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儉未必是好事
打到北極圈了,你讓我繼承皇位? 作者:橡皮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按理來說,為表示對人才的重視,君主都會擺出最莊重的排場,一絲不苟。
可李徹偏偏不拘泥於此。
誰說衣冠不整,跣足出迎,就不是重視人才了呢?
一代藩王,因為陶潛的到來激動至此,這還不夠真誠嗎?
曹老板的套路果真好用,陶潛看到李徹如此激動,頓時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老夫陶潛,參見殿下。”
陶潛納頭欲拜,可李徹的速度更快,伸手便扶住了陶潛。
“陶夫子一代大儒,小子怎敢受您大禮?”李徹笑著說道,“反倒是陶夫子不辭辛苦,遠道而來,當受我一禮。”
說罷,李徹竟真的退後一小步,恭恭敬敬地彎腰行了一禮。
做戲就做全套,曹老板收買人心的這套技能是一套組合技,少一步李徹都覺得差點什麽。
果然,陶潛哪裏被人如此重視過,當場驚得話都說不出了。
不等陶潛反應過來,李徹上前一步擠走陶潛身旁的王羲正,親自扶起老爺子:
“陶夫子快快入府來,路途勞累,好好歇息一下。”
王羲正雖然被李徹擠走,但卻是毫無怨言,隻是滿眼帶笑地看著李徹扶著老師走入大門。
一個是自己的授業恩師,一個是自己準備效忠一生的主君。
兩人見麵便惺惺相惜,王羲正也為此而高興。
“陶夫子有口福了,葫蘆島那邊剛送來一批海鮮,正是新鮮的時候。”
“本王等下親自下廚,給陶夫子露上一手,嚐嚐我奉國的特產,也嚐嚐我的手藝。”
陶潛剛剛迴過神來,抬頭看向天空,卻見太陽已經西斜了。
細想一下,除了早上吃了一些幹糧,自己一直沒進食。
聽見李徹這麽一說,他頓時覺得腹中空蕩,饑餓感也上來了。
“這......全憑殿下吩咐就是。”
進入王府中,陶潛看到四周毫無奢侈之物,陳設簡單樸素,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座王府。
忽然,身旁傳來一陣驚唿:“大蟲!”
原來是小鬆聽到動靜,好奇地湊了過來。
小鬆如今已經是半歲大了,東北虎體型本就大,六個月的東北虎更是和普通成年虎差不多大小。
行走之間,已經有了百獸之王的風範,不熟悉它的人自然會被嚇得不輕。
然而,還未等陶潛反應過來,卻見身旁的年輕藩王飛起一腳,將撲上來的大蟲卷了出去。
“去去去!一邊玩去,莫要嚇到貴客!”
那大蟲被踢了一腳也不生氣,隻是搖了搖尾巴,看了眾人一眼,向後堂去了。
李徹笑著向陶潛道:“夫子莫怕,此虎乃是我無意中救下,從小養在府中,絕不會暴起傷人。”
“殿下英武不凡,有山君下山相助,此乃明君之相。”陶潛麵色平靜,摸著胡須讚道。
藏在身後的那隻手,卻是顫抖不已。
那可是山君啊!此等猛獸豈是人力能降服的?
可殿下這隻山君不僅服服帖帖,殿下那一腳也是出人意料。
一腳能把一隻山君踢飛,殿下的力氣也絕對不小。
果然,聖明的君主都身具異象。
“哈哈哈,陶夫子說笑了,一隻大點的狸奴而已。”李徹將陶潛扶到座位上,“夫子稍候,本王這就去讓後廚準備飯菜。”
說罷,他還真的往後堂而去,親自做飯去了。
陶潛何時見過這種人,更別提李徹還貴為藩王。
他問向王羲正:“殿下他,向來如此嗎?”
王羲正笑著迴道:“殿下他不拘小節,待人真誠,凡是有才有德之士,無不是真心對待。”
眾人並不覺得李徹此舉有什麽不妥,畢竟真誠是必殺技,在哪個時代都好用。
至於什麽‘君子遠庖廚’的理論,也不是不讓君子下廚做飯。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也就是君子不忍聽到動物被宰殺的聲音,所以要將廚房安置得遠一些。
恰恰相反,從商朝丞相伊尹擅長烹飪開始,一個君子會一手好廚藝,一直都是文雅的加分項。
沒過一會兒,便有王府下人端來各種食物,放在眾人的桌案之前。
海鮮有幹燒海參、清蒸海魚、水煮蝦、烤生蠔......
菜肴有飛龍燉蘑菇、醬棒骨、汆白肉、鹽水鴨......
直到李徹一身菜香氣從後廚走來,這才停止上菜。
李徹爽朗道:“來來來,都吃都吃,嚐嚐我奉國的美食比中原如何?”
