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更多的發聲權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段時間我在吉春的時候,有領導找過我,提到了讓我到吉春工作。”“這可是好事啊!”
老隊長點了點頭,讚許地說:“這可是一件好事,有能力的人都會受到重視的。”接著他安慰道,“你放心,我不會強行以情動人來挽留你,那樣對你不公平。”
“自打你第一天來到王家屯,我就能看出這小山村是留不住你的。走遲早是件定數。”他微笑著繼續,“挺好,今後若是去吉春,希望有機會迴來看看,王家屯永遠歡迎你迴來,你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
聽到老隊長的一番話語,薛成遠不由自主地笑了出來,“老隊長,我不是要去吉春,那裏的機會已經被我拒絕了。”
“不去吉春?為什麽?”老隊長顯然愣住了,要知道去吉春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好的機遇,能夠離開王家屯這個偏遠的小山村,成為都市一員,更何況是一個繁榮的大城市!
而這樣的好機會,怎麽就讓薛成遠推辭掉了呢?
“我現在正準備向縣 ** 遞交資料,他們會篩選後再交到地市級委員會,接下來由家旺叔進行審查,我和琇晶計劃去讀大學。”薛成遠進一步解釋,“由於之前的一些特殊情況,我們在最開始的時候沒能通過資格審查。但家旺叔不久前告訴我,現在的條件已經達到,可以盡快安排我們進入大學就讀,無需過多顧慮。”
“隻是我心裏有些擔憂,一旦離開,山屯的發展可能會遇到障礙或麻煩,因此已經向上級申請了一些支持和援助,同時希望調派一些人員。”
說到這裏,薛成遠頓了頓,補充了一句,“所以鄭桐這才被派來。”
老隊長頓時明白了許多,不禁稱讚:“難怪你提到要調鄭桐過來,原來你是早有準備,為山屯孩子的未來鋪路呢。”
老隊長臉上依然掛著笑容,並無太多傷感,他繼續道,“上大學是好事,我對家旺的眼光有信心,讀大學肯定比待在王家屯要好得多。”
“大學生啊,以前就像是舊社會中的狀元、秀才,不是有才華的人怎能考上!好!你和琇晶如果都考上大學,王家屯就會聞名四方了。咱們這窮鄉僻壤出了兩位高材生,簡直是鳳凰展翅飛天去啊!”他略顯激動地說,“整個公社至今連一個大學生都沒有。若真是你們兩人上大學走了,咱們公社可就有了兩位難得的人才!”
想到如此傑出的年輕人即將離開這片曾經給予他們庇護的土地,即便知道是為了追求更高遠的目標,老隊長的心中仍是充滿不舍。
但這畢竟是上大學,不是普通的工作。那些大學畢業生他有所耳聞,據說很多從吉春讀了兩年書後,到了縣裏都能一步登天坐上主任的位置,甚至直接步入仕途。既然如此,更不應耽誤像薛成遠和辛琇晶這樣有著偉大理想的年輕人了。
“對了,成遠,你們具體去什麽地方上學,什麽時候動身?我要提前做好準備,給你們餞行。”老隊長詢問道。
“我們打算去四九城讀大學,具體的出發時間可能是在明年的春天或者秋初,具體待定。” 薛成遠迴應。
“好的好的,還有些日子呢,不急。我這就記下來‘四九城大學’這個名字,找個機會再了解了解這所學校的情況。雖然我不太清楚它和其他院校有何不同之處,但想來既然是京師所在,必定是個不錯的地方。”
隨後,兩人又交流了一會兒,關於後續如何將他們的代課工作順利交給鄭桐與蔣碧雲等事情進行了細致的討論。
老隊長毫無異議,畢竟有人能接著教導孩子們,這讓他心懷感激,哪還有什麽可抱怨的。不久之後,鄭桐與蔣碧雲迅速進入了狀態,不到半個月便已上手教學。
鄭桐來自書香門第,地理與曆史尤為擅長,因此增加了這兩個課程,以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麵。
“成遠,你忙嗎?”
