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朱元璋宣布退朝後,李奧本打算迴現代美美地補個覺,誰知剛一轉身,就被朱標一把拉住。


    “小李,和我去找父皇一趟。”


    李奧頓時一臉無精打采,打著哈欠道:“幹嘛啊,還有啥事快說,我都困得不行了。”


    朱標也不解釋,隻是緊緊拉著李奧,催促道:“見了我爸再說,快走。”


    李奧無奈地被朱標拖著走,看著朱標那愈發濃重的黑眼圈,忍不住道:“標哥,你又成熊貓眼了,你咋還這麽拚命。”


    朱標揉了揉酸澀的太陽穴,無奈地歎了口氣“哎,現在成天在教學子們現代的思想與知識,哪有時間休息。”


    “再熬幾日,等這批學子學得差不多了,我就能鬆口氣,像你一樣舒舒服服睡個懶覺咯。”


    李奧撇了撇嘴,半開玩笑地說:“標哥,你這麽拚,嫂子不得心疼壞了?”


    “我都能想象到,嫂子每天看著你頂著這熊貓眼,心裏得多難受。”


    朱標微微一愣,隨即臉上浮現出一抹溫柔的笑意:“她呀,確實老是念叨我,讓我注意身體。”


    “前幾日還特意吩咐禦膳房,給我燉……”


    話還沒說完,李奧想起呂氏的事,就拉住朱標,壓低聲音道“標哥,你有個妃子是呂本的女兒對吧?”


    “你在現代的時候,有沒有看過現代人對她的那些推測?”


    朱標腳步一頓,神色瞬間變得凝重,揮手示意周圍的太監宮女退下,等眾人走遠,才低聲道。


    “小李,你是想說現代人推測呂氏害了雄英那孩子的事吧?”


    李奧連忙點頭:“嗯嗯,就是這事兒。”


    朱標警惕地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小聲說道:“我都知道,父皇和母後也清楚。”


    “可一直不太敢相信,雖說有各種猜測,但實打實的證據,一點都沒有。”


    李奧道“標哥,話是這麽說,可這事兒疑點太多了。”


    “雄英那麽小就夭折,偏偏當時呂氏的兒子允炆就在身邊,任誰看了,能不多想?”


    “現代那些推測,雖說沒鐵證,可也不是憑空瞎編的。”


    朱標拍了拍李奧的肩膀,神色複雜:“放心,雖說沒有實證,但哪怕隻有一絲可能,我們也絕不容忍。”


    “我們迴來後,對外已經宣稱呂氏突發惡疾去世了。”


    李奧瞪大了眼睛,一臉驚訝:“標哥,你們……”


    朱標神色黯然,微微搖頭道:“小李,皇家的事,容不得半點疏忽。”


    “你也明白,雄英若是真的夭折,對我們一家人來說,那打擊有多麽巨大。”


    “因此,即便沒有確鑿證據,為了其他皇子的安危,為了大明江山的穩固傳承,我和父皇都不得不出此下策。”


    李奧追問道:“那你們心裏是認可這種推測了?”


    朱標眉頭緊皺,陷入沉思:“不好說。”


    “曆史上雄英夭折後,我和父皇必定會把裏裏外外查了個底朝天,何況還有拱衛司暗中調查,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可除了那些沒有根據的猜測,真的找不到指向呂氏的證據。”


    “隻是……”


    朱標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無奈,“隻是有些事,一旦有了懷疑的種子,就會在心底生根發芽,讓人無法釋懷。”


    “呂氏背後是呂本,呂家在朝中也有一定勢力,這讓我們不得不防。”


    李奧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哥們能理解你的顧慮。”


    “在這皇家,很多時候為了大局,寧可錯殺,也不能放過任何潛在威脅。”


    朱標輕輕歎了口氣,聲音裏滿是疲憊與悵惘:“走吧,父皇還等著我們呢。”


    沒一會兒,兩人就到了乾清宮。


    剛一邁進院子,他們就看到楚蘭心和陳錦兒正站在一處,教好幾個人做飯。


    朱標一邊走,一邊對李奧說道:“小李,父皇打算在大明各地開連鎖飯店,還想先賣一批現代的自行車,靠這些法子賺些銀子。”


    “你也知道,我大明的財政狀況一直都不太好,如今想要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沒錢可萬萬不行。”


    李奧聽了,眼珠一轉:“咋不賣那些花裏胡哨,卻沒啥實際用處的玻璃飾品,去賺那些官員和商人的錢?”


    “反正他們現在還不知道玻璃其實不值錢,肯定願意花大價錢買。”


    朱標無奈地歎口氣,說道:“這可不行,玻璃工廠必定是以皇家的名義開辦,我們之前商討過此事,一致認為這麽做會有損皇家的信譽。”


    他神色認真,解釋道,“畢竟,要不了幾年,玻璃肯定會在大明普及開來。”


    “父皇的想法是讓大明百姓在冬天都能用上玻璃,擋住凜冽的寒風,而不是用它來謀取暴利。”


    李奧忍不住小聲嘟囔著:“老朱倒是心善。”


    又問道:“那你爸為啥不提高商稅呢?這個辦法你們不會想不到吧?”


