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探望
給將軍送糧後,竟成了我的小嬌夫 作者:小別兎別又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夜,注定無眠。
次日清晨,禹國皇宮的太極殿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一個個正襟危坐,卻都低垂著頭,眼觀鼻鼻觀心,像是一群等待審判的鵪鶉。
“陛下,臣有本要奏!”大殿的寂靜中,一個洪亮的聲音突兀響起,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紫色朝服的中年官員越眾而出,跪倒在金鑾殿上。
他是禹國的禦史大夫,向來以剛正不阿、直言敢諫而聞名。
“講。”高坐龍椅之上的禹國皇帝謝承稷,淡淡地吐出一個字,聲音不大,卻讓在場的大臣後背挺直了些。
“臣聽聞,陛下昨日認迴了一位流落在外的皇孫?”禦史大夫的聲音鏗鏘有力,在大殿內迴蕩,“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昨日的宮宴,參加的大部分是宗親,其餘就是一品官員。
從二品的禦史大夫並沒有參加。
“哦?”謝承稷的眉頭微微一挑,“為何不可?”
“陛下,這位皇孫的身份,實在是太過蹊蹺了!”禦史大夫叩首說道,“他自稱是長公主之子,聽聞長公主去世多年。如今突然冒出來一個皇孫,實在是讓人難以信服!”
“而且,這位皇孫還是和榮國的霍聿珩將軍一起來的。”另一位官員也站了出來,躬身說道,“霍聿珩是什麽人?他可是榮國的一把尖刀!如今他帶著這位所謂的皇孫來到我們禹國,誰知道他安的什麽心?”
“陛下,臣附議!”又有一位官員站了出來,“這位皇孫的身份,疑點重重,我們不能不防啊!”
“是啊,陛下,萬一他是榮國派來的奸細,那我們禹國豈不是危險了?”
“陛下,三思啊!”
……
一時間,大殿內群情激奮,眾大臣紛紛進言,要求皇帝收迴成命。
“夠了!”謝承稷猛地一拍龍椅,怒喝一聲,“你們一個個的,別以為我 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麽!”
皇帝一發怒,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眾大臣噤若寒蟬,一個個低著頭,不敢再多說一句。
“朕告訴你們,楚斯鈺的身份,朕已經確認過了,那塊我親自雕刻的玉佩,就是最好的證據!他就是朕的外孫,是禹國的皇孫!”
謝承稷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誰要是再敢質疑他的身份,就是質疑朕,就是與朕作對!”
“陛下息怒!”眾大臣連忙跪倒在地,齊聲說道。
“哼!”謝承稷冷哼一聲,目光從眾大臣身上一一掃過,“朕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麽,不就是怕他會威脅到你們的地位嗎?”
謝承稷冷眼看著站在下首的大臣,他在位快要滿四十年,如今已是耳順之年,膝下皇子,最大的也是不惑。
如今他們整日忙著拉攏大小官員。
楚斯鈺原本對他們是不構成威脅的,可到底是皇室血脈,霍聿珩的態度又讓人撲朔迷離……他們這是急了。
“臣等不敢!”眾大臣連忙說道。
“不敢?我看你們敢得很!”謝承稷冷笑道,“你們一個個的,都是禹國的肱骨之臣,怎麽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
“陛下,臣等並非是容不下皇孫,隻是……”禦史大夫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謝承稷打斷了。
“隻是什麽?隻是你們覺得,楚斯鈺的身份,會讓你們感到不安,會讓你們的利益受損,對不對?”謝承稷的聲音越來越冷,“你們一個個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禹國,其實還不是為了你們自己?”
