哢嚓~
陰雲密布的天際,突地驟現一道電閃,豆大的雨珠傾盆而下,不多時,一道悶雷炸裂響起。
“這場雨到底是下了。”
樊城,北城牆。
挎刀而立的文聘,臉色凝重抬頭看天,不知為何,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有幾分焦慮,可真要論及是何處焦慮,文聘卻又說不上來。
“將軍,這雨一下,聚集樊城外的曹軍,就更加不會攻城了。”
韓曦難得露出笑意,看向文聘道:“原本攻勢迅猛的曹軍,一連近十日都沒有攻城,隻怕真像一些人講的那樣,曹軍定是無法適應我荊州氣候,這軍中滋生了時疫,不然今下這等戰況,曹軍斷不會這樣。”
“不可掉以輕心。”
文聘沉聲道:“越是這等態勢,就越是要謹慎才對。”
“將軍是擔心南郡?”
韓曦似看出一般,看了眼左右,低聲道。
“如何能不擔心啊。”
文聘輕歎道。
別看他領兵扼守樊城,但是相較於樊城的戰事,文聘更擔心南郡出現的宗賊,這使得其在很早之前,就收到州牧府嚴令。
在沒有派來大軍馳援前,務必要確保樊城一線安穩。
而在同一時期下,江夏郡不僅有了江東兵進犯,還有曹軍殺進江夏,除此以外,在長江一帶聚集的荊南叛軍,盡管有劉磐、黃忠、袁龍、劉虎、鄧濟等將校分駐各地,可荊南叛軍的攻勢也很迅猛。
到處都有戰事與衝突,但凡在南郡治下沒有宗賊叛亂,或許局勢也很危急吧,但也不至於處處受限。
不說別的。
單論文聘、韓曦等將扼守的樊城一線,除了被動接受曹軍展開的攻勢,他們根本就不敢主動出擊。
盡管有幾次,文聘都想領軍奇襲曹軍,但最終卻是被理智給克製住了。
無他。
文聘敗不起啊。
如果在這過程中,膽敢出現任何意外,繼而導致樊城失守的話,那他就成了荊州的罪人!!
這不是他所能承受的。
因為樊城一旦失守,曹軍勢必會攜勝渡過漢水,屆時襄陽城叫曹軍給包圍了,那將加劇各地動蕩。
圍繞樊城這處戰場,曹昂固然承受極大的壓力,同樣的道理,作為該處荊州軍的最高統將,文聘也承受極大的壓力。
今下對於雙方來講,就看誰支撐不下去了。
“也不知使君派人去跟張羨言和,究竟談的怎樣了。”
韓曦沉默許久,這才輕歎一聲道:“今下荊州所處境遇想要度過這場危機,恐隻有張羨領兵迴撤荊南,我軍才能抽調些兵力,先解決樊城以北的曹軍,再設法解決江夏動蕩,唯有這樣方有一線生機。”
在樊城戰場打的難解難分之際,荊州這邊同樣沒有閑著,為了解決這次危機,劉表可謂是放棄了很多。
不管怎樣,荊北斷然不能有任何意外。
但是有些大勢一旦改變,想要靠一些讓步就促成些變化,這怎會如此容易啊。
“希望一切順利吧。”
文聘輕歎一聲,沒有過多說什麽。
其實在文聘的內心深處,並不看好這次言和,在今下這等亂局中,最占據優勢的就屬張羨了。
荊南四郡被其一統,荊南兵馬多集中在長江南畔,一旦長江沿線有叫其攻破的地方,那荊南叛軍就能攻進荊北之地。
張羨作為荊州人士,如何會不知拿下荊北之地,對其究竟意味著什麽啊,畢竟整個荊南之地,都比不過荊北所轄南郡一地,更別提其他了。
除非劉表願意割舍南郡或江夏郡,否則對於張羨而言,是斷然不會接受言和的,但是這對劉表而言,這斷然是不可能的。
真把這兩地之一割舍了,那他還有什麽?
即便劉表真的願意,那聚在其身邊的荊北諸族,隻怕也斷然不會接受的,畢竟這嚴重損害到他們的核心利益了。
一個亂。
一個難。
道盡了荊州的現狀,也道盡了劉表的處境。
看似在劉表的麾下,能夠驅使的荊州軍隊不少,可實際上大多數全都被牽製住了,根本就動不得,也不敢輕舉妄動。
雨勢越下越大。
樊城外十餘裏開外。
“子揚,攔水壩修建的如何了?”
