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先生笑道:“徐大人果然閑不住啊!”
“可不是嘛。”
徐平安也笑了。
“少主,出事了!”
趙錢孫匆匆跑進書房,手裏拿著一本書,“您看看這個!”
徐平安接過一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這是一本《商業致富經》,封麵看起來和他們編的讀本很像,但內容卻完全走樣了。
“他娘的!”
徐平安忍不住爆了粗口,“誰幹的好事?”
翻開書一看,是揚州一家書坊印的。
“這幫王八蛋,存心要把我們的心血糟蹋了!”
徐平安憤怒地拍案而起。
趙錢孫小心翼翼地說:“少主,現在這種假冒的書越來越多了。有的地方甚至把咱們的書改得麵目全非,專門教人些歪門邪道。”
“查!給我好好查!”
徐平安咬牙切齒,“看看背後是什麽人在搞鬼!”
就在這時,唐向文也來了:“徐兄,情況不太妙啊。那些假書害人不淺,已經有不少年輕人被帶歪了。”
“怎麽說?”
“你是不知道,現在有些年輕人看了那些假書,專門學些投機取巧的手段。前兩天還有人因為這個鬧出人命來!”
徐平安臉色更加難看:“詳細說說。”
原來揚州有個商人的兒子,看了假書上的內容,覺得做生意就是要不擇手段。
結果用假貨坑害客人,被人發現後起了衝突,打死了人。
“這事不能這麽算了!”
徐平安站起來,“趙錢孫,馬上準備馬車,我要親自去揚州查個明白!”
第二天一早,徐平安就帶著人馬浩浩蕩蕩地趕往揚州。
一路上,他們發現情況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很多地方都在賣這種假冒的商業書籍,而且花樣翻新,內容越來越離譜。
到了揚州,徐平安直接找到了印假書的書坊。
“你們……”
書坊老板看到徐平安,嚇得腿都軟了。
“說!”
徐平安冷冷地問,“是誰讓你們印這種害人的東西?”
老板支支吾吾地說:“是……是有人出錢讓我們印的……”
“誰?”
“是……是永盛商號的少東家……”
徐平安眼睛一眯:“永盛商號?有意思。趙錢孫,去把那個少東家給我請來!”
很快,永盛商號的少東家就被帶到了徐平安麵前。
這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穿著華麗,但眼神閃爍,一看就不是什麽正經人。
“說吧,為什麽要這麽做?”
徐平安直接問道。
少東家強作鎮定:“我……我不知道您在說什麽……”
“還敢裝?”
趙錢孫把那些假書往他麵前一扔,“這些都是你讓人印的吧?”
“我……”
少東家終於扛不住了,“我就是覺得徐大人您編的書太死板了。現在的年輕人誰還在乎那些規矩?大家都想著怎麽快快發財……”
“放屁!”
徐平安怒喝一聲,“你知道你這樣害了多少人嗎?”
正說著,外麵又進來一個中年人,看到這場景,連忙說:“徐大人息怒!小兒無知,請您大人大量!”
原來是永盛商號的老東家。
徐平安冷笑:“老東家,你教出這麽個好兒子啊!”
老東家苦笑:“都怪我平日太縱容他了。徐大人,隻要您肯饒過他這次,我一定好好管教!”
“管教?”
徐平安說,“光管教可不夠。這樣吧,我給你們兩個選擇。”
“請大人示下。”
“第一,把所有假書全部銷毀,並且在揚州城內張貼告示,承認錯誤。同時拿出一萬兩銀子,賠償那些被假書害了的人。”
“這……”老東家臉色變了變,“第二個選擇是什麽?”
“第二個選擇就是,我把這事鬧到官府去。你們覺得,官府會怎麽處理?”
父子倆對視一眼,都嚇得臉色發白。
“我們選第一個!”
老東家連忙說。
“好。”
徐平安點點頭,“不過還有個條件。”
“大人請說。”
“從今天起,永盛商號要負責監督揚州的圖書印刷。要是再讓我發現有人印這種假書,你們就等著掉腦袋吧!”
