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那些楚國遺族於軍政之道並無多少能力,見宋義和範增這兩個大佬想法一致,都紛紛發言隨聲附和。
楚懷王掃視了一眼後排就坐的項伯、龍且、英布等人,見這些領軍之將雖然沒有出聲附和,卻也都神色略帶激動,躍躍欲試的樣子,隻是位於前排的項羽和劉邦,都是一幅沉思的表情。
“長安侯,武安侯,可有什麽見解?”楚懷王問道。
“軍師已經將上將軍的意思表述得很明確,臣無異議。”項羽起身一禮:“王上,臣願隨上將軍援趙,力求於趙地將王離這支孤軍擊垮,則秦在山東將隻剩尚占郡縣的郡兵和縣兵。這樣一來,合四國之力,不但可將暴秦逐出六國之地,還可挾勝利之勢,直取關中,重現當年孟嚐君合縱伐秦破函穀關而入的景象。”
項羽所說的孟嚐君合縱伐秦破函穀關而入,是在公元前298年,趁秦國大軍與楚國大戰之機,孟嚐君率領齊、韓、魏三國之兵攻入了函穀關,一直打到了鹽氏(今山西運城)。秦國無奈求和,將臨汾西南的武遂歸還韓國,今風陵渡所在之地的封陵歸還魏國。
史書中,項羽是想跟著劉邦的第二路軍當次將去西征的。但在本故事的設定上,項羽在這時候雖然還沒有殺宋義奪權的想法,可在範增的攛掇下,他還是想把項梁親自訓練出的軍隊抓在自己手中,所以願意待在項氏軍為主的援趙軍中。
宋義也興奮起來:“當初信陵君也是合五國之力攻至函穀關,惜乎在即將破關時,魏安厘王中秦離間之計,功虧一簣。”
宋義所說的是公元前247年,秦昭襄王趁信陵君滯留趙國之機,由蒙驁率軍伐魏並橫掃三晉。危急之下信陵君得以返魏國任上將軍,組織魏、趙、韓、楚、燕五國合縱軍大敗蒙驁,一路追擊至函穀關外。因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安厘王的親兄弟,秦人施展離間計使魏安厘王擔心信陵君會擁勝秦的威望和手中之兵奪位,加上當年竊符救趙的積怨,於是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權,導致合縱軍功虧一簣。
楚懷王一拍禦案:“若上將軍能將王離擊潰,我四國齊心自不會為秦所乘。此一時非彼一時,不滅暴秦,諸國都處於岌岌可危之中,非合諸國之力不可。”
他稍頓了一下,又看了看諸臣:“援趙一軍,發七萬卒,由上將軍義領,為卿子冠軍。”
宋義起身行禮:“臣必不負大王所望。”
“長安侯既願入援趙軍,可為次將。”
項羽行禮:“喏。”
“軍師當隨上將軍一同援趙,為末將。”
範增也起身行禮:“臣遵大王詔。”
“上將軍需要哪些軍將,可自擇後奏知寡人,寡人莫不應允。”
宋義先向懷王行禮致謝,然後老實不客氣的把項氏將領和英布、蒲將軍等一幹楚軍精銳都包圓兒了。
蒲將軍,秦末人,名不詳,隻在巨鹿之戰和隨項羽攻函穀之間出現於史書中。
楚懷王“龍顏大悅”:“援趙一路軍已定,那麽擾秦的另一路軍,諸卿可有人選?”
陳嬰向懷王一禮:“臣舉武安侯。”
其實這是明擺著的事情,宋義把楚軍的大部分都攬到麾下,不歸他統轄的,也就剩下了劉邦的碭郡之兵了。
劉邦心裏很矛盾,他知道自己的份量,不可能成為援趙軍主力,但他還是希望能加入援趙軍。因為他雖然不了解宋義的領軍能力,可他對項羽很服氣,而且就算他和項羽的兄弟之盟含有太多政治因素,但他認為項羽是個有義氣的人,跟著項羽不但能立功,還很有可能能打勝仗。
可現在項羽沒有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所以他的地位隻能任人宰割。
“武安侯意下如何?”楚懷王帶著幾分期冀問。這兩路軍的建議既然是宋義提的,那誰為主力誰打配合,早就是暗箱操作過了的,隻是宋義不能提議讓劉邦配合,因為劉邦是唯一不歸他管的力量,他說出來會顯得別有用心,於是就讓投靠項梁後一直默默無聞的上柱國陳嬰出頭。
劉邦也清楚陳嬰出麵提議不過是事先安排好的秀,主謀一定是宋義。他雖然心中氣憤得一直在問候宋義的長輩,但不能掃懷王的麵子,所以明麵上還是拿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應道:“臣遵大王詔,必將攪擾秦軍後方不得安寧並伺機破秦關。”