在一處。
曹昂披著蓑衣,神情凝重的看著忙碌的人潮,典滿舉著油紙傘,為自家公子擋雨,可這雨下的實在太大了,以至不少雨仍吹在曹昂身上。
對此曹昂渾然不在意。
“最遲到明日,各處就能修建好。”
劉曄的衣衫被打濕,身上沾有不少泥點,語氣略顯低沉道:“這場雨來的很及時,給我軍攔水起到極佳的掩護作用。”
為了修建攔水壩,曹昂從各處撥了萬餘眾軍士,交由劉曄來統轄,在過去近十日間,他們沒日沒夜的在忙碌。
隨同的一眾謀士,除了閻象、賈詡以外,其他人的表情都顯得不那樣自然。
尤其是魯肅、袁渙他們,在看到越下越大的雨時,眉宇間透著憂色,一旦這攔水壩被釋放的話,那水勢可比預想的還要大。
誰都沒有想到,偏是在這個時候,會下如此的大雨。
這也像是種無聲的宣示,似乎連老天都同意這樣做一樣。
“公子,此事真不再考慮一下嗎?”
袁渙猶豫刹那,還是上前道。
盡管他也知道,此等態勢下講這種話,是不合時宜的,但是這水一旦放了,整個樊城不是會死多少人的事,而是能活多少人的事。
“這件事不再提了。”
袁渙此言一出,就叫一些人表情有變,在有人想上前說什麽時,曹昂卻擺手道:“此事是某決意要做的,與諸君無關,一應罵名皆由某一力承當!!”
曹昂當然清楚,這水攻樊城之事一旦做了,究竟會有多少人死於非命,但是他真的別無選擇了。
不早點攻破樊城,那伐荊之戰就可能出現變數,到時荊州局勢隻會愈發混亂,這期間會死多少人,是曹昂也無法預判的。
甚至鬧不好的話,他所節製的大軍將承受難以想象的傷亡,一旦出現這種態勢,那今下趨於安穩的南陽、汝南、廬江、九江四郡也會跟著再度亂起來,這前後又將會死掉多少人?
曹昂根本就不敢想下去。
也是到這一刻,曹昂才突然明白,為何在漢末紛爭這段曆史下,甚至是別的時期,會有那麽多的水攻與火攻了。
這固然會叫很多人死於非命。
但是就整體態勢而言,一旦有些地方被攻打下來,這變相又減少不少傷亡,隻是這個賬不好算啊,也不敢輕易去算啊。
“子揚,抓緊把該修的全修好。”
在道道注視下,曹昂看向劉曄道:“今下各部皆已安排妥當,就差這場水了,此事斷不可出現任何差池。”
“曄明白。”
劉曄心裏暗歎一聲,抬手朝曹昂一禮道:“請公子放心,曄定會做好這一切的。”
其實曹昂承受多大壓力,劉曄是清楚的,在這件事上,他看似沒有表態,實則卻用實際行動表態了。
伐荊主力一直被擋在樊城,始終無法渡過漢水,殺到荊州腹地去,那這伐荊在過去取得的戰績,就不能說一定把持在己部手中。
尤其是到現在,江夏郡也好,柴桑也罷,遲遲都沒有新的消息傳迴來,這種狀態是最為焦人的。
萬一這期間敢有任何突發狀況,一旦沒有有效進行幹預的話,那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功虧一簣。
這是誰都不能承受的。
“歸營吧。”
曹昂的話,讓劉曄收斂心神。
在閻象、賈詡、袁渙、魯肅等一行的注視下,曹昂轉身朝一處冒雨前行,典滿、夏侯楙、陳祗、張通、陳化等無聲跟隨在後,這等態勢下,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自家公子\/大兄究竟是怎樣的心情。
在過去這段時日,曹昂每天睡的時間很短,不是曹昂不想睡,而是他根本就睡不著。
雨一直在下。
一路無言,曹昂冒雨迴到中軍所在。
“大兄,喝些熱茶吧。”
夏侯楙端著漆盞,走到曹昂跟前,見曹昂擦拭著,眼睛卻盯著輿圖,夏侯楙猶豫刹那,還是說道:“大兄,事情已經這樣了,您就不要想這麽多了。”
“如何能不想這麽多啊。”
曹昂輕歎一聲道:“相較於荊州這邊的形勢,某現在更擔心的是徐州,算算時日,子文他們已經趕到徐州了吧。”
嗯?
