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
徐平安說,“來人,把他押到衙門去。另外,查封他的店鋪,看看還有多少黑心貨!”
處理完這件事,徐平安召集全城的商人開會。
“諸位,”
他嚴肅地說,“今天這事,給我們提了個醒。如果不把歪風邪氣徹底鏟除,以後還會有更多悲劇發生!”
眾人都點頭稱是。
“所以,”
徐平安繼續說,“從今天起,我要在全城推行‘商道守正’運動!”
“什麽是商道守正?”
有人問。
徐平安拿出剛寫好的《商道十訓》:“這就是我們要遵守的準則!”
他讓人把《商道十訓》刻成碑文,立在城中最顯眼的地方。
同時,他還組織商人成立了“守正會”,專門監督商業行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這還不夠。”
徐平安對趙錢孫說,“我們要讓所有商人都明白,做生意不是單純的賺錢,而是要對得起良心!”
於是,他在各個商業學堂增設了“商德”課程,請德高望重的老商人來講授經商之道。
同時,他還組織學生去各地考察,讓他們親眼看看那些守正道的商人是如何經營的。
漸漸的,風氣開始轉變。
越來越多的商人意識到,隻有守正道,才能基業長青。
這天,一個意外的訪客來了。
“少主,”
趙錢孫報告說,“外麵有個老者求見,說是專程從山東來的。”
“請進來。”
進來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者,精神矍鑠。
“老丈有何見教?”
徐平安問道。
“小老兒姓範,在山東開了四十年布莊。”
老者說,“聽說徐大人在推行商道守正,特意來看看。”
“哦?範老請說。”
“這些年,我看著不少同行起起落落。”
範老感慨道,“最後發現,那些能傳下去的店,都是守正道的。”
“範老有什麽高見?”
“我就想說,徐大人做的這些事太對了!”
範老說,“要是早些年就有人這麽教導,也不會有那麽多人走錯路啊!”
徐平安連忙請教:“範老在商場闖蕩多年,一定有很多經驗。不知可否為我們的學生講幾堂課?”
“這……”
範老有些猶豫,“我這個粗人,怕是講不好……”
“範老太謙虛了。”
徐平安說,“您的經曆就是最好的教材!”
在徐平安的盛情邀請下,範老終於答應了。
第二天,商業學堂裏擠滿了人。
範老講述了自己四十年的經商經曆,特別是那些守正道的故事。
“記住,”
他最後說,“商場如戰場,但不是你死我活的拚殺,而是以德服人的較量!”
學生們聽得入神,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徐平安也深受啟發。
他覺得,與其讓年輕人在課堂上死記硬背,不如多請這些有經驗的老商人來現身說法。
於是,他開始在各地尋訪德高望重的老商人,請他們到商業學堂講課。
這些老商人的故事,比任何說教都更有說服力。
漸漸的,“商道守正”的理念深入人心。
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重視信譽,講究道德。
一天,李老先生來訪,看到牆上的《商道十訓》,感慨道:“徐大人,你這十條比我們讀的聖賢書還要實在啊!”
徐平安笑道:“哪裏哪裏,我這不過是把古人的道理用在商場上罷了。”
“不,”
李老先生正色道,“你是把道理變成了活的。這才是真本事!”
徐平安若有所思:“是啊,任何道理都要實踐才有意義。我們這些年的努力,就是要讓商道真正走入人心。”
當天晚上,他又給《商道十訓》加了一條:
“商者,天下之通脈也。守正者,道之根本也。明此理者,可富可貴,可傳可久!”
東方剛露魚肚白,徐府外就已經排起了長隊。
“少主,”
趙錢孫一大早就來報告,“外麵來了好多外地商人,說是要拜訪您。”
徐平安放下手中的茶杯:“多少人?”
“至少有上百號人,還在不斷增加。”
“這麽多?”
徐平安有些意外,“他們都是從哪來的?”
