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朕又禦駕親征
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沒底 作者:三才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皇後、袁貴妃、張皇後等人離開了衙署大堂。
“報!”
薊州衙署大堂外遠遠傳來斥候焦急的聲音。
“錦衣衛歸位,準許靠近!”崇禎大聲道。
一名斥候疾步而至,跪下稟道:
“陛下,潘永昌將軍所部被闖賊騎兵擊潰!”
“據前線觀察,潘將軍所部戰損超五成!”
崇禎全身汗毛都要豎起來了。
命他誘敵,他自己卻搭進去了!
“闖賊何人統兵?”
“迴陛下,李過!”
“朕交代的斥候通傳鏈條有沒有落實?”
“迴陛下,根據李指揮使的安排,自薊州車到遵化方向,每三裏設斥候中轉站一處!”
“每處配馬三匹!”
崇禎道:“很好!”
崇禎設計的這種斥候鏈條可以縮短軍情通傳時間。
實際上戰馬衝起來後,維持絕對巔峰速度隻能連續跑兩到三裏路。
然後需要減速一段時間後,才能再次起速。
按照傳統三十到四十裏換一次馬,等消息傳過來,戰場局勢早就變了。
“灤州方向有沒有消息?”
“迴陛下,這條線,不歸我負責!”
“下去吧!”
這名斥候剛轉身出衙署,劉希堯、張伯宗迴來了。
“免禮平身,說重點!”崇禎看著兩位將軍道。
張伯宗用手整理了一下眼罩,迴道:
“陛下,臣等殲滅刺客三十三名,抓了兩個活口。”
“李指揮使正在突審!”
崇禎看向劉希堯道:
“危急關頭,平順伯臨危不亂、舉措得當!朕果然沒有看錯人!”
“伯宗,你忠勇無雙,朕很欣賞。但畢竟年輕,以後多向平順伯、平西伯學習。”
張伯宗恭恭敬敬道:“臣遵旨!”
“王永吉何在?”崇禎問道。
劉希堯道:
“迴陛下,王督師正在核對全城百姓的戶貼和本地官府的戶籍。”
王永吉這種方法雖然很笨,即便不能查出刺客的確切身份來源,但至少可以在薊州城中撈出不少小魚小蝦。
“潘永昌所部誘敵失敗,恐怕有全軍覆沒之險。”
“平順伯,你即刻點兩萬精銳,朕要禦駕親征。”
“兩萬步卒全部攜帶長槍、大刀、弓箭。”
“對方是闖賊最精銳的騎兵,一隻虎李過統帶,朕要用步兵打騎兵!”
“兩刻鍾後,朕在西門等你。”
張伯宗急了,跪下道,“陛下萬萬不可!步兵打騎兵,非常兇險!”
劉希堯也是深感不妥,反對道:
“陛下,李過的騎兵戰力很強,不過臣也不懼。陛下萬萬不可冒險!”
“兩位不必多言!朕意已決!”
“張伯宗,棉花包還有多少儲備?”
“上次沒用完的棉花包尚餘五百多個,昨晚又趕製了一千餘個。”
“不過薊州城油料、棉花都快用完了。”
“工兵鏟現在打造了多少把了?”崇禎又問道。
“不到六百把。薊州城中鐵匠、鍛爐根本不夠用。”
“平順伯,張總兵麾下工兵營前往山海關運送樹幹去了。你部借調三千人給張伯宗!”
“臣遵旨!”
崇禎說完就大步出了衙署,從一名錦衣衛手中接過馬鞭,翻身上馬。
張伯宗跟著也上了馬,“錦衣衛除了留守人員外,全部隨本將軍護駕!”
“劉將軍,城中文廟是我部物資軍需臨時倉庫,工兵鏟、棉花包都在那裏存放。”
崇禎恨不得長出翅膀飛到戰場,策馬揚鞭,疾馳而去。
張伯宗和門口兩百名錦衣衛忙不迭跟了過去。
“張總兵,保護好陛下,南門見!”劉希堯大叫道。
眾人奔行至南門,崇禎舉手示意停止。
“張總兵麾下遊擊將軍李冬鬆參見陛下!”
