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皋關,戰鼓聲急,城下密密麻麻的人影重疊,無數人手持長矛肩扛雲梯,向城關發起猛攻。


    鮮卑人悍勇無比,在各部頭人的催促下宛若一浪浪黑潮般,向城關洶湧。


    這裏的戰事兇險程度,比之武城過之而猶不及,因為這裏匯聚的兵力更多,關牆更加高大險峻。


    “格老子,將他們壓下去!”城樓上,吳郭手持短刀,率領親衛在城上奔波支援。


    同時不忘鼓舞士氣:“兄弟們都給我頂住,北侯大軍已經在返迴的途中了,撐過今晚明日,我等便能迴軍休整...”


    “到時候,隨便你們睡多久,哪怕是去城內秀樓找娘們,老子也由得你們...”


    戰事持續,相比於城關上的慘烈,城外單於大營,氣氛更是凝重壓抑!


    主位上,和連麵色陰沉,陰柔的目光掃過大帳。


    最後,他視線在慕容威的身上緩緩停下:“慕容大人,拓跋大軍被圍武城,你慕容鐵騎在做什麽?”


    “雁門至武城不過二十幾裏地,一時三刻可至,難道慕容虎要眼睜睜的看著拓跋燾全軍覆沒嗎....”


    “哼,那又如何!”麵對咄咄逼人的和連,慕容威毫不退讓。


    他手按腰刀,虎目灼灼的與和連對視:“太史慈兵至雁門,狼騎在側虎視眈眈...”


    “慕容虎敢前腳進軍,對方後繼便能將退路封死...”


    “太史慈此人如何,想來大單於已經有所耳聞,到時莫說拓跋燾全軍覆沒,我慕容部勇士,恐怕也會搭進去.....”


    慕容威聲音冷冽,絲毫不給和連這名大單於麵子。


    因為從之前改變戰略規劃之時,慕容威便不同意深入襲城,甚至一開始,他都不同意出兵南下。


    但是和連一意孤行,如今完顏宗兵敗,將拓跋燾陷入死地...


    如今又想讓他慕容鐵騎重蹈覆轍,莫說慕容威不答應,就算他同意,估計慕容虎也不會聽令...


    太史慈已經率軍至雁門,李屠夫的南路大軍,不日便會迴師。


    到時並州、幽州、乃至河套各部軍團,匯聚北方...


    近十萬精銳戰兵圍堵,若無意外,拓跋燾可以交代了...


    慕容威如此不配合的態度,直接將和連激怒。


    他麵色含煞,聲音發冷:“慕容威,真當本單於不敢拿你!”


    “哈哈,拿我,真當我慕容是嚇大的!”


    慕容威冷笑,他已經忍耐很久了:“老子當年跟隨老單於南征北戰之時,你和連還在北海吃奶呢…”


    “沒有老單於留下的底蘊,你和連算個什麽東西....”


    這話說的有點狠了,敢於當眾損一代首領的麵子,隻能說和連,已經將單於的威嚴敗壞光了。


    慕容威這位大人,敢於此頂撞單於,這與鮮卑人部族聯盟的製度有關。


    頭領沒有能力與威望,底下的人還真不怎麽鳥他。


    其實底下的人,不鳥頭領,也不是遊牧民族獨有的。


    現在的中原王朝,遠遠沒有達到封建集權的頂峰,有時候一些權臣頭子,還真敢與皇帝較勁,出言諷刺都是常有。


    權臣語錄甚至更加不客氣:陛下請讓座,陛下何故造反,陛下忠奸難辨,以及狗腳朕等等,已然說明了其中道理...


    皇帝與單於雖然名義上是天下之主,但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人,隻有寥寥一些愚忠者能夠做到罷了,顯然慕容威這種野心家,沒那麽高的覺悟。


    首領與臣子之間之間相互對峙,一時間整個王帳氣氛沉悶,壓抑的各部頭人喘不過氣來。


    “咳咳,大人,大單於莫要衝動!”


