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鮮卑頭人的心思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 作者:唐吉可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延邏此刻勸諫,格外的賣力:“大單於和了吧!”
“秋日草肥,族人們還等著我等迴去報信呢...”
這句話是真心的,族人南下,部族裏隻剩下女人和老弱,牛羊牲畜怎麽料理。
大漠環境本就惡劣,若是寒冬到來,沒有青壯勞力主持大局,恐怕會更加難熬。
望著頭人們一口一個和平,渾然不顧大局,和連心中暴怒。
這幫子頭人,怕不是被漢人嚇破了膽,此刻竟然也要媾和,全然沒有韋族勇士的氣概。
和連陰柔的目光掃過大帳,麵色轉冷:“百萬勇士南下,損兵折將者眾,豈是區區千裏之地能打發的…”
“李屠夫撐不了多久,隻要我等堅持南下,到時整個北方,皆會成為我族跑馬場…”
“若能飲馬黃河,解老單於心中遺願,完成我族......”
“大單於”逢紀見和連不依不撓,隻好轉變策略道:“大單於,若是一州之地不夠,我主可在許貴族五州...”
“五州!”和連一愣,旋即麵露嘲諷道:“李屠夫好大的口氣!”
“其治下不過才區區三州之地,哪裏來的膽量敢許諾五州地界…”
“大單於此言差矣!”
逢紀瞥了上首一眼,不緊不慢道:“吾主治下確實沒有五州之地!”
“但大漢卻有,中原神州,環境宜人,物產豐富,比之蠻荒邊郡富庶百倍…”
“隻要貴族願意握手言和,我軍不但可以撤出遼東,甚至互相結盟,與貴族共謀神州...”
“共謀神州!”聽到這裏,眾人身形一震,心中有些意動。
然而還未等他們有所動作,一直隱身在後麵的田襄猛然出列。
“哼!”他哼了一聲,打斷了眾人的思緒:“所謂的共謀神州,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大單於,李屠夫此人腦生逆骨,反複無常,其中允諾萬不輕可信…”
“若是我軍南下,其出爾反爾,斷我軍後路,到時若何…”
“身家性命不假人手,更何況韋族百萬勇士,想要城池土地,可自取...”
“唔!”和連本來正想著結盟的可行性,但聽到振聾發聵之語,心中有所警惕:“李屠夫此人奸詐歹毒,反複無常,確實不可輕信…”
“沒有兩州之地,我等是萬不可能罷兵的...”
無論眾人如何勸說,和連就是不鬆口,總結出一句話便是:“李屠夫不乖乖把地盤交出來,他們便不幹休…”
鮮卑家大業大,耗到最後,總能將李屠夫拖死,如今的局勢已明,堅持就是勝利,時間站在他們這一邊。
和連咬死不鬆口,逢紀心中惱火,心中百轉,暗暗思慮對策。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已經明白,想要說服鮮卑單於恐怕很困難,甚至唉。
想到這裏,逢紀環顧四周眾人,適時開口道:“既然大單於堅持索要幽並之地,也無不可,但此事需要細細斟酌…”
“各部大人需寬限吾一些時日,到時必不讓在座諸位失望…”
既然和連咬死不鬆口,那自己就從其他方麵想辦法,從其他方麵突破。
鮮卑人與夏軍對峙日久,族內物資消耗不以道計,再加上前番攻防慘烈,各部傷亡慘重,早已有人不滿了。
自己無需擺平所有人,隻要舍了幽州之地,爭取東部彌加和中部慕容氏和平,那此戰便可平息。
兩部大人罷戰,就算和連想硬撐,估計到時也沒人理會。
“嗯?”和連眉頭緊皺,他掃了眼尖下方的嘴猴腮,不知對方打得什麽鬼主意。
都說漢人陰險狡詐,心思難測,此時鬆口,卻讓人措手不及。
如果夏軍真放棄幽並二州,到時如何,難道真要罷兵?