“陛下,臣冤枉啊!”眾大臣紛紛喊冤。
“冤枉?我看你們一點都不冤枉!”謝承稷說道,“朕把話放在這裏,楚斯鈺是朕的親外孫,這一點毋庸置疑。朕認迴他,不是為了讓他來爭權奪利的,而是為了彌補朕多年的遺憾。”
謝承稷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你們擔心楚斯鈺會留在禹國,會威脅到你們的地位,會影響到你們的利益。”
“朕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楚斯鈺如果在禹國,朕會讓他一輩子富貴平安,享盡榮華。但如果他要離開禹國,朕也不會阻攔,隻會給他一筆錢,讓他衣食無憂。”
“這樣,你們總該放心了吧?”謝承稷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大臣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皇帝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他們要是再反對,那就是不識抬舉了。
“陛下聖明!”良久,禦史大夫帶頭說道,“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道。
“嗯。”謝承稷滿意地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退朝吧。”
“臣等告退!”眾大臣齊聲說道,然後躬身退出了大殿。
自從那日早朝之後,楚斯鈺和霍聿珩的住處便成了禹國都城中最熱鬧的地方。
各家王公貴族、朝廷大員,紛紛送來拜帖,想要一睹這位新晉皇孫的風采。
霍聿珩和楚斯鈺卻像商量好了一般,對這些拜帖一概不理,統統迴絕。
一連幾日,都是如此。
這可把那些送拜帖的人給急壞了,這兩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軟硬不吃啊這是!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禹王府的世子謝珣,帶著幾位宗親世子,親自登門拜訪。
美其名曰:探望。
霍聿珩和楚斯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了然。
這是來者不善啊。
“世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霍聿珩淡淡地說道,語氣中聽不出喜怒。
“霍將軍客氣了。”謝珣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聽說皇孫身體不適,我等特來探望。”
說著,他的目光落在了楚斯鈺身上,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和探究。
“多謝世子關心,我身體已經好多了。”楚斯鈺笑了笑,笑容中帶著一絲疏離。
幾人落座,寒暄了幾句之後,謝珣便開始旁敲側擊地打探起楚斯鈺的來意。
“皇孫這些年流落在外,不知過得如何?”謝珣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
次日清晨,禹國皇宮的太極殿內,氣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來。
文武百官分列兩側,一個個正襟危坐,卻都低垂著頭,眼觀鼻鼻觀心,像是一群等待審判的鵪鶉。
“陛下,臣有本要奏!”大殿的寂靜中,一個洪亮的聲音突兀響起,打破了這令人窒息的沉默。
眾人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紫色朝服的中年官員越眾而出,跪倒在金鑾殿上。
他是禹國的禦史大夫,向來以剛正不阿、直言敢諫而聞名。
“講。”高坐龍椅之上的禹國皇帝謝承稷,淡淡地吐出一個字,聲音不大,卻讓在場的大臣後背挺直了些。
“臣聽聞,陛下昨日認迴了一位流落在外的皇孫?”禦史大夫的聲音鏗鏘有力,在大殿內迴蕩,“臣以為,此事萬萬不可!”
昨日的宮宴,參加的大部分是宗親,其餘就是一品官員。
從二品的禦史大夫並沒有參加。
“哦?”謝承稷的眉頭微微一挑,“為何不可?”
“陛下,這位皇孫的身份,實在是太過蹊蹺了!”禦史大夫叩首說道,“他自稱是長公主之子,聽聞長公主去世多年。如今突然冒出來一個皇孫,實在是讓人難以信服!”
“而且,這位皇孫還是和榮國的霍聿珩將軍一起來的。”另一位官員也站了出來,躬身說道,“霍聿珩是什麽人?他可是榮國的一把尖刀!如今他帶著這位所謂的皇孫來到我們禹國,誰知道他安的什麽心?”
“陛下,臣附議!”又有一位官員站了出來,“這位皇孫的身份,疑點重重,我們不能不防啊!”
“是啊,陛下,萬一他是榮國派來的奸細,那我們禹國豈不是危險了?”
“陛下,三思啊!”
……
一時間,大殿內群情激奮,眾大臣紛紛進言,要求皇帝收迴成命。
“夠了!”謝承稷猛地一拍龍椅,怒喝一聲,“你們一個個的,別以為我 不知道你們在想什麽!”
皇帝一發怒,大殿內頓時鴉雀無聲。
眾大臣噤若寒蟬,一個個低著頭,不敢再多說一句。
“朕告訴你們,楚斯鈺的身份,朕已經確認過了,那塊我親自雕刻的玉佩,就是最好的證據!他就是朕的外孫,是禹國的皇孫!”
