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澤將馮士元帶進了自己的房間,又給了張府小廝一些銅錢,讓他幫著從巷子口的酒樓打包一點酒菜迴來,接著就拉著馮士元談起了汴京城內店宅務的問題。


    蘇澤說的果然沒錯,這汴京城內最了解店宅務的,就是這位前開封府故吏,後來的汴京店宅行會行首,呂公弼撈錢的黑手套馮士元了。


    馮士元也感念蘇澤的恩情,將自己知道的全都和盤托出說道:


    “店宅務設立之初,是先帝感念汴京城內居住大不易,以官營租房保民安生,但是至今幾十年下來,已經積弊叢生了。”


    蘇澤點點頭,任何製度都是這樣,無論製度設立的初衷是好的還是壞的,最後都會在執行的過程中不斷扭曲變形,運氣好一點的,成為官吏分肥的渠道,運氣差一點,則成為官吏害民的惡法。


    蘇澤問道:


    “馮君可要和我好好說道說道,這店宅務之弊。”


    馮士元有些感動,無論是做開封府的吏員,還是做這店宅行會的行首,呂公弼這些衙內們都沒有把自己當人看。


    馮士元知道是蘇澤扳倒了呂公弼,但是此時卻升不起對他的恨意。


    如今又在蘇澤這裏感受到了久違的尊重,馮士元認真說道:


    “第一弊就在常年拖欠房租,導致房屋老舊維修費用極大,導致店宅務入不敷出。”


    蘇澤點點頭,店宅務設立之初是為了利民,但是任何利民的舉措,在執行的時候都免不了被達官貴人占便宜。


    現代也有開寶馬住廉租房的案例,更不要是封建時代了。


    但是房屋維修開支的問題,蘇澤問道:


    “店宅務不是有五百匠戶的左右廂店宅修選指揮專司修護嗎?為何會維修費用極大?”


    馮士元說道:


    “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二弊了,這五百匠戶的左右廂店宅修選指揮,經常被派去給京師權貴修建房屋,前些年官家在皇城右掖門前給重臣修宅子,就征調了這批匠戶,甚至有時候還會被征去給權門修建私宅,勞役繁重,近些年逃亡甚多。”


    “所以每每店宅務要修葺房屋,都要花錢雇人,經常會請我們店宅行會的匠人。”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店宅務到底是怎麽樣的一個爛攤子。


    馮士元說道:


    “這也是汴京城內當差的通病了,城內權門眾多,總有做不完的差事,當年罪民在開封府當差的時候,也經常遇到這樣的事情,並非店宅務一家的問題。”


    “這麽多年來,能擋住這些權門的手,不讓開封府差役為權門所奴役的,也隻有範相公和鄭相公在任的時候能做到。”


    範相公就是範仲淹了,鄭相公就是當年將他開革出開封府的鄭戩了,蘇澤問道:


    “聽著話,馮君倒是不恨鄭相公?”


    馮士元低著頭說道:


    “是馮某枉法在先,鄭相公是秉公辦事,又怎麽能怨恨他呢?”


    蘇澤見觸到了馮士元的舊事,這時候張府小廝買來了酒菜,蘇澤暫時停止了話題,布上了酒菜後,對著馮士元說道:


    “先吃點東西,馮君慢慢和我說。”


    因為主審是包拯,馮士元在大理寺詔獄中沒有受刑,但是在大牢中也別指望吃好了,他狼吞虎咽了吃了幾口,這才繼續說道:


    “第三弊就是這些房屋老舊擁擠,所以鼠患嚴重,瘟病四起,而有些房屋已經累世而居了,被屋主違規擴建,經常發生火災,一旦起火店宅務就要被問責,呂衙內,呂公弼之前的勾當左廂店宅務公事,就是因為火情被貶謫出京的。”


    汴京城火災確實常見,蘇澤記得在正版的《清明上河圖》上,就繪製了好幾處的火情。


    一座百萬人口的超級城市,這樣的人口密度,不發生火災才是奇怪的。


    從北宋開始,因為城市規模的擴大,以及生態環境的問題,汴京城外的森林已經無法提供足夠的燃料。


    北宋專門設置石炭場,汴京城內的貧寒人家都會使用石炭取暖。


    石炭就是煤炭,因為煤炭儲存運輸不當,發生的火災和一氧化碳中毒事件數不勝數,汴京城內幾乎每年冬季都會發生幾起火災,在真宗朝的一場大火甚至燒了半個皇城。


    蘇澤這下子明白了,為什麽張堯佐勸自己不要接這個職位。


    責任大,風險大,事務雜,這店宅務是三樣全占了。


    蘇澤又說道:


    “馮君,你對店宅務所屬的房產都清楚吧?”


    馮士元自信的說道:


    “店宅務兩萬多件屋產,馮某不敢說都記得清楚,但是大部分的屋產位置馮某都知道在哪裏。”


    蘇澤不由的看了一眼馮士元,果然能夠被呂公弼選中做黑手套的,也不是普通人。


    馮士元這種累世的吏員世家出身,從小就耳濡目染官府明裏暗裏的規則,甚至比官員還要了解一個衙門內部的運轉規則。


    這也是蘇澤為什麽要請求皇帝赦免他的原因,現在的馮士元家產已經被充墨,後台也已經倒了,可以說是一無所有,正好可以為自己所用。


    如果沒有這樣的一個得力助手,上任之後連衙門內部辦事的規則都摸不透,甚至會被手下胥吏欺瞞蒙蔽。


    宋代地方治理的一大問題,就是官員調動過於頻繁,很多地方官員就是這樣,到任後用半年摸清楚情況,半年後剛剛開始準備有所作為,上級的調令已經到了。


    有的官員為了完成考課,幹脆將政務都交給胥吏,隻要能收足上級要求的錢糧就算交差。


    店宅務管理兩萬多間公租房產,情況甚至比治理一個縣還要複雜,蘇澤需要馮士元這麽一個切入點。


    蘇澤又說道:


    “當時呂公弼交給你的三千店宅務屋產,我聽說皇城司沒找到這些屋產租賃的賬本。”


    馮士元說道:


    “這些屋產賬目都在馮某腦子裏。”


    蘇澤不由的看向馮士元,自己還是小看了他的能力。


    蘇澤說道:


    “既然如此,這三千家屋產已經收歸店宅務所有,那就從這三千家開始,後天你帶著我去汴京城內看看這些屋產。”


    “遵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無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鳥先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鳥先行並收藏北宋無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