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挑菜忙。


    此時還沒有所謂的龍抬頭一說,但是二月二正是草長鶯飛的時候,汴京城內的百姓在這一日都會出城采摘野菜過節。


    而皇宮之中,官家也會賜下野菜宴給重臣們,這也屬於鼓勵農耕的節日。


    作為年後的一個重要節日,從不缺席各種熱鬧活動的汴京城的年輕士子們,卻都老實沒有摻和。


    因為三天後,就是禮部試的日子。


    臨死當然也要抱一抱佛腳,就連楊寘這樣恃才傲物的人,都撤去了登科樓的宴席,躲在屋內溫書。


    王安石同樣也在家中溫書,但是他卻總有一股揮之不去的憂慮籠罩在頭上。


    前幾日,禦史台真的動手了。


    前任國子監的監判宋祁,真的因為知國子監不利,以及在任期間國子監試的弊案,遭到了多名禦史的彈劾。


    一向對大臣優容的官家,因此也雷霆大怒。


    原本宋祁因為天章四友的案子,已經被驅逐出朝堂,改為知壽州(安徽省鳳台縣)了。


    原本朝堂大員,因為過錯出汴京改任知州也是正常的。


    但是這知州和知州也是有區別的。


    壽州就屬於距離汴京不遠,又在繁華地區的州,這就屬於優待了。


    但是這一次官家動怒,直接將宋祁改任惠州(廣東惠州),還除去了他天章閣的館職,這就是明顯的嚴懲了。


    雖說仁宗時期不殺士大夫的政治默契已經形成,但是讓你不是貶官就是在貶官的路上,最終客死他鄉,那也和殺人沒什麽區別了。


    烏台詩案後的蘇軾,就是這樣一路貶官一路到了海南,最後都沒能返迴汴京。


    除了宋祁的懲罰之外,還有幾個獲得禮部試資格的解生,因為此案被暫停了解生資格,不允許參加今年的禮部試。


    蘇澤的名字就在其中。


    王安石得到這個消息後,就去了蘇澤的小院。


    但是他卻從街坊得知,蘇澤已經賣了小院,王安石也沒找到蘇澤的新住處。


    難道蘇澤因為此事心灰意冷?離開汴京了?


    王安石找不到蘇澤,隻能返迴家中溫書。


    還沒進入官場,就遠距離見到了官場的殘酷,這讓王安石的心中大為震撼。


    也許在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眼中,人才根本就不是什麽重要的東西,反而權力才是他們最重要的。


    王安石想起蘇澤勸說他入仕改變官場的話,將這些雜念排出腦外,暗暗下定決心,這一次禮部試一定要考中!


    呂夷簡府上,呂公弼正在為父親收拾衣服。


    今年官家再次降旨,命令呂夷簡知貢舉,也就是擔任本次禮部試的主考官。


    翰林學士歐陽修為副知貢舉,也就是本次科舉的副考官。


    作為知貢舉,呂夷簡要提前進入禮部試考場鎖院出題,一直到禮部試的卷子批改完畢後才會離開,所以呂公弼才幫他收拾行囊。


    能主持知貢舉自然是天大的榮耀,宋代雖然進士都稱為天子門生,但是對於主持貢舉的大臣依然尊為師。


    世人也有“宰相不知貢舉不為相”的說法,這是因為主持一次貢舉,就能網羅一批新晉的進士,這些都是官場的未來。


    曆來那些權勢比較煊赫的宰相,都是多次知貢舉,並且擁有一定門生故吏,才能從上到下掌控朝局的。


    對於兒子的興奮,呂夷簡倒是比較淡定。


    他今年已經六十三歲了,身體已經老邁,眼睛也已經花了,知貢舉對他來說也是一件苦差事。


    比起培養門生,他更在意的還是西北的範仲淹。


    元月的時候,範仲淹急入汴京,官家開天章閣奏對。


    本以為是官家要重用範仲淹了。


    但是奏對後,範仲淹沒有被留在汴京為相,而是很快又返迴了西北。


    自己的部下王拱辰,兒子呂公弼,都以為是官家對範仲淹的奏對不滿意,還將他打發迴了西北。


    但是呂夷簡卻並不這麽覺得。


    西夏雖然打了兩場勝仗,但是國力已顯出頹勢,範仲淹這些日子在西北修建堡壘城寨,任用西北種家等新一代將門,招募西北蕃兵,已經站穩了腳跟。


    朝中已經有了西北議和的風聲,在這樣關鍵的時候,官家再想要重用範仲淹,也會將他留在西北。


    讓呂夷簡不安的,是這一次天章閣奏對的內容,卻一點都沒有放出來。


    開閣奏對,這是討論國家大政,除了君臣麵對之外,大臣也會上紮,將自己的政治藍圖宣告出來。


    可範仲淹在天章閣奏對的時候,和官家說了什麽?到底官家對範仲淹奏對的內容是什麽態度?


    呂夷簡已經是手眼通天了,在宮中也有買通的內侍,但是也沒能打探出這次奏對的一絲內容。


    這就讓呂夷簡很焦慮了。


    此外冊立太子的事情,因為妖書一案夭折,作為支持皇後的呂夷簡,也頗受打擊。


    但是這份焦慮也無人可以訴說,呂夷簡對著兒子問道:


    “鎖院的日子,你在家要安分點,切莫惹出事端來。”


    呂公弼自然是一口應下,他親自提著行李來到了相府門口,攙扶著呂夷簡上了前往貢院的馬車。


    等到父親走後,呂公弼也放鬆下來,他立刻對著身邊親隨說道:


    “速速去請幾位衙內來府內宴飲!”


    “另外讓馮士元送幾壇陳年壽眉酒過來!”


    -----------------


    二月五日,禮部試正式開始。


    王安石和曾鞏都排在隊伍中,等待搜檢身體進入貢院。


    事關前程的重大考試,所有人都不敢怠慢。


    雖然明知道蘇澤已經不能參加這一次的禮部試,王安石還是忍不住四下張望,果然沒有見到蘇澤的身影。


    王安石倒是看見了楊寘,對方微微點頭向王安石致意。


    總算是排到了王安石,士兵認真搜檢了他有沒有夾帶作弊工具,這才放他進入貢院。


    就在此時,王安石突然聽到了震耳欲聾的鼓聲。


    包括他在內,準備進入貢院的士子,都循著鼓聲迴頭看去。


    這是,皇宮方向?


    不隻是貢院,皇宮周圍的朝堂各省寺台監,都聽到了這鼓聲。


    少數幾個積年老吏想起了這鼓聲的來曆。


    登聞鼓,響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無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鳥先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鳥先行並收藏北宋無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