“是是是!我們一定盡心盡力!”
處理完這件事,徐平安又馬不停蹄地去了其他地方,凡是發現假書的地方都嚴懲不貸。
一個月後,假書的勢頭總算控製住了。
但徐平安知道,這隻是治標不治本。
“少主,”
趙錢孫問道,“您說這些人為什麽要印這種假書呢?”
徐平安歎了口氣:“還不是為了錢。那些昏了頭的年輕人,就喜歡看這些歪理邪說。讓他們覺得不用遵守規矩也能發財。”
“那怎麽辦?”
“所以啊,”
徐平安說,“光打擊假書還不夠。我們要讓人明白,違反規矩的代價有多大。”
說著,他叫來李老先生:“我們得加快進階篇的編寫了。這次要著重講講那些違反規矩的人是怎麽倒黴的。”
“對!”
李老先生說,“正好可以把這次的事情編進去,讓人引以為戒。”
徐平安點頭:“不過這次要更謹慎些。每印一本書,都要蓋上聯合會的印章。沒有印章的就是假的。”
“還有,”
他繼續說,“要派人定期去各地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決不姑息!”
就這樣,新的規定出台了。
各地商會也都積極配合,專門成立了檢查組,嚴查假冒偽劣的書籍。
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這天,趙錢孫拿來一份報告:“少主,您看看這個。”
徐平安接過一看,是各地商業學堂的情況匯總。
“有些地方的商業學堂辦得不像樣啊。”
他皺眉說,“居然有人打著咱們的旗號,專門教些歪門邪道!”
“是啊。”
趙錢孫說,“這些學堂表麵上用咱們的書,其實暗地裏另有一套。”
徐平安想了想:“看來光管書還不夠,連這些學堂也要管起來。”
當天下午,他就召集各地商會的代表開會。
“諸位,”
他開門見山地說,“商業學堂的問題必須重視起來。這可是培養下一代商人的地方,要是教歪了,後果不堪設想!”
眾人都點頭讚同。
“可不是嘛。”
徐平安也笑了。
“少主,出事了!”
趙錢孫匆匆跑進書房,手裏拿著一本書,“您看看這個!”
徐平安接過一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這是一本《商業致富經》,封麵看起來和他們編的讀本很像,但內容卻完全走樣了。
“他娘的!”
徐平安忍不住爆了粗口,“誰幹的好事?”
翻開書一看,是揚州一家書坊印的。
“這幫王八蛋,存心要把我們的心血糟蹋了!”
徐平安憤怒地拍案而起。
趙錢孫小心翼翼地說:“少主,現在這種假冒的書越來越多了。有的地方甚至把咱們的書改得麵目全非,專門教人些歪門邪道。”
“查!給我好好查!”
徐平安咬牙切齒,“看看背後是什麽人在搞鬼!”
就在這時,唐向文也來了:“徐兄,情況不太妙啊。那些假書害人不淺,已經有不少年輕人被帶歪了。”
“怎麽說?”
“你是不知道,現在有些年輕人看了那些假書,專門學些投機取巧的手段。前兩天還有人因為這個鬧出人命來!”
徐平安臉色更加難看:“詳細說說。”
原來揚州有個商人的兒子,看了假書上的內容,覺得做生意就是要不擇手段。
結果用假貨坑害客人,被人發現後起了衝突,打死了人。
“這事不能這麽算了!”
徐平安站起來,“趙錢孫,馬上準備馬車,我要親自去揚州查個明白!”
第二天一早,徐平安就帶著人馬浩浩蕩蕩地趕往揚州。
一路上,他們發現情況比想象的還要嚴重。
很多地方都在賣這種假冒的商業書籍,而且花樣翻新,內容越來越離譜。
到了揚州,徐平安直接找到了印假書的書坊。
“你們……”
書坊老板看到徐平安,嚇得腿都軟了。
“說!”
徐平安冷冷地問,“是誰讓你們印這種害人的東西?”
老板支支吾吾地說:“是……是有人出錢讓我們印的……”
“誰?”
