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不斷提升自己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提了一把幹草和一筐種子前往畜舍。先是給牛羊投放了一些幹草,然後又為新建的兔子窩增添了新的草食。
忙碌中,又一個人同樣裝扮,拿著鏟子步入牲口棚。“魯叔,這麽早就起床啦?”鄭桐見狀問候道。
“其實還不如下你早,你這麽早就起來了幹嘛?等到太陽出來上課之前這些事我來做就好。”魯定一邊看著正在照料的動物,一邊關切地問道。
“我也沒什麽事情做,吃的飽、穿得暖,睡個好覺起來照顧牛羊兔子、喂雞鴨鵝,還挺自在。”
鄭桐撒完飼料,輕輕拍了拍手上的塵土:“魯叔,等中午空的時候教我俄語吧,我打算繼續學習。”
“這自然沒有問題,小事一樁。”
魯定清理出牲口的排泄物,將它們堆在一旁,再用整齊的方式鏟進放滿稻草的筐中。
“其實,以你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和自學的能力,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
“以後如果大學入學考試還像過去那樣公平公正,你一定會考上的。”
“或者你還可以選擇留在山屯努力工作幾年,做出一些成績,到那時憑借推薦信也能進入大學。”
“你看成遠,他已經確保明年秋季就能前往京城上學了,你也有這樣的潛力。”
一旁的鄭桐站起身來,手中提著盛滿草種和其他雜物的籃子說道:“魯叔,您這是看得太遠了。我和成遠不一樣,人家是真正的能人,做出了許多貢獻,才有了上大學的機會。”
“他在王家屯這些年幹了很多實事,現在已經是地委的勞動模範,我怎麽能與他相比?”
“我不如成遠那麽有能力,也知道自己的實際能力如何,家裏的情況也和成遠不同,靠推薦上大學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
“我現在就想踏踏實實地待在王家屯,逐步學習,教會孩子們知識,同時向您學習俄語,向嬸嬸學習外語,不斷提升自己。”
“等到國家重新恢複高考的那一天,我會用自己的實力考上大學!”
鄭桐說著,提著物品對魯定打了個招唿:“魯叔,東西就先放這裏了,等下我幫您鏟糞,請小心,別滑倒了。”
“您去看看豬圈裏的豬,順手喂一下,等一會兒我再去清理。”說完,鄭桐拿著籃子出了門,走向禽類養殖區去喂食。
“這個孩子!書生的骨氣竟然比我還要堅定!”
魯定搖頭笑了笑,繼續他的清理工作。
自從鄭桐來幫了許多忙後,許多原本需要自己完成的任務,他已經不用親力親為了。
現在妻子在山屯,鄉親們也很友好地互相照應,每當有好事都會幫忙,再加上薛成遠上次上山采集的藥材經過專業人員製作成補品後,她的病情竟奇跡般地有所好轉。
盡管目前身體仍稍顯虛弱,但已明顯見好,平時還能做一些輕鬆的家務活。
這種變化,讓他心中的大石稍稍放下了一些。
與伴侶共度一生的老友,若是因病離開,那種痛苦簡直是難以承受,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撫平。
總之,他認為目前在王家屯的日子過得還算滿意,忙碌的內容都是與自己的利益直接相關,到了分紅或分配食物時,也有他的一份。
唯一的困惑在於,最近薛成遠要求把所有的糞便等有機物都按一定的方法放置在一個大池子裏。
這個池子是薛成遠通過多種渠道籌集水泥建造的,要知道,在當前水泥非常珍貴,甚至有些地區蓋房都采用磚塊而非水泥,這東西非常不易獲取。
他說這些物料都將放入大池子裏密封保存,將來會有它的用處。
