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外,大寨營壘,白帳連綿!


    夏軍退去,鮮卑人卷土重來,重新占領了關外之地!


    中軍大帳,通風敞亮,大單於端坐上首,各部大人齊齊而坐!


    眾人無言,神色莫名的看著身前的漢人文士!


    “李信果真願意割讓遼東、遼西、遼中之地?”


    少頃,東部大人彌加按捺不住心中情緒,出聲質詢道:“爾等前番進攻猛烈,怎滴今日又來請和,莫不是想誘詐我等?”


    “彌加大人說笑了,紀此番帶著誠意而來,怎敢欺詐…”


    逢紀耐心解釋道:“此一時彼一時,時勢在變,戰爭亦然…”


    “朝廷大軍來伐,我主不想兩線作戰,故願以遼東、遼西、遼中平原做禮…”


    “以玄菟、樂浪、帶方、真番、臨屯、弁韓、耽羅等地為賀,與貴族結為友邦,共享和平…”


    說到這裏,逢紀頓了頓,繼續誘惑道:“遼東之地沃野千裏,族群無數,貴方得此地,可納百萬青壯與美人,內充足戰馬精料...”


    “甚至可以得其中工匠,打造刀兵緩解金鐵不足,三五載後,北地彌補金鐵缺陷,實力更上一層…”


    “以此為要衝,西可進取幽州,東可窺掠百倭,甚至南下攻略中原,入主花花世界,亦或安族內人心,一舉多得…”


    “若貴族同意講和,我主立刻將大軍撤離長城邊境,各地郡縣可隨時接收…”


    逢紀言語有理有據,為了顯示誠信,逢紀絲毫沒有掩蓋夏軍當下困境。


    朝廷出兵的消息瞞不了多久,即使逢紀不言,想來鮮卑人也已經得到了情報,與其遮遮掩掩,不如明白的講出來,讓各方看到誠意。


    此番出使,不為其他,就是想要與鮮卑講和,解眼下困境。


    李信雖然有信心擊退鮮卑,抗住大漢的軍事壓力,但這不代表他就會真的要與雙方火拚死磕…


    有道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李信內聚兵甲的同時,亦遣使北上,希望通過外交來減緩北方的軍事壓力…


    若是能犧牲一些邊郡土地,換取鮮卑暫時退兵,李信感覺這是值得的…


    且遼東諸屬國地,在東北林胡,和公孫氏手中,再加上公孫瓚率軍在邊外窺視…


    夏軍拿之不下,早晚要讓,且慷他人之慨,將那些諸胡混雜之地讓給鮮卑人換取和平的同時,又讓兩方狗咬狗,一舉多得…


    雖說他此前將鮮卑人扁的一文不值,但其中情況如何,夏軍上下心裏都很清楚。


    能和則和,若果真能換取喘息之機,割點地賠點款算什麽。


    其實此行出使,是可以換做其他人的,但局勢危機,夏軍中口才強於逢紀的還真不多。


    賈詡或許可以,但想讓這老狐狸背鍋,恐怕很難,最後隻能由逢紀這員謀臣,親自跑一趟…


    不要小覷某些能言善辯之士,合縱連橫的蘇秦與張儀,當年就是憑借一張尖牙利嘴與滿腹坑蒙拐騙。


    硬是在戰國大爭之世,混得風生水起,將各國大諸侯王忽悠的欲仙欲死,由此可見口才之重。


    眼下夏軍正值危機之時,李信委以重任,逢紀也顧不得什麽身前身後名聲,親自帶隊出使,打算為主公分擔一些壓力。


    逢紀很有誠意,拿出了貨真價實的利益,且是重利,帳中頭人也隱隱心動。


    相對於之前的財貨美人,顯然幽燕千裏,物產富饒的廣沃之地,更顯嬌豔欲滴。


    沒錯,夏軍眼中的苦寒不毛,卻是鮮卑人眼中的物產富饒。


    因為相對於蒙古高原,和西伯利亞的風雪,無疑遼河平原的水草更為豐茂…


    “如此甚好!”一眾大人交頭接耳,東部彌加更是迫不及待道:“退兵之事好商量!”


    “若得遼原千裏,未嚐不可退兵!”


    東部距離遼原最近,能吃到最大的一塊肥肉,他們心裏是一百個同意的。


    因為若能奪得此地,東部近水樓台先得月,自然能拿到大頭。


    彌加麵露熱情,迫不及待的詢問道:“不知貴方何時退兵,幾時放我等入關...”