眾人紛紛入座,陶潛位於主座下首,其他人隻能坐在大堂後麵。
李徹坐到主桌上坐下,拿起碗筷率先動筷,眾人見狀也開始動筷。
眾人本就饑餓難耐,處於吃什麽都好吃的狀態。
關外東北的菜係更是主打一個濃油赤醬,一口下去直接迴複海量能量,幸福感爆棚。
桃源派眾人吃得不亦樂乎,大堂內隻能聽到碗筷磕碰在一起的聲音。
唯有陶潛坐在座位上,看著滿桌子的雞鴨魚肉,眉頭微微皺起。
李徹察言觀色,開口問道:“陶夫子怎麽不吃?可是不符口味?”
陶潛迴過神來,搖了搖頭。
反問道:“殿下,老朽有一問,不知是否合適?”
“夫子但說無妨。”
陶潛點了點頭,麵色嚴肅道:“朝陽城距離海邊應有些距離,殿下將海鮮從海邊送至餐桌上,是否有些過於耗費了呢?”
李徹恍然地看向陶潛,心知老爺子這是開始對自己的考教了。
他稍加思考過後,開口道:
“先不提是否耗費,陶夫子您是覺得,身為君主就不應該驕奢,而是必須勤儉節約嗎?”
陶潛嚴肅道:“自是如此,節儉之風能有何錯?節省下來的錢財,也好造福於民。”
李徹笑著搖了搖頭:“我對此倒是有不同的看法,節儉未必能有利於民,奢侈也未必有害於民。”
“哦?”陶潛頓時來了興致,“老夫願聞其詳。”
“就說這些海鮮吧。”李徹指向桌子上的生蠔,“此物的確是從幾百裏外的海邊運來,漁夫要從海中打撈,還要用海水保鮮,一路舟車勞頓送至餐桌。”
“王府會出錢買下一部分,剩下大部分都會送到集市售賣,供其他百姓食用。”
“陶夫子您想,本王和朝陽城百姓吃到了海鮮,漁夫靠勞動拿到了錢,又損耗了誰的利益呢?”
陶潛麵露思考之色:“這......”
“此舉不僅沒有損害百姓利益,反而促進了金錢的流通,並為朝陽城百姓增添一種食材。”
“假以時日,本王愛食海鮮的名聲傳出,奉國人人效仿,必然會有更多人選擇下海捕魚。”
“如此,豈不是讓百姓多了一條生財之道,也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陶潛坐在座位上沉思不已,他似乎搞懂了什麽,但卻有些模糊。
李徹繼續道:“這就是供需關係,乃是經濟之道。”
“所謂開源節流,節流永遠解決不了百姓的貧困問題,唯有不斷開源,讓經濟流動起來,才能藏富於民。”
“而且其實運送海鮮並不算困難,如今奉國各城都通了水泥路,馬車行駛在上麵如履平地,葫蘆島到朝陽城一日就能達到。”
陶潛有些恍惚:“如此,節儉反而有錯了?”
倒不是陶潛迂腐,隻是中國人節儉的觀念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追溯到遠古至殷商時期。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現在李徹提出了一個完全與主流思想相悖的觀念,陶潛一時半會自然是接受不了。
李徹搖了搖頭:“節儉無錯,但為了節儉而節儉,就是大錯特錯了。”
“身為主君,節儉過度,官員自然也不敢花錢。所謂金錢不過是價值交換的工具,隻有花出去的才叫錢。”
“若是有錢之人都不花錢,而是將它們藏在庫房中,死後帶入地下。那麽大慶的金銀銅就會越來越少,百姓也會越來越貧瘠。”
陶潛深深看了李徹一眼,隻覺得他似乎在內涵當今陛下。
不過仔細一想,陛下登基以來,節儉之風愈加猛烈。
按理來說,貪官應該越來越少,百姓的生活應該越來越好。
可走遍如今的大慶,陶潛實在看不到百姓掌握了財富,都是勉強度日。
若是按照殿下的理論,這一切的源頭除了天災之外,或許當今陛下也要負責。
當今陛下為了做出表率,可是停了不少前朝就有的各地朝貢,如茶葉、蜀錦、貢米等。
有很多人可都是專門靠這些朝貢為生的,當朝廷不再需要這些東西,這些人豈不是全都失業了?
想通這一點,陶潛頓時細思恐極。
李徹夾起一塊魚肉,塞入口中,鮮香味在舌尖化開。
他微微頷首,又補充道:“陶夫子,儉未必能養廉,過度節儉便是迂腐。”
“我私以為,唯有先喂飽天下的官吏,他們才會喂飽天下的百姓。”
陶潛麵色一肅,問出了一個他非常在意的問題:
“所以,殿下是覺得,這天下的世家官吏,比百姓更重要嗎?”