“善,武安侯楚之棟梁也。”懷王大為寬慰,這個劉季太給麵子了。
政治,很多時候就是做戲,楚懷王自己也清楚,此仗若勝,那也是宋義的功勞。除非劉邦真的能攻進關中,否則再努力也拿不到頭功。
不過劉季如此給臉,他也就把早早就打好的腹案拿出來激勵:“爾等兩路大軍伐秦,上將軍援趙若擊潰秦嘯軍,則應合四國之力,不給秦人喘息之機,追擊秦軍直至秦關並破關而入,滅秦於關中。武安侯雖是攪擾秦軍後方,襲輜重之地隻是其一,還可攻伐秦人現有郡縣,讓秦人無法安寢。秦人重兵既在趙,若武安侯能沿途招納義士壯大我軍,秦關也未必不能破。我等的最終目的都是破秦關而入關中,因此寡人在此立約。”
他站了起來,舉手向上蒼行禮:“寡人告於上蒼,爾等俱需奮勇,哪一路先入關中,則為關中王。”
_
劉邦離了彭城,快馬加鞭的趕迴碭郡,他那駟馬戎車的輪子都快跑掉了。碭郡距離彭城有二百六十裏,他去彭城參加這次大朝會路上就用了五天,迴碭郡他心裏焦急,如何應對這“第二路軍”的事情他需要與那幫兄弟商量,所以隻用了三天就趕了迴來。
讓他比較驚喜的是,迴到碭郡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封信,張良寫來的信。
張良現在保著韓王成,所占據的地盤是穎陰和穎陽,大致位於今天許昌的位置,距離碭郡(今夏邑縣附近)足足有六百裏,中間還要穿過秦控區。由於大秦的精力現在完全放在伐趙上,所以除了替換迴關中然後發往北疆的秦銳軍,山東各郡餘下的二萬秦銳軍都集中起來收縮到滎陽、陳留一帶,保證秦嘯軍的糧秣輜重供給,像陳郡這種較大的地方也隻有新征募的郡兵,連定陶和昌邑都已經沒有多少主力軍了。
當然,這裏麵也有帶著金手指的胡亥同學之功勞。胡亥同學要給劉邦同學留出西征的餘地,同時胡亥同學要放棄山東,自然不會繼續在山東留下必然擋不住項羽的殘兵。現在山東仍然掌握在秦手中的郡縣,老秦官員早在陳勝造反時就大部分撤迴關中了,郡府都是本地人假郡守,一般就是本地郡尉或郡丞充任。
本地人當官,也未必就不忠於秦,胡亥於是按照聽風閣細作考察或推斷得出的結論,對於比較忠於秦的本地出身官員,派出了風影閣銳士暗中保護,並在必要時將這類官員救走。也正因如此,沒人太關注韓王成,張良才敢於深入到距離碭郡如此遠的地方。當然此時張良的軍隊也略有擴充,達到了六千人左右,張良也是大兵家,所以這六千人被訓練的還算不錯。
張良的信寫得很長,一卷足足有六七尺長的帛卷。劉邦隻是粗粗的掃了一遍,就立即召集蕭何、周勃、樊噲、灌嬰、呂澤、雍齒等文武前來議事。比較慘的是,現在劉邦的文臣還是太少,隻有蕭何一個,審食其勉強也算一個。不過曆史上劉邦這階段的文臣本來也不多,曹參實際上算是武將,張良此時也還在韓王成身邊,陸賈在本故事中也不歸他用了,史書中陳平更是在滅秦之後才從項羽那邊溜達過來。
人到齊後,劉邦先說了懷王讓其作為第二路軍西征擾亂秦嘯軍後方的詔令,大堂裏麵立即嗡的一聲亂了起來,武將們基本分成兩派,一派興奮,覺得整天蜷縮在碭郡沒出息,就要如此去跟暴秦大幹一場。另一派則憤怒,手中現有的一、兩萬卒如何打得過秦軍?一般郡縣打打也就算了,不過幾千郡兵,要去攻擊秦軍的輜重地,那裏隻要有五千秦銳或秦嘯,自己這點兒人還真不夠瞧的。
興奮的是比較少壯的,比如樊噲、灌嬰、周苛;憤怒的是相對沉穩的,比如周勃、陳賀、雍齒。兩派人也不管劉邦是啥臉色,就直接吵了起來,弄得碭郡大堂像菜市場一樣。劉邦倒也不怒,看上去像個泥塑木雕一般,實際是在仔細傾聽將領們的不同意見。蕭何則在認真閱讀張良的來信,皺著眉頭思索。
兩派武將吵來吵去,最終還是把矛頭指向了劉邦。興奮派慷慨激昂的陳述,憤怒派痛心疾首的勸諫,都要劉邦拿個主意出來。等他們陳述、勸諫得也累了,劉邦這才抬起兩手向下壓了壓,大堂上安靜下來。
劉邦先沒搭理這幫武人,問蕭何:“丞何對軍師良的意見怎麽看?”劉邦當了碭郡長之後,任蕭何為丞,督辦所有政務(丞督事)。
蕭何抬頭看了看憤怒派的武將,微微一笑轉向劉邦:“主公,臣覺得若按軍師良策,此番出兵征伐,或真的是我等的一個機會。”
周勃哦了一聲:“軍師如何說?”
