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難得的機會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薛成遠接過她遞來的水杯,“其實也不必太過於緊張課程準備了,將來這些東西交給鄭桐就好了,由他來負責教學。”
“鄭桐,蔣碧雲是否已經過來了?”“他來了,和我一起的。”
鄭桐聽後,顯得十分意外地看著薛成遠:“成遠,你剛才那番話是什麽意思?以後不再需要準備課程了?我真的不明白你的意思。”
“你難道沒看過我給你的信嗎?” “看過了。”
“看過就明白了,所有的事情在信裏都說清楚了。”“但是,你真的是要離開這裏嗎!”
鄭桐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大眼睛望著薛成遠:“我以為你說著玩的,沒想到你是真的。”
“我何時說過玩笑話,這一切早就定下來了。讓你來此地的原因一來是因為在陝北生活不容易,而長白山這裏的條件更好;”
“另外,琇晶和我計劃要去讀書,這樣你可以繼續在此地教學,同時距離鍾躍民他們也更近,不是比留在陝北好得多嗎?”
聽完薛成遠的話,辛琇晶忍不住插話問道:“成遠,為什麽你現在突然不想讓我備課了,即使去上學也不是立刻的事情吧。”
“這不影響現在的備課,還是要準備給孩子們講課啊!”
薛成遠進一步解釋道,“這次我去吉春,領導提到了此事,我已經確定要去大學讀書。”
“期間我還特地拜訪了家旺叔叔,與他探討過這件事,他也認為我現在可以去了。”
薛成遠想起了與王家旺對話的情景,內心有了更加堅定的決心。現在是1972年,冬天即將到來,時間似乎總是匆匆流逝。眼下,這個時機對於返迴城市求學來說恰逢其時。
考慮到當前大學為兩年製,比後來四年製的學習周期更短。倘若今年年初入學,兩年後的學業結束再加上隨後兩年的工作經曆,將會達到一個非常理想的轉折點。
那將是展現自己能力的最佳時機。
不僅如此,目前國際形勢也經曆了變化,年初的訪問極大地促進了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他不僅熟練掌握了俄語和英語這兩門外語,即便當前俄語的作用不明顯,但在未來依然有著巨大的潛在價值。
之前與一些來自北方的朋友交流過,認識了不少人,在迴程途中已經與幾位通過了一次書信。
如今鮑裏斯已經迴到了他的故鄉,新的通信地址也已提供給薛成遠,便於雙方繼續保持聯係。
國立大學的弗拉基米爾同誌也發來了郵件,主要是表達了友誼和日常的關懷之詞。
然而,由於兩國間的關係尚未迴暖,跨境書寫信件的進程依然是漫長的。
“你去吉春難道不隻是為了山屯的發展而與領導溝通嗎?為何突然談起去上學的安排?” “這隻是在討論中偶爾提及的,本來也是預定好的事情。”
薛成遠微笑著說:“上級打算讓我明年初到吉春工作,但我覺得這不合適,直接謝絕了,並且表示我已經安排好,準備明上去大學了。”
“去吉春總比在王家屯忙好得多吧?”“成遠,你怎麽會這麽想!”
鄭桐焦慮地說:“既然有機會到吉春工作,為什麽不願意呢?何況是領導親自提議,這是多難得的機會。”
“如果你到吉春工作,你的戶籍又能變迴城市,還能得到上麵領導的幫助,你今後的路不是更好走了嗎?”
“換成你,你願意留在這還是去吉春?”“其實我一直希望能迴到四九城。”
“沒想到,我們想的一樣啊。”
薛成遠站起來,輕拍了鄭桐的肩:“我也絕對不會去吉春工作,哪怕不上大學也不想迴那兒,我隻會留在王家屯或等機會迴去城裏。”
“別傻坐著了,快迴去準備準備吧,這都快到飯點了。”
鄭桐應了一聲轉身離去。“我們真的要離開這兒嗎?”
