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
徐平安繼續說,“我準備製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合格的學堂,一律取締!”
這個提議立即得到大家支持。
很快,一套嚴格的標準就出台了:
第一,教材必須使用正版;
第二,教師要經過考核;
第三,定期檢查教學內容;
第四,違規者永遠不得從事商業教育。
“這個辦法好!”李老先生說,“要從源頭上把關。”
正說著,突然有人來報:“不好了!蘇州那邊出事了!”
原來是一家商業學堂的學生集體鬧事,說學堂教的東西太死板,要求教些“實用”的。
“實用?”
徐平安冷笑,“他們眼裏的實用,就是投機取巧?”
“少主,要不要去看看?”
趙錢孫問。
“當然要去!”
徐平安說,“正好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們見識見識,什麽才是真正的商道!”
第二天,徐平安就到了蘇州。
學堂裏,幾十個年輕人正鬧哄哄的,看到徐平安來了,都安靜下來。
“聽說你們對課程有意見?”
徐平安開門見山地問。
一個年輕人站出來說:“徐大人,我們覺得天天講這些規矩太煩了。現在外麵賺錢的門道多著呢,為什麽非要按老規矩來?”
“是嗎?”
徐平安說,“那你們說說,外麵有什麽好門道?”
年輕人們你一言我一語:
“聽說有人用假貨賺了大錢……”
“還有人靠哄抬物價發財……”
“對啊,規矩是死的,人要活通啊……”
徐平安聽著,臉色越來越難看。
“好!”
他突然說,“既然你們覺得規矩沒用,那我問你們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用假貨賺錢好,那萬一害死了人呢?”
年輕人們頓時語塞。
“第二個問題:哄抬物價是能賺錢,但得罪了多少人?這些人以後還會跟你做生意嗎?”
沒人敢答話。
“第三個問題:如果人人都不守規矩,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麽樣?你們覺得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裏活得好嗎?”
整個教室鴉雀無聲。
徐平安繼續說:“你們以為不守規矩就能發財?我告訴你們,那都是小聰明!真正的商人,是要做百年大計的!”
說著,他讓人把永盛商號的少東家叫來,讓他現身說法。
少東家把自己的教訓說了一遍,年輕人們這才明白,違反規矩的代價有多大。
“記住,”
徐平安最後說,“商道就是人道。隻有遵守規矩,才能長久!”
處理完這件事,徐平安又加強了對商業學堂的管理。
同時,他也意識到,光靠管理還不夠,還要讓年輕人真正理解商業的真諦。
“趙錢孫,”
他說,“準備一下,我要親自去各地的商業學堂講課!”
“少主,您要去講課?”
趙錢孫驚訝地說。
“對!”
徐平安說,“隻有讓年輕人真正明白道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就這樣,徐平安開始了他的講學之旅。
從揚州到蘇州,從杭州到南京,他走遍了各地的商業學堂。
用生動的案例,用自己的經曆,向年輕人講述什麽才是真正的商道。
漸漸地,風氣開始改變了。
年輕人不再一味追求快錢,而是開始認真學習正道。
這一天,徐平安在書房裏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商道之大,在於守正。利可圖,但不可逾矩。財可求,但不可妄取。惟有明理守道,方能基業長青!”
夜色漸深,徐平安的書房裏依然亮著燈。
“少主,您該休息了。”
趙錢孫端著熱茶進來,看到徐平安還在伏案疾書。
“等會兒。”
徐平安頭也不抬,繼續寫著,“我得把這些想法趁熱打鐵寫下來。”
這天晚上,他正在寫一篇《商道十訓》,準備作為商業學堂的必修內容。
“少主,寫得怎麽樣了?”