    眼見氣氛凝滯,還是軻比能出列打破了這股沉重:“諸位且聽吾一言,如今拓跋燾被圍,形勢危急,不是我等族人內鬥之時...”


    “當下是該如何攻關,如何破城,以解拓跋大人之圍...”


    “隻要我等齊心竭力攻破武皋,打通南下關隘,所有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南下大軍之所以被圍困,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拓跋燾,繞過武皋深入敵境,導致後路被絕補給被斷,這才是其危險所在。


    時間一久,大軍便會被活活困死,若不然正常交戰,夏軍即使在多三倍的兵力,也未必能吃得下拓跋燾的六萬精銳。


    從這裏也可以看出,某些險要關卡的作用,以及為何古代人打仗叫攻城掠地了。


    而長城以內的戰役,大多都是圍繞著城與池,來打的...


    西部浦頭步度根等大人,也紛紛出言勸道:“大單於,形勢危急,與其在這爭論功過,還不如將主要精力放在攻城戰事上...”


    “隻要我等攻下武皋,與拓跋大人裏應外合,未嚐不能畢功於一役,將北地夏軍殲滅在武城...”


    眾人你言我語,皆出聲勸誡,希望大家以和為貴。


    隻要他們能突破武皋要塞,到時不但能解拓跋燾之圍,甚至能在李屠夫趕到之前,借其中機會將臧霸伊禮等軍隊一網打盡,到時並州河套各郡輕易可下。


    “哼!”終究還是有人識得大局的,慕容威冷哼一聲帶著一眾心腹走出大帳。


    因為,與其留在此地與和連置氣,還不如迴營整軍,以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帳內隻留下一眾頭人,與麵色陰晴的和連單於。


    他陰翳的目光,在帳內掃了一圈:“諸位且迴營修械,準備日夜攻城!”


    “本單於就不相信,這武皋關是鐵打的!”


    “諾!”大單於發話,眾人也不再帳內幹坐,急忙起身告退。


    剛剛被大人折了麵子,大單於正在氣頭上,若待下去,指不定又整出什麽幺蛾子。


    中部實力強勁,慕容威有底氣與大單於叫板,甚至敢當麵駁斥,但換了他們這些小部頭人,還是洗洗睡吧。


    “砰!”等到一眾頭人離開,和連終於忍不住心中怒氣。


    他猛然將身前案牘踹翻:“逆臣惡臣奸臣,都他釀的是一群自私自利的狗賊…”


    “若不是這群頭人貪權,韋族何至於斯?本單於何至於此?”


    被下屬當眾頂撞,顏麵盡失,大單於暴怒也在情理之中。


    甚至話不擇言,說各部頭人都是一群貪權自利的小人,也沒錯。


    站在首領的角度思考,攤上一群不願放權,且自私自利的屬臣,其中困難可想而知。


    和連有雄心,想效仿中原王朝的集權製,想將韋族壯大,想傳承千古,想開萬世基業。


    但一幫臣子下屬,卻陽奉陰違,處處阻撓...


    這放在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中原,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卑鄙小人。


    和連的出身,以及現在的身份地位,就代表了他的思想行為,與其他人不一樣。


    一般人,想要某樣東西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等價交換,或者拿錢去買。


    還有一些人,出身高了點,看重你的東西,他會直接伸手剝奪...


    甚至還會生出,你這屁民,老子要你東西是看得起你的這種念頭,不但不能反抗,還要對他感恩戴德...


    這就是不同出身不同的思想,也可以說是不同階段階級的人,對事物的看法不一樣。


    普通人,很難明白,為什麽有的人,明明吃穿享樂,財富美人,傳宗接代,樣樣不愁…


    但仍然要想方設法的剝削壓榨,甚至要將普通平民,以及後人,世世代代都踩在腳下,貶為奴隸都不滿足...


    這是一般人,很難理解,也不能夠理解的…


    一直隱於和連身後的田襄,此刻露出身形:“大單於,何必動怒,為了一群逆臣傷身,不值得!”