周圍守城的軍士也跟著跪下施禮。
崇禎微笑道:“這城裏剛剛鬧過刺客,門口可還太平?”
李冬鬆迴道:“稟陛下,城門隻進不出。暫無可疑人員。”
“都起來吧。”
城外馬蹄聲響,一名斥候看到崇禎等人,立刻下馬。
“稟陛下,遵化那邊李過統領的騎兵正在追殺潘永昌將軍。”
“闖賊騎兵有多少人?潘永昌為何招架不住?”
“開戰前,李過親率三千名騎兵和潘將軍所部鏖戰。”
“打了一會兒後,李過後備七千騎兵全部衝過來,試圖包圍潘將軍他們。”
“潘永昌他們還剩多少人?”崇禎問道。
“大概剩餘一千多名!”
崇禎鬆了一口氣。
一千騎兵也是很大的戰功。如果潘永昌隻有幾百名騎兵,李過絕對不會帶兵追過去。
在一萬精銳騎兵的圍剿下,居然沒有全軍覆沒,潘永昌帶兵還算可以!
崇禎對斥候命令道:“下去吧,後續的戰情通報分送兩處,一份送到東南的鳳凰山。”
“一份送到城中的平西伯吳三桂處。”
張伯宗心中一驚,陛下又要整活了!
正說話間劉希堯帶著兩萬大軍從城中浩浩蕩蕩殺出。
崇禎提了一下韁繩,抽了一下馬鞭,向著東南方向而去。
“劉將軍,朕和張總兵先走一步了!駕!”
張伯宗、李東鬆還有兩百名錦衣衛騎著馬瘋狂追了上去。
陛下這種節奏,真的不太好容易跟上。
劉希堯除了千把名親兵都有戰馬,剩餘都是步兵。
“你們幾個副將,調度全軍,全速跟上。”
“一個半時辰後,鳳凰山紮營!”
“失期當斬!逢十殺一!”
劉希堯下達完命令後領著親兵跟了上去。
步兵寧願千軍萬馬中廝殺也不願意急行軍,真的能跑死人。
古代的步兵身上是穿著盔甲的,而且這次陛下又要求全部帶長槍。
這簡直要了老命。
劉希堯部下幾名副將一咬牙,帶頭就跑起來。
身後兩萬大軍跟著動了起來。
他們對這一帶地形不是很熟,隻知道鳳凰山有在東南方向,可這鳳凰山有多遠?
“老鄭,這鳳凰山有多遠?”
“我昨天還在琢磨周邊的輿圖,這鳳凰山不遠,才十裏地。”
“艸,十裏地,帶著長槍,一個半時辰跑到,非得累吐血不可!”
“別想了,陛下給兄弟們許諾分了這麽多地,跑死也值得。”
“對啊,總比跟著李自成到處瞎打瞎搶要好。”
“弟兄們,跟著老子跑!不要丟我們蓋虎軍的臉!”
“跑啊,跑死算逑!”
“逢十殺一,不跑必死!”
劉希堯常年造反,走南闖北,騎術相當了得,不一會兒就追上了崇禎他們。
看著一身龍袍的崇禎,劉希堯非常擔心。
戰場上刀劍無言,陛下總一身龍袍到處跑也不是個事兒啊。
“陛下,”劉希堯在崇禎側後方騎著馬喊道。
“臣有一事不明。不知當講不當講?”
崇禎頭都沒迴,“平順伯,你這不是廢話嗎,你都說出來了,朕難道讓你不講嗎?”
劉希堯語塞。心想,這還真的是廢話。
“陛下,為何要去鳳凰山?”
“大軍不是去支援潘永昌、孫文煥他們嗎?”