“有北方的,有南方的,甚至還有西域來的商人。”
趙錢孫說,“他們都說聽說了您的‘商道守正’之舉,特意來取經。”
徐平安思索片刻:“既然來了這麽多人,不如開個商道大會吧。”
“商道大會?”
“對!正好借這個機會,讓各地商人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徐平安說,“你去安排一下,就在城南的大廣場舉行。”
很快,消息傳開,更多的商人聞訊趕來。
三天後,大廣場上人山人海。
來自各地的商人齊聚一堂,有的甚至不遠萬裏而來。
徐平安站在高台上,環視四周,心中感慨萬千。
“諸位遠道而來,”
他開口說道,“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麽是真正的商道!”
台下立刻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豎起耳朵聽。
“做生意,”
徐平安緩緩說道,“不是簡單的買賣,而是一門大學問。這裏麵有天道,有人道,有商道……”
他把這些年的心得和經驗,娓娓道來。
台下的商人聽得入神,不時點頭。
突然,人群中有人舉手:“徐大人,我有個問題。”
“請說。”
“我們那裏有個商人,專門坑蒙拐騙,但生意做得很大。這又該如何解釋?”
徐平安笑了:“我問你,這個商人做了多少年?”
“也就三五年吧。”
“那他的生意能傳給下一代嗎?”
“這……”
那人語塞,“估計是不行。”
“這就對了!”
徐平安說,“商道守正,不是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是為了百年基業!”
眾人恍然大悟,紛紛鼓掌。
這時,一個留著山羊胡的老者站起來:“徐大人說得對!我家的茶莊已經傳了四代,就是因為始終堅持誠信經營。”
“請這位老先生上台來,給大家講講經驗!”徐平安說。
老者上台後,講述了自家茶莊的經營之道。
特別是他們如何在困難時期仍堅持品質,最終贏得客戶信任的故事,讓在場的人深受觸動。
徐平安說,“來人,把他押到衙門去。另外,查封他的店鋪,看看還有多少黑心貨!”
處理完這件事,徐平安召集全城的商人開會。
“諸位,”
他嚴肅地說,“今天這事,給我們提了個醒。如果不把歪風邪氣徹底鏟除,以後還會有更多悲劇發生!”
眾人都點頭稱是。
“所以,”
徐平安繼續說,“從今天起,我要在全城推行‘商道守正’運動!”
“什麽是商道守正?”
有人問。
徐平安拿出剛寫好的《商道十訓》:“這就是我們要遵守的準則!”
他讓人把《商道十訓》刻成碑文,立在城中最顯眼的地方。
同時,他還組織商人成立了“守正會”,專門監督商業行為,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這還不夠。”
徐平安對趙錢孫說,“我們要讓所有商人都明白,做生意不是單純的賺錢,而是要對得起良心!”
於是,他在各個商業學堂增設了“商德”課程,請德高望重的老商人來講授經商之道。
同時,他還組織學生去各地考察,讓他們親眼看看那些守正道的商人是如何經營的。
漸漸的,風氣開始轉變。
越來越多的商人意識到,隻有守正道,才能基業長青。
這天,一個意外的訪客來了。
“少主,”
趙錢孫報告說,“外麵有個老者求見,說是專程從山東來的。”
“請進來。”
進來的是個頭發花白的老者,精神矍鑠。
“老丈有何見教?”
徐平安問道。
“小老兒姓範,在山東開了四十年布莊。”
老者說,“聽說徐大人在推行商道守正,特意來看看。”
“哦?範老請說。”
“這些年,我看著不少同行起起落落。”
範老感慨道,“最後發現,那些能傳下去的店,都是守正道的。”
“範老有什麽高見?”
“我就想說,徐大人做的這些事太對了!”
範老說,“要是早些年就有人這麽教導,也不會有那麽多人走錯路啊!”
徐平安連忙請教:“範老在商場闖蕩多年,一定有很多經驗。不知可否為我們的學生講幾堂課?”