夏侯楙露出詫異之色,他以為自家大兄,這些時日是擔心荊州之事,沒想到擔心的卻是徐州。
“按子文的性格,肯定會快馬加鞭趕到徐州。”
夏侯楙想到這裏,咧嘴笑道:“大兄也不必擔憂,徐州有司空親自領兵坐鎮,斷然不會出現任何狀況。”
“但願吧。”
曹昂迴了句。
對徐州的仗,曹昂是不擔心的,不過他所擔心的,是自己提出的那些建議,曹操會不會采納。
畢竟徐州一旦拿下,勢必會更改周遭地域的局勢,這就不止是一個江淮那樣簡單,青州那邊也會有變的,甚至鬧不好啊,還會驚動到袁紹的。
如果說劉備、孫策所部勢力,沒有盤踞在廣陵郡一帶,或許曹昂還不會這樣擔心,畢竟等他把荊州打下來,那長江以北的地域,全都在曹氏的掌控之中。
這樣憑借長江這道天險,江東想要鼓搗些什麽,曹軍上下也是渾然不懼的。
可偏偏有廣陵郡這一處口子在,這就不由得曹昂不擔心了。
而今下荊州這邊的形勢又是這樣。
曹昂也開始擔心起,萬一這期間有任何變數,至少荊北這塊區域,沒有被他領軍完全拿下,那自己該如何麵對這種局麵?
“行了,你先下去吧。”
在夏侯楙猶豫著,要不要再說些什麽時,曹昂卻倚著憑幾,神情疲憊的閉上雙眸,對夏侯楙道:“某要靜一靜。”
“大兄~”
見曹昂如此,夏侯楙有些猶豫,但還是離開了。
“公子怎樣了?”
在帳外的典滿,見夏侯楙出來,忙上前低聲道。
“大兄~”
夏侯楙欲言又止,最後歎了口氣,沒有再說別的。
典滿見狀,就知怎麽迴事。
今下這種局勢,壓力最大的就是自家公子,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呢,不知有多少人等著決策呢。
這種態勢在過去是從沒有過的。
與此同時,在中軍的一處營帳內。
“你覺得我軍水淹樊城,有多大概率能奪占襄陽?”閻象撩了撩袍袖,看向賈詡道:“今下這等形勢,我軍已然是沒有退路可言了。”
“沒有發生的事,詡也說不準。”
賈詡神情自若,迎著閻象的注視道:“但詡卻清楚一點,隻有把樊城奪占了,我軍順勢殺到襄陽城,那我軍才能取得終勝。”
閻象沉默不言。
其實他想問的話,賈詡已經迴答了。
“受教了。”
不知過了多久,閻象起身道:“這幾日,公子如若有什麽想問汝的,某希望汝能幫公子解惑。”
“一定。”
賈詡平靜道:“不過袁渙他們……”
“某自會去找他們。”
閻象迴了句,便頭也不迴的朝帳外走去。
這個家夥是徹底歸心了。
看著閻象離去的背影,賈詡雙眼微眯,不過對賈詡而言,他對閻象是愈發好奇了,這個大才,當初被袁術冷落,這也注定袁術是不能功成的。
‘不管怎樣,荊北這塊地域,必須要悉數奪占才行。’但也是想到這裏,賈詡暗暗下定決心,‘不把荊北拿下,那對公子而言就不是好事,說不定雄踞河北的袁紹,會因為這些變化而堅定所想啊。’
在大勢之下,人人都無法脫離。
其實從伐荊之戰開打的那刻起,很多事情就都隨之而改變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變化正在逐步具象化。
樊城一帶的雨,一連下了數日。
此前激烈的戰況,在這幾日不再有。
隻是有些形勢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而當雨停的那一夜,沉寂許久的曹軍卻有了變動,隻是這些變動,卻沒有讓駐守樊城的荊州軍引起絲毫注意,畢竟連日來的大雨,使得他們難免鬆懈了下來。
……
求五星好評,求催更!