既然這樣,那也沒什麽好說的了,既然跟隨薛成遠這麽久都沒有出錯,這次也就相信他的判斷吧。
而另一邊,經過整夜的工作,薛成遠和辛琇晶已經起床,簡單洗漱過後開始準備早餐。
教學任務如今全權交給了鄭桐和新加入的蔣碧雲兩位老師。
事實證明他們二人確實很有才華,未來的大學之夢對他們而言也指日可待。
接掌這攤子不滿一個月,我幾乎已經掌握了一切,做任何事情都順手多了,進展非常快。至於那些上級承諾安排下來的知青們,至今還沒出現。聽說得等正月過了,新的知青才會有機會被送到王家屯。
而目前在這個冬季,王家屯的主要工作任務也不重,主要是負責照料牲畜和禽類。入秋時,已經將草打下來晾幹儲存,同時紅薯葉這類農業廢料也被保留了一些作為自家的口糧,其餘全部用來喂牲畜了。自放寬政策實施以來,薛成遠與辛琇晶偶爾會上山勞作數日,夜晚則在山腳下忙碌一番,日間則是看書放鬆,日子過得頗為愜意。
“今天我們來包點餃子如何?昨天氣黃送過來的那塊麅子肉,我們可以留一部分炒菜,剩下的就用來包餃子,到時候也可以分點還給黃哥。”4月8日,辛琇晶邊和麵邊提議道。
“你來做吧,我這個人隨遇而安你知道的。”薛成遠洗完了手迴應說,“咱們一起住著圖的就是輕鬆自在,無需太多的客套。”“那就成!不過你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轉一轉身等我喊你吃飯時再起來。”辛琇晶迴答。“還是我們一起上手吧,不然光你一人的話恐怕得多半天才能有飯吃。”薛成遠立即加入其中,於是兩人一個和麵、一個切肉餡,配合默契地忙碌著。他們這樣的搭配,使得工作顯得不那麽勞累。
正當兩人埋頭苦幹時,外麵傳來了叫聲:“成遠!從山腳下來了個黑河地區的人!”聽聞這聲唿叫,薛成遠停下手中的工作走到門外詢問。
“黑河來的?我好像沒什麽人在那邊認識呀!叫什麽名字?”“據說是黃挺的堂弟,特地指名要找你。”
聽到王偉強的話後,薛成遠突然想起了什麽,連忙應了一聲便快步前往村頭的老地方。這時,村頭的老隊長正在和來人交談著。
忙碌中,又一個人同樣裝扮,拿著鏟子步入牲口棚。“魯叔,這麽早就起床啦?”鄭桐見狀問候道。
“其實還不如下你早,你這麽早就起來了幹嘛?等到太陽出來上課之前這些事我來做就好。”魯定一邊看著正在照料的動物,一邊關切地問道。
“我也沒什麽事情做,吃的飽、穿得暖,睡個好覺起來照顧牛羊兔子、喂雞鴨鵝,還挺自在。”
鄭桐撒完飼料,輕輕拍了拍手上的塵土:“魯叔,等中午空的時候教我俄語吧,我打算繼續學習。”
“這自然沒有問題,小事一樁。”
魯定清理出牲口的排泄物,將它們堆在一旁,再用整齊的方式鏟進放滿稻草的筐中。
“其實,以你這種持之以恆的精神和自學的能力,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成功。”
“以後如果大學入學考試還像過去那樣公平公正,你一定會考上的。”
“或者你還可以選擇留在山屯努力工作幾年,做出一些成績,到那時憑借推薦信也能進入大學。”
“你看成遠,他已經確保明年秋季就能前往京城上學了,你也有這樣的潛力。”
一旁的鄭桐站起身來,手中提著盛滿草種和其他雜物的籃子說道:“魯叔,您這是看得太遠了。我和成遠不一樣,人家是真正的能人,做出了許多貢獻,才有了上大學的機會。”
“他在王家屯這些年幹了很多實事,現在已經是地委的勞動模範,我怎麽能與他相比?”
“我不如成遠那麽有能力,也知道自己的實際能力如何,家裏的情況也和成遠不同,靠推薦上大學對我來說是不可能的。”
“我現在就想踏踏實實地待在王家屯,逐步學習,教會孩子們知識,同時向您學習俄語,向嬸嬸學習外語,不斷提升自己。”
“等到國家重新恢複高考的那一天,我會用自己的實力考上大學!”