“軍師肯定不知道王上詔主公西征之事。”蕭何低頭又看了一眼帛卷:“不過軍師現在向西打到了穎陽,他感覺到整個西麵的郡縣都沒有多少有戰力的秦軍。軍師的分析是,現在秦人全力伐趙,所有在山東的主力軍或在伐趙,或在滎陽到定陶一線保障秦嘯軍的糧秣輜重,所以軍師想要借此為韓王收複更多的韓地。同時,軍師建議主公也可借此時機向王上請詔西征,一方麵擴大主公的領地,一方麵征召義夫,壯大主公的力量。”
“張楚王被擊潰後,很多張楚軍卒流散在鄉亭,現正處於春荒,衣食不保,正是主公招募勇者的機會,軍師已經借機為韓王招募了數千卒,隻是限於糧秣不足無法招募更多。軍師給主公的信中很大的篇幅是幫助主公分析山東局勢,這個就不多言了。現在看,軍師的建議正好與王上想到一起了,所區別的隻是王上需要主公去擾秦人供給。其實主公要想壯大我軍,現有糧秣輜重也有所不足,確實需要奪取秦人的倉廩。”
樊噲咧著嘴樂了:“既然軍師也是這等想法,主公,咱們就大幹一場。武信君沒了之後,這個冬天過得實在是沉悶。”
劉邦一瞪眼:“沉悶?那你是不是整個冬天都躲在屋裏喝酒,沒有好好訓練兵卒?”
樊噲叫起撞天屈:“主公說話要摸良心,臣為訓練軍卒可是手腳都起了一大堆凍瘡的。”說著伸出蒲扇一般的兩隻大手:“大家看看,主公看看,某家可沒說謊。”
滿堂哄笑。
劉邦得了張良的建議,滿心的煩惱一風吹散,和樊噲開過玩笑,正色問道:“那麽,各位兄弟對軍師的良策都讚同?”
他向剛才的幾員憤怒派大將望去。
“若按軍師分析,臣無異議了。”周勃率先表態,陳賀、雍齒等人也拱手表示讚同。
“唉,要是軍師能在這裏,本侯的心裏就更踏實了。”劉邦歎了口氣,“既然諸位兄弟都無異議,那咱們就好好商討一個大致的方略,傳告軍師,並準備出兵吧。”
他目光灼灼的盯著雍齒:“碭郡和豐沛,留萬卒守,以審食其為首,沛嘉、雍齒輔之。將軍齒,本侯能相信你嗎?”
雍齒反叛了劉邦一次,可啥好處也沒得到,最後還是劉邦給台階讓他下。雖然他內心裏依舊看不起劉邦這個混混,但形勢比人強,現在人家是“侯”,是碭郡長,能參加楚王的朝會,而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資本再折騰,隻能努力幫著劉邦打天下,指望劉大爺別老記著舊怨,日後多少分給自己一點好處。所以聽劉邦這一問,立即挺起胸脯拱手行禮:“主公盡管放心,臣一定唯主公之命是從。”
劉邦滿意的點點頭。他內心裏對雍齒並不太放心,仍留有對當初雍齒背叛的強烈恨意。可現在需要人手,雍齒作為將軍還是相當不錯的。反正這迴留守碭郡和豐沛的是以審食其為主,他也不怕雍齒反到天上去。而且現在楚國的大壞境下,也沒有雍齒再次反叛的土壤了。
劉邦一方麵準備出兵,一方麵立即派人將懷王詔令他西征的消息快馬告知張良。七日後他出兵的準備已經大致差不多,張良的迴音也拿迴來了。為了這個迴音,二十個軍卒帶著六十匹馬,每日奔馳二百裏,跑死了十三匹馬,累倒了所有軍卒。
張良建議,既然楚王要他們騷擾秦軍,他們現有力量稍顯不足,可先向北會同彭越擊昌邑,並向彭越借兵一萬,連同酈食其一並借來。若攻下昌邑秦人沒有反應,就可向河水方向去尋秦嘯軍的輜重轉運渡口一帶騷擾。
不過張良建議騷擾隻是應景,應重點考察秦軍輜重存放地陳留,如有可能,將其打下來搶奪糧秣輜重,然後向函穀關方向進行探查,看有沒有可能趁秦軍主力在趙地時,破關而入。
張良在信中也很慎重的告誡劉邦,函穀關後有新關,即潼關,所以即使探查也要小心翼翼,兩道秦關並不易攻破,所以沿途一定要招募被打散的張楚軍卒和魏軍卒,這是當前第一要務。
劉邦吃了定心丸,雖不說豪情萬丈,也是自信滿滿的出兵了。按照張良的建議,第一站,昌邑。
_