如今正值王庭集權的關鍵時刻,怎能輕易放棄,不過若能得二州之地,也可以考慮一二。
但就怕對方有陰謀,畢竟前車之鑒可觀!
“大單於!”正當和連進退兩難之時,身側的田襄上前耳語一陣:“大單於,逢紀此人包藏禍心,不可留,當速斬之…”
雖說隱於幕後,但他一直在觀察逢紀的表現,對方作為李屠夫麾下少有的心腹謀臣,田襄自然有所關注。
他怎麽也沒想到對方,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擅自將幽遼之東,拱手讓給鮮卑人,甚至要與胡人聯盟共同南下。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重道義和名聲的,逢紀就不怕遺臭萬年嗎?
既然逢紀不義,那就別怪他田襄不仁,反正無論如何不能讓李屠夫得逞。
為了北地百姓,也為了神州天下,田襄也豁出去了。
他在和連耳邊側聲道:“此人尖牙利嘴,若是讓其在族中散布謠言,到時恐怕會動搖軍心…”
“害人之心可以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若是其私下與各位大人串聯,許以好處,恐怕南下之事又有一番波折…”
和連不知逢紀心思,但不代表田襄猜不出來,越是深思他心中危機愈重。
而大單於聞其分析之言,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掃了眼帳內神色各異的頭人,心中怒氣勃發。
各部大人心思若何,他已經有所明悟,若逢紀真私下許諾,將幽州讓出,東部和中部絕對會收地辦事,到時他這會盟軍恐怕會不戰自散。
這一點是肯定的,不提族中怨言,單是東部和中部退出,便能將整個會盟瓦解。
“大單於,當斷則斷!”田襄繼續進言催促,以逢紀展現出來的才能,若真讓其繼續忽悠下去,說不定連大單於都會動搖。
所以秉承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原則,先讓對方閉嘴,最好是永遠開不了口。
隻要逢紀這小人死於鮮卑大營,以李屠夫睚眥必報的性格,必不會善罷甘休。
到時就算鮮卑人想講和,恐怕李屠夫也不會答應…
唿唿,北風唿嘯,白色的帳簾隨風晃動,上首處,和連本就陰柔的臉色變換不定。
帳內氣氛微妙,逢紀心中隱隱有些不妙,不知身後那人說了什麽,竟讓和連這般作態!
“砰!”氣氛沉悶,和連猛然起身,冷喝道:“來人,將這漢狗壓下去!”
“大單於!”逢紀不知和連為何突然暴怒,欲要開口試探…
“唿啦…”七八名名精壯的漢子湧入大帳,直接用抹布將其口舌堵死,而後不顧反抗,拖了出去!
“嗚!嗚!嗚!”突如其來的變故直接讓逢紀直瞪眼,他奮力掙紮想要抽身,可惜士兵不給他絲毫機會。
他雖有口舌之利,卻無縛雞之力,王庭侍衛直接抹布堵嘴,不給絲毫發言的機會。
說來也是逢紀倒黴,他在明田襄在暗,加上對方先下手為強,不給他辯駁的機會,空有滿腹荒唐言,到頭來卻無處開口.…
“大單於,這是為何!”和連突然發神經,讓帳內頭人猝不及防。
望著先前還侃侃而談的逢紀,竟然被粗暴帶走,眾人莫名。
東部大人彌加更是長身而起,質問道:“大單於,逢使者帶著誠意而來,怎可如此粗暴…”
“堵人口舌,非義者所為,更非待客之道…”
“不錯,我等作為文明之師,當衛道義…”
帳內頭人紛紛出言,支持彌加的言論,想要大單於放人!
和連見此心中殺意愈發噴湧,他快刀斬亂麻,決然道:“哼,我意已決,爾等不必多言!”
“若李屠夫真有誠意,必不會因區區使者性命而翻臉…”
“相反,若李屠夫沒有誠意...”
