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要吃肉


    仍舊是個真實事件。發生在九十年代的最後一年。


    宜昌位於伍家崗的一個大型的國有企業宣布破產。上萬人全部失業。那時候叫下崗,一個比失業冠冕堂皇點的名詞。


    這個廠有大部分都是雙職工。


    年輕的,有文化的大學生無所謂,都另棲高枝,大展宏圖去了。


    可是誰能記得那些四十往上,五十不到的中年人呢。離退休還有很多年,子女都在上學,老人需要照顧。他們沒有了經濟來源。怎麽辦。


    這個年齡段的人,多數是五十年代生人。本該上學的時候,卻在農村下鄉。那裏有什麽文化知識,去麵對已經完全麵目全非的社會。


    他們所有的積蓄也都投入到自己單位的股票中。當初爭先恐後購買的原始股票,隨著企業的破產,現在擦屁股都嫌硌應。


    我一直認為,這是一場災難。


    一輩子都定時領取工資的中年男女,卻在如今到金山市場去批發點小商品迴來,到了晚上,在五一廣場上,擺地攤。賣一些鑰匙扣、梳子、襪子、水貨vcd碟片……物事。賣出一件,估計能掙幾毛錢。一個晚上下來,能掙十塊錢,算是生意紅火了。


    加入擺地攤的人越來越多,大家發現,浩浩蕩蕩擺攤的隊伍,都是從前的同事。以至於五一廣場的名字在那幾年,在民間,改換了名稱——八一廣場(不好意思,我還是把那家企業的名稱透露出來了)。


    身體較好的,隻能去幹保潔的工作。或是給某個單位看門房。年紀不是太老的,去送牛奶、送報紙……


    這些工作都有一個相似的地方——一個月薪水不超過四百塊錢。


    四百塊前能幹什麽?


    當時米價超過一元了,坐公交車也是一元。油五元一斤。煤氣壇子三十五……


    別看這些零零碎碎的小錢,一個貧窮家庭很難支持的。


    如果家裏有病人在臥……我無法想象。


    還有一個大頭(宜昌方言:主要支出):小孩子要讀書。教育也在改革,我不知道改革的核心是什麽目的,反正現實就是,讀書太貴,家庭很難承擔。


    我很慶幸我在那時候已經畢業,參加工作(我父母雖然不是這個企業的職工,但遭遇是一致的)。


    小孩子不僅要讀書,也要吃飯啊。而且處於發育期的小孩,飯量是很大的。學習這麽辛苦,也不能老是粗茶淡飯,營養不良。


    那時候的豬肉是六塊錢一斤。


    這個故事,看了題目就知道了,跟豬肉有關。


    這兩口子就是典型的示例,老人在床,單位垮了,醫藥費沒有地方報銷,隻好在家裏靜養吃著廉價的藥品


    ,苟延殘喘,靜靜地等待死亡,老人不停在抱怨,為什麽還是不死,老是不死……


    他們自己的身體都不好,也沒有存款做生意,他們曾經賣過盒飯,可是借來的本錢——當然隻有一兩千塊,在幾個月內就虧的幹幹淨淨。那年頭,連生意都不好做。


    兩口子沒有辦法了,隻能靠一個月兩百左右的低保生活。


    但他們還有個希望,一個支撐他們活下去的希望:兒子在讀一中,上高三,學習優異。


    夫婦兩人無數次的在夜間,長籲短歎,兒子要是學習糟糕就好了,早點到社會上去掙錢。可是……兒子若是考取名牌大學,怎麽辦,連三峽大學一年的學費都一萬了。


    能狠心讓兒子輟學嗎?他們做不到。兒子的前途、一生的幸福……


    兒子很懂事,每個星期迴來一次,吃一頓飯,把換洗衣服拿迴來換,兒子在學校洗衣服,用的洗衣粉會多一些。


    兒子拿生活費也從不多要。給多少是多少,有時是三十,有時是四十,有時候是——十五,十五元那次是母親腆著臉皮向鄰居臨時借的。


    兒子一次向父母提起,想買一點輔導書籍,班上別的同學都買了,老師推薦的。母親當時沒有做聲。


    兒子下一個星期迴家的時候,母親多給了他二十塊錢。兒子明白了家裏涼台上,為什麽多了那麽多爛紙箱子和空飲料瓶。


    兒子很懂事,默默的把錢收下。再迴家的時候,給母親帶迴一大袋鋁質的可樂瓶子。


    母親生氣了:誰叫你幹這些的?!


    兒子倔強的說:“反正他們喝了就丟了,我偷偷的去撿也不行嗎?”


    母親要打兒子:“你不能丟這個臉……不能……”


    母親的思想還是很傳統,認為撿渣貨很下賤。可是時代變了,勞動不分貴賤,人不分等級,靠雙手勤勞致富……


    這些道理,你相信嗎。


    我不信。


    兒子很聽話,他很乖,但他更聰明。


    兒子再到周末迴家,他不坐車了。他提前三個小時下課,從學校開始,穿越整個城區,走迴家。他倒不是為了章省那一塊錢的車費。他在路上撿空瓶子。既然母親認為他不能在學校丟人,他在街上撿,沒問題吧。一中到伍家崗的直線距離是十五公裏。


    兩口子焦急的等著本該早就到家的兒子,一直等到夜幕降臨。兒子迴來了。


    母親看著兒子灰頭土臉的提著個肮髒的蛇皮袋子,走進家門。立馬操起擀麵杖,可是打不下去。


    吃飯的時候,父親不停的勸兒子:“我們就是砸鍋賣鐵……就是砸鍋賣鐵……”


    兒子臨近高考了。兒子很瘦,麵黃肌瘦,兒子已經連續兩次迴來,沒吃上肉了。


    兒子在學校也買不起兩元一份的青椒炒肉。


    母親很愧疚,兒子吃的青菜,都是她在菜場散場的時候,撿來的。


    兒子吃到一半,很難為情的說:“老媽,要考試了,複習很緊,我……能不能吃點肉……”


    母親說:“下次,下次一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宜昌鬼事(1、2)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蛇從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蛇從革並收藏宜昌鬼事(1、2)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