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不管是在什麽時期下,都是極其昂貴且奢侈的存在,而在人心騷動的亂世,就更是這樣了。
在不知不覺間,曹昂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這使得其一言一行,都會有很多人為之而動,甚至是把命博上。
背負這些的曹昂,最不能辜負的就是這份信任!
這也是為何一方勢力的上位者,隨著將一個個強敵擊敗,實現心中所求所想後,慢慢的就變得孤獨。
無他。
身上背負的太多。
相較於少數群體而言,不辜負多數群體的信任與期許,這才是最為正確的道路。
“請公子責罰!”
樊城外。
中軍帥帳。
在眾目睽睽下,於禁單膝跪地,麵露羞愧的抱拳請罪,“末將統兵久攻樊城而不下,致使我軍損耗眾多,是末將無能……”
“文則何出此言,快快請起。”
曹昂站起身,在各異注視下,快步朝於禁走去,“樊城久攻不下,過錯不再文則,而在於某。”
說著,曹昂彎腰攙扶起於禁。
“公子~”
於禁神情有些複雜。
“文則無需多想,今日某召開這次軍議,就是為解決樊城久攻不下一事。”
曹昂伸手輕拍於禁手背,“伐荊之戰打到現在,文則掛帥攻打樊城,這與先前孫香、徐盛、陳到他們分別掛帥攻打新野、朝陽等地是不同的。”
聽到這裏,於禁一時無言。
曹昂這番話講的沒錯。
當初伐荊主力攻打新野、朝陽等地,跟今下攻打樊城是完全不同的,那時曹昂麾下所聚精銳眾多,兵力還不算太分散,加之新野、朝陽城池雖堅,但卻不似樊城這般,故而孫香、徐盛他們掛帥攻打時,需要考慮的就會小一些。
可於禁就不同了。
固然聚集在樊城外的曹軍規模有數萬眾,但超過半數都是新卒啊,還有樊城內所駐荊州兵超過兩萬眾,這攻城與守城的兵力懸殊不大。
如果僅是這樣的話,對於禁而言還不算什麽。
可偏偏仗打到現在,曹軍伐荊的兵線是越拉越大。
山都、鄧縣、蔡陽一線駐紮有曹軍,這是預防集結漢水以南荊州兵,突然對曹軍所攻克之地展開突襲。
章陵郡固然有曹鑠、夏侯衡等人率幼軍各部駐防,但作為成熟的統將而言,必須要兼顧到這部分。
此外江夏郡的仗,柴桑的仗,那可都在同期進行著。
作為曹昂親定的攻打樊城的統將,於禁不可能不考慮上述因素,這也就放不開手腳去打,不然即便將樊城奪占了,可麾下各部損失慘重,後續的仗怎麽打?這期間如果有地方發生突發狀況,那又該如何抽調兵力馳援?
“公子,文則將軍這些時日,雖說沒有率部奪占樊城。”在此等態勢下,魯肅看了眼左右上前道。
“但持續不斷的遠程攻勢,卻使守城的荊州兵傷亡不小,關鍵是狠狠的力挫了他們的士氣,這對於我軍而言是極其重要的。”
“何況在此期間,樊城外所修護城河皆被我軍堵上,這對於樊城內的荊州兵而言,同樣是不小的大計,今下對於我軍而言,是如何利用上述這些,從快的將樊城攻破,且能盡可能的減少攻城傷亡。”
今下這種戰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受他的提議所致,別人是否站出來,魯肅管不到。
但是見於禁這般講,魯肅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說。
必要的時候,即便是真要有人受罰,也應該是他魯肅首當其衝。
不過曹昂可不是什麽心胸狹隘之輩,更不是遇到問題就把鍋甩下去的人,伐荊之戰打到現在,呈現這種多發的戰爭態勢,稍有不慎就可能讓己部遭到沉重打擊,這是在開打之前就注定的。
說到底以四郡之地攻打一州之地,即便荊州內部情況複雜,那他們終究是客軍,他們是占據了天時,但地利人和全叫荊州占了。
何況自己所節製的四郡,可以說沒有一處不是久經戰亂,所以能打到眼前這種程度,已然是很厲害的了。
“伐荊之戰能取得今下成效,全仗諸君勠力同心,不然我軍取得不了今日戰果。”曹昂收斂心神,掃視帳內眾人道。
“樊城一帶就不說了,諸君都清楚,至於江夏郡的仗,柴桑的仗,孫香、樂進他們明明能不這般拚,即便是敗了,過錯也不在他們身上。”
“但就先前所掌握的戰情,沒有一個是這種想法的,一個個都是在拿命在拚,越是這樣,就越叫某心生愧意。”
“公子~”
“公子~”
“大兄!”
