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蘇澤就進入桃花源中。


    三畝農田裏穀穗低垂,阿農正帶著兩名農蘊童子收割稻穀。


    一座小型糧倉已經建成,包括引導童子在內的靈蘊童子,都在幫著將收獲的稻穀送入糧倉中。


    一個月時間,終於到了收獲了的日子。


    蘇澤走到糧倉,看著飽滿的稻穀,心中安定了不少。


    有這桃花源在,再怎麽也能悠然過一輩子了。


    蘇澤將引導童子喊來問道:


    “一個月到了,雇傭靈蘊童子的文脈之氣怎麽付?”


    引導童子搖晃著腦袋上的蘿卜苗,對著蘇澤說道:


    【隻要您展開長卷,同意支付就會自動扣除了。】


    蘇澤展開長卷,同意支付後,文脈之氣果然自動扣除了。


    如今桃花源中,加上阿農一共五名農蘊童子(農田*3,花田*1,雞舍*1),還有阿紙這麽一個匠蘊童子,阿遠一個遠遊童子,另外還有一名樵蘊童子。


    引導童子不需要支付費用,蘇澤每個月光是靈蘊童子的固定開支就已經達到了40點文脈之氣。


    蘇澤原本剩下75點文脈之氣(建造糧倉-5),加上從蔡襄書法上獲得的10點,現在扣掉工資,就剩下45點文脈之氣了。


    好肉疼啊。


    蘇澤看向印書坊,必須要盡快開源,增加文脈之氣的固定收入。


    蘇澤想到的辦法就是辦小報。


    正如張堯佐辦過的小報,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識字的普及,在汴京城辦小報,其實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


    在街頭,就有不少專職的報童,每月靠著販售小報為生。


    除了盜版邸報這類的專門刊登新聞和朝廷大政的小報之外,也有刊登新奇小說和民間故事的娛樂性小報。


    蘇澤希望的,是創辦一家能讓文人投靠的小報,這樣他就能通過投稿搜集到文脈之氣了。


    這也是他花費本錢,在桃花源中建造印書坊的原因。


    但是發行小報這件事,在大宋是個灰色地帶。


    張堯佐暗中辦小報,被發現後立刻向官家自首,親手解散了自己辦的印書坊。


    要辦小報,就要偷偷的辦,這點擁有桃花源的蘇澤就有天然的優勢。


    但是汴京城內的小報很多,想要創辦出名聲來,讓讀書人爭相投稿,那又是一件需要從長計議的事情了。


    隨著蘇澤扣除掉文脈之氣,從長卷中飛出一個個光球,這些光球繞著靈蘊童子們飛舞,最後被他們吸入身體中。


    蘇澤感覺這些蘿卜小人頭頂上的蘿卜苗都翠綠了一些,看來文脈之氣就是這些靈蘊童子的糧食啊。


    引導童子說道:


    【恭喜桃源主人在桃花源成功渡過一個月!靈蘊童子以文脈之氣為食,如果拖欠薪水他們會工作積極性下降,長期拖欠他們就會離開桃花源,請桃源主人好好搜集文脈之氣哦!】


    蘇澤點點頭,隻見到阿農收割完占城稻後,又開始翻整土地,接著將已經培育出牙眼的甘蔗苗種進土裏。


    剩餘兩塊農田,也已經準備好繼續播種占城稻。


    下個月就能收獲甘蔗了。


    再看雞圈中的雞,已經開始穩定的下蛋,有幾頭母雞已經可以吃了。


    如果手上的文脈之氣能寬裕些,蘇澤還準備種些蔬菜。


    另外也不知道升級了桃花源後,能不能出現酒樓之類的建築,如果能在桃花源製造美食,那就太舒服了。


    還是要快點搜集文脈之氣啊。


    蘇澤退出了桃花源,他整理了衣裝,今日是約著王安石和曾鞏聚會的日子,一定要好好褥些文脈之氣迴來!


    蘇澤沒有穿官袍,今天不是休沐的日子,若是身穿官服在街頭閑逛,搞不好會被言官抓到彈劾。


    而且這次曾鞏落第,蘇澤也不想刺激他,換上了原來那件普通的儒衫,蘇澤又從桃花源中提了一紮春筍,來到了張堯佐家的馬廄。


    張堯佐家距離王安石家還是有點遠的,看守馬廄的小廝知道蘇澤是張堯佐器重的後輩,從馬廄中挑選了一匹溫順的矮馬。


    馬是這個時代出行重要的交通工具,蘇澤這些日子也練習騎了騎,反正汴京城內也不能策馬揚鞭,隻是代步對騎術要求不高,蘇澤騎著馬向王安石家中而去。


    原本王安石家的院子在比較偏僻的巷子裏,但是蘇澤還沒到門口,巷子裏已經擠滿了馬車。


    蘇澤隻能下馬,他很快發現,這些馬車都是衝著王安石家去的。


    再往後快到王安石家院子門的時候,連步行牽馬都走不動了,就在這個時候王安石家大門吱呀一聲打開,身穿粗布儒衫的王安石從門內走出來,對著門口眾人道:


    “王某早已經和母族家女子定下婚約,過陣子就要迴籍成婚,諸位請迴吧。”


    原來是榜下捉婿啊。


    蘇澤恍然。


    王安石畢竟是第四名的甲科進士,前途遠大,那種在榜下打暈了迴去結親的事情,自然不敢用他的身上。


    但是打聽到王安石未婚之後,上門提親的絡繹不絕。


    王安石已經不止一次澄清自己早有婚約在身了,但是每日前來提親的人還是擠滿了巷子。


    蘇澤想起來,王安石的未婚妻吳氏,和他的母親吳夫人一樣出身江西金溪吳氏,也就是王安石的表妹。


    王安石十三歲的時候祖父病逝,他曾經隨著父親在臨川老家守孝,那時候就常和隔壁縣的吳家表兄妹們一起遊玩,他和未婚妻應該是兩小無猜,早就已經定下了親事。


    金溪吳氏也是一個顯貴的家族,家族出的進士人數比王家還多,這種親上加親的婚姻,在宋代也是正常的事情。


    蘇澤不由感慨,王安石果然拿著人生贏家劇本啊。


    青年高中進士,仕途順暢,一路上都有人舉薦他。


    還有一個兩小無猜的表妹,這不是爽文男主是什麽?


    聽到這裏,巷子裏等著提親的人才逐漸散開,蘇澤這才擠到了王安石家門口。


    見到蘇澤,王安石一喜,他連忙說道:


    “蘇兄什麽時候來的?”


    “介甫兄說要成婚的時候。”


    王安石難得有了些表情,隻是臉太黑顯不出來,他對著蘇澤說道:


    “曾子固已經到了,今日還有幾位新友要引薦給蘇兄!快進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無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鳥先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鳥先行並收藏北宋無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