    “咳咳!”正當眾人交頭接耳之時,上首處和連輕咳一聲打斷了帳內的議論聲。


    敞亮的白帳內,眾人議論一陣之後,便緘默不言,靜靜的注視著上首。


    聲色的瞥了眼下方的縫某人,和連內心煩躁,卻沒有當場爆發。


    他清了清嗓子,沉聲道:“使者空口白牙果真犀利,遼東、遼原、遼河、皆是烏桓舊地…”


    “如今更是被東部百胡,和公孫氏所占,爾等慷他人之慨,打的好算盤...”


    “還是那句話,想要和平可以,李屠夫必須割讓幽並二州,少一地都不行…”


    和連還指望著借此機會,整合族內資源,實現王庭集權的妙處,怎能輕易退兵。


    所以他有意刁難道:“朝廷七路攻伐,李屠夫自身難保,還要地盤做什麽…”


    “遼東之地,我族勇士自取,不需要爾等相讓,若真有誠意,就該直接放大軍入關…”


    和連掃了眼心思各異的部族頭人,堅聲道:“兩州之地是底線,我族需要的是誠意!”


    “為了補償各部頭人消耗,彌補族人這些時日在關外犧牲...”


    和連態度出乎意料的強硬,這讓逢紀心中氣悶。


    己方雖然勢弱,但也不是軟柿子,實在不知和連哪來的底氣敢如此張口。


    鮮卑人號稱百萬大軍,結果在武皋關前寸步未進,損兵折將,連臧霸等人都弄不過…


    如今李信主力迴師,更是在關外連破鮮卑四十多座大寨,斬首十萬眾…


    盡管夏軍也傷亡慘重,但鮮卑損失是夏軍十倍,這種狀況下,在打下去是兩敗俱傷的結局…


    逢紀實在不知道,和連這蠢貨,到底在謀什麽,想什麽…


    他算是看出來了,和連根本就沒有和談的意思,甚至是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要講和…


    結合之前的各種信息,逢紀心裏若有所悟。


    雖然不知道和連的倚仗是什麽,但卻有了新的思緒。


    他不動聲色的看了眼上首,而後環顧帳內表情各異的鮮卑頭人,心裏有了計較。


    逢紀上前一步道:“大單於不費一兵一卒便得遼野千裏之廣,為何非要冒著損兵折將的風險,在幽並百裏之地上寸步不讓?”


    “損兵折將,徒增消耗,此豈智智者所為?”


    “哼,吾心中自有計較,就不用使者操心了…”


    無論如何言說,和連就是不願鬆口,他嗆聲道:“不得幽並二州,便不可能退兵!”


    “爾等若真想和談,便拿出其中誠意!”


    眼見其中堅持,逢紀腦海中那抹靈光愈發清晰,他向身側的幾名頭人使了個眼色。


    拔圖等人心中無奈,隻得出列道:“大單於,使者此番帶著誠意而來,我等不費一兵一卒便白得千裏之地,還有什麽不滿意的…”


    “是啊大單於,大軍被阻於關外,數月無功,如今有了見好而收的機會,當迅速抽身為上…”


    身側的延邏等人也出列進言道:“大單於和了吧,與其讓族人們在堅城下徒流鮮血,不如現在將實實在在的好處拿到手中…”


    “我軍得遼原千裏,三韓百萬人口,完全不差並幽州百裏....”


    延邏與拔圖等頭人隨拓跋大軍深入定襄,孫兵折將不說,自己等人也被俘虜,心中對夏軍的戰力早已有了清晰的認知。


    若不是夏軍紀律森嚴,有各部將領約束,那些殺紅了眼的北地絕對能將他們屠光。


    夏兵是殘暴的,但夏軍是仁義的,夏軍自己吃著雜糠窩菜,卻給他們這些頭人吃熱騰騰白麵饅頭。


    他們自己喝著鹽湯,卻殺馬讓鮮卑人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這份耐力不是誰都有的,不是誰都能忍受的,拔圖等人在北地燒殺搶掠,還能被如此寬仁,以己度人之下,若何?


    他們人雖然沒有被夏軍感動,但心中的忌憚卻又更上了一分,他們對如狼似虎的夏軍是又敬畏又忌憚。


    到現在,他還能想起,一群夏軍圍口中啃著雜糧幹餅,卻隨手將一坨烤肉扔到自己麵前的場景。


    他們寧願自己啃些雜糧幹餅,也要感化自己等人?


    若不是那一身透紅的戰甲,與染血的刀子在眼前晃悠,說不得拔圖等人就真的信了!


    有道是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夏軍不計前嫌將他們釋放北歸,自己等人於情於理,都要有點表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