陰雲密布的天際,突地驟現一道電閃,豆大的雨珠傾盆而下,不多時,一道悶雷炸裂響起。
“這場雨到底是下了。”
樊城,北城牆。
挎刀而立的文聘,臉色凝重抬頭看天,不知為何,在他的內心深處總有幾分焦慮,可真要論及是何處焦慮,文聘卻又說不上來。
“將軍,這雨一下,聚集樊城外的曹軍,就更加不會攻城了。”
韓曦難得露出笑意,看向文聘道:“原本攻勢迅猛的曹軍,一連近十日都沒有攻城,隻怕真像一些人講的那樣,曹軍定是無法適應我荊州氣候,這軍中滋生了時疫,不然今下這等戰況,曹軍斷不會這樣。”
“不可掉以輕心。”
文聘沉聲道:“越是這等態勢,就越是要謹慎才對。”
“將軍是擔心南郡?”
韓曦似看出一般,看了眼左右,低聲道。
“如何能不擔心啊。”
文聘輕歎道。
別看他領兵扼守樊城,但是相較於樊城的戰事,文聘更擔心南郡出現的宗賊,這使得其在很早之前,就收到州牧府嚴令。
在沒有派來大軍馳援前,務必要確保樊城一線安穩。
而在同一時期下,江夏郡不僅有了江東兵進犯,還有曹軍殺進江夏,除此以外,在長江一帶聚集的荊南叛軍,盡管有劉磐、黃忠、袁龍、劉虎、鄧濟等將校分駐各地,可荊南叛軍的攻勢也很迅猛。
到處都有戰事與衝突,但凡在南郡治下沒有宗賊叛亂,或許局勢也很危急吧,但也不至於處處受限。
不說別的。
單論文聘、韓曦等將扼守的樊城一線,除了被動接受曹軍展開的攻勢,他們根本就不敢主動出擊。
盡管有幾次,文聘都想領軍奇襲曹軍,但最終卻是被理智給克製住了。
無他。
文聘敗不起啊。
如果在這過程中,膽敢出現任何意外,繼而導致樊城失守的話,那他就成了荊州的罪人!!
這不是他所能承受的。
因為樊城一旦失守,曹軍勢必會攜勝渡過漢水,屆時襄陽城叫曹軍給包圍了,那將加劇各地動蕩。
圍繞樊城這處戰場,曹昂固然承受極大的壓力,同樣的道理,作為該處荊州軍的最高統將,文聘也承受極大的壓力。
今下對於雙方來講,就看誰支撐不下去了。
“也不知使君派人去跟張羨言和,究竟談的怎樣了。”
韓曦沉默許久,這才輕歎一聲道:“今下荊州所處境遇想要度過這場危機,恐隻有張羨領兵迴撤荊南,我軍才能抽調些兵力,先解決樊城以北的曹軍,再設法解決江夏動蕩,唯有這樣方有一線生機。”
在樊城戰場打的難解難分之際,荊州這邊同樣沒有閑著,為了解決這次危機,劉表可謂是放棄了很多。
不管怎樣,荊北斷然不能有任何意外。
但是有些大勢一旦改變,想要靠一些讓步就促成些變化,這怎會如此容易啊。
“希望一切順利吧。”
文聘輕歎一聲,沒有過多說什麽。
其實在文聘的內心深處,並不看好這次言和,在今下這等亂局中,最占據優勢的就屬張羨了。
荊南四郡被其一統,荊南兵馬多集中在長江南畔,一旦長江沿線有叫其攻破的地方,那荊南叛軍就能攻進荊北之地。
張羨作為荊州人士,如何會不知拿下荊北之地,對其究竟意味著什麽啊,畢竟整個荊南之地,都比不過荊北所轄南郡一地,更別提其他了。
除非劉表願意割舍南郡或江夏郡,否則對於張羨而言,是斷然不會接受言和的,但是這對劉表而言,這斷然是不可能的。
真把這兩地之一割舍了,那他還有什麽?
即便劉表真的願意,那聚在其身邊的荊北諸族,隻怕也斷然不會接受的,畢竟這嚴重損害到他們的核心利益了。
一個亂。
一個難。
道盡了荊州的現狀,也道盡了劉表的處境。
看似在劉表的麾下,能夠驅使的荊州軍隊不少,可實際上大多數全都被牽製住了,根本就動不得,也不敢輕舉妄動。
雨勢越下越大。
樊城外十餘裏開外。
“子揚,攔水壩修建的如何了?”
