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笑了:“皇兄節,恰恰是你,我不太好安排。皇兄將閭守函穀關時,做的很出色,當時曾封為偏將軍,我一直也沒下詔去職,所以將閭依舊是偏將軍。皇兄驂我想可試治一郡,但要先從縣長史做起,一步一步做縣丞、縣長或縣令、郡長史,再做郡丞。皇兄節,我現在意圖開河西走廊拓西域行商,有心讓你以後出使西域諸國,可這一是遠途奔波大漠山林草原,極為艱辛,另一則是需要你學習與他國交往的方式,需要極度耐心和談話藝術,既要達到出使意圖,讓秦得到最大好處,又能在他國不願與秦交好時留有餘地不激化矛盾。我聽說皇兄口才甚佳,也不知是否可願意並可勝任這等頗類策士說客的事情?”
公子節一下啞了,皇帝這不是給自己出難題麽?
他又不死心,有點期期艾艾的說:“陛下,那我就不能像兩位兄長那樣,或學將兵,或學治政?將兵,臣願從卒做起。治政,臣願從小吏做起。”
公子驂向上一禮:“陛下,臣願出使西域諸國。”
“哦?”胡亥看著公子驂:“代大秦出使,其實是難度最高的,需要掌握人心,需要有足夠的旁征博引知識積累,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靈活處置能力,以及分析把握大局的睿智,你要是願意,我就安排你去客卿府為長史,跟著客卿賈學習奔走。真要出使西域諸國,可能還要過二年左右,你能在這段時間掌握必要的才能嗎?”
公子驂答道:“臣願竭力向客卿賈學習,臣到時是否可用,陛下可由客卿評價。”
“那好,皇兄驂的事情就這麽定。皇兄將閭,我將你撥到大將軍離麾下,聽大將軍令往山東平亂,你意如何?”
公子將閭騰的直接站了起來,走到丹陛前行了一個軍禮:“臣領詔。”
接著又轉身向王離行軍禮:“屬將聽大將軍令。”
王離有點懵,想要還禮又不知道是該居高臨下還以對屬將之禮呢,還是向對方這個忠王還以臣禮,不由得有點為難的望向胡亥。
“王離,將閭即為你的屬將,在軍中完全以你為尊,你可任意調遣。大秦軍旅中無爵尊卑,唯遵軍令。軍中將閭就不是忠王了,你可明白?若你在軍中仍因將閭的王爵而不能放手使用,出錯亦不敢按軍律懲處,對全軍會造成什麽影響,你當很清楚。朕詔,非斬首大罪,將閭於軍中任爾處置,你可明了?”
王離吃了一顆定心丸,先向胡亥行禮:“臣遵詔。”
然後向仍施禮未起的將閭擺擺手:“將軍免禮。”
他心裏也清楚,將閭昆弟和胡亥的兄弟之情幾乎不存在,所以並不擔心他要真處置了將閭,皇帝會不會有什麽基於情感的震怒。但將閭既然是始皇帝公子,現在又頂著個王爵,這皇帝家的臉麵怎麽放,他需要皇帝給一個明示。
將閭還真幹脆,起身之後也不迴到剛才的席案落座,直接在王離的側後按屬將位置而坐。
“至於皇兄節,”胡亥看了看公子節,公子節的心裏開始打起小鼓,不知道皇帝會讓他做什麽。剛才頂撞了皇帝,皇帝會不會讓他吃點兒苦頭?