趙錢孫好奇地問。
徐平安放下筆:“你聽聽看。”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念:
“其一,守信為本。商場如戰場,信用便是軍令。失信者,如軍中逃兵,自取敗亡。”
“其二,明理為先。不懂規矩者,如盲人摸象,終將誤入歧途。”
“其三,利當取義。利從何來?從義而來。舍義求利,利亦遠矣。”
“其四,財不妄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妄取者,如蟻附膻,終將自斃。”
“……其十,德為根本。商道即人道,無德者難以持久。故商人重德,方能基業長青。”
趙錢孫聽完,不禁拍手稱讚:“好啊!這十條寫得太好了!”
正說著,外麵傳來腳步聲,唐向文急匆匆地走進來。
“徐兄,出事了!”
“怎麽了?”
徐平安放下手中的筆。
“剛收到消息,杭州那邊有個商業學堂的學生,因為聽信了什麽歪門邪說,做起了黑心生意,結果……”
“結果怎樣?”
“結果害死了人!現在鬧得滿城風雨,很多人都說是我們辦學堂誤人子弟!”
徐平安眉頭一皺:“詳細說說。”
原來是一個商業學堂的學生,偷偷跟一些不法商人學了製假手法,用劣質材料冒充好貨。
結果有人用了他的假藥,當場斃命。
“這幫混賬東西!”
徐平安拍案而起,“趙錢孫,準備馬車,我們連夜趕往杭州!”
到了杭州,事態已經鬧大了。
很多人聚集在商業學堂門口,指責學堂教壞了年輕人。
“徐大人來了!”
人群中有人喊道。
眾人紛紛讓開一條路。
徐平安大步走進學堂,直接找到那個學生。
“說!誰教你這些歪門邪道的?”
那學生嚇得跪在地上:“是……是城西的王老板……”
“帶路!”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那個王老板。
這是個五十來歲的老奸商,看到徐平安來了,想跑卻被衙役攔住。
“王老板,”
徐平安冷冷地說,“你好大的膽子,敢教唆年輕人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
“我……我沒有啊……”
王老板抵賴道。
“還敢狡辯?”
徐平安把那個學生叫過來,當場對質。
學生把事情經過都說了,王老板這才承認確實是他教的。
徐平安繼續說,“我準備製定一個統一的標準。不合格的學堂,一律取締!”
這個提議立即得到大家支持。
很快,一套嚴格的標準就出台了:
第一,教材必須使用正版;
第二,教師要經過考核;
第三,定期檢查教學內容;
第四,違規者永遠不得從事商業教育。
“這個辦法好!”李老先生說,“要從源頭上把關。”
正說著,突然有人來報:“不好了!蘇州那邊出事了!”
原來是一家商業學堂的學生集體鬧事,說學堂教的東西太死板,要求教些“實用”的。
“實用?”
徐平安冷笑,“他們眼裏的實用,就是投機取巧?”
“少主,要不要去看看?”
趙錢孫問。
“當然要去!”
徐平安說,“正好讓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們見識見識,什麽才是真正的商道!”
第二天,徐平安就到了蘇州。
學堂裏,幾十個年輕人正鬧哄哄的,看到徐平安來了,都安靜下來。
“聽說你們對課程有意見?”
徐平安開門見山地問。
一個年輕人站出來說:“徐大人,我們覺得天天講這些規矩太煩了。現在外麵賺錢的門道多著呢,為什麽非要按老規矩來?”
“是嗎?”
徐平安說,“那你們說說,外麵有什麽好門道?”
年輕人們你一言我一語:
“聽說有人用假貨賺了大錢……”
“還有人靠哄抬物價發財……”
“對啊,規矩是死的,人要活通啊……”
徐平安聽著,臉色越來越難看。
“好!”
他突然說,“既然你們覺得規矩沒用,那我問你們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你們覺得用假貨賺錢好,那萬一害死了人呢?”
年輕人們頓時語塞。
“第二個問題:哄抬物價是能賺錢,但得罪了多少人?這些人以後還會跟你做生意嗎?”
沒人敢答話。
“第三個問題:如果人人都不守規矩,這個世界會變成什麽樣?你們覺得自己能在這樣的環境裏活得好嗎?”