在一處。
曹昂披著蓑衣,神情凝重的看著忙碌的人潮,典滿舉著油紙傘,為自家公子擋雨,可這雨下的實在太大了,以至不少雨仍吹在曹昂身上。
對此曹昂渾然不在意。
“最遲到明日,各處就能修建好。”
劉曄的衣衫被打濕,身上沾有不少泥點,語氣略顯低沉道:“這場雨來的很及時,給我軍攔水起到極佳的掩護作用。”
為了修建攔水壩,曹昂從各處撥了萬餘眾軍士,交由劉曄來統轄,在過去近十日間,他們沒日沒夜的在忙碌。
隨同的一眾謀士,除了閻象、賈詡以外,其他人的表情都顯得不那樣自然。
尤其是魯肅、袁渙他們,在看到越下越大的雨時,眉宇間透著憂色,一旦這攔水壩被釋放的話,那水勢可比預想的還要大。
誰都沒有想到,偏是在這個時候,會下如此的大雨。
這也像是種無聲的宣示,似乎連老天都同意這樣做一樣。
“公子,此事真不再考慮一下嗎?”
袁渙猶豫刹那,還是上前道。
盡管他也知道,此等態勢下講這種話,是不合時宜的,但是這水一旦放了,整個樊城不是會死多少人的事,而是能活多少人的事。
“這件事不再提了。”
袁渙此言一出,就叫一些人表情有變,在有人想上前說什麽時,曹昂卻擺手道:“此事是某決意要做的,與諸君無關,一應罵名皆由某一力承當!!”
曹昂當然清楚,這水攻樊城之事一旦做了,究竟會有多少人死於非命,但是他真的別無選擇了。
不早點攻破樊城,那伐荊之戰就可能出現變數,到時荊州局勢隻會愈發混亂,這期間會死多少人,是曹昂也無法預判的。
甚至鬧不好的話,他所節製的大軍將承受難以想象的傷亡,一旦出現這種態勢,那今下趨於安穩的南陽、汝南、廬江、九江四郡也會跟著再度亂起來,這前後又將會死掉多少人?
曹昂根本就不敢想下去。
也是到這一刻,曹昂才突然明白,為何在漢末紛爭這段曆史下,甚至是別的時期,會有那麽多的水攻與火攻了。
這固然會叫很多人死於非命。
但是就整體態勢而言,一旦有些地方被攻打下來,這變相又減少不少傷亡,隻是這個賬不好算啊,也不敢輕易去算啊。
“子揚,抓緊把該修的全修好。”
在道道注視下,曹昂看向劉曄道:“今下各部皆已安排妥當,就差這場水了,此事斷不可出現任何差池。”
“曄明白。”
劉曄心裏暗歎一聲,抬手朝曹昂一禮道:“請公子放心,曄定會做好這一切的。”
其實曹昂承受多大壓力,劉曄是清楚的,在這件事上,他看似沒有表態,實則卻用實際行動表態了。
伐荊主力一直被擋在樊城,始終無法渡過漢水,殺到荊州腹地去,那這伐荊在過去取得的戰績,就不能說一定把持在己部手中。
尤其是到現在,江夏郡也好,柴桑也罷,遲遲都沒有新的消息傳迴來,這種狀態是最為焦人的。
萬一這期間敢有任何突發狀況,一旦沒有有效進行幹預的話,那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功虧一簣。
這是誰都不能承受的。
“歸營吧。”
曹昂的話,讓劉曄收斂心神。
在閻象、賈詡、袁渙、魯肅等一行的注視下,曹昂轉身朝一處冒雨前行,典滿、夏侯楙、陳祗、張通、陳化等無聲跟隨在後,這等態勢下,沒有誰比他們更清楚自家公子\/大兄究竟是怎樣的心情。
在過去這段時日,曹昂每天睡的時間很短,不是曹昂不想睡,而是他根本就睡不著。
雨一直在下。
一路無言,曹昂冒雨迴到中軍所在。
“大兄,喝些熱茶吧。”
夏侯楙端著漆盞,走到曹昂跟前,見曹昂擦拭著,眼睛卻盯著輿圖,夏侯楙猶豫刹那,還是說道:“大兄,事情已經這樣了,您就不要想這麽多了。”
“如何能不想這麽多啊。”
曹昂輕歎一聲道:“相較於荊州這邊的形勢,某現在更擔心的是徐州,算算時日,子文他們已經趕到徐州了吧。”
嗯?