鄭桐說著,提著物品對魯定打了個招唿:“魯叔,東西就先放這裏了,等下我幫您鏟糞,請小心,別滑倒了。”
“您去看看豬圈裏的豬,順手喂一下,等一會兒我再去清理。”說完,鄭桐拿著籃子出了門,走向禽類養殖區去喂食。
“這個孩子!書生的骨氣竟然比我還要堅定!”
魯定搖頭笑了笑,繼續他的清理工作。
自從鄭桐來幫了許多忙後,許多原本需要自己完成的任務,他已經不用親力親為了。
現在妻子在山屯,鄉親們也很友好地互相照應,每當有好事都會幫忙,再加上薛成遠上次上山采集的藥材經過專業人員製作成補品後,她的病情竟奇跡般地有所好轉。
盡管目前身體仍稍顯虛弱,但已明顯見好,平時還能做一些輕鬆的家務活。
這種變化,讓他心中的大石稍稍放下了一些。
與伴侶共度一生的老友,若是因病離開,那種痛苦簡直是難以承受,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撫平。
總之,他認為目前在王家屯的日子過得還算滿意,忙碌的內容都是與自己的利益直接相關,到了分紅或分配食物時,也有他的一份。
唯一的困惑在於,最近薛成遠要求把所有的糞便等有機物都按一定的方法放置在一個大池子裏。
這個池子是薛成遠通過多種渠道籌集水泥建造的,要知道,在當前水泥非常珍貴,甚至有些地區蓋房都采用磚塊而非水泥,這東西非常不易獲取。
他說這些物料都將放入大池子裏密封保存,將來會有它的用處。
既然這樣,那也沒什麽好說的了,既然跟隨薛成遠這麽久都沒有出錯,這次也就相信他的判斷吧。
而另一邊,經過整夜的工作,薛成遠和辛琇晶已經起床,簡單洗漱過後開始準備早餐。
教學任務如今全權交給了鄭桐和新加入的蔣碧雲兩位老師。
事實證明他們二人確實很有才華,未來的大學之夢對他們而言也指日可待。
接掌這攤子不滿一個月,我幾乎已經掌握了一切,做任何事情都順手多了,進展非常快。至於那些上級承諾安排下來的知青們,至今還沒出現。聽說得等正月過了,新的知青才會有機會被送到王家屯。
而目前在這個冬季,王家屯的主要工作任務也不重,主要是負責照料牲畜和禽類。入秋時,已經將草打下來晾幹儲存,同時紅薯葉這類農業廢料也被保留了一些作為自家的口糧,其餘全部用來喂牲畜了。自放寬政策實施以來,薛成遠與辛琇晶偶爾會上山勞作數日,夜晚則在山腳下忙碌一番,日間則是看書放鬆,日子過得頗為愜意。
“今天我們來包點餃子如何?昨天氣黃送過來的那塊麅子肉,我們可以留一部分炒菜,剩下的就用來包餃子,到時候也可以分點還給黃哥。”4月8日,辛琇晶邊和麵邊提議道。
“你來做吧,我這個人隨遇而安你知道的。”薛成遠洗完了手迴應說,“咱們一起住著圖的就是輕鬆自在,無需太多的客套。”“那就成!不過你可以稍微休息一下,轉一轉身等我喊你吃飯時再起來。”辛琇晶迴答。“還是我們一起上手吧,不然光你一人的話恐怕得多半天才能有飯吃。”薛成遠立即加入其中,於是兩人一個和麵、一個切肉餡,配合默契地忙碌著。他們這樣的搭配,使得工作顯得不那麽勞累。
正當兩人埋頭苦幹時,外麵傳來了叫聲:“成遠!從山腳下來了個黑河地區的人!”聽聞這聲唿叫,薛成遠停下手中的工作走到門外詢問。
“黑河來的?我好像沒什麽人在那邊認識呀!叫什麽名字?”“據說是黃挺的堂弟,特地指名要找你。”
聽到王偉強的話後,薛成遠突然想起了什麽,連忙應了一聲便快步前往村頭的老地方。這時,村頭的老隊長正在和來人交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