張伯宗也想知道這個答案。
“是啊,臣懇請陛下示下。”
“報!”
薊州衙署大堂外遠遠傳來斥候焦急的聲音。
“錦衣衛歸位,準許靠近!”崇禎大聲道。
一名斥候疾步而至,跪下稟道:
“陛下,潘永昌將軍所部被闖賊騎兵擊潰!”
“據前線觀察,潘將軍所部戰損超五成!”
崇禎全身汗毛都要豎起來了。
命他誘敵,他自己卻搭進去了!
“闖賊何人統兵?”
“迴陛下,李過!”
“朕交代的斥候通傳鏈條有沒有落實?”
“迴陛下,根據李指揮使的安排,自薊州車到遵化方向,每三裏設斥候中轉站一處!”
“每處配馬三匹!”
崇禎道:“很好!”
崇禎設計的這種斥候鏈條可以縮短軍情通傳時間。
實際上戰馬衝起來後,維持絕對巔峰速度隻能連續跑兩到三裏路。
然後需要減速一段時間後,才能再次起速。
按照傳統三十到四十裏換一次馬,等消息傳過來,戰場局勢早就變了。
“灤州方向有沒有消息?”
“迴陛下,這條線,不歸我負責!”
“下去吧!”
這名斥候剛轉身出衙署,劉希堯、張伯宗迴來了。
“免禮平身,說重點!”崇禎看著兩位將軍道。
張伯宗用手整理了一下眼罩,迴道:
“陛下,臣等殲滅刺客三十三名,抓了兩個活口。”
“李指揮使正在突審!”
崇禎看向劉希堯道:
“危急關頭,平順伯臨危不亂、舉措得當!朕果然沒有看錯人!”
“伯宗,你忠勇無雙,朕很欣賞。但畢竟年輕,以後多向平順伯、平西伯學習。”
張伯宗恭恭敬敬道:“臣遵旨!”
“王永吉何在?”崇禎問道。
劉希堯道:
“迴陛下,王督師正在核對全城百姓的戶貼和本地官府的戶籍。”
王永吉這種方法雖然很笨,即便不能查出刺客的確切身份來源,但至少可以在薊州城中撈出不少小魚小蝦。
“潘永昌所部誘敵失敗,恐怕有全軍覆沒之險。”
“平順伯,你即刻點兩萬精銳,朕要禦駕親征。”
“兩萬步卒全部攜帶長槍、大刀、弓箭。”
“對方是闖賊最精銳的騎兵,一隻虎李過統帶,朕要用步兵打騎兵!”
“兩刻鍾後,朕在西門等你。”
張伯宗急了,跪下道,“陛下萬萬不可!步兵打騎兵,非常兇險!”
劉希堯也是深感不妥,反對道:
“陛下,李過的騎兵戰力很強,不過臣也不懼。陛下萬萬不可冒險!”
“兩位不必多言!朕意已決!”
“張伯宗,棉花包還有多少儲備?”
“上次沒用完的棉花包尚餘五百多個,昨晚又趕製了一千餘個。”
“不過薊州城油料、棉花都快用完了。”
“工兵鏟現在打造了多少把了?”崇禎又問道。
“不到六百把。薊州城中鐵匠、鍛爐根本不夠用。”
“平順伯,張總兵麾下工兵營前往山海關運送樹幹去了。你部借調三千人給張伯宗!”
“臣遵旨!”
崇禎說完就大步出了衙署,從一名錦衣衛手中接過馬鞭,翻身上馬。
張伯宗跟著也上了馬,“錦衣衛除了留守人員外,全部隨本將軍護駕!”
“劉將軍,城中文廟是我部物資軍需臨時倉庫,工兵鏟、棉花包都在那裏存放。”
崇禎恨不得長出翅膀飛到戰場,策馬揚鞭,疾馳而去。
張伯宗和門口兩百名錦衣衛忙不迭跟了過去。
“張總兵,保護好陛下,南門見!”劉希堯大叫道。
眾人奔行至南門,崇禎舉手示意停止。
“張總兵麾下遊擊將軍李冬鬆參見陛下!”