“既然不想做持節使,可有兩個選擇。一是改封你為苴王,封邑為葭萌縣,是蜀金牛道上的重要關隘之地,替我一頭看住蜀郡,另一頭看住漢中郡。另一選擇是去九原郡,周文降卒屯田地多在臨河縣,你王號不變,以臨河縣為封邑。但有一樣,無論是葭萌縣還是臨河縣,縣府仍歸郡府管轄,你無權幹涉縣府政令。”
公子節的臉垮得像條苦瓜,可剛才已經算頂撞過皇帝了,他也隻能認為這是皇帝對他的懲罰。他不敢再拒絕皇帝,可到底選哪個縣呢?這倆地方他都不熟悉,隻聽說過地名。
忽然他眼角看到將閭在以手撫發,卻是用了兩個手指。他連忙起身向胡亥施禮:“陛下,臣願去臨河。”
胡亥倒是沒注意將閭的小動作,不過就算注意到了也無所謂:“那好,就這麽定了。皇兄驂和節先到側殿候駕,並讓內侍去召輔王和順王,一會咱們一起開個小家宴,就咱們兄弟幾人。”
公子驂和公子節一起起身,行禮後退出大殿。將閭現在算王離屬將,不用離開。
胡亥繼續與王離就山東戰略又討論了一會兒,姚展來報說公子嬰和公子高都到了。
“王離,作戰我不懂,你的方略我基本上是讚同的,但是否真的合適,你去再與上卿商討,他是知我密詔之人。我的意思你也聽明白了,大方向上不要出界。”
王離起身行禮:“臣奉詔,明日去與上卿商討。”
“剛才所說將閭為你屬將,你務必要將其當作一名偏將軍對待,不要因其王爵而縮手縮腳,這不但是詔命,而且是嚴詔。玉不琢不成器,將閭若堪大用我以後才能放手用之。”
“嗨。”
“對了,現在你部下的騎軍,是以弓為主還是以弩為主?”
“奏陛下,臣部下騎軍已在北邊戍守多年,基本上都對弓的使用很熟練了。弩在馬上並不易端平,還有上弩速度慢的問題。”王離說道。
“對,所以騎軍最終都還要熟練使用弓,不過新建騎軍在馬上開弓不易,因此需要弩來過渡。你和章邯談談,就說我說的,他的騎軍在北邊替守時,重要的訓練之一就是以弓代弩。讓他把你留下的那二萬人混編到各軍,你也要把他留給你的那二萬人插進軍中混編。”
“陛下放心,臣會遵陛下詔而行。”王離遲疑了一下:“臣還有個不情之請。”
“說吧。”
“章邯所領軍號秦銳,臣懇陛下也為臣所領軍賜名。”
“噢……”胡亥以手支額,想了好一會兒:“卿所領軍曾將匈奴狼群逐出河南,應為虎師,虎嘯山林,那就叫秦嘯軍吧。”
王離大喜,向皇帝行了一個正拜禮:“臣代軍中二十萬卒,謝陛下賜名。”
_
胡亥重迴鹹陽後一年多,還真的沒有將現存贏姓兄弟召集在一起開家宴。此番是因為將閭三兄弟被他分別調開,一段時間內不會再齊聚鹹陽,所以他覺得應該聚會一下。
其實無論是真身胡亥,還是這個奪舍胡亥,對這幾位始皇帝的親兒子都沒啥感情,反而是真身胡亥對公子嬰這個堂兄還頗有兄弟之情,奪舍胡亥親近的也是公子嬰,先助自己奪迴帝位,然後輔佐自己兢兢業業,不感覺親近都難。
當然,胡亥聚齊贏姓兄弟更主要的是想打打親情牌,把自己的一些意圖再貫徹一下。