“俺這隻小蝴蝶,如此狂扇翅膀,居然曆史的走向大致還是如此?”胡亥嘀嘀咕咕的,一邊“擬禽”,一邊享受春風中清晨陽光的撫慰。
他嘀咕的聲音很小,五步外圍觀他練功的公子嬰、姚賈、陳平還有曹參,都隻能看到他的嘴在動,卻聽不清他在說什麽。
除了陳平和公子嬰總像影子一般的跟著他,曹參是來請皇帝幫忙,讓少府再多提供一些銅鐵製犁,畢竟現在是春耕時節,曹參正在擴大深耕的範圍。姚賈麽,則是來匯報山東軍情的,聽風閣的探子鋪得廣,傳訊又快,現在諸國援趙的軍情都來了。
姚賈剛匯報的是宋義領七萬卒北進援趙,以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既然皇帝沒有說話(或說了什麽自己聽不到),他就繼續說:“除了宋義這一路,楚國還另外派出了以碭郡長劉季為首的另一路軍,目的是擾亂秦嘯軍的後方輜重轉運,並試圖在秦嘯軍伐趙時,攻伐關中。楚懷王立約,宋義和劉季,誰先能入關中,誰就為關中王。”
本來姚賈以為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會有所觸動,沒想到皇帝連眉毛都沒抖一下,隻是哦了一聲,依舊半眯著眼在那兒比比劃劃的練功。
公子嬰倒是略微驚訝了一下:“兩路分兵?楚軍現在最多不過十萬卒多一點兒,就這樣還要分兵,豈不是降低了援趙的力量?”
姚賈輕輕搖了搖頭:“齊國派出援軍八萬,由田橫的副將田都為主、齊王建之孫田安為次。燕國派出援軍五萬,由大將軍臧荼領軍。加上趙軍現有十三萬餘卒和宋義的七萬楚卒,總兵力可達三十三萬餘。另外,趙王武臣的部將司馬卬在李良殺武臣後雖未攻伐李良,但領原有部曲一萬三千卒一直隱於大陸澤一帶,這時也南向靠攏巨鹿。所以,單就卒數而言,大將軍離要麵對的多國聯軍近三十五萬。想必楚王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想要分兵擾亂秦嘯軍的後方輜重供給,立約入關者為王,顯然是一種激勵楚軍的方式。”
胡亥幹脆把眼睛閉了起來,似乎很享受練功的感覺:“一幫烏合之眾而已,真到麵對王離的時候,若不能共同推舉聯軍領軍者並無條件服從之,又如何能是王離的對手?更不要說這些軍卒中,除了楚卒經過項氏的練兵很有戰力外,其他諸國的戰力如何能與秦嘯軍的老秦邊卒相比?”
胡亥說著已經“打完收功”,睜開眼睛:“當然,未慮勝先慮敗,我覺得這次伐趙鬧得動靜太大了點兒,這幾國大約都怕滅掉趙國後大秦兵鋒指向自己,已經頗有再搞一次多國合縱的意味,我們也要防著這幾國聯軍真的同心同力。所以姚賈,你把這個消息告知馮劫,讓他算一下現在關中還有多少兵力,在確保武關、潼關、河東無虞的情況下,假定王離不支敗退,能再抽出多少兵力出關到滎陽一線接應王離。”
陳平帶著略顯興奮的表情拱手施禮:“聖……陛下,既然楚國派出了兩路軍,楚懷王又立約先入關中者可據關中稱王,這就造成了一種競爭的關係。宋義援趙麵對二十萬老秦卒,壓力很大,唯有敗大將軍離的秦嘯軍才可談進軍關中。而劉季兵弱,看起來似乎並沒有競爭關中王的機會,可要是劉季在攪擾秦嘯軍供給的同時,招募流卒擴充力量,獲取領地,還能在此番西征伐秦中建功,比如讓他打下雒陽或者函穀關,那宋義以及項氏那一路軍會做何感想呢?”
胡亥臉上也露出了狡黠的表情:“你是說,分化山東反秦力量的時機到了?那好,那就在陳留給他留下足夠十萬卒數月的糧秣,另外傳訊給客卿食其和彭越,助劉季部分軍卒,並看客卿和其弟商(酈商)可否隨劉季軍而行,助他壯大力量。”
胡亥有金手指,雖然蝴蝶效應讓金手指的效用還有多少他深度懷疑,不過曆史的大致走向似乎仍然未變,,兩路分兵,懷王之約都還在,那幹嘛不利用一下?