帳內眾人聽到後,無不神情複雜的看向曹昂。
“都怪某太貪心了啊。”
曹昂擺擺手示意,隨即道:“某總想著一鼓作氣,將整個荊州都打下來,這樣南陽、汝南等地,還有整個荊州,今後就無需再遭戰亂襲擾了。”
“可某還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今下這樊城,就成了阻擋我軍的障礙,如果此地不能奪下,那別說是整個荊州了,甚至連荊北之地,我軍都不可能收複迴來,而這樣卻不知有多少無辜的人,將死在這場戰亂之下啊。”
曹昂的話,叫閻象、袁渙、魯肅、劉曄、婁圭等一眾謀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不露出複雜神情。
其實當前的情況怎樣,他們心中是清楚的。
劉表已是強弩之末了。
如果能從快攻破樊城,讓所部大軍匯聚於襄陽城下,那劉表就再無機會斡旋,但要是樊城久攻不下,一旦叫劉表穩住陣腳,一切就真不好說了。
其實在一些人心裏,早就想到了如何從快攻破樊城,但是他們至今都沒有過心中的那道坎。
這太有違人和了。
“公子,其實攻破樊城,對於我軍而言不算什麽難事。”在此等態勢下,一道聲音的響起,惹得不少人投去注視。
是他?!
不少人在看向那人時,不少露出詫異的神色。
“文和先生,可有何良策?”
曹昂見狀,看向朝自己走來的賈詡。
在過去。
賈詡解決南陽等地之事後,雖說隨軍趕來了伐荊前線,但一直都深入簡出,故而很多人雖知賈詡,但對賈詡了解不多。
而曹昂對待賈詡的態度,尤其是不經意間的態度,使得所有人都知道一點,看似普通的賈詡,是有真本事的。
畢竟在過去,曹昂所展現出的能力與氣魄,早就讓麾下這幫文武折服了,別的地方不好說,但在曹昂節製的四郡治下,曹昂的話跟曹操的話,那真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這就是曹昂想要的影響力。
今下他已經實現一部分。
而如果說荊州之地,敢叫曹昂領兵奪占,那曹昂在曹氏上下的影響力,將會成為僅次於曹操的存在。
這跟僅憑嫡長子的身份,所擁有的影響力是絕對不同的。
哪怕曹昂沒有奪占整個荊州,僅是奪占了荊北諸郡,這效果也是一樣的。
“樊城作為拱衛襄陽的先驅屏障,自劉表入主荊州以來,就耗費大量錢糧與人力進行修繕擴建,這也使得此地極難攻克。”
在道道注視下,賈詡平靜道:“而在樊城周遭有鄧縣、蔡陽等地互為掎角之勢,這對來犯之敵而言,無疑是難上加難。”
“可對我軍而言,在公子的統籌調派下,在漢水以北之地,除了一座樊城,再無其他阻撓了。”
“文和先生,這不就是我軍現在的處境嗎?”
夏侯楙聽到這話,神情古怪的看向賈詡,他不明白賈詡如此囉嗦的重複這些,有什麽用?
這能解決什麽問題?
隻是夏侯楙沒有注意到,當賈詡講完這些話時,閻象、袁渙、婁圭、魯肅、劉曄等一行的眼神全都變了。
“楙公子說的沒錯。”
賈詡神情自若,先是對夏侯楙講了一句,隨後看向曹昂道:“樊城之地,是成也漢水,敗也漢水!”
“如果我軍在此之前,沒有將鄧縣、蔡陽等地奪占,或許對於我軍而言,想攻克樊城是極難的,即便是攻克了此地,隻怕麾下損失也很大。”
“但……”
“莫非文和先生想水淹樊城?”