由於胡亥不遺餘力的把後世菜肴的做法弄到宮裏,所以現在這個家宴上的肉蛋菜,要比這時代水果生蔬菜加燉煮得腥膻沒啥好滋味的肉食要強不知多少倍,兄弟們吃得都是有滋有味。對了,還有胡亥弄出的好味道美酒呢。
幾人一坐齊,胡亥就說此刻隻論兄弟,不論尊卑。想說什麽放膽說,行禮之類的繁文縟節一概都免。這裏麵隻有公子嬰能理解胡亥的意思,其他四兄弟剛開始還真放不開,可看到公子嬰泰然自若的甚至敢於打斷皇帝的話,也就慢慢鬆弛下來,也敢自如的說說話了。
在入席之前,公子節抓了個空悄悄問將閭,為啥讓他去臨河。將閭替他分析了一下。去葭萌縣,是真正的學治政。皇帝說不許幹預縣府運作,但可以學習縣府治政管理。去臨河縣雖然同樣不能參與政務,但可看可學習的就不僅僅是政務,還有軍務,畢竟九原處於抵禦匈奴的前線。
公子節由此對自己這個兄長佩服的一塌糊塗,自己咋就想不到這些呢。將閭反過來安慰他說,你這是一直沒經過什麽事情,此番皇帝把你放出去,就是讓你見見世麵經曆事情。
於是在家宴開始後,放鬆下來的公子節向胡亥敬了一杯酒,就大著膽子問道:“陛下,臣去臨河,陛下希望臣能了解和掌握些什麽?臣一直愚昧,還請陛下明示。”
胡亥似乎很高興聽到他這麽問:“節啊,”他也不叫皇兄了,雖然從胡亥的歲數上要比公子節小,可這裏麵藏著的靈魂可比公子節大多了:“我雖然說,你不能幹預縣府,而且我會向九原郡下詔,讓他們不得接受你發出的任何指令,可你可以幫助他們。”
他喝了一口酒:“你去臨河,那裏有十數萬周文軍的降卒在屯田,你去之後可以與屯田都尉伍頹結好,同樣,你可以結好臨河縣令和九原郡守與郡丞。這樣,無論他們哪一方有什麽難事,可又不太敢直言上奏於我的,你可以從中斡旋,給各方建議。確實需要我參與,就告訴我。另外你在觀察過程中也能學到不少東西,包括章邯。按律公子們不能結好軍將,但我準你結交章邯,我同樣會詔章邯,讓他給你學習軍政的機會。至於最終你能有多大長進,到適當的時候我會詔你們都迴鹹陽,自然會考較你們。我們是兄弟,是贏姓子嗣,這天下是贏姓的,怎麽能更好的守住天下並且發展,需要我等兄弟齊心協力。”
公子節聽到皇帝的“肺腑之言”後自然頗為感動,不過皇帝說了家宴不行禮節,他隻能雙手舉爵表示一下,然後將爵中酒一飲而盡。
“陛下,臣往大將軍軍中,不知陛下有何囑托?”將閭對胡亥的長遠打算也是很服氣,始皇帝選擇胡亥繼位,這時候他怎麽看都是正確之舉。
“這事兒隻能在你我兄弟中說,當然,皇兄嬰是知道的。”胡亥小神秘了一下:“王離得我密詔,此番替換秦銳軍去山東平亂,是去打敗仗的。”
除了公子嬰之外,其他幾兄弟都大為驚訝。於是胡亥又把自己贏了戰爭贏不了民心、得了天下又暫時無力賑濟百姓之類的大道理擺了一遍。
“但今天的公卿朝議中,我看大臣們因為去歲秦銳戰勝楚軍殺了項梁,都躍躍欲試的想一鼓而平山東,此時若再言將秦軍收縮迴關中,讓出山東,且看這些六國遺族在失去大秦這個敵人後自相爭奪和殘殺,估計大臣們會很難接受。”
“不接受又如何?”公子節越來越敢說話了:“陛下之決斷,臣子們又怎能違抗?”