夏侯楙露出詫異之色,他以為自家大兄,這些時日是擔心荊州之事,沒想到擔心的卻是徐州。
“按子文的性格,肯定會快馬加鞭趕到徐州。”
夏侯楙想到這裏,咧嘴笑道:“大兄也不必擔憂,徐州有司空親自領兵坐鎮,斷然不會出現任何狀況。”
“但願吧。”
曹昂迴了句。
對徐州的仗,曹昂是不擔心的,不過他所擔心的,是自己提出的那些建議,曹操會不會采納。
畢竟徐州一旦拿下,勢必會更改周遭地域的局勢,這就不止是一個江淮那樣簡單,青州那邊也會有變的,甚至鬧不好啊,還會驚動到袁紹的。
如果說劉備、孫策所部勢力,沒有盤踞在廣陵郡一帶,或許曹昂還不會這樣擔心,畢竟等他把荊州打下來,那長江以北的地域,全都在曹氏的掌控之中。
這樣憑借長江這道天險,江東想要鼓搗些什麽,曹軍上下也是渾然不懼的。
可偏偏有廣陵郡這一處口子在,這就不由得曹昂不擔心了。
而今下荊州這邊的形勢又是這樣。
曹昂也開始擔心起,萬一這期間有任何變數,至少荊北這塊區域,沒有被他領軍完全拿下,那自己該如何麵對這種局麵?
“行了,你先下去吧。”
在夏侯楙猶豫著,要不要再說些什麽時,曹昂卻倚著憑幾,神情疲憊的閉上雙眸,對夏侯楙道:“某要靜一靜。”
“大兄~”
見曹昂如此,夏侯楙有些猶豫,但還是離開了。
“公子怎樣了?”
在帳外的典滿,見夏侯楙出來,忙上前低聲道。
“大兄~”
夏侯楙欲言又止,最後歎了口氣,沒有再說別的。
典滿見狀,就知怎麽迴事。
今下這種局勢,壓力最大的就是自家公子,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呢,不知有多少人等著決策呢。
這種態勢在過去是從沒有過的。
與此同時,在中軍的一處營帳內。
“你覺得我軍水淹樊城,有多大概率能奪占襄陽?”閻象撩了撩袍袖,看向賈詡道:“今下這等形勢,我軍已然是沒有退路可言了。”
“沒有發生的事,詡也說不準。”
賈詡神情自若,迎著閻象的注視道:“但詡卻清楚一點,隻有把樊城奪占了,我軍順勢殺到襄陽城,那我軍才能取得終勝。”
閻象沉默不言。
其實他想問的話,賈詡已經迴答了。
“受教了。”
不知過了多久,閻象起身道:“這幾日,公子如若有什麽想問汝的,某希望汝能幫公子解惑。”
“一定。”
賈詡平靜道:“不過袁渙他們……”
“某自會去找他們。”
閻象迴了句,便頭也不迴的朝帳外走去。
這個家夥是徹底歸心了。
看著閻象離去的背影,賈詡雙眼微眯,不過對賈詡而言,他對閻象是愈發好奇了,這個大才,當初被袁術冷落,這也注定袁術是不能功成的。
‘不管怎樣,荊北這塊地域,必須要悉數奪占才行。’但也是想到這裏,賈詡暗暗下定決心,‘不把荊北拿下,那對公子而言就不是好事,說不定雄踞河北的袁紹,會因為這些變化而堅定所想啊。’
在大勢之下,人人都無法脫離。
其實從伐荊之戰開打的那刻起,很多事情就都隨之而改變了,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變化正在逐步具象化。
樊城一帶的雨,一連下了數日。
此前激烈的戰況,在這幾日不再有。
隻是有些形勢也在悄然發生改變。
而當雨停的那一夜,沉寂許久的曹軍卻有了變動,隻是這些變動,卻沒有讓駐守樊城的荊州軍引起絲毫注意,畢竟連日來的大雨,使得他們難免鬆懈了下來。
……
求五星好評,求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