“隻是,若要如此做,是不是需要王離敗戰?敗還不能敗得太假,還要讓多國聯軍勝得吃力。讓大將軍打敗仗,恐怕會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的。”胡亥假裝猶豫。
楚懷王掃視了一眼後排就坐的項伯、龍且、英布等人,見這些領軍之將雖然沒有出聲附和,卻也都神色略帶激動,躍躍欲試的樣子,隻是位於前排的項羽和劉邦,都是一幅沉思的表情。
“長安侯,武安侯,可有什麽見解?”楚懷王問道。
“軍師已經將上將軍的意思表述得很明確,臣無異議。”項羽起身一禮:“王上,臣願隨上將軍援趙,力求於趙地將王離這支孤軍擊垮,則秦在山東將隻剩尚占郡縣的郡兵和縣兵。這樣一來,合四國之力,不但可將暴秦逐出六國之地,還可挾勝利之勢,直取關中,重現當年孟嚐君合縱伐秦破函穀關而入的景象。”
項羽所說的孟嚐君合縱伐秦破函穀關而入,是在公元前298年,趁秦國大軍與楚國大戰之機,孟嚐君率領齊、韓、魏三國之兵攻入了函穀關,一直打到了鹽氏(今山西運城)。秦國無奈求和,將臨汾西南的武遂歸還韓國,今風陵渡所在之地的封陵歸還魏國。
史書中,項羽是想跟著劉邦的第二路軍當次將去西征的。但在本故事的設定上,項羽在這時候雖然還沒有殺宋義奪權的想法,可在範增的攛掇下,他還是想把項梁親自訓練出的軍隊抓在自己手中,所以願意待在項氏軍為主的援趙軍中。
宋義也興奮起來:“當初信陵君也是合五國之力攻至函穀關,惜乎在即將破關時,魏安厘王中秦離間之計,功虧一簣。”
宋義所說的是公元前247年,秦昭襄王趁信陵君滯留趙國之機,由蒙驁率軍伐魏並橫掃三晉。危急之下信陵君得以返魏國任上將軍,組織魏、趙、韓、楚、燕五國合縱軍大敗蒙驁,一路追擊至函穀關外。因信陵君魏無忌是魏安厘王的親兄弟,秦人施展離間計使魏安厘王擔心信陵君會擁勝秦的威望和手中之兵奪位,加上當年竊符救趙的積怨,於是解除了信陵君的兵權,導致合縱軍功虧一簣。
楚懷王一拍禦案:“若上將軍能將王離擊潰,我四國齊心自不會為秦所乘。此一時非彼一時,不滅暴秦,諸國都處於岌岌可危之中,非合諸國之力不可。”
他稍頓了一下,又看了看諸臣:“援趙一軍,發七萬卒,由上將軍義領,為卿子冠軍。”
宋義起身行禮:“臣必不負大王所望。”
“長安侯既願入援趙軍,可為次將。”
項羽行禮:“喏。”
“軍師當隨上將軍一同援趙,為末將。”
範增也起身行禮:“臣遵大王詔。”
“上將軍需要哪些軍將,可自擇後奏知寡人,寡人莫不應允。”
宋義先向懷王行禮致謝,然後老實不客氣的把項氏將領和英布、蒲將軍等一幹楚軍精銳都包圓兒了。
蒲將軍,秦末人,名不詳,隻在巨鹿之戰和隨項羽攻函穀之間出現於史書中。
楚懷王“龍顏大悅”:“援趙一路軍已定,那麽擾秦的另一路軍,諸卿可有人選?”
陳嬰向懷王一禮:“臣舉武安侯。”
其實這是明擺著的事情,宋義把楚軍的大部分都攬到麾下,不歸他統轄的,也就剩下了劉邦的碭郡之兵了。
劉邦心裏很矛盾,他知道自己的份量,不可能成為援趙軍主力,但他還是希望能加入援趙軍。因為他雖然不了解宋義的領軍能力,可他對項羽很服氣,而且就算他和項羽的兄弟之盟含有太多政治因素,但他認為項羽是個有義氣的人,跟著項羽不但能立功,還很有可能能打勝仗。
可現在項羽沒有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所以他的地位隻能任人宰割。
“武安侯意下如何?”楚懷王帶著幾分期冀問。這兩路軍的建議既然是宋義提的,那誰為主力誰打配合,早就是暗箱操作過了的,隻是宋義不能提議讓劉邦配合,因為劉邦是唯一不歸他管的力量,他說出來會顯得別有用心,於是就讓投靠項梁後一直默默無聞的上柱國陳嬰出頭。
劉邦也清楚陳嬰出麵提議不過是事先安排好的秀,主謀一定是宋義。他雖然心中氣憤得一直在問候宋義的長輩,但不能掃懷王的麵子,所以明麵上還是拿出一副慷慨激昂的樣子應道:“臣遵大王詔,必將攪擾秦軍後方不得安寧並伺機破秦關。”
“善,武安侯楚之棟梁也。”懷王大為寬慰,這個劉季太給麵子了。