曹昂想到了什麽,雙眸微張的看向賈詡。
說實話,曹昂在此之前,是真沒有想過這種計策。
一方麵是荊州各處多變的戰局,讓曹昂的精力多數集中在此。
一方麵在曹昂的潛意識裏,即便是打仗,可以用些取巧之策,但類似那種傷亡極大的,如火攻,如水攻,他是沒有想過的。
但是曹昂卻忘了一點,曆數漢末這段紛爭時期,每每諸侯間有大戰爆發,特別是那種關鍵性戰役,無一例外全都跟火攻、水攻有牽連。
這也是為什麽一場仗打下來,一些諸侯勢力就自此一蹶不振了,即便是有些沒有這樣,但元氣也受到極大傷亡。
“公子英明!”
賈詡抬手作揖道:“如若我軍想從快攻破樊城,想叫麾下傷亡小些,想叫荊州亂象盡快結束,那水淹樊城無疑是最佳選擇!”
如果有可能的話,賈詡是不願講這些的。
但知道現在,曹昂麾下這幫謀士,卻沒有一人提出來此等計策,這就讓賈詡在想,自己要不要講。
而適才曹昂講的一番話,讓賈詡下定了決心。
因為賈詡在心裏盤算過了。
如果曹軍在伐荊一戰失敗,那帶來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至於曹軍久攻樊城,付出極大代價,才攻破樊城,那伐荊的最大成果,勢必不會叫曹軍得到。
這就會便宜孫策或張羨。
而一旦形成這種態勢,荊州之地也好,南陽、汝南四郡也罷,都將會陷入到無休止的戰亂下。
這會讓治下群體遭受沉重打擊。
更別提形成這種態勢,即便曹操將徐州奪占了,可這並不能叫麾下真正安穩,一個江東,一個劉備,會成為腹心之患。
倘若在這期間,雄踞河北的袁紹提兵來犯,那曹氏所麵臨的壓力就更大了,一旦在這紛亂下,曹氏被擊敗了,那天下會怎樣亂,這是賈詡都不敢細想下去的。
“公子三思啊,真要是用水淹樊城,固然能使我軍攻克樊城,但在這樊城可不止有荊州兵,還有不少百姓啊。”
“是啊公子,真要決意這樣做,這對公子的名望也是不小的打擊。”
“公子,此事不到萬不得已下,斷然不可輕用啊。”
在短暫寂靜下,袁渙、魯肅、婁圭幾人神情激動,紛紛上前規勸起曹昂了。
他們所講的這些,正是他們沒有選擇講的原因。
在這個時代,名望是比命都還重要的。
“那要真是這樣,到時不僅樊城奪占不了,我軍所攻克之地都可能丟掉,屆時會引發什麽混亂,汝等可曾想過?”
見幾人這樣講,賈詡語氣淡漠道:“現在我軍要考慮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個天下的得失,伐荊之戰從公子決意打後,除了功成,再無第二條路可走,這些汝等難道就沒有想到?”
魯肅他們沉默了。
他們如何會沒有想到,可不到萬不得已下,這種計謀可斷然不能用啊,畢竟……
“文和說的沒錯。”
在此等態勢下,閻象臉色凝重,聲音低沉道:“就當下的形勢而言,水淹樊城,從快攻破此地,這是對我軍對有利的。”
閻象在將這些話講完,袁渙難以置信的看向閻象。
他怎樣都沒有想到,閻象居然會讚同賈詡的說法。
“不說了!!”
而在此時,曹昂聲音低沉道,這使得帳內眾人,無不思緒各異的看向曹昂。
“是非功過,待後人評述吧。”
曹昂眼神淩厲道:“文和先生所言,無疑是對我軍最有利,對荊州,對南陽、汝南四郡,甚至是對整個曹氏,都是最有利的。”
“大丈夫當斷則斷!”
“不管此事會惹來多少罵名,那就由某來背負,這與諸君無關,自即日起,開始籌備水淹樊城之事,某要領著大軍踏平樊城,圍攻襄陽,直到荊州重迴漢室治下!!”
曹昂的話,讓帳內之人,不少露出複雜的表情,他們知道,自家公子一旦決定的事,那是誰來勸都不好使的。
……
求五星好評,求打賞,拜謝了!!