公子嬰看著公子節笑了笑:“節,這就是為何始皇帝讓陛下承繼大統,而沒有讓你來接位的原因。”
“大兄此言何意,望兄教我。”公子節不太明白。
“雖然臣這個字原本就是隸奴之意,然為帝王者,不可真的視臣子為隸奴,以帝王之威強壓之,因為這個天下的治理還需要大臣們的自覺努力。”
公子嬰看了一眼胡亥,見他似乎很欣賞自己說的話,就繼續說:“陛下與先始皇帝有所不同之處在於,陛下看起來更隨和。可就是先始皇帝在位時,對大臣們或較為嚴厲,但在具體軍政之事上,也多肯傾聽臣子的意見。”
“喪失山東或是大事,可關中並未受到波及,所以隻要我等窺得合適地時機,現在的山東那些反王,恐很難比當初六國之王。大秦既然能滅原來比現在這些王強盛數倍的六國,再滅現在這些名不符實的王又有何難哉?剛剛陛下也說了,取地易,獲百姓之心難。大秦暫退一步,待有足夠糧粟可賑山東百姓,且山東百姓已對戰事不休心生倦怠時,民心可收,大秦方可永固。不得民心,百姓就算為螻蟻,聚集成群也可將大屋蛀倒。”
幾位公子聽公子嬰這一說,又拿出敬仰的目光看著胡亥,一起舉爵。
胡亥看著公子嬰搖頭:“皇兄嬰之言很準確,但是將百姓比為螻蟻則不恰當,想必朝中大臣和貴胄們大約都是將百姓當螻蟻的。百姓乃天下之基石,我不能扭轉世族貴胄之念,但我希望皇兄嬰和諸位皇兄能改變觀念。如若要比,百姓可比為水,我等為舟。水可載舟而起,亦可覆舟而沒。我等對關中百姓徭役不重,律法已行百餘年早為百姓所接受,所以雖然山東的水覆了秦在山東之舟,關中的水卻仍平穩載贏姓之舟,即此理也。”
公子嬰肅然受教:“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臣領教也。”
“將閭,剛才我當著王離麵說的話你都要切實執行,當好一個屬將。”胡亥很嚴肅:“但你在王離軍中,也要密切注意王離的舉動。王離這個人因是王賁、王翦這一軍中世家出身,因此比較驕傲。雖然在山東未反前我搞的那次兵圖推演,他打了個大敗仗,全軍覆沒,因而收斂住了驕橫之氣,但我還是不太放心。”
“當然,即使他真的故態複萌,你按軍律也不能以下犯上進行幹預,但你可以隨時將軍中情況密報給我,必要時我再另行處置。你去王離軍中最主要的還是認真學習如何做一個大將軍,觀察王離治軍、指揮、作戰方略製定等,是第一重要的。”
“嗨,臣努力不負陛下厚望。”將閭對胡亥兄弟般的推心置腹,又生感動。
“也不用太擔心什麽,”胡亥狡黠的一笑:“我把你放在王離身邊就是對他一個警醒,他看到你就等於看到我了,所以會認真按我的戰略去做的,應該不會再故態複萌。”
將閭會心的也笑了。
胡亥又對公子高和公子驂強調了興商的重要意義。對公子高說明商賈逐利往往最後都是不擇手段,所以賈律的不斷完善極為重要。對公子驂則要他不但要跟陸賈認真學習如何做好一個說客,還要和公子高學習經商的知識,這樣才能在出使西域諸國時有效的達成通商的最佳條件。
“陛下,能否和現在這種狀態的山東做貿易?”兄弟們既然都很輕鬆隨意的閑談,公子高也膽子大了起來,提出了一個他想了很久一直不敢出口的問題。
“當然可以,商賈還嫌錢多嗎?”胡亥大笑起來,“待到我將秦軍全部縮迴關中,你們想要跟山東做甲兵交易都可以,要支持他們互毆不是?”