看到鄭桐離開後,辛琇晶問道:“我們真要去上大學了嗎?上大學的人是怎麽被選出來的?萬一我們倆被分開了怎麽辦?我還不如繼續留在這裏等你。”
“這個不用擔心,我自然會有辦法保證我們不會分開。”
薛成遠招唿辛琇晶幫忙準備做飯,打算今天把鄭桐的一切都安排妥當。
“成遠,我們現在知道去哪裏上學和什麽時候出發嗎?”
一邊準備飯菜一邊辛琇晶接著問:“你總該給我個大概的說法吧?”
“如果要去的話,就是到四九城。”
“四九城隻有兩所大學招收大學生,這是上次你說過的對吧?”“不錯,四九城大學就是這兩所大學中的一所!”
薛成遠站起身:“接下來按照程序,先讓縣裏給個推薦名額,然後提交上去,最後經過家旺叔那關審查就可以了。”
“家旺叔說審查肯定沒問題的,你就安心吧。”
“估計這個冬天就能定下來,晚些也就是明年夏季了。”“所以這個年我們還要在王家屯好好過!”
不管怎樣,這都是個大事。
飯後,薛成遠領著鄭桐還有蔣碧雲一同前往老隊長家中。此刻老隊長還未吃完他的晚飯,之前一直在忙著分配和檢查庫存,整整忙碌了一個下午。
見到薛成遠來訪,老隊長立即熱情地招唿大家一起吃飯。
“您先吃飯,我不餓,已經吃過了,等你吃完我們再說。”“走,我們到外頭說話。”
老隊長拿起飯碗吃了幾口,隨後招唿薛成遠和鄭桐往外麵走。
“有啥事就說吧,你這時候來找我一定是有要事,你從不在沒事兒時來找我閑談的。”
“話不能這麽說,有時候談談心也是一種交往嘛。”
薛成遠笑道:“不過這次確實是有些重要的事情要說。”
“你講就好,我聽著。人生數十載,還有什麽大事是解決不了的。”“也沒那麽誇張。”
“隻是明年我的動向可能會有所變化。”“動向變化?去哪兒呢?”
老隊長一臉不解地問薛成遠:“你要去哪兒?”他一聽說這事,連吃飯的興趣都沒了。
“鄭桐,蔣碧雲是否已經過來了?”“他來了,和我一起的。”
鄭桐聽後,顯得十分意外地看著薛成遠:“成遠,你剛才那番話是什麽意思?以後不再需要準備課程了?我真的不明白你的意思。”
“你難道沒看過我給你的信嗎?” “看過了。”
“看過就明白了,所有的事情在信裏都說清楚了。”“但是,你真的是要離開這裏嗎!”
鄭桐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瞪大眼睛望著薛成遠:“我以為你說著玩的,沒想到你是真的。”
“我何時說過玩笑話,這一切早就定下來了。讓你來此地的原因一來是因為在陝北生活不容易,而長白山這裏的條件更好;”
“另外,琇晶和我計劃要去讀書,這樣你可以繼續在此地教學,同時距離鍾躍民他們也更近,不是比留在陝北好得多嗎?”
聽完薛成遠的話,辛琇晶忍不住插話問道:“成遠,為什麽你現在突然不想讓我備課了,即使去上學也不是立刻的事情吧。”
“這不影響現在的備課,還是要準備給孩子們講課啊!”