周圍守城的軍士也跟著跪下施禮。
崇禎微笑道:“這城裏剛剛鬧過刺客,門口可還太平?”
李冬鬆迴道:“稟陛下,城門隻進不出。暫無可疑人員。”
“都起來吧。”
城外馬蹄聲響,一名斥候看到崇禎等人,立刻下馬。
“稟陛下,遵化那邊李過統領的騎兵正在追殺潘永昌將軍。”
“闖賊騎兵有多少人?潘永昌為何招架不住?”
“開戰前,李過親率三千名騎兵和潘將軍所部鏖戰。”
“打了一會兒後,李過後備七千騎兵全部衝過來,試圖包圍潘將軍他們。”
“潘永昌他們還剩多少人?”崇禎問道。
“大概剩餘一千多名!”
崇禎鬆了一口氣。
一千騎兵也是很大的戰功。如果潘永昌隻有幾百名騎兵,李過絕對不會帶兵追過去。
在一萬精銳騎兵的圍剿下,居然沒有全軍覆沒,潘永昌帶兵還算可以!
崇禎對斥候命令道:“下去吧,後續的戰情通報分送兩處,一份送到東南的鳳凰山。”
“一份送到城中的平西伯吳三桂處。”
張伯宗心中一驚,陛下又要整活了!
正說話間劉希堯帶著兩萬大軍從城中浩浩蕩蕩殺出。
崇禎提了一下韁繩,抽了一下馬鞭,向著東南方向而去。
“劉將軍,朕和張總兵先走一步了!駕!”
張伯宗、李東鬆還有兩百名錦衣衛騎著馬瘋狂追了上去。
陛下這種節奏,真的不太好容易跟上。
劉希堯除了千把名親兵都有戰馬,剩餘都是步兵。
“你們幾個副將,調度全軍,全速跟上。”
“一個半時辰後,鳳凰山紮營!”
“失期當斬!逢十殺一!”
劉希堯下達完命令後領著親兵跟了上去。
步兵寧願千軍萬馬中廝殺也不願意急行軍,真的能跑死人。
古代的步兵身上是穿著盔甲的,而且這次陛下又要求全部帶長槍。
這簡直要了老命。
劉希堯部下幾名副將一咬牙,帶頭就跑起來。
身後兩萬大軍跟著動了起來。
他們對這一帶地形不是很熟,隻知道鳳凰山有在東南方向,可這鳳凰山有多遠?
“老鄭,這鳳凰山有多遠?”
“我昨天還在琢磨周邊的輿圖,這鳳凰山不遠,才十裏地。”
“艸,十裏地,帶著長槍,一個半時辰跑到,非得累吐血不可!”
“別想了,陛下給兄弟們許諾分了這麽多地,跑死也值得。”
“對啊,總比跟著李自成到處瞎打瞎搶要好。”
“弟兄們,跟著老子跑!不要丟我們蓋虎軍的臉!”
“跑啊,跑死算逑!”
“逢十殺一,不跑必死!”
劉希堯常年造反,走南闖北,騎術相當了得,不一會兒就追上了崇禎他們。
看著一身龍袍的崇禎,劉希堯非常擔心。
戰場上刀劍無言,陛下總一身龍袍到處跑也不是個事兒啊。
“陛下,”劉希堯在崇禎側後方騎著馬喊道。
“臣有一事不明。不知當講不當講?”
崇禎頭都沒迴,“平順伯,你這不是廢話嗎,你都說出來了,朕難道讓你不講嗎?”
劉希堯語塞。心想,這還真的是廢話。
“陛下,為何要去鳳凰山?”
“大軍不是去支援潘永昌、孫文煥他們嗎?”
張伯宗也想知道這個答案。
“是啊,臣懇請陛下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