政治,很多時候就是做戲,楚懷王自己也清楚,此仗若勝,那也是宋義的功勞。除非劉邦真的能攻進關中,否則再努力也拿不到頭功。
不過劉季如此給臉,他也就把早早就打好的腹案拿出來激勵:“爾等兩路大軍伐秦,上將軍援趙若擊潰秦嘯軍,則應合四國之力,不給秦人喘息之機,追擊秦軍直至秦關並破關而入,滅秦於關中。武安侯雖是攪擾秦軍後方,襲輜重之地隻是其一,還可攻伐秦人現有郡縣,讓秦人無法安寢。秦人重兵既在趙,若武安侯能沿途招納義士壯大我軍,秦關也未必不能破。我等的最終目的都是破秦關而入關中,因此寡人在此立約。”
他站了起來,舉手向上蒼行禮:“寡人告於上蒼,爾等俱需奮勇,哪一路先入關中,則為關中王。”
_
劉邦離了彭城,快馬加鞭的趕迴碭郡,他那駟馬戎車的輪子都快跑掉了。碭郡距離彭城有二百六十裏,他去彭城參加這次大朝會路上就用了五天,迴碭郡他心裏焦急,如何應對這“第二路軍”的事情他需要與那幫兄弟商量,所以隻用了三天就趕了迴來。
讓他比較驚喜的是,迴到碭郡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封信,張良寫來的信。
張良現在保著韓王成,所占據的地盤是穎陰和穎陽,大致位於今天許昌的位置,距離碭郡(今夏邑縣附近)足足有六百裏,中間還要穿過秦控區。由於大秦的精力現在完全放在伐趙上,所以除了替換迴關中然後發往北疆的秦銳軍,山東各郡餘下的二萬秦銳軍都集中起來收縮到滎陽、陳留一帶,保證秦嘯軍的糧秣輜重供給,像陳郡這種較大的地方也隻有新征募的郡兵,連定陶和昌邑都已經沒有多少主力軍了。
當然,這裏麵也有帶著金手指的胡亥同學之功勞。胡亥同學要給劉邦同學留出西征的餘地,同時胡亥同學要放棄山東,自然不會繼續在山東留下必然擋不住項羽的殘兵。現在山東仍然掌握在秦手中的郡縣,老秦官員早在陳勝造反時就大部分撤迴關中了,郡府都是本地人假郡守,一般就是本地郡尉或郡丞充任。
本地人當官,也未必就不忠於秦,胡亥於是按照聽風閣細作考察或推斷得出的結論,對於比較忠於秦的本地出身官員,派出了風影閣銳士暗中保護,並在必要時將這類官員救走。也正因如此,沒人太關注韓王成,張良才敢於深入到距離碭郡如此遠的地方。當然此時張良的軍隊也略有擴充,達到了六千人左右,張良也是大兵家,所以這六千人被訓練的還算不錯。
張良的信寫得很長,一卷足足有六七尺長的帛卷。劉邦隻是粗粗的掃了一遍,就立即召集蕭何、周勃、樊噲、灌嬰、呂澤、雍齒等文武前來議事。比較慘的是,現在劉邦的文臣還是太少,隻有蕭何一個,審食其勉強也算一個。不過曆史上劉邦這階段的文臣本來也不多,曹參實際上算是武將,張良此時也還在韓王成身邊,陸賈在本故事中也不歸他用了,史書中陳平更是在滅秦之後才從項羽那邊溜達過來。
人到齊後,劉邦先說了懷王讓其作為第二路軍西征擾亂秦嘯軍後方的詔令,大堂裏麵立即嗡的一聲亂了起來,武將們基本分成兩派,一派興奮,覺得整天蜷縮在碭郡沒出息,就要如此去跟暴秦大幹一場。另一派則憤怒,手中現有的一、兩萬卒如何打得過秦軍?一般郡縣打打也就算了,不過幾千郡兵,要去攻擊秦軍的輜重地,那裏隻要有五千秦銳或秦嘯,自己這點兒人還真不夠瞧的。
興奮的是比較少壯的,比如樊噲、灌嬰、周苛;憤怒的是相對沉穩的,比如周勃、陳賀、雍齒。兩派人也不管劉邦是啥臉色,就直接吵了起來,弄得碭郡大堂像菜市場一樣。劉邦倒也不怒,看上去像個泥塑木雕一般,實際是在仔細傾聽將領們的不同意見。蕭何則在認真閱讀張良的來信,皺著眉頭思索。
兩派武將吵來吵去,最終還是把矛頭指向了劉邦。興奮派慷慨激昂的陳述,憤怒派痛心疾首的勸諫,都要劉邦拿個主意出來。等他們陳述、勸諫得也累了,劉邦這才抬起兩手向下壓了壓,大堂上安靜下來。
劉邦先沒搭理這幫武人,問蕭何:“丞何對軍師良的意見怎麽看?”劉邦當了碭郡長之後,任蕭何為丞,督辦所有政務(丞督事)。
蕭何抬頭看了看憤怒派的武將,微微一笑轉向劉邦:“主公,臣覺得若按軍師良策,此番出兵征伐,或真的是我等的一個機會。”
周勃哦了一聲:“軍師如何說?”
