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潛的這句話,就觸碰到古代製度的根本問題了。


    民本,君本,還是以少數當權者為本。


    可惜的是,自古以來這麽多朝代,從未出現過真正以民為本的政權。


    陶潛問出這句話,也不是想要李徹答應什麽,而是想知道李徹對此事的態度。


    身為當權者,隻要心中有百姓的一點位置,百姓的生活都會好過不少。


    李徹聽聞此言,緩緩放下手中的筷子,眼神也變得嚴肅起來。


    “我常說君舟民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而所謂君者,絕非帝王座上的那一人。君乃是國家,被民眾舉起來的是一國,而非一國之君。”


    “至於您問,百姓和官吏誰更重要,我無法迴答。”


    李徹手指輕扣,娓娓道來:“所謂民者,士農工商也。”


    “官吏世家也不過是‘士’這一階層的民,他們本就是民的一員,又從何談起誰更重要呢?”


    陶潛捋著胡須,眼睛微眯著:“殿下所說沒錯,然世家和官吏掌握著財富和權力,他們雖也是民,卻過著和普通百姓截然不同的生活。”


    “此等差距,如同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怎麽能說他們是民的一員呢?”


    李徹臉上帶著微笑,從容道:


    “說上百句不如親眼所見,等到飯點過後,陶夫子不如和我去城中看看百姓們的真實生活,或可得到答案。”


    陶潛有些迫不及待:“不如現在就出發,飯何時都能吃,不在這一時了。”


    李徹笑著搖了搖頭:“陶夫子誤會了,咱們這麽多人下去體察民情,百姓必然要花費心思招待。”


    “我們若是受了百姓的招待,豈不是讓百姓破費;若是不收招待,百姓們多半會心中忐忑,怕我等暗中嫉恨。”


    “且等等吧,等百姓們下了工、吃完飯再去,免得討人嫌。”


    此言一出,滿堂人都安靜了下來。


    以往的高官藩王,能去百姓當中體察民情,已經是愛民如子的好官了。


    又有誰會真正站在百姓的角度,為百姓如此著想,甚至連如此細節都琢磨到的?


    “殿下愛民如子,老朽汗顏。”


    陶潛這次是真的有些佩服了。


    李徹揮了揮手:“什麽愛民如子,隻是經驗豐富罷了。”


    陶潛等人一臉疑惑,不清楚李徹所說的經驗是什麽意思。


    直到用過飯後,他們隨李徹走到城中,才明白過來。


    熱情的民眾將他們圍了個水泄不通,若非有親衛攔著,陶潛都懷疑這些百姓要把李徹生吃了。


    “咳咳咳。”李徹一邊握住百姓們熱情的手,一邊向陶潛解釋道,“朝陽城民風質樸,陶夫子習慣就好。”


    陶潛笑著迴道:“殿下如此廣得民心,是多少明君一輩子求都不來的。”


    過了好一會,人群才慢慢散去。


    李徹看向陶潛:“陶夫子,我們走吧,去百姓家裏看看?”


    陶潛輕輕點頭,忽然開口道:“既是體察民情,可否讓老夫選一家?”


    他自己選,就避免了李徹弄虛作假,故意挑城中富農作秀的可能。


    李徹自是信心滿滿:“當然可以,陶夫子請。”


    陶潛的目光掃過一眾民居。


    城內的民居都是新建的,由劉業規劃,每一家的房子規模都差不多,排列得整整齊齊,有點後世小區的感覺。


    陶潛的眼光最終落在了一個房子上。


    那是城牆根下,太陽無法照射到的角落,看起來的確有些陰暗閉塞。


    “就這一家吧。”


    李徹看到陶潛選定的那戶人家,頓時眼神變得異樣起來。


    那戶人家李徹還真知道,情況的確比較特殊。


    “您確定?”


    陶潛點了點頭:“殿下可是覺得不妥,那老夫換一家也行。”


    “哈哈哈,不必。”李徹迴道,“既然是要看百姓真實的情況,自然是哪家都無妨。”


    說罷,便讓秋白上前去敲門。


    不多時,門內傳來動靜,一名老者探出頭來。


    “老韓頭,是我啊。”李徹笑著招唿道。


    那老者眨了眨渾濁的雙眼,這才分辨出麵前之人是李徹:


    “啊,原來是王爺!草民不知王爺駕到,有失遠迎,還請殿下恕罪。”


    李徹笑著說道:“你少來,本王又不是第一次來你家了。”


    “殿下快請,屋裏麵說話。”老韓頭迴頭喊道,“老婆子快出來,殿下又來了。”


    李徹點點頭,帶著眾人隨老韓頭進入院內,院子裏整潔有序,幾個兒女正在忙碌。


    和老韓頭不同,兒女們就有些拘束了,連忙跑東跑西給眾人拿椅子。


    “好了,不用忙活了。”李徹看向老韓頭,“今日本王是來看看,你家日子過得如何,可有什麽缺的?”