    說著,兩人便走進了大殿內。


    朱標走到會議桌旁坐下:“沒你想得那麽簡單,如今這情形,要是一下子大幅上漲商稅,且不說有多少商人會不配合,萬一他們一氣之下全都停業,對民間經濟的衝擊可不小。”


    “父皇打算效仿你們近代的國營供應社模式,可這必須得有一定數量的商人配合才方便開展起來。”


    “現在誠意伯劉伯溫還在和那些商人們商討此事呢,一時半會兒很難有個定論。”


    李奧不以為然地撇撇嘴:“啥時候洪武大帝變得這麽多顧忌了?”


    “那些不聽話的,不都是直接……切吧切吧剁了麽?”


    朱元璋聽到了李奧這番大不敬的話,丟過去一包煙:“今日不同往日,我們在現代學習了那麽多知識後,深知一味地殺伐並不能帶來長治久安。”


    “尤其,如今大明剛剛安定下來,百廢待興,急需一個穩定的商業環境來推動經濟發展。”


    “若是隨意處置那些商人,不僅會讓他們心生寒意,還會使得整個商業體係陷入混亂無序的狀態。”


    “一旦商業癱瘓,百姓的生計也必然會受到牽連,進而影響到整個國家的穩定。”


    李奧接住丟過來的煙盒,給自己點了根,笑嘻嘻地道:“大叔,我就是隨口一說,您大人有大量,別往心裏去哈。”


    “不過,這國營供應社的事兒,最好還是謀劃周全些。”


    “那些商人精明得很,沒足夠的好處,他們肯定不會輕易配合。”


    朱元璋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咱自然清楚,伯溫正在與他們周旋,已經許給他們一些優惠政策,像稅收減免、優先供貨之類的,可他們依舊心存疑慮,態度搖擺不定。”


    “小李,你想想辦法,如何能讓這些商人安心合作。”


    李奧不緊不慢地吐著煙圈:“就算是再好的政策,再棒的東西,也不能一股腦兒全上,先搞個試點才是明智之舉。”


    “先在京城找個繁華地段,開一家國營供應社,所有商品明碼標價,保證質量,價格還比市麵上實惠。”


    “讓百姓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也讓商人們看到其中的利潤空間。”


    朱元璋和朱標一愣,朱元璋感慨道:“哎,咱一知道好政策,就想著趕緊推行,一時竟忘了循序漸進,穩紮穩打。”


    說罷,他就微微搖頭,臉上浮現出一絲自嘲的笑意。


    朱標點頭表示讚同:“小李,你這個想法不錯,如此一來,既能讓百姓受益,也能吸引商人主動參與。”


    “隻是,這前期的籌備工作,物資采購、人員招募與培訓,都得安排妥當。”


    “小李,這些人員的培訓工作,你能幫忙承擔起來麽?”


    李奧大大咧咧道:“我可懶得做這些事兒,不過我的香兒可以啊。”


    “她現在正幫我培訓開店的人員呢,順道把你們需要的人一起培訓了。”


    朱標眼中閃過一絲驚喜:“香兒?如此甚好!”


    “她既然已有培訓經驗,那此事交給她再合適不過。”


    “隻是不知她目前所培訓的內容,是否與咱們國營供應社的需求相契合?”


    李奧滿不在乎地擺了擺手,臉上帶著幾分得意:“放心吧,她培訓那些開店人員的東西,和這供應社需要的差不離。”


    “待人接物、商品介紹、賬目核算這些,她都門兒清,稍微調整一下,就能用在供應社的員工培訓上。”


    朱元璋在一旁微微頷首,神色中帶著幾分欣慰:“既然如此,此事便定下了。”


    “香兒負責員工培訓,標兒,你初步籌備物資采購,務必確保貨物種類齊全、品質優良。”


    他稍作停頓,又補充道,“至於那些學子,就先讓宋濂帶著。”


    李奧挑了挑眉,問道:“你們找我過來就為了說這些事兒?”


    朱元璋看著李奧,“不是,主要是咱需要你再去買一批光伏發電設備,另外,還要采購大量的大白豬和長白豬。”


    “發電設備是給軍校和宋濂那邊新培養的學子用的。”


    “至於豬嘛,咱就想著讓咱大明的百姓都能吃得起肉!”


    李奧瞪大了眼睛,滿臉寫著驚訝:“光伏發電設備好說,可還要現代的豬?大明王朝不至於連豬都沒有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朱元璋到現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米飯不頂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米飯不頂飽並收藏朱元璋到現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