可李徹偏偏不拘泥於此。
誰說衣冠不整,跣足出迎,就不是重視人才了呢?
一代藩王,因為陶潛的到來激動至此,這還不夠真誠嗎?
曹老板的套路果真好用,陶潛看到李徹如此激動,頓時有一種被重視的感覺。
“老夫陶潛,參見殿下。”
陶潛納頭欲拜,可李徹的速度更快,伸手便扶住了陶潛。
“陶夫子一代大儒,小子怎敢受您大禮?”李徹笑著說道,“反倒是陶夫子不辭辛苦,遠道而來,當受我一禮。”
說罷,李徹竟真的退後一小步,恭恭敬敬地彎腰行了一禮。
做戲就做全套,曹老板收買人心的這套技能是一套組合技,少一步李徹都覺得差點什麽。
果然,陶潛哪裏被人如此重視過,當場驚得話都說不出了。
不等陶潛反應過來,李徹上前一步擠走陶潛身旁的王羲正,親自扶起老爺子:
“陶夫子快快入府來,路途勞累,好好歇息一下。”
王羲正雖然被李徹擠走,但卻是毫無怨言,隻是滿眼帶笑地看著李徹扶著老師走入大門。
一個是自己的授業恩師,一個是自己準備效忠一生的主君。
兩人見麵便惺惺相惜,王羲正也為此而高興。
“陶夫子有口福了,葫蘆島那邊剛送來一批海鮮,正是新鮮的時候。”
“本王等下親自下廚,給陶夫子露上一手,嚐嚐我奉國的特產,也嚐嚐我的手藝。”
陶潛剛剛迴過神來,抬頭看向天空,卻見太陽已經西斜了。
細想一下,除了早上吃了一些幹糧,自己一直沒進食。
聽見李徹這麽一說,他頓時覺得腹中空蕩,饑餓感也上來了。
“這......全憑殿下吩咐就是。”
進入王府中,陶潛看到四周毫無奢侈之物,陳設簡單樸素,根本看不出這是一座王府。
忽然,身旁傳來一陣驚唿:“大蟲!”
原來是小鬆聽到動靜,好奇地湊了過來。
小鬆如今已經是半歲大了,東北虎體型本就大,六個月的東北虎更是和普通成年虎差不多大小。
行走之間,已經有了百獸之王的風範,不熟悉它的人自然會被嚇得不輕。
然而,還未等陶潛反應過來,卻見身旁的年輕藩王飛起一腳,將撲上來的大蟲卷了出去。
“去去去!一邊玩去,莫要嚇到貴客!”
那大蟲被踢了一腳也不生氣,隻是搖了搖尾巴,看了眾人一眼,向後堂去了。
李徹笑著向陶潛道:“夫子莫怕,此虎乃是我無意中救下,從小養在府中,絕不會暴起傷人。”
“殿下英武不凡,有山君下山相助,此乃明君之相。”陶潛麵色平靜,摸著胡須讚道。
藏在身後的那隻手,卻是顫抖不已。
那可是山君啊!此等猛獸豈是人力能降服的?
可殿下這隻山君不僅服服帖帖,殿下那一腳也是出人意料。
一腳能把一隻山君踢飛,殿下的力氣也絕對不小。
果然,聖明的君主都身具異象。
“哈哈哈,陶夫子說笑了,一隻大點的狸奴而已。”李徹將陶潛扶到座位上,“夫子稍候,本王這就去讓後廚準備飯菜。”
說罷,他還真的往後堂而去,親自做飯去了。
陶潛何時見過這種人,更別提李徹還貴為藩王。
他問向王羲正:“殿下他,向來如此嗎?”
王羲正笑著迴道:“殿下他不拘小節,待人真誠,凡是有才有德之士,無不是真心對待。”
眾人並不覺得李徹此舉有什麽不妥,畢竟真誠是必殺技,在哪個時代都好用。
至於什麽‘君子遠庖廚’的理論,也不是不讓君子下廚做飯。
這句話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原文是:【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也就是君子不忍聽到動物被宰殺的聲音,所以要將廚房安置得遠一些。
恰恰相反,從商朝丞相伊尹擅長烹飪開始,一個君子會一手好廚藝,一直都是文雅的加分項。
沒過一會兒,便有王府下人端來各種食物,放在眾人的桌案之前。
海鮮有幹燒海參、清蒸海魚、水煮蝦、烤生蠔......
菜肴有飛龍燉蘑菇、醬棒骨、汆白肉、鹽水鴨......
直到李徹一身菜香氣從後廚走來,這才停止上菜。
李徹爽朗道:“來來來,都吃都吃,嚐嚐我奉國的美食比中原如何?”