謝承稷的聲音斬釘截鐵,不容置疑,“誰要是再敢質疑他的身份,就是質疑朕,就是與朕作對!”
“陛下息怒!”眾大臣連忙跪倒在地,齊聲說道。
“哼!”謝承稷冷哼一聲,目光從眾大臣身上一一掃過,“朕知道你們在擔心什麽,不就是怕他會威脅到你們的地位嗎?”
謝承稷冷眼看著站在下首的大臣,他在位快要滿四十年,如今已是耳順之年,膝下皇子,最大的也是不惑。
如今他們整日忙著拉攏大小官員。
楚斯鈺原本對他們是不構成威脅的,可到底是皇室血脈,霍聿珩的態度又讓人撲朔迷離……他們這是急了。
“臣等不敢!”眾大臣連忙說道。
“不敢?我看你們敢得很!”謝承稷冷笑道,“你們一個個的,都是禹國的肱骨之臣,怎麽連這點容人之量都沒有?”
“陛下,臣等並非是容不下皇孫,隻是……”禦史大夫還想再說些什麽,卻被謝承稷打斷了。
“隻是什麽?隻是你們覺得,楚斯鈺的身份,會讓你們感到不安,會讓你們的利益受損,對不對?”謝承稷的聲音越來越冷,“你們一個個的,口口聲聲說是為了禹國,其實還不是為了你們自己?”
“陛下,臣冤枉啊!”眾大臣紛紛喊冤。
“冤枉?我看你們一點都不冤枉!”謝承稷說道,“朕把話放在這裏,楚斯鈺是朕的親外孫,這一點毋庸置疑。朕認迴他,不是為了讓他來爭權奪利的,而是為了彌補朕多年的遺憾。”
謝承稷的目光變得深邃起來,“你們擔心楚斯鈺會留在禹國,會威脅到你們的地位,會影響到你們的利益。”
“朕可以明確地告訴你們,楚斯鈺如果在禹國,朕會讓他一輩子富貴平安,享盡榮華。但如果他要離開禹國,朕也不會阻攔,隻會給他一筆錢,讓他衣食無憂。”
“這樣,你們總該放心了吧?”謝承稷的聲音在大殿內迴蕩,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
眾大臣麵麵相覷,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皇帝的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他們要是再反對,那就是不識抬舉了。
“陛下聖明!”良久,禦史大夫帶頭說道,“臣等謹遵陛下旨意!”
“臣等謹遵陛下旨意!”其他大臣也紛紛附和道。
“嗯。”謝承稷滿意地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退朝吧。”
“臣等告退!”眾大臣齊聲說道,然後躬身退出了大殿。
自從那日早朝之後,楚斯鈺和霍聿珩的住處便成了禹國都城中最熱鬧的地方。
各家王公貴族、朝廷大員,紛紛送來拜帖,想要一睹這位新晉皇孫的風采。
霍聿珩和楚斯鈺卻像商量好了一般,對這些拜帖一概不理,統統迴絕。
一連幾日,都是如此。
這可把那些送拜帖的人給急壞了,這兩人到底是什麽意思?
軟硬不吃啊這是!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之際,禹王府的世子謝珣,帶著幾位宗親世子,親自登門拜訪。
美其名曰:探望。
霍聿珩和楚斯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了然。
這是來者不善啊。
“世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霍聿珩淡淡地說道,語氣中聽不出喜怒。
“霍將軍客氣了。”謝珣皮笑肉不笑地說道,“聽說皇孫身體不適,我等特來探望。”
說著,他的目光落在了楚斯鈺身上,眼神中帶著一絲審視和探究。
“多謝世子關心,我身體已經好多了。”楚斯鈺笑了笑,笑容中帶著一絲疏離。
幾人落座,寒暄了幾句之後,謝珣便開始旁敲側擊地打探起楚斯鈺的來意。
“皇孫這些年流落在外,不知過得如何?”謝珣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