“翻臉!”原本老神在在的慕容威,聽其言,瞬間驚起道:“大單於此言何意?”
他原以為和連隻是單純的要將人轟出去,但是此刻聽其殺意,好像有點不妙。
慕容威顧不得養神,立即上前質問道:“大單於,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怎可輕動刀兵!”
“此舉有違道律,非義者所為,不可取…”
說到這裏,慕容威給身側的軻比能使了個眼色,後者悄悄起身,緊跟著出帳。
慕容威環顧大帳四周,見眾人臉色各異,便又言道:“今日我等違義,來日何人還敢來使議事…”
“是啊大單於,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明規淺律…”
“我等不能壞了韋族名聲,此事傳出去,恐怕我等還有何顏麵立足…”
與此同時,眾人紛紛出言附和,皆不同意和連斬使。
慕容威更是趁機道:“大單於若看不慣其人作態,自可亂棍杖責一番,消心頭之火,沒有必要做絕…”
慕容氏與逢紀是老朋友了,此前作為夏軍與中部鮮卑的聯絡人,雙方多有交集。
對於逢紀的能力與口才,慕容威是很欣賞的,甚至一度生有招攬之念,雖然都被婉拒了,但不妨礙心中欣賞。
戰場是戰場,道義是道義,雙方雖然戰場為敵,但不妨礙私下間的交情。
所以當和連透露出殺機後,慕容威作為老朋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哼!”眾人反應越激烈,和連心中殺意越濃:“本單於做事,還不用爾等來說教!”
“爾等管好自己分內之事便可,莫要越界...”
“你!”眼看和連不留餘地,慕容威臉色難看,一時竟無言以對!
帳中眾頭人同樣不爽,但大單於態度堅決,押人士兵乃是王庭衛隊,他們也不敢越權,隻能憤憤不已。
人心各異,有人氣憤,有人不爽,也有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必要為了一個漢人,而與大單於翻臉…..
...…
“秋日草肥,族人們還等著我等迴去報信呢...”
這句話是真心的,族人南下,部族裏隻剩下女人和老弱,牛羊牲畜怎麽料理。
大漠環境本就惡劣,若是寒冬到來,沒有青壯勞力主持大局,恐怕會更加難熬。
望著頭人們一口一個和平,渾然不顧大局,和連心中暴怒。
這幫子頭人,怕不是被漢人嚇破了膽,此刻竟然也要媾和,全然沒有韋族勇士的氣概。
和連陰柔的目光掃過大帳,麵色轉冷:“百萬勇士南下,損兵折將者眾,豈是區區千裏之地能打發的…”
“李屠夫撐不了多久,隻要我等堅持南下,到時整個北方,皆會成為我族跑馬場…”
“若能飲馬黃河,解老單於心中遺願,完成我族......”
“大單於”逢紀見和連不依不撓,隻好轉變策略道:“大單於,若是一州之地不夠,我主可在許貴族五州...”
“五州!”和連一愣,旋即麵露嘲諷道:“李屠夫好大的口氣!”
“其治下不過才區區三州之地,哪裏來的膽量敢許諾五州地界…”
“大單於此言差矣!”
逢紀瞥了上首一眼,不緊不慢道:“吾主治下確實沒有五州之地!”
“但大漢卻有,中原神州,環境宜人,物產豐富,比之蠻荒邊郡富庶百倍…”
“隻要貴族願意握手言和,我軍不但可以撤出遼東,甚至互相結盟,與貴族共謀神州...”
“共謀神州!”聽到這裏,眾人身形一震,心中有些意動。
然而還未等他們有所動作,一直隱身在後麵的田襄猛然出列。
“哼!”他哼了一聲,打斷了眾人的思緒:“所謂的共謀神州,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大單於,李屠夫此人腦生逆骨,反複無常,其中允諾萬不輕可信…”
“若是我軍南下,其出爾反爾,斷我軍後路,到時若何…”
“身家性命不假人手,更何況韋族百萬勇士,想要城池土地,可自取...”