整個教室鴉雀無聲。
徐平安繼續說:“你們以為不守規矩就能發財?我告訴你們,那都是小聰明!真正的商人,是要做百年大計的!”
說著,他讓人把永盛商號的少東家叫來,讓他現身說法。
少東家把自己的教訓說了一遍,年輕人們這才明白,違反規矩的代價有多大。
“記住,”
徐平安最後說,“商道就是人道。隻有遵守規矩,才能長久!”
處理完這件事,徐平安又加強了對商業學堂的管理。
同時,他也意識到,光靠管理還不夠,還要讓年輕人真正理解商業的真諦。
“趙錢孫,”
他說,“準備一下,我要親自去各地的商業學堂講課!”
“少主,您要去講課?”
趙錢孫驚訝地說。
“對!”
徐平安說,“隻有讓年輕人真正明白道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就這樣,徐平安開始了他的講學之旅。
從揚州到蘇州,從杭州到南京,他走遍了各地的商業學堂。
用生動的案例,用自己的經曆,向年輕人講述什麽才是真正的商道。
漸漸地,風氣開始改變了。
年輕人不再一味追求快錢,而是開始認真學習正道。
這一天,徐平安在書房裏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商道之大,在於守正。利可圖,但不可逾矩。財可求,但不可妄取。惟有明理守道,方能基業長青!”
夜色漸深,徐平安的書房裏依然亮著燈。
“少主,您該休息了。”
趙錢孫端著熱茶進來,看到徐平安還在伏案疾書。
“等會兒。”
徐平安頭也不抬,繼續寫著,“我得把這些想法趁熱打鐵寫下來。”
這天晚上,他正在寫一篇《商道十訓》,準備作為商業學堂的必修內容。
“少主,寫得怎麽樣了?”
趙錢孫好奇地問。
徐平安放下筆:“你聽聽看。”
他清了清嗓子,開始念:
“其一,守信為本。商場如戰場,信用便是軍令。失信者,如軍中逃兵,自取敗亡。”
“其二,明理為先。不懂規矩者,如盲人摸象,終將誤入歧途。”
“其三,利當取義。利從何來?從義而來。舍義求利,利亦遠矣。”
“其四,財不妄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妄取者,如蟻附膻,終將自斃。”
“……其十,德為根本。商道即人道,無德者難以持久。故商人重德,方能基業長青。”
趙錢孫聽完,不禁拍手稱讚:“好啊!這十條寫得太好了!”
正說著,外麵傳來腳步聲,唐向文急匆匆地走進來。
“徐兄,出事了!”
“怎麽了?”
徐平安放下手中的筆。
“剛收到消息,杭州那邊有個商業學堂的學生,因為聽信了什麽歪門邪說,做起了黑心生意,結果……”
“結果怎樣?”
“結果害死了人!現在鬧得滿城風雨,很多人都說是我們辦學堂誤人子弟!”
徐平安眉頭一皺:“詳細說說。”
原來是一個商業學堂的學生,偷偷跟一些不法商人學了製假手法,用劣質材料冒充好貨。
結果有人用了他的假藥,當場斃命。
“這幫混賬東西!”
徐平安拍案而起,“趙錢孫,準備馬車,我們連夜趕往杭州!”
到了杭州,事態已經鬧大了。
很多人聚集在商業學堂門口,指責學堂教壞了年輕人。
“徐大人來了!”
人群中有人喊道。
眾人紛紛讓開一條路。
徐平安大步走進學堂,直接找到那個學生。
“說!誰教你這些歪門邪道的?”
那學生嚇得跪在地上:“是……是城西的王老板……”
“帶路!”
很快,他們就找到了那個王老板。
這是個五十來歲的老奸商,看到徐平安來了,想跑卻被衙役攔住。
“王老板,”
徐平安冷冷地說,“你好大的膽子,敢教唆年輕人做這種傷天害理的事!”
“我……我沒有啊……”
王老板抵賴道。
“還敢狡辯?”
徐平安把那個學生叫過來,當場對質。
學生把事情經過都說了,王老板這才承認確實是他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