有一天,薛成遠在外邊圍著院子裏的雞鴨,時不時抬頭與天空中飛過的鳥兒打著招唿並拋灑一些食物。這時,魯定走到院子外詢問道。
“魯叔,您請進屋來吧,不要在外邊站。”
“成遠,我聽說你要走了?要去四九城上大學嗎?”魯定直截了當地問道。
“你怎麽知道這事?我可沒有向其他人透露過!”薛成遠疑惑地迴應。
“老隊長去山腳下打探消息時順便打聽了一下,那天我恰好下山去縣裏采購,兩人聊天間聽聞了一些。”魯定解釋道。
“雖未提名字,但符合條件且有資格前往四九城大學深造的,在王家屯也就你和辛琇晶二人而已。另外兩人是新來的,既沒立功也缺乏資曆,根本沒可能獲此機會。”
薛成遠放下手中的籠子:“果然不出你所料啊。”“挺好的,能去四九城讀書確實很不錯!
魯定滿意地點點頭:“比咱們強多了,你現在留在山村,無法實現遠大的抱負。”
“你的情況不一樣,留在村裏可能更合適。”薛成遠附和著說道。
“我了解。”
“你就放心去念書吧,四九城的一些關係我可以幫你調動一下,認識的朋友也頗多,到時候我會一一去信通知他們照應你。”
“若是你在四九城遇到什麽難題,直接找這些人就好了,一定會有人願意幫助你的。”
魯定滿臉笑容,興奮不已:“我說呢,像你這樣的人才怎麽可能長久困在王家屯這個小山村。”
“讀書真好!真是好啊!”
“畢業後踏入社會,你將擁有更多的發聲權,未來還得靠你們這一輩人了!”魯定滿懷期待地說道。
一場大雪覆蓋了長白山,山川銀裝素裹,沒有一處染雜其它色彩。
相比以往年份的大雪,這次降雪量並不算大,積雪也隻有半米多厚,而去年則達到一米以上,許多房屋因此受損倒塌。相對而言,今冬的情況還算幸運。
早晨還未天亮,村尾一家房門被打開,一個頭戴毛絨帽,身披舊軍裝的男人走了出來,輕輕合上門。
老隊長點了點頭,讚許地說:“這可是一件好事,有能力的人都會受到重視的。”接著他安慰道,“你放心,我不會強行以情動人來挽留你,那樣對你不公平。”
“自打你第一天來到王家屯,我就能看出這小山村是留不住你的。走遲早是件定數。”他微笑著繼續,“挺好,今後若是去吉春,希望有機會迴來看看,王家屯永遠歡迎你迴來,你想什麽時候來就什麽時候來。”
聽到老隊長的一番話語,薛成遠不由自主地笑了出來,“老隊長,我不是要去吉春,那裏的機會已經被我拒絕了。”
“不去吉春?為什麽?”老隊長顯然愣住了,要知道去吉春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極好的機遇,能夠離開王家屯這個偏遠的小山村,成為都市一員,更何況是一個繁榮的大城市!
而這樣的好機會,怎麽就讓薛成遠推辭掉了呢?
“我現在正準備向縣 ** 遞交資料,他們會篩選後再交到地市級委員會,接下來由家旺叔進行審查,我和琇晶計劃去讀大學。”薛成遠進一步解釋,“由於之前的一些特殊情況,我們在最開始的時候沒能通過資格審查。但家旺叔不久前告訴我,現在的條件已經達到,可以盡快安排我們進入大學就讀,無需過多顧慮。”
“隻是我心裏有些擔憂,一旦離開,山屯的發展可能會遇到障礙或麻煩,因此已經向上級申請了一些支持和援助,同時希望調派一些人員。”
說到這裏,薛成遠頓了頓,補充了一句,“所以鄭桐這才被派來。”
老隊長頓時明白了許多,不禁稱讚:“難怪你提到要調鄭桐過來,原來你是早有準備,為山屯孩子的未來鋪路呢。”
老隊長臉上依然掛著笑容,並無太多傷感,他繼續道,“上大學是好事,我對家旺的眼光有信心,讀大學肯定比待在王家屯要好得多。”
“大學生啊,以前就像是舊社會中的狀元、秀才,不是有才華的人怎能考上!好!你和琇晶如果都考上大學,王家屯就會聞名四方了。咱們這窮鄉僻壤出了兩位高材生,簡直是鳳凰展翅飛天去啊!”他略顯激動地說,“整個公社至今連一個大學生都沒有。若真是你們兩人上大學走了,咱們公社可就有了兩位難得的人才!”