    老韓頭擺了擺手:“家裏還能有什麽缺的,怎敢勞殿下惦記?”


    “家裏幾個不成器的兒子都被殿下安排了工作,連女兒都能去工廠掙一份錢,草民別無所求,隻求殿下福壽綿長、長命百歲。”


    一旁的陶潛見老爺子神態自若,不似作假,忍不住開口問道:“老人家,你家中有多少兒孫啊?”


    老韓頭瞥了他一眼,將目光投向李徹。


    李徹笑道:“這位是從關內來的大才,要輔佐本王成大事的,他問什麽,你如實作答就行。”


    聽聞李徹的話,老韓頭態度大變。


    “哎呀,竟是來輔佐王爺的相公,草民失禮了。”


    陶潛連忙扶住欲要下拜的老韓頭,又聽他顫顫巍巍地說道:


    “草民家中又三兒兩女,還有兩個孫子,算是子孫滿堂,日子過得紅火。”


    “剛剛聽聞老人家說,殿下給您子女都安排了工作?不知他們都在忙些什麽?”


    老韓頭似乎是有些激動,說到子女更是自豪慢慢,唿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李徹見狀,連忙讓親衛攙著他在一旁坐下。


    “他家的情況我恰好了解,我來說說吧。”李徹笑著指向周圍的韓家子女:


    “韓家大兒子在奉軍中當兵,拿得一份軍餉;二兒子在工程隊當工頭,負責修橋鋪路,拿一份工錢;小兒子在家種田;大女兒在工廠做女工,補貼家用;小女兒則在家照顧他們老兩口。”


    陶潛瞪大眼睛,看著李徹如數家珍的樣子,感覺有些不真實:


    “殿下對治下百姓家中的情況,都是熟記於心的嗎?”


    “怎麽可能?”李徹笑著搖了搖頭,“我之所以對他家了解,是因為他家是朝陽城的模範家庭。”


    “第一個送兒子來當兵,又是第一個送女兒做女工,本王自是記得清楚。”


    陶潛恍然,頓時覺得有些好笑。


    自己還特意選了一家地處偏僻的,沒想到竟是弄巧成拙,選到了模範家庭。


    “老韓頭,你家的情況本王都了解,卻是不知你家收入如何啊?”李徹又問道。


    老韓頭此刻也緩迴來了,麵露自豪地開口道:


    “俺大兒子的軍餉是一個月一兩多,二兒子的工錢也有一兩半,三兒子雖然是種地,但農閑時也去做點散工,一個月也能弄七八百文。”


    “大女兒爭氣,在工廠都是那個什麽來著......”


    李徹笑著在一旁補了一句:“生產標兵!”


    “啊對對對,生產標兵!還有獎金哩!她一個女娃娃,反倒是家中賺的最多的,上個月拿迴家二兩銀子!”


    “小女兒在家,也能接點女紅,一個月掙四五百文貼補家用。”


    “我們老兩口就享福了,平日裏除了在田裏忙活忙活,其他什麽事都不用操心。”


    陶潛在心底默默計算:


    一兩半、一兩半、二兩、八百文、五百文......


    這一家子,一個月的收入竟是有六兩之多!這還不算秋收後賣莊稼的收入。


    要知道,在帝都的普通三口之家,每個月的花銷也不過二兩而已。


    那可是物價奇高的帝都!


    朝陽城的一個普通家庭,竟是有了等同於帝都的收入水平。


    陶潛瞠目結舌,看向李徹:“殿下是如何做到的?”


    李徹笑著說道:“沒什麽複雜的,隻是將百姓的勞動力從田地中解放出來而已。”


    “關外氣候寒冷,莊稼一年隻有一熟,這本是不利於民生的缺點,但也給了百姓們更多的空閑時間。”


    “我要做的,隻是給百姓們提供足夠的空閑崗位,讓他們在農閑之時,也能掙到錢貼補家用。”


    “朝陽城的物價不算高,一個三口之家若是一個月能賺到二兩銀子,他們至少能攢下一半的錢。”


    陶潛聽罷,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如此厚待百姓,李徹所做的一切已經不是藏富於民了,而是讓富於民了。


    他幾乎放棄了所有收攏財富的手段,讓所有利益都流向百姓那邊。


    “我聽聞殿下還免了百姓三年的稅賦?”陶潛又問道,“殿下如此,百姓的確過上好日子了,但奉國花銷之巨大,靠什麽彌補呢?”


    李徹搖了搖頭:“本王免的是農稅,未來的奉國會征收商稅,商稅才是大頭。”


    “至於現在嘛......”


    李徹咧了咧嘴,露出兩行白牙:


    “的確沒什麽收入來源,全靠從父皇那裏要,或是從高麗、契丹那裏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橡皮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橡皮泥並收藏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