“唔!”和連本來正想著結盟的可行性,但聽到振聾發聵之語,心中有所警惕:“李屠夫此人奸詐歹毒,反複無常,確實不可輕信…”
“沒有兩州之地,我等是萬不可能罷兵的...”
無論眾人如何勸說,和連就是不鬆口,總結出一句話便是:“李屠夫不乖乖把地盤交出來,他們便不幹休…”
鮮卑家大業大,耗到最後,總能將李屠夫拖死,如今的局勢已明,堅持就是勝利,時間站在他們這一邊。
和連咬死不鬆口,逢紀心中惱火,心中百轉,暗暗思慮對策。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他已經明白,想要說服鮮卑單於恐怕很困難,甚至唉。
想到這裏,逢紀環顧四周眾人,適時開口道:“既然大單於堅持索要幽並之地,也無不可,但此事需要細細斟酌…”
“各部大人需寬限吾一些時日,到時必不讓在座諸位失望…”
既然和連咬死不鬆口,那自己就從其他方麵想辦法,從其他方麵突破。
鮮卑人與夏軍對峙日久,族內物資消耗不以道計,再加上前番攻防慘烈,各部傷亡慘重,早已有人不滿了。
自己無需擺平所有人,隻要舍了幽州之地,爭取東部彌加和中部慕容氏和平,那此戰便可平息。
兩部大人罷戰,就算和連想硬撐,估計到時也沒人理會。
“嗯?”和連眉頭緊皺,他掃了眼尖下方的嘴猴腮,不知對方打得什麽鬼主意。
都說漢人陰險狡詐,心思難測,此時鬆口,卻讓人措手不及。
如果夏軍真放棄幽並二州,到時如何,難道真要罷兵?
如今正值王庭集權的關鍵時刻,怎能輕易放棄,不過若能得二州之地,也可以考慮一二。
但就怕對方有陰謀,畢竟前車之鑒可觀!
“大單於!”正當和連進退兩難之時,身側的田襄上前耳語一陣:“大單於,逢紀此人包藏禍心,不可留,當速斬之…”
雖說隱於幕後,但他一直在觀察逢紀的表現,對方作為李屠夫麾下少有的心腹謀臣,田襄自然有所關注。
他怎麽也沒想到對方,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擅自將幽遼之東,拱手讓給鮮卑人,甚至要與胡人聯盟共同南下。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還是很重道義和名聲的,逢紀就不怕遺臭萬年嗎?
既然逢紀不義,那就別怪他田襄不仁,反正無論如何不能讓李屠夫得逞。
為了北地百姓,也為了神州天下,田襄也豁出去了。
他在和連耳邊側聲道:“此人尖牙利嘴,若是讓其在族中散布謠言,到時恐怕會動搖軍心…”
“害人之心可以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若是其私下與各位大人串聯,許以好處,恐怕南下之事又有一番波折…”
和連不知逢紀心思,但不代表田襄猜不出來,越是深思他心中危機愈重。
而大單於聞其分析之言,臉色瞬間陰沉下來,他掃了眼帳內神色各異的頭人,心中怒氣勃發。
各部大人心思若何,他已經有所明悟,若逢紀真私下許諾,將幽州讓出,東部和中部絕對會收地辦事,到時他這會盟軍恐怕會不戰自散。
這一點是肯定的,不提族中怨言,單是東部和中部退出,便能將整個會盟瓦解。
“大單於,當斷則斷!”田襄繼續進言催促,以逢紀展現出來的才能,若真讓其繼續忽悠下去,說不定連大單於都會動搖。
所以秉承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原則,先讓對方閉嘴,最好是永遠開不了口。
隻要逢紀這小人死於鮮卑大營,以李屠夫睚眥必報的性格,必不會善罷甘休。
到時就算鮮卑人想講和,恐怕李屠夫也不會答應…
唿唿,北風唿嘯,白色的帳簾隨風晃動,上首處,和連本就陰柔的臉色變換不定。
帳內氣氛微妙,逢紀心中隱隱有些不妙,不知身後那人說了什麽,竟讓和連這般作態!