“軍師肯定不知道王上詔主公西征之事。”蕭何低頭又看了一眼帛卷:“不過軍師現在向西打到了穎陽,他感覺到整個西麵的郡縣都沒有多少有戰力的秦軍。軍師的分析是,現在秦人全力伐趙,所有在山東的主力軍或在伐趙,或在滎陽到定陶一線保障秦嘯軍的糧秣輜重,所以軍師想要借此為韓王收複更多的韓地。同時,軍師建議主公也可借此時機向王上請詔西征,一方麵擴大主公的領地,一方麵征召義夫,壯大主公的力量。”
“張楚王被擊潰後,很多張楚軍卒流散在鄉亭,現正處於春荒,衣食不保,正是主公招募勇者的機會,軍師已經借機為韓王招募了數千卒,隻是限於糧秣不足無法招募更多。軍師給主公的信中很大的篇幅是幫助主公分析山東局勢,這個就不多言了。現在看,軍師的建議正好與王上想到一起了,所區別的隻是王上需要主公去擾秦人供給。其實主公要想壯大我軍,現有糧秣輜重也有所不足,確實需要奪取秦人的倉廩。”
樊噲咧著嘴樂了:“既然軍師也是這等想法,主公,咱們就大幹一場。武信君沒了之後,這個冬天過得實在是沉悶。”
劉邦一瞪眼:“沉悶?那你是不是整個冬天都躲在屋裏喝酒,沒有好好訓練兵卒?”
樊噲叫起撞天屈:“主公說話要摸良心,臣為訓練軍卒可是手腳都起了一大堆凍瘡的。”說著伸出蒲扇一般的兩隻大手:“大家看看,主公看看,某家可沒說謊。”
滿堂哄笑。
劉邦得了張良的建議,滿心的煩惱一風吹散,和樊噲開過玩笑,正色問道:“那麽,各位兄弟對軍師的良策都讚同?”
他向剛才的幾員憤怒派大將望去。
“若按軍師分析,臣無異議了。”周勃率先表態,陳賀、雍齒等人也拱手表示讚同。
“唉,要是軍師能在這裏,本侯的心裏就更踏實了。”劉邦歎了口氣,“既然諸位兄弟都無異議,那咱們就好好商討一個大致的方略,傳告軍師,並準備出兵吧。”
他目光灼灼的盯著雍齒:“碭郡和豐沛,留萬卒守,以審食其為首,沛嘉、雍齒輔之。將軍齒,本侯能相信你嗎?”
雍齒反叛了劉邦一次,可啥好處也沒得到,最後還是劉邦給台階讓他下。雖然他內心裏依舊看不起劉邦這個混混,但形勢比人強,現在人家是“侯”,是碭郡長,能參加楚王的朝會,而自己已經沒有任何資本再折騰,隻能努力幫著劉邦打天下,指望劉大爺別老記著舊怨,日後多少分給自己一點好處。所以聽劉邦這一問,立即挺起胸脯拱手行禮:“主公盡管放心,臣一定唯主公之命是從。”
劉邦滿意的點點頭。他內心裏對雍齒並不太放心,仍留有對當初雍齒背叛的強烈恨意。可現在需要人手,雍齒作為將軍還是相當不錯的。反正這迴留守碭郡和豐沛的是以審食其為主,他也不怕雍齒反到天上去。而且現在楚國的大壞境下,也沒有雍齒再次反叛的土壤了。
劉邦一方麵準備出兵,一方麵立即派人將懷王詔令他西征的消息快馬告知張良。七日後他出兵的準備已經大致差不多,張良的迴音也拿迴來了。為了這個迴音,二十個軍卒帶著六十匹馬,每日奔馳二百裏,跑死了十三匹馬,累倒了所有軍卒。
張良建議,既然楚王要他們騷擾秦軍,他們現有力量稍顯不足,可先向北會同彭越擊昌邑,並向彭越借兵一萬,連同酈食其一並借來。若攻下昌邑秦人沒有反應,就可向河水方向去尋秦嘯軍的輜重轉運渡口一帶騷擾。
不過張良建議騷擾隻是應景,應重點考察秦軍輜重存放地陳留,如有可能,將其打下來搶奪糧秣輜重,然後向函穀關方向進行探查,看有沒有可能趁秦軍主力在趙地時,破關而入。
張良在信中也很慎重的告誡劉邦,函穀關後有新關,即潼關,所以即使探查也要小心翼翼,兩道秦關並不易攻破,所以沿途一定要招募被打散的張楚軍卒和魏軍卒,這是當前第一要務。
劉邦吃了定心丸,雖不說豪情萬丈,也是自信滿滿的出兵了。按照張良的建議,第一站,昌邑。
_