眾人紛紛入座,陶潛位於主座下首,其他人隻能坐在大堂後麵。
李徹坐到主桌上坐下,拿起碗筷率先動筷,眾人見狀也開始動筷。
眾人本就饑餓難耐,處於吃什麽都好吃的狀態。
關外東北的菜係更是主打一個濃油赤醬,一口下去直接迴複海量能量,幸福感爆棚。
桃源派眾人吃得不亦樂乎,大堂內隻能聽到碗筷磕碰在一起的聲音。
唯有陶潛坐在座位上,看著滿桌子的雞鴨魚肉,眉頭微微皺起。
李徹察言觀色,開口問道:“陶夫子怎麽不吃?可是不符口味?”
陶潛迴過神來,搖了搖頭。
反問道:“殿下,老朽有一問,不知是否合適?”
“夫子但說無妨。”
陶潛點了點頭,麵色嚴肅道:“朝陽城距離海邊應有些距離,殿下將海鮮從海邊送至餐桌上,是否有些過於耗費了呢?”
李徹恍然地看向陶潛,心知老爺子這是開始對自己的考教了。
他稍加思考過後,開口道:
“先不提是否耗費,陶夫子您是覺得,身為君主就不應該驕奢,而是必須勤儉節約嗎?”
陶潛嚴肅道:“自是如此,節儉之風能有何錯?節省下來的錢財,也好造福於民。”
李徹笑著搖了搖頭:“我對此倒是有不同的看法,節儉未必能有利於民,奢侈也未必有害於民。”
“哦?”陶潛頓時來了興致,“老夫願聞其詳。”
“就說這些海鮮吧。”李徹指向桌子上的生蠔,“此物的確是從幾百裏外的海邊運來,漁夫要從海中打撈,還要用海水保鮮,一路舟車勞頓送至餐桌。”
“王府會出錢買下一部分,剩下大部分都會送到集市售賣,供其他百姓食用。”
“陶夫子您想,本王和朝陽城百姓吃到了海鮮,漁夫靠勞動拿到了錢,又損耗了誰的利益呢?”
陶潛麵露思考之色:“這......”
“此舉不僅沒有損害百姓利益,反而促進了金錢的流通,並為朝陽城百姓增添一種食材。”
“假以時日,本王愛食海鮮的名聲傳出,奉國人人效仿,必然會有更多人選擇下海捕魚。”
“如此,豈不是讓百姓多了一條生財之道,也解決了他們的就業問題?”
陶潛坐在座位上沉思不已,他似乎搞懂了什麽,但卻有些模糊。
李徹繼續道:“這就是供需關係,乃是經濟之道。”
“所謂開源節流,節流永遠解決不了百姓的貧困問題,唯有不斷開源,讓經濟流動起來,才能藏富於民。”
“而且其實運送海鮮並不算困難,如今奉國各城都通了水泥路,馬車行駛在上麵如履平地,葫蘆島到朝陽城一日就能達到。”
陶潛有些恍惚:“如此,節儉反而有錯了?”
倒不是陶潛迂腐,隻是中國人節儉的觀念深入人心,甚至可以追溯到遠古至殷商時期。
曆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現在李徹提出了一個完全與主流思想相悖的觀念,陶潛一時半會自然是接受不了。
李徹搖了搖頭:“節儉無錯,但為了節儉而節儉,就是大錯特錯了。”
“身為主君,節儉過度,官員自然也不敢花錢。所謂金錢不過是價值交換的工具,隻有花出去的才叫錢。”
“若是有錢之人都不花錢,而是將它們藏在庫房中,死後帶入地下。那麽大慶的金銀銅就會越來越少,百姓也會越來越貧瘠。”
陶潛深深看了李徹一眼,隻覺得他似乎在內涵當今陛下。
不過仔細一想,陛下登基以來,節儉之風愈加猛烈。
按理來說,貪官應該越來越少,百姓的生活應該越來越好。
可走遍如今的大慶,陶潛實在看不到百姓掌握了財富,都是勉強度日。
若是按照殿下的理論,這一切的源頭除了天災之外,或許當今陛下也要負責。
當今陛下為了做出表率,可是停了不少前朝就有的各地朝貢,如茶葉、蜀錦、貢米等。
有很多人可都是專門靠這些朝貢為生的,當朝廷不再需要這些東西,這些人豈不是全都失業了?
想通這一點,陶潛頓時細思恐極。
李徹夾起一塊魚肉,塞入口中,鮮香味在舌尖化開。
他微微頷首,又補充道:“陶夫子,儉未必能養廉,過度節儉便是迂腐。”
“我私以為,唯有先喂飽天下的官吏,他們才會喂飽天下的百姓。”
陶潛麵色一肅,問出了一個他非常在意的問題:
“所以,殿下是覺得,這天下的世家官吏,比百姓更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