在不知不覺間,曹昂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這使得其一言一行,都會有很多人為之而動,甚至是把命博上。
背負這些的曹昂,最不能辜負的就是這份信任!
這也是為何一方勢力的上位者,隨著將一個個強敵擊敗,實現心中所求所想後,慢慢的就變得孤獨。
無他。
身上背負的太多。
相較於少數群體而言,不辜負多數群體的信任與期許,這才是最為正確的道路。
“請公子責罰!”
樊城外。
中軍帥帳。
在眾目睽睽下,於禁單膝跪地,麵露羞愧的抱拳請罪,“末將統兵久攻樊城而不下,致使我軍損耗眾多,是末將無能……”
“文則何出此言,快快請起。”
曹昂站起身,在各異注視下,快步朝於禁走去,“樊城久攻不下,過錯不再文則,而在於某。”
說著,曹昂彎腰攙扶起於禁。
“公子~”
於禁神情有些複雜。
“文則無需多想,今日某召開這次軍議,就是為解決樊城久攻不下一事。”
曹昂伸手輕拍於禁手背,“伐荊之戰打到現在,文則掛帥攻打樊城,這與先前孫香、徐盛、陳到他們分別掛帥攻打新野、朝陽等地是不同的。”
聽到這裏,於禁一時無言。
曹昂這番話講的沒錯。
當初伐荊主力攻打新野、朝陽等地,跟今下攻打樊城是完全不同的,那時曹昂麾下所聚精銳眾多,兵力還不算太分散,加之新野、朝陽城池雖堅,但卻不似樊城這般,故而孫香、徐盛他們掛帥攻打時,需要考慮的就會小一些。
可於禁就不同了。
固然聚集在樊城外的曹軍規模有數萬眾,但超過半數都是新卒啊,還有樊城內所駐荊州兵超過兩萬眾,這攻城與守城的兵力懸殊不大。
如果僅是這樣的話,對於禁而言還不算什麽。
可偏偏仗打到現在,曹軍伐荊的兵線是越拉越大。
山都、鄧縣、蔡陽一線駐紮有曹軍,這是預防集結漢水以南荊州兵,突然對曹軍所攻克之地展開突襲。
章陵郡固然有曹鑠、夏侯衡等人率幼軍各部駐防,但作為成熟的統將而言,必須要兼顧到這部分。
此外江夏郡的仗,柴桑的仗,那可都在同期進行著。
作為曹昂親定的攻打樊城的統將,於禁不可能不考慮上述因素,這也就放不開手腳去打,不然即便將樊城奪占了,可麾下各部損失慘重,後續的仗怎麽打?這期間如果有地方發生突發狀況,那又該如何抽調兵力馳援?
“公子,文則將軍這些時日,雖說沒有率部奪占樊城。”在此等態勢下,魯肅看了眼左右上前道。
“但持續不斷的遠程攻勢,卻使守城的荊州兵傷亡不小,關鍵是狠狠的力挫了他們的士氣,這對於我軍而言是極其重要的。”
“何況在此期間,樊城外所修護城河皆被我軍堵上,這對於樊城內的荊州兵而言,同樣是不小的大計,今下對於我軍而言,是如何利用上述這些,從快的將樊城攻破,且能盡可能的減少攻城傷亡。”
今下這種戰局,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受他的提議所致,別人是否站出來,魯肅管不到。
但是見於禁這般講,魯肅知道自己必須站出來說。
必要的時候,即便是真要有人受罰,也應該是他魯肅首當其衝。
不過曹昂可不是什麽心胸狹隘之輩,更不是遇到問題就把鍋甩下去的人,伐荊之戰打到現在,呈現這種多發的戰爭態勢,稍有不慎就可能讓己部遭到沉重打擊,這是在開打之前就注定的。
說到底以四郡之地攻打一州之地,即便荊州內部情況複雜,那他們終究是客軍,他們是占據了天時,但地利人和全叫荊州占了。
何況自己所節製的四郡,可以說沒有一處不是久經戰亂,所以能打到眼前這種程度,已然是很厲害的了。
“伐荊之戰能取得今下成效,全仗諸君勠力同心,不然我軍取得不了今日戰果。”曹昂收斂心神,掃視帳內眾人道。
“樊城一帶就不說了,諸君都清楚,至於江夏郡的仗,柴桑的仗,孫香、樂進他們明明能不這般拚,即便是敗了,過錯也不在他們身上。”
“但就先前所掌握的戰情,沒有一個是這種想法的,一個個都是在拿命在拚,越是這樣,就越叫某心生愧意。”
“公子~”
“公子~”
“大兄!”