“這……”
範老有些猶豫,“我這個粗人,怕是講不好……”
“範老太謙虛了。”
徐平安說,“您的經曆就是最好的教材!”
在徐平安的盛情邀請下,範老終於答應了。
第二天,商業學堂裏擠滿了人。
範老講述了自己四十年的經商經曆,特別是那些守正道的故事。
“記住,”
他最後說,“商場如戰場,但不是你死我活的拚殺,而是以德服人的較量!”
學生們聽得入神,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徐平安也深受啟發。
他覺得,與其讓年輕人在課堂上死記硬背,不如多請這些有經驗的老商人來現身說法。
於是,他開始在各地尋訪德高望重的老商人,請他們到商業學堂講課。
這些老商人的故事,比任何說教都更有說服力。
漸漸的,“商道守正”的理念深入人心。
越來越多的商人開始重視信譽,講究道德。
一天,李老先生來訪,看到牆上的《商道十訓》,感慨道:“徐大人,你這十條比我們讀的聖賢書還要實在啊!”
徐平安笑道:“哪裏哪裏,我這不過是把古人的道理用在商場上罷了。”
“不,”
李老先生正色道,“你是把道理變成了活的。這才是真本事!”
徐平安若有所思:“是啊,任何道理都要實踐才有意義。我們這些年的努力,就是要讓商道真正走入人心。”
當天晚上,他又給《商道十訓》加了一條:
“商者,天下之通脈也。守正者,道之根本也。明此理者,可富可貴,可傳可久!”
東方剛露魚肚白,徐府外就已經排起了長隊。
“少主,”
趙錢孫一大早就來報告,“外麵來了好多外地商人,說是要拜訪您。”
徐平安放下手中的茶杯:“多少人?”
“至少有上百號人,還在不斷增加。”
“這麽多?”
徐平安有些意外,“他們都是從哪來的?”
“有北方的,有南方的,甚至還有西域來的商人。”
趙錢孫說,“他們都說聽說了您的‘商道守正’之舉,特意來取經。”
徐平安思索片刻:“既然來了這麽多人,不如開個商道大會吧。”
“商道大會?”
“對!正好借這個機會,讓各地商人交流經驗,互相學習。”
徐平安說,“你去安排一下,就在城南的大廣場舉行。”
很快,消息傳開,更多的商人聞訊趕來。
三天後,大廣場上人山人海。
來自各地的商人齊聚一堂,有的甚至不遠萬裏而來。
徐平安站在高台上,環視四周,心中感慨萬千。
“諸位遠道而來,”
他開口說道,“今天我們就來談談,什麽是真正的商道!”
台下立刻安靜下來,所有人都豎起耳朵聽。
“做生意,”
徐平安緩緩說道,“不是簡單的買賣,而是一門大學問。這裏麵有天道,有人道,有商道……”
他把這些年的心得和經驗,娓娓道來。
台下的商人聽得入神,不時點頭。
突然,人群中有人舉手:“徐大人,我有個問題。”
“請說。”
“我們那裏有個商人,專門坑蒙拐騙,但生意做得很大。這又該如何解釋?”
徐平安笑了:“我問你,這個商人做了多少年?”
“也就三五年吧。”
“那他的生意能傳給下一代嗎?”
“這……”
那人語塞,“估計是不行。”
“這就對了!”
徐平安說,“商道守正,不是為了一時的利益,而是為了百年基業!”
眾人恍然大悟,紛紛鼓掌。
這時,一個留著山羊胡的老者站起來:“徐大人說得對!我家的茶莊已經傳了四代,就是因為始終堅持誠信經營。”
“請這位老先生上台來,給大家講講經驗!”徐平安說。
老者上台後,講述了自家茶莊的經營之道。
特別是他們如何在困難時期仍堅持品質,最終贏得客戶信任的故事,讓在場的人深受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