“是……是永盛商號的少東家……”
徐平安眼睛一眯:“永盛商號?有意思。趙錢孫,去把那個少東家給我請來!”
很快,永盛商號的少東家就被帶到了徐平安麵前。
這是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穿著華麗,但眼神閃爍,一看就不是什麽正經人。
“說吧,為什麽要這麽做?”
徐平安直接問道。
少東家強作鎮定:“我……我不知道您在說什麽……”
“還敢裝?”
趙錢孫把那些假書往他麵前一扔,“這些都是你讓人印的吧?”
“我……”
少東家終於扛不住了,“我就是覺得徐大人您編的書太死板了。現在的年輕人誰還在乎那些規矩?大家都想著怎麽快快發財……”
“放屁!”
徐平安怒喝一聲,“你知道你這樣害了多少人嗎?”
正說著,外麵又進來一個中年人,看到這場景,連忙說:“徐大人息怒!小兒無知,請您大人大量!”
原來是永盛商號的老東家。
徐平安冷笑:“老東家,你教出這麽個好兒子啊!”
老東家苦笑:“都怪我平日太縱容他了。徐大人,隻要您肯饒過他這次,我一定好好管教!”
“管教?”
徐平安說,“光管教可不夠。這樣吧,我給你們兩個選擇。”
“請大人示下。”
“第一,把所有假書全部銷毀,並且在揚州城內張貼告示,承認錯誤。同時拿出一萬兩銀子,賠償那些被假書害了的人。”
“這……”老東家臉色變了變,“第二個選擇是什麽?”
“第二個選擇就是,我把這事鬧到官府去。你們覺得,官府會怎麽處理?”
父子倆對視一眼,都嚇得臉色發白。
“我們選第一個!”
老東家連忙說。
“好。”
徐平安點點頭,“不過還有個條件。”
“大人請說。”
“從今天起,永盛商號要負責監督揚州的圖書印刷。要是再讓我發現有人印這種假書,你們就等著掉腦袋吧!”
“是是是!我們一定盡心盡力!”
處理完這件事,徐平安又馬不停蹄地去了其他地方,凡是發現假書的地方都嚴懲不貸。
一個月後,假書的勢頭總算控製住了。
但徐平安知道,這隻是治標不治本。
“少主,”
趙錢孫問道,“您說這些人為什麽要印這種假書呢?”
徐平安歎了口氣:“還不是為了錢。那些昏了頭的年輕人,就喜歡看這些歪理邪說。讓他們覺得不用遵守規矩也能發財。”
“那怎麽辦?”
“所以啊,”
徐平安說,“光打擊假書還不夠。我們要讓人明白,違反規矩的代價有多大。”
說著,他叫來李老先生:“我們得加快進階篇的編寫了。這次要著重講講那些違反規矩的人是怎麽倒黴的。”
“對!”
李老先生說,“正好可以把這次的事情編進去,讓人引以為戒。”
徐平安點頭:“不過這次要更謹慎些。每印一本書,都要蓋上聯合會的印章。沒有印章的就是假的。”
“還有,”
他繼續說,“要派人定期去各地檢查。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決不姑息!”
就這樣,新的規定出台了。
各地商會也都積極配合,專門成立了檢查組,嚴查假冒偽劣的書籍。
但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這天,趙錢孫拿來一份報告:“少主,您看看這個。”
徐平安接過一看,是各地商業學堂的情況匯總。
“有些地方的商業學堂辦得不像樣啊。”
他皺眉說,“居然有人打著咱們的旗號,專門教些歪門邪道!”
“是啊。”
趙錢孫說,“這些學堂表麵上用咱們的書,其實暗地裏另有一套。”
徐平安想了想:“看來光管書還不夠,連這些學堂也要管起來。”
當天下午,他就召集各地商會的代表開會。
“諸位,”
他開門見山地說,“商業學堂的問題必須重視起來。這可是培養下一代商人的地方,要是教歪了,後果不堪設想!”
眾人都點頭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