帳內眾人聽到後,無不神情複雜的看向曹昂。
“都怪某太貪心了啊。”
曹昂擺擺手示意,隨即道:“某總想著一鼓作氣,將整個荊州都打下來,這樣南陽、汝南等地,還有整個荊州,今後就無需再遭戰亂襲擾了。”
“可某還是把事情想的太簡單了。”
“今下這樊城,就成了阻擋我軍的障礙,如果此地不能奪下,那別說是整個荊州了,甚至連荊北之地,我軍都不可能收複迴來,而這樣卻不知有多少無辜的人,將死在這場戰亂之下啊。”
曹昂的話,叫閻象、袁渙、魯肅、劉曄、婁圭等一眾謀士,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不露出複雜神情。
其實當前的情況怎樣,他們心中是清楚的。
劉表已是強弩之末了。
如果能從快攻破樊城,讓所部大軍匯聚於襄陽城下,那劉表就再無機會斡旋,但要是樊城久攻不下,一旦叫劉表穩住陣腳,一切就真不好說了。
其實在一些人心裏,早就想到了如何從快攻破樊城,但是他們至今都沒有過心中的那道坎。
這太有違人和了。
“公子,其實攻破樊城,對於我軍而言不算什麽難事。”在此等態勢下,一道聲音的響起,惹得不少人投去注視。
是他?!
不少人在看向那人時,不少露出詫異的神色。
“文和先生,可有何良策?”
曹昂見狀,看向朝自己走來的賈詡。
在過去。
賈詡解決南陽等地之事後,雖說隨軍趕來了伐荊前線,但一直都深入簡出,故而很多人雖知賈詡,但對賈詡了解不多。
而曹昂對待賈詡的態度,尤其是不經意間的態度,使得所有人都知道一點,看似普通的賈詡,是有真本事的。
畢竟在過去,曹昂所展現出的能力與氣魄,早就讓麾下這幫文武折服了,別的地方不好說,但在曹昂節製的四郡治下,曹昂的話跟曹操的話,那真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這就是曹昂想要的影響力。
今下他已經實現一部分。
而如果說荊州之地,敢叫曹昂領兵奪占,那曹昂在曹氏上下的影響力,將會成為僅次於曹操的存在。
這跟僅憑嫡長子的身份,所擁有的影響力是絕對不同的。
哪怕曹昂沒有奪占整個荊州,僅是奪占了荊北諸郡,這效果也是一樣的。
“樊城作為拱衛襄陽的先驅屏障,自劉表入主荊州以來,就耗費大量錢糧與人力進行修繕擴建,這也使得此地極難攻克。”
在道道注視下,賈詡平靜道:“而在樊城周遭有鄧縣、蔡陽等地互為掎角之勢,這對來犯之敵而言,無疑是難上加難。”
“可對我軍而言,在公子的統籌調派下,在漢水以北之地,除了一座樊城,再無其他阻撓了。”
“文和先生,這不就是我軍現在的處境嗎?”
夏侯楙聽到這話,神情古怪的看向賈詡,他不明白賈詡如此囉嗦的重複這些,有什麽用?
這能解決什麽問題?
隻是夏侯楙沒有注意到,當賈詡講完這些話時,閻象、袁渙、婁圭、魯肅、劉曄等一行的眼神全都變了。
“楙公子說的沒錯。”
賈詡神情自若,先是對夏侯楙講了一句,隨後看向曹昂道:“樊城之地,是成也漢水,敗也漢水!”
“如果我軍在此之前,沒有將鄧縣、蔡陽等地奪占,或許對於我軍而言,想攻克樊城是極難的,即便是攻克了此地,隻怕麾下損失也很大。”
“但……”
“莫非文和先生想水淹樊城?”