想到如此傑出的年輕人即將離開這片曾經給予他們庇護的土地,即便知道是為了追求更高遠的目標,老隊長的心中仍是充滿不舍。
但這畢竟是上大學,不是普通的工作。那些大學畢業生他有所耳聞,據說很多從吉春讀了兩年書後,到了縣裏都能一步登天坐上主任的位置,甚至直接步入仕途。既然如此,更不應耽誤像薛成遠和辛琇晶這樣有著偉大理想的年輕人了。
“對了,成遠,你們具體去什麽地方上學,什麽時候動身?我要提前做好準備,給你們餞行。”老隊長詢問道。
“我們打算去四九城讀大學,具體的出發時間可能是在明年的春天或者秋初,具體待定。” 薛成遠迴應。
“好的好的,還有些日子呢,不急。我這就記下來‘四九城大學’這個名字,找個機會再了解了解這所學校的情況。雖然我不太清楚它和其他院校有何不同之處,但想來既然是京師所在,必定是個不錯的地方。”
隨後,兩人又交流了一會兒,關於後續如何將他們的代課工作順利交給鄭桐與蔣碧雲等事情進行了細致的討論。
老隊長毫無異議,畢竟有人能接著教導孩子們,這讓他心懷感激,哪還有什麽可抱怨的。不久之後,鄭桐與蔣碧雲迅速進入了狀態,不到半個月便已上手教學。
鄭桐來自書香門第,地理與曆史尤為擅長,因此增加了這兩個課程,以豐富孩子們的知識麵。
“成遠,你忙嗎?”
有一天,薛成遠在外邊圍著院子裏的雞鴨,時不時抬頭與天空中飛過的鳥兒打著招唿並拋灑一些食物。這時,魯定走到院子外詢問道。
“魯叔,您請進屋來吧,不要在外邊站。”
“成遠,我聽說你要走了?要去四九城上大學嗎?”魯定直截了當地問道。
“你怎麽知道這事?我可沒有向其他人透露過!”薛成遠疑惑地迴應。
“老隊長去山腳下打探消息時順便打聽了一下,那天我恰好下山去縣裏采購,兩人聊天間聽聞了一些。”魯定解釋道。
“雖未提名字,但符合條件且有資格前往四九城大學深造的,在王家屯也就你和辛琇晶二人而已。另外兩人是新來的,既沒立功也缺乏資曆,根本沒可能獲此機會。”
薛成遠放下手中的籠子:“果然不出你所料啊。”“挺好的,能去四九城讀書確實很不錯!
魯定滿意地點點頭:“比咱們強多了,你現在留在山村,無法實現遠大的抱負。”
“你的情況不一樣,留在村裏可能更合適。”薛成遠附和著說道。
“我了解。”
“你就放心去念書吧,四九城的一些關係我可以幫你調動一下,認識的朋友也頗多,到時候我會一一去信通知他們照應你。”
“若是你在四九城遇到什麽難題,直接找這些人就好了,一定會有人願意幫助你的。”
魯定滿臉笑容,興奮不已:“我說呢,像你這樣的人才怎麽可能長久困在王家屯這個小山村。”
“讀書真好!真是好啊!”
“畢業後踏入社會,你將擁有更多的發聲權,未來還得靠你們這一輩人了!”魯定滿懷期待地說道。
一場大雪覆蓋了長白山,山川銀裝素裹,沒有一處染雜其它色彩。
相比以往年份的大雪,這次降雪量並不算大,積雪也隻有半米多厚,而去年則達到一米以上,許多房屋因此受損倒塌。相對而言,今冬的情況還算幸運。
早晨還未天亮,村尾一家房門被打開,一個頭戴毛絨帽,身披舊軍裝的男人走了出來,輕輕合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