他稍稍嚴肅了一點:“但是,商賈們謀財也要惜命,山東戰亂之地,別財帛沒有到手把性命再丟了。”
他又沉吟了一下:“如果直接讓商賈以關中人的身份在山東行商,恐怕生意反而不好做。你去告訴有這想法的商賈,趁現在大秦還控製著三川、南陽和南郡等地,讓他們立即遣人去這些地方安家,我可以密詔郡府,把他們落戶的時間向前改幾年。”
“臣代商賈謝陛下。”公子高很興奮。
“不過,我也要在他們去山東的手下人當中安插細作,隨時打探各種訊息,軍事的、農桑的等等等等。你是我的兄長所以我不瞞你,但你不要告訴商賈們,連你外舅也不要說。”
“臣知道輕重,陛下安心。”公子高拍著胸脯保證。
一場家宴在大家吃好喝好又感情好的完美氛圍中開心落幕。
_
胡亥開家宴、小歡慶的時候,項羽的營中也在開家宴。說是家宴,實際來參加的並不限於項氏叔伯兄弟們,曹咎、龍且、周蘭(龍且副將)、鍾離眛、丁固、季布與季心兄弟,也都悄悄前來參加。
這個家宴開得很秘密,且不說項氏諸人匯聚就會讓楚懷王感覺到威脅,若再加上現在屬於宋義統領、實際也就是懷王統領的軍中有這麽多將領參加,要是傳到王庭中,對項氏也是極為不利。所以太過顯眼的人,比如範增、英布就沒有前來。
項羽的軍營家宴自然無法與胡亥的宮宴相媲美,更不會有胡亥“創立”的那些炒菜、新式肉食、麵點之類的東西。說是家宴,也就是項羽召集仍忠於項氏的人對完全可以預期到來的大戰做一次內部溝通。
範增沒有來,但在項羽私下與範增不斷溝通交流中,總體思路早已成型。
屋外是春意盎然,剛下過小雨的土地泛起潮濕卻又夾雜著青草新鮮的氣息。天色已暗,蟲鳴已起,項羽的神色早已不是入冬時的陰沉。雖然現在在座諸將能掌控的軍隊加一起不過四萬,然而所有戰力最強的吳縣卒都在這些人和未至的英布掌控之下,這讓項羽和其他人覺得新春到了或許能有新的機遇。
項羽舉爵向赴宴的諸人敬了一輪酒,然後開門見山:“秦軍正在濟水沿線更替,以九原、雲中和雁門的二十萬邊軍,替換已經征伐一年多的秦銳疲軍。不知各位對此有什麽看法?”
項伯提出第一個疑問:“都傳秦人的二世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折騰口食之物、樂舞,大婚跑到蜀地和隴西去巡遊。唯一算得上一點正事的,也最不該在此時去做的,就是在關中興商賈。此時與山東戰事未決,不重農桑卻興商賈,是關中的存糧足夠多麽?不過從去歲和如今看,秦人的作戰和準備,似乎都並沒有受到皇帝昏庸的影響。原本某還覺得秦銳軍征戰一載多,雖經冬日休整,但畢竟不如剛開始時的鋒銳。結果,秦人就將邊軍調來替換。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問題,那個皇帝會不會並不昏聵?”
項佗迴應道:“伯叔,雖說秦帝不理政,可傳聞他將軍政之事都交予了三公九卿。不理政,可也不幹政,這與昏聵卻還要幹政的君主相比,已是好得太多。而且秦人也並非不重農桑,有個新任的治粟內史,現在秦廷把官名改為了司農,就負責農桑麻事。關中傳來的訊息說,這個司農卿,原來還是武安侯季(劉邦)的鄉友,後被秦廷征召到關中,一路官升飛速,現在似乎在搞多季種糧之類的試驗。若多季種植可以成功,關中加上巴蜀的糧產不會成為問題。”
項伯搖著頭:“若是這種昏聵,秦人的力量不見得會因秦帝而削弱,仍是我大楚的大敵。”
公子節一下啞了,皇帝這不是給自己出難題麽?
他又不死心,有點期期艾艾的說:“陛下,那我就不能像兩位兄長那樣,或學將兵,或學治政?將兵,臣願從卒做起。治政,臣願從小吏做起。”
公子驂向上一禮:“陛下,臣願出使西域諸國。”
“哦?”胡亥看著公子驂:“代大秦出使,其實是難度最高的,需要掌握人心,需要有足夠的旁征博引知識積累,還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以及靈活處置能力,以及分析把握大局的睿智,你要是願意,我就安排你去客卿府為長史,跟著客卿賈學習奔走。真要出使西域諸國,可能還要過二年左右,你能在這段時間掌握必要的才能嗎?”
公子驂答道:“臣願竭力向客卿賈學習,臣到時是否可用,陛下可由客卿評價。”
“那好,皇兄驂的事情就這麽定。皇兄將閭,我將你撥到大將軍離麾下,聽大將軍令往山東平亂,你意如何?”