曹昂想到了什麽,雙眸微張的看向賈詡。
說實話,曹昂在此之前,是真沒有想過這種計策。
一方麵是荊州各處多變的戰局,讓曹昂的精力多數集中在此。
一方麵在曹昂的潛意識裏,即便是打仗,可以用些取巧之策,但類似那種傷亡極大的,如火攻,如水攻,他是沒有想過的。
但是曹昂卻忘了一點,曆數漢末這段紛爭時期,每每諸侯間有大戰爆發,特別是那種關鍵性戰役,無一例外全都跟火攻、水攻有牽連。
這也是為什麽一場仗打下來,一些諸侯勢力就自此一蹶不振了,即便是有些沒有這樣,但元氣也受到極大傷亡。
“公子英明!”
賈詡抬手作揖道:“如若我軍想從快攻破樊城,想叫麾下傷亡小些,想叫荊州亂象盡快結束,那水淹樊城無疑是最佳選擇!”
如果有可能的話,賈詡是不願講這些的。
但知道現在,曹昂麾下這幫謀士,卻沒有一人提出來此等計策,這就讓賈詡在想,自己要不要講。
而適才曹昂講的一番話,讓賈詡下定了決心。
因為賈詡在心裏盤算過了。
如果曹軍在伐荊一戰失敗,那帶來的後果將不堪設想。
至於曹軍久攻樊城,付出極大代價,才攻破樊城,那伐荊的最大成果,勢必不會叫曹軍得到。
這就會便宜孫策或張羨。
而一旦形成這種態勢,荊州之地也好,南陽、汝南四郡也罷,都將會陷入到無休止的戰亂下。
這會讓治下群體遭受沉重打擊。
更別提形成這種態勢,即便曹操將徐州奪占了,可這並不能叫麾下真正安穩,一個江東,一個劉備,會成為腹心之患。
倘若在這期間,雄踞河北的袁紹提兵來犯,那曹氏所麵臨的壓力就更大了,一旦在這紛亂下,曹氏被擊敗了,那天下會怎樣亂,這是賈詡都不敢細想下去的。
“公子三思啊,真要是用水淹樊城,固然能使我軍攻克樊城,但在這樊城可不止有荊州兵,還有不少百姓啊。”
“是啊公子,真要決意這樣做,這對公子的名望也是不小的打擊。”
“公子,此事不到萬不得已下,斷然不可輕用啊。”
在短暫寂靜下,袁渙、魯肅、婁圭幾人神情激動,紛紛上前規勸起曹昂了。
他們所講的這些,正是他們沒有選擇講的原因。
在這個時代,名望是比命都還重要的。
“那要真是這樣,到時不僅樊城奪占不了,我軍所攻克之地都可能丟掉,屆時會引發什麽混亂,汝等可曾想過?”
見幾人這樣講,賈詡語氣淡漠道:“現在我軍要考慮的,不是一城一池的得失,而是整個天下的得失,伐荊之戰從公子決意打後,除了功成,再無第二條路可走,這些汝等難道就沒有想到?”
魯肅他們沉默了。
他們如何會沒有想到,可不到萬不得已下,這種計謀可斷然不能用啊,畢竟……
“文和說的沒錯。”
在此等態勢下,閻象臉色凝重,聲音低沉道:“就當下的形勢而言,水淹樊城,從快攻破此地,這是對我軍對有利的。”
閻象在將這些話講完,袁渙難以置信的看向閻象。
他怎樣都沒有想到,閻象居然會讚同賈詡的說法。
“不說了!!”
而在此時,曹昂聲音低沉道,這使得帳內眾人,無不思緒各異的看向曹昂。
“是非功過,待後人評述吧。”
曹昂眼神淩厲道:“文和先生所言,無疑是對我軍最有利,對荊州,對南陽、汝南四郡,甚至是對整個曹氏,都是最有利的。”
“大丈夫當斷則斷!”
“不管此事會惹來多少罵名,那就由某來背負,這與諸君無關,自即日起,開始籌備水淹樊城之事,某要領著大軍踏平樊城,圍攻襄陽,直到荊州重迴漢室治下!!”
曹昂的話,讓帳內之人,不少露出複雜的表情,他們知道,自家公子一旦決定的事,那是誰來勸都不好使的。
……
求五星好評,求打賞,拜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