“砰!”氣氛沉悶,和連猛然起身,冷喝道:“來人,將這漢狗壓下去!”
“大單於!”逢紀不知和連為何突然暴怒,欲要開口試探…
“唿啦…”七八名名精壯的漢子湧入大帳,直接用抹布將其口舌堵死,而後不顧反抗,拖了出去!
“嗚!嗚!嗚!”突如其來的變故直接讓逢紀直瞪眼,他奮力掙紮想要抽身,可惜士兵不給他絲毫機會。
他雖有口舌之利,卻無縛雞之力,王庭侍衛直接抹布堵嘴,不給絲毫發言的機會。
說來也是逢紀倒黴,他在明田襄在暗,加上對方先下手為強,不給他辯駁的機會,空有滿腹荒唐言,到頭來卻無處開口.…
“大單於,這是為何!”和連突然發神經,讓帳內頭人猝不及防。
望著先前還侃侃而談的逢紀,竟然被粗暴帶走,眾人莫名。
東部大人彌加更是長身而起,質問道:“大單於,逢使者帶著誠意而來,怎可如此粗暴…”
“堵人口舌,非義者所為,更非待客之道…”
“不錯,我等作為文明之師,當衛道義…”
帳內頭人紛紛出言,支持彌加的言論,想要大單於放人!
和連見此心中殺意愈發噴湧,他快刀斬亂麻,決然道:“哼,我意已決,爾等不必多言!”
“若李屠夫真有誠意,必不會因區區使者性命而翻臉…”
“相反,若李屠夫沒有誠意...”
“翻臉!”原本老神在在的慕容威,聽其言,瞬間驚起道:“大單於此言何意?”
他原以為和連隻是單純的要將人轟出去,但是此刻聽其殺意,好像有點不妙。
慕容威顧不得養神,立即上前質問道:“大單於,兩國交兵不斬來使,怎可輕動刀兵!”
“此舉有違道律,非義者所為,不可取…”
說到這裏,慕容威給身側的軻比能使了個眼色,後者悄悄起身,緊跟著出帳。
慕容威環顧大帳四周,見眾人臉色各異,便又言道:“今日我等違義,來日何人還敢來使議事…”
“是啊大單於,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這是明規淺律…”
“我等不能壞了韋族名聲,此事傳出去,恐怕我等還有何顏麵立足…”
與此同時,眾人紛紛出言附和,皆不同意和連斬使。
慕容威更是趁機道:“大單於若看不慣其人作態,自可亂棍杖責一番,消心頭之火,沒有必要做絕…”
慕容氏與逢紀是老朋友了,此前作為夏軍與中部鮮卑的聯絡人,雙方多有交集。
對於逢紀的能力與口才,慕容威是很欣賞的,甚至一度生有招攬之念,雖然都被婉拒了,但不妨礙心中欣賞。
戰場是戰場,道義是道義,雙方雖然戰場為敵,但不妨礙私下間的交情。
所以當和連透露出殺機後,慕容威作為老朋友,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哼!”眾人反應越激烈,和連心中殺意越濃:“本單於做事,還不用爾等來說教!”
“爾等管好自己分內之事便可,莫要越界...”
“你!”眼看和連不留餘地,慕容威臉色難看,一時竟無言以對!
帳中眾頭人同樣不爽,但大單於態度堅決,押人士兵乃是王庭衛隊,他們也不敢越權,隻能憤憤不已。
人心各異,有人氣憤,有人不爽,也有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沒必要為了一個漢人,而與大單於翻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