也不是李暻。
崔稚晚確定,以他的性格,即便今晚自己出現在春深處完全出乎意料之外,他也絕不會用他根本不能確定來去脈的葡萄飲子,做出一個如此經不起推敲的嫁禍。
那會是誰呢?
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測,同時確認今夜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由誰授意,她隻能再次試探。
先是提出要立刻離開。
崔稚晚賭的是,第六間雅室若是屬於李暻,那這裏必然存在一條哪怕在最混亂時,也可以萬無一失的躲過所有人的來去的通路。
事實證明,果然有。
且綠綺沒有一點猶豫和疑慮,也不做出任何防範,帶她直接走了這條應該很是秘密的小道。崔稚晚與她今日是第一次見麵,能得她如此信任,自然隻會因為她太子妃的身份。
如此一來,春深處真正的主人是誰,昭然若揭。
至於葡萄漿的事兒,小門打開,她在看到長贏後,立刻有了想法。
崔稚晚當即出其不意的問綠綺,紅衣娘子的命案中最為關鍵一環的細節,她到底說了什麽。果然見綠綺在驚慌中極其迅速的掃了長贏一眼,心中當即有了定論。
第4章 肆
若雅室中的一切皆是李暻親口授意,他當然會清楚無比的知道,隻要做了這些,崔稚晚不可能猜不到是誰的安排。
所以,作為他的手下,綠綺應不會對她刻意表現出的瞭然於胸的樣子有任何特別的反應,或垂目不語,或顧左右而言他,仿佛才更符合太子殿下的風格。
可偏偏,她在那一瞬間便衡量清了利弊,為了撇清幹係,以那一瞬的僵硬假裝慌亂,卻在不著痕跡的用眼神暗示她,都是長贏吩咐她做的。
既如此,暴露春深處的秘密,自然輪不到自己承擔。
這小娘子,也是個見風使舵的能人,機靈的很。
倒是可憐了被她毫不猶豫出賣的長贏,除了用沉默來承認下來一切,還要遭受崔稚晚那一句「你聽到了」的打趣。
迴東宮的一路,崔稚晚難免心煩意悶。
長贏既然能夠「自作主張」,便意味著他在見到自己時,已經來不及去請示李暻的意思。
換而言之,太子殿下根本沒有料到太子妃會突然出現,便當然不可能派他前來護衛。
既然如此,長贏獨自且「恰巧」出現在了春深處裏,無論如何解釋,都與此前發生的命案脫不了幹係。
所以,當在意識到眼前的亂局竟然與李暻有關時,崔稚晚的第一反應,自然是難過而憤懣的。
一個鮮活的生命在她眼前以那樣慘烈的方式逝去,她再三叩問自己的內心,卻無論如何也想不出,到底為了什麽理由,操控無辜之人的生死,是值得被原諒的。
但今日之後,她知曉自己已經失去了指責他人的資格。
況且崔稚晚也清楚的明白,在她偶然步入春深處時,哪怕長贏察覺了,隻要他什麽也不做,任由她像個平常的客人一樣,被引到二層,便不會有露出任何馬腳的風險。
若說,不想讓她猜出春深處的背後主人,所以用葡萄漿引崔稚晚將這幕後之人誤以為是竇旬,是長贏會做的事。
那麽,與之相矛盾的,寧願被自己發現春深處的秘密,猜到樓中的這場意外很有可能是一場早已布好的局,也一定要將她安排進第六間雅室,便絕不會出自長贏的本心。
所以,
他如此做,到底是為了什麽呢?
答案明明早已擺在眼前,可崔稚晚卻仿佛非要找出旁的理由,才肯作罷。
她閡目躺在床榻上,恨不得將這一夜發生的所有事情,一點一點的在腦子裏篩過一遍又一遍,來確認是否還有未曾察覺的蛛絲馬跡。沒有找到,她便把時間段朝前推,再朝前推。
如此反反覆覆,醜時都已經過了大半,卻還是絲毫沒有睡意。
正在與自己沒完沒了的較勁之時,崔稚晚忽然聽到身後的李暻深深的嘆了口氣。
很快,他側過身來,伸手將她攬至懷中,不急不慢的輕聲道:「你到時,程五郎早已入局,長贏不願停手,這是第一錯。
「明知後麵會發生什麽,卻讓你目睹全程,這是第二錯。妄圖以葡萄漿攀汙他人,這是第三錯。<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