“俺這隻小蝴蝶,如此狂扇翅膀,居然曆史的走向大致還是如此?”胡亥嘀嘀咕咕的,一邊“擬禽”,一邊享受春風中清晨陽光的撫慰。
他嘀咕的聲音很小,五步外圍觀他練功的公子嬰、姚賈、陳平還有曹參,都隻能看到他的嘴在動,卻聽不清他在說什麽。
除了陳平和公子嬰總像影子一般的跟著他,曹參是來請皇帝幫忙,讓少府再多提供一些銅鐵製犁,畢竟現在是春耕時節,曹參正在擴大深耕的範圍。姚賈麽,則是來匯報山東軍情的,聽風閣的探子鋪得廣,傳訊又快,現在諸國援趙的軍情都來了。
姚賈剛匯報的是宋義領七萬卒北進援趙,以項羽為次將、範增為末將。既然皇帝沒有說話(或說了什麽自己聽不到),他就繼續說:“除了宋義這一路,楚國還另外派出了以碭郡長劉季為首的另一路軍,目的是擾亂秦嘯軍的後方輜重轉運,並試圖在秦嘯軍伐趙時,攻伐關中。楚懷王立約,宋義和劉季,誰先能入關中,誰就為關中王。”
本來姚賈以為皇帝聽到這個消息會有所觸動,沒想到皇帝連眉毛都沒抖一下,隻是哦了一聲,依舊半眯著眼在那兒比比劃劃的練功。
公子嬰倒是略微驚訝了一下:“兩路分兵?楚軍現在最多不過十萬卒多一點兒,就這樣還要分兵,豈不是降低了援趙的力量?”
姚賈輕輕搖了搖頭:“齊國派出援軍八萬,由田橫的副將田都為主、齊王建之孫田安為次。燕國派出援軍五萬,由大將軍臧荼領軍。加上趙軍現有十三萬餘卒和宋義的七萬楚卒,總兵力可達三十三萬餘。另外,趙王武臣的部將司馬卬在李良殺武臣後雖未攻伐李良,但領原有部曲一萬三千卒一直隱於大陸澤一帶,這時也南向靠攏巨鹿。所以,單就卒數而言,大將軍離要麵對的多國聯軍近三十五萬。想必楚王正是看到這一點,才想要分兵擾亂秦嘯軍的後方輜重供給,立約入關者為王,顯然是一種激勵楚軍的方式。”
胡亥幹脆把眼睛閉了起來,似乎很享受練功的感覺:“一幫烏合之眾而已,真到麵對王離的時候,若不能共同推舉聯軍領軍者並無條件服從之,又如何能是王離的對手?更不要說這些軍卒中,除了楚卒經過項氏的練兵很有戰力外,其他諸國的戰力如何能與秦嘯軍的老秦邊卒相比?”
胡亥說著已經“打完收功”,睜開眼睛:“當然,未慮勝先慮敗,我覺得這次伐趙鬧得動靜太大了點兒,這幾國大約都怕滅掉趙國後大秦兵鋒指向自己,已經頗有再搞一次多國合縱的意味,我們也要防著這幾國聯軍真的同心同力。所以姚賈,你把這個消息告知馮劫,讓他算一下現在關中還有多少兵力,在確保武關、潼關、河東無虞的情況下,假定王離不支敗退,能再抽出多少兵力出關到滎陽一線接應王離。”
陳平帶著略顯興奮的表情拱手施禮:“聖……陛下,既然楚國派出了兩路軍,楚懷王又立約先入關中者可據關中稱王,這就造成了一種競爭的關係。宋義援趙麵對二十萬老秦卒,壓力很大,唯有敗大將軍離的秦嘯軍才可談進軍關中。而劉季兵弱,看起來似乎並沒有競爭關中王的機會,可要是劉季在攪擾秦嘯軍供給的同時,招募流卒擴充力量,獲取領地,還能在此番西征伐秦中建功,比如讓他打下雒陽或者函穀關,那宋義以及項氏那一路軍會做何感想呢?”
胡亥臉上也露出了狡黠的表情:“你是說,分化山東反秦力量的時機到了?那好,那就在陳留給他留下足夠十萬卒數月的糧秣,另外傳訊給客卿食其和彭越,助劉季部分軍卒,並看客卿和其弟商(酈商)可否隨劉季軍而行,助他壯大力量。”
胡亥有金手指,雖然蝴蝶效應讓金手指的效用還有多少他深度懷疑,不過曆史的大致走向似乎仍然未變,,兩路分兵,懷王之約都還在,那幹嘛不利用一下?
“隻是,若要如此做,是不是需要王離敗戰?敗還不能敗得太假,還要讓多國聯軍勝得吃力。讓大將軍打敗仗,恐怕會在朝堂上引起軒然大波的。”胡亥假裝猶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