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輸入圖片鏈接即可插入圖片,限5個鏈接蒸飯


    這個事情是我真實所見。


    一個大家族的老人去世了。家裏搭棚子,請笳樂,請喪鼓。排場隆重。以示對老人離去的哀傷。


    客人來的多了,就擺流水席。開席的時候已經是晚上八九點鍾。


    老人的子女眾多,雖然忙碌,但也應付得來。


    就是在蒸飯的環章上出了問題。飯是用甑子蒸的,就是那種竹屜子,把漓好的米,放在裏麵,在把竹屜子擱在大鍋上,用水蒸。


    這家人廚房裏,飯蒸了一個多小時了,米飯竟然還是冷的。


    去看大鍋裏的水,卻在沸騰,可甑子就是不上汽。這下,子女們就犯了難。總不能讓來吊唁的客人,光吃菜,不吃飯吧。


    子女們都在為這個事情犯難。喪事上出怪事,本也常見,但真的碰見了,還真不好應付。


    子女們就問他們的母親。逝者的妻子。


    老人家畢竟經曆豐富。應該知道蹊蹺。


    可是老人家,不說話,也許是陪伴自己幾十年的伴侶走了。傷心的很,懶得理會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眼看,酒席上的來客,酒過三巡,要吃飯了。


    子女就給老母親說好話。


    老人還是不說話,隻是把大媳婦看著。


    這下子女們都明白了。


    老人子女眾多,卻隻有兩個兒子,一大一小,一個是長子,一個是幺兒,姑娘年齡都在中間。


    宜昌風俗,喪禮上的飯必須要長子媳婦來蒸的。


    可長子在若幹年前,不顧家人的反對,發達後,拋棄了發妻,另外尋了年輕漂亮的女人二婚。家人無法接受,仍然把前妻當做大嫂。並不待見長兄的後妻。


    即便是老人去世,仍然把從前的大嫂,請來蒸飯,表明態度,還是不把大嫂當外人。


    事情就出在這裏了,離門的大嫂,就是無法把飯蒸熟。


    無奈之下,隻好幺兒子的媳婦重新蒸飯。這下問題就解決了。飯不到二十分鍾。就蒸熟。


    大嫂心情鬱悶,頓時走了。原來去世的老人還挺計較這件事的。


    我就不繞彎子了,這就是我的家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宜昌鬼事(1、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蛇從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蛇從革並收藏宜昌鬼事(1、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