公子將閭騰的直接站了起來,走到丹陛前行了一個軍禮:“臣領詔。”
接著又轉身向王離行軍禮:“屬將聽大將軍令。”
王離有點懵,想要還禮又不知道是該居高臨下還以對屬將之禮呢,還是向對方這個忠王還以臣禮,不由得有點為難的望向胡亥。
“王離,將閭即為你的屬將,在軍中完全以你為尊,你可任意調遣。大秦軍旅中無爵尊卑,唯遵軍令。軍中將閭就不是忠王了,你可明白?若你在軍中仍因將閭的王爵而不能放手使用,出錯亦不敢按軍律懲處,對全軍會造成什麽影響,你當很清楚。朕詔,非斬首大罪,將閭於軍中任爾處置,你可明了?”
王離吃了一顆定心丸,先向胡亥行禮:“臣遵詔。”
然後向仍施禮未起的將閭擺擺手:“將軍免禮。”
他心裏也清楚,將閭昆弟和胡亥的兄弟之情幾乎不存在,所以並不擔心他要真處置了將閭,皇帝會不會有什麽基於情感的震怒。但將閭既然是始皇帝公子,現在又頂著個王爵,這皇帝家的臉麵怎麽放,他需要皇帝給一個明示。
將閭還真幹脆,起身之後也不迴到剛才的席案落座,直接在王離的側後按屬將位置而坐。
“至於皇兄節,”胡亥看了看公子節,公子節的心裏開始打起小鼓,不知道皇帝會讓他做什麽。剛才頂撞了皇帝,皇帝會不會讓他吃點兒苦頭?
“既然不想做持節使,可有兩個選擇。一是改封你為苴王,封邑為葭萌縣,是蜀金牛道上的重要關隘之地,替我一頭看住蜀郡,另一頭看住漢中郡。另一選擇是去九原郡,周文降卒屯田地多在臨河縣,你王號不變,以臨河縣為封邑。但有一樣,無論是葭萌縣還是臨河縣,縣府仍歸郡府管轄,你無權幹涉縣府政令。”
公子節的臉垮得像條苦瓜,可剛才已經算頂撞過皇帝了,他也隻能認為這是皇帝對他的懲罰。他不敢再拒絕皇帝,可到底選哪個縣呢?這倆地方他都不熟悉,隻聽說過地名。
忽然他眼角看到將閭在以手撫發,卻是用了兩個手指。他連忙起身向胡亥施禮:“陛下,臣願去臨河。”
胡亥倒是沒注意將閭的小動作,不過就算注意到了也無所謂:“那好,就這麽定了。皇兄驂和節先到側殿候駕,並讓內侍去召輔王和順王,一會咱們一起開個小家宴,就咱們兄弟幾人。”
公子驂和公子節一起起身,行禮後退出大殿。將閭現在算王離屬將,不用離開。
胡亥繼續與王離就山東戰略又討論了一會兒,姚展來報說公子嬰和公子高都到了。
“王離,作戰我不懂,你的方略我基本上是讚同的,但是否真的合適,你去再與上卿商討,他是知我密詔之人。我的意思你也聽明白了,大方向上不要出界。”
王離起身行禮:“臣奉詔,明日去與上卿商討。”
“剛才所說將閭為你屬將,你務必要將其當作一名偏將軍對待,不要因其王爵而縮手縮腳,這不但是詔命,而且是嚴詔。玉不琢不成器,將閭若堪大用我以後才能放手用之。”
“嗨。”
“對了,現在你部下的騎軍,是以弓為主還是以弩為主?”