薛成遠進一步解釋道,“這次我去吉春,領導提到了此事,我已經確定要去大學讀書。”
“期間我還特地拜訪了家旺叔叔,與他探討過這件事,他也認為我現在可以去了。”
薛成遠想起了與王家旺對話的情景,內心有了更加堅定的決心。現在是1972年,冬天即將到來,時間似乎總是匆匆流逝。眼下,這個時機對於返迴城市求學來說恰逢其時。
考慮到當前大學為兩年製,比後來四年製的學習周期更短。倘若今年年初入學,兩年後的學業結束再加上隨後兩年的工作經曆,將會達到一個非常理想的轉折點。
那將是展現自己能力的最佳時機。
不僅如此,目前國際形勢也經曆了變化,年初的訪問極大地促進了國家之間的友好往來,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他不僅熟練掌握了俄語和英語這兩門外語,即便當前俄語的作用不明顯,但在未來依然有著巨大的潛在價值。
之前與一些來自北方的朋友交流過,認識了不少人,在迴程途中已經與幾位通過了一次書信。
如今鮑裏斯已經迴到了他的故鄉,新的通信地址也已提供給薛成遠,便於雙方繼續保持聯係。
國立大學的弗拉基米爾同誌也發來了郵件,主要是表達了友誼和日常的關懷之詞。
然而,由於兩國間的關係尚未迴暖,跨境書寫信件的進程依然是漫長的。
“你去吉春難道不隻是為了山屯的發展而與領導溝通嗎?為何突然談起去上學的安排?” “這隻是在討論中偶爾提及的,本來也是預定好的事情。”
薛成遠微笑著說:“上級打算讓我明年初到吉春工作,但我覺得這不合適,直接謝絕了,並且表示我已經安排好,準備明上去大學了。”
“去吉春總比在王家屯忙好得多吧?”“成遠,你怎麽會這麽想!”
鄭桐焦慮地說:“既然有機會到吉春工作,為什麽不願意呢?何況是領導親自提議,這是多難得的機會。”
“如果你到吉春工作,你的戶籍又能變迴城市,還能得到上麵領導的幫助,你今後的路不是更好走了嗎?”
“換成你,你願意留在這還是去吉春?”“其實我一直希望能迴到四九城。”
“沒想到,我們想的一樣啊。”
薛成遠站起來,輕拍了鄭桐的肩:“我也絕對不會去吉春工作,哪怕不上大學也不想迴那兒,我隻會留在王家屯或等機會迴去城裏。”
“別傻坐著了,快迴去準備準備吧,這都快到飯點了。”
鄭桐應了一聲轉身離去。“我們真的要離開這兒嗎?”
看到鄭桐離開後,辛琇晶問道:“我們真要去上大學了嗎?上大學的人是怎麽被選出來的?萬一我們倆被分開了怎麽辦?我還不如繼續留在這裏等你。”
“這個不用擔心,我自然會有辦法保證我們不會分開。”
薛成遠招唿辛琇晶幫忙準備做飯,打算今天把鄭桐的一切都安排妥當。
“成遠,我們現在知道去哪裏上學和什麽時候出發嗎?”
一邊準備飯菜一邊辛琇晶接著問:“你總該給我個大概的說法吧?”
“如果要去的話,就是到四九城。”
“四九城隻有兩所大學招收大學生,這是上次你說過的對吧?”“不錯,四九城大學就是這兩所大學中的一所!”
薛成遠站起身:“接下來按照程序,先讓縣裏給個推薦名額,然後提交上去,最後經過家旺叔那關審查就可以了。”
“家旺叔說審查肯定沒問題的,你就安心吧。”
“估計這個冬天就能定下來,晚些也就是明年夏季了。”“所以這個年我們還要在王家屯好好過!”
不管怎樣,這都是個大事。
飯後,薛成遠領著鄭桐還有蔣碧雲一同前往老隊長家中。此刻老隊長還未吃完他的晚飯,之前一直在忙著分配和檢查庫存,整整忙碌了一個下午。
見到薛成遠來訪,老隊長立即熱情地招唿大家一起吃飯。
“您先吃飯,我不餓,已經吃過了,等你吃完我們再說。”“走,我們到外頭說話。”
老隊長拿起飯碗吃了幾口,隨後招唿薛成遠和鄭桐往外麵走。
“有啥事就說吧,你這時候來找我一定是有要事,你從不在沒事兒時來找我閑談的。”
“話不能這麽說,有時候談談心也是一種交往嘛。”
薛成遠笑道:“不過這次確實是有些重要的事情要說。”
“你講就好,我聽著。人生數十載,還有什麽大事是解決不了的。”“也沒那麽誇張。”
“隻是明年我的動向可能會有所變化。”“動向變化?去哪兒呢?”
老隊長一臉不解地問薛成遠:“你要去哪兒?”他一聽說這事,連吃飯的興趣都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