    “慕容威心有異誌,此前早有預料!”


    他頓了頓,接著道:“眼前當務之敵,乃是李屠夫!”


    “隻要大單於能拿下河套並州,百萬領地,千萬奴隸…”


    “到時榮耀加身,各部歸心,區區一個慕容威反掌可下…”


    “慕容威欺人太甚,本單於咽不下這口氣…”


    雖然言之有理,但和連就是化不開心中鬱氣:“一個臣子,當麵頂撞單於威嚴,這放在中原,就是誅九族的大罪...”


    “吾心中咽不下這口氣,欲給慕容氏一個戒訓,先生可有良策教我...”


    雖然看不起南人羸弱,但和連對於足智多謀的田先生,還是很重視的,所以想要向其問策。


    “這!”田襄心中為難,都什麽時候了,和連不想著解救拓跋燾,反而費盡心思的內鬥。


    怪不得鮮卑人衰落如此之快,攤上這樣小心眼還喜歡窩裏鬥的大單於,鮮卑人能好才怪。


    檀石槐才逝世不過三四年的時間,當初那個稱雄大漠的鮮卑,就被和連搞得離心離德。


    如今更是有分崩離析之象,秦之二世,也不過如此吧...


    想到這裏,田襄心中嘀咕的同時又有些犯難,和連想報複,但慕容威這頭猛虎,可不是那麽好對付的。


    想要給對方製造麻煩,一時間,他還真沒有什麽良策。


    不過和連既然開口,他也不能沒有表示:“大單於,若真想教訓慕容威,不如一勞永逸,將其中隱患全部鏟除...”


    “此言何解?”和連猛然一驚。


    “很簡單!”田襄也不含糊:”以會盟之名,將東西各部大人全部召來議事,然後伏以刀斧手...”


    “到時隻需傳令各部,曆數慕容威等人罪狀,死無對證…”


    來開會,這個中原王朝,特有的傳統技能,可不是說說…


    先拿人,後定罪,簡直就是萬金油一般的存在…


    “不妥!”和連想也沒想,直接拒絕道:“此事,先生不必再提...”


    和連隻是想設法,坑一下慕容威,但還真沒有兵戎相見的勇氣。


    各部大人,都是跟隨檀石槐南征北戰的猛人,若搞不好,死的可能就是自己。


    大漠與中原不一樣,無論是思想,還是政治製度,亦或生活習俗,皆有很大迥異。


    若果真行險,即使能殺了慕容威,斬了魁頭等大人,後麵還會出現慕容氏,魁拔等新的大人。


    到時韋族可能會直接四分五裂,甚至各部新晉位的大人,會直接聯兵攻上彈汗山,要了和連的小命,這是有大概率發生的。


    大單於的顧慮,早在田襄的預料之中,若對方真有魄力行險,說不定還真的會高看一眼。


    他適時奉上馬屁道:“大單於心地仁厚,實乃世間楷模,是我莽撞了!”


    “既然大單於不願刀兵相向,但各部會盟之事卻是可行,若真能舉族之兵聚於武皋,到時....”


    “嗯!”和連眸子一眯,心中已有計較。


    舉兵南下,然後慢慢收各部之權為用,是和連很早之前便定下的計策。


    如今戰事僵持,拓跋燾被圍,這便是最好的借口與理由。


    想來應該沒有幾個大人,會在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違逆吧。


    鮮卑人此番南下匆忙,先前也沒有一點預兆,所以眾頭人大都各自為戰。


    漠北四大部,武皋關隻匯聚了彈汗山各族,與中西部的大軍。


    而慕容威老謀深算嚴防死守,根本不給他插手內部事務的機會。


    這個時候,自然要將目光轉向其他散落各部。


    到時大軍匯聚,即使救不了拓跋燾,也能以勢壓人,攻破武皋撈取好處...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唐吉可汗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唐吉可汗並收藏三國,從黃巾起義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