“奏陛下,臣部下騎軍已在北邊戍守多年,基本上都對弓的使用很熟練了。弩在馬上並不易端平,還有上弩速度慢的問題。”王離說道。
“對,所以騎軍最終都還要熟練使用弓,不過新建騎軍在馬上開弓不易,因此需要弩來過渡。你和章邯談談,就說我說的,他的騎軍在北邊替守時,重要的訓練之一就是以弓代弩。讓他把你留下的那二萬人混編到各軍,你也要把他留給你的那二萬人插進軍中混編。”
“陛下放心,臣會遵陛下詔而行。”王離遲疑了一下:“臣還有個不情之請。”
“說吧。”
“章邯所領軍號秦銳,臣懇陛下也為臣所領軍賜名。”
“噢……”胡亥以手支額,想了好一會兒:“卿所領軍曾將匈奴狼群逐出河南,應為虎師,虎嘯山林,那就叫秦嘯軍吧。”
王離大喜,向皇帝行了一個正拜禮:“臣代軍中二十萬卒,謝陛下賜名。”
_
胡亥重迴鹹陽後一年多,還真的沒有將現存贏姓兄弟召集在一起開家宴。此番是因為將閭三兄弟被他分別調開,一段時間內不會再齊聚鹹陽,所以他覺得應該聚會一下。
其實無論是真身胡亥,還是這個奪舍胡亥,對這幾位始皇帝的親兒子都沒啥感情,反而是真身胡亥對公子嬰這個堂兄還頗有兄弟之情,奪舍胡亥親近的也是公子嬰,先助自己奪迴帝位,然後輔佐自己兢兢業業,不感覺親近都難。
當然,胡亥聚齊贏姓兄弟更主要的是想打打親情牌,把自己的一些意圖再貫徹一下。
由於胡亥不遺餘力的把後世菜肴的做法弄到宮裏,所以現在這個家宴上的肉蛋菜,要比這時代水果生蔬菜加燉煮得腥膻沒啥好滋味的肉食要強不知多少倍,兄弟們吃得都是有滋有味。對了,還有胡亥弄出的好味道美酒呢。
幾人一坐齊,胡亥就說此刻隻論兄弟,不論尊卑。想說什麽放膽說,行禮之類的繁文縟節一概都免。這裏麵隻有公子嬰能理解胡亥的意思,其他四兄弟剛開始還真放不開,可看到公子嬰泰然自若的甚至敢於打斷皇帝的話,也就慢慢鬆弛下來,也敢自如的說說話了。
在入席之前,公子節抓了個空悄悄問將閭,為啥讓他去臨河。將閭替他分析了一下。去葭萌縣,是真正的學治政。皇帝說不許幹預縣府運作,但可以學習縣府治政管理。去臨河縣雖然同樣不能參與政務,但可看可學習的就不僅僅是政務,還有軍務,畢竟九原處於抵禦匈奴的前線。
公子節由此對自己這個兄長佩服的一塌糊塗,自己咋就想不到這些呢。將閭反過來安慰他說,你這是一直沒經過什麽事情,此番皇帝把你放出去,就是讓你見見世麵經曆事情。
於是在家宴開始後,放鬆下來的公子節向胡亥敬了一杯酒,就大著膽子問道:“陛下,臣去臨河,陛下希望臣能了解和掌握些什麽?臣一直愚昧,還請陛下明示。”
胡亥似乎很高興聽到他這麽問:“節啊,”他也不叫皇兄了,雖然從胡亥的歲數上要比公子節小,可這裏麵藏著的靈魂可比公子節大多了:“我雖然說,你不能幹預縣府,而且我會向九原郡下詔,讓他們不得接受你發出的任何指令,可你可以幫助他們。”
他喝了一口酒:“你去臨河,那裏有十數萬周文軍的降卒在屯田,你去之後可以與屯田都尉伍頹結好,同樣,你可以結好臨河縣令和九原郡守與郡丞。這樣,無論他們哪一方有什麽難事,可又不太敢直言上奏於我的,你可以從中斡旋,給各方建議。確實需要我參與,就告訴我。另外你在觀察過程中也能學到不少東西,包括章邯。按律公子們不能結好軍將,但我準你結交章邯,我同樣會詔章邯,讓他給你學習軍政的機會。至於最終你能有多大長進,到適當的時候我會詔你們都迴鹹陽,自然會考較你們。我們是兄弟,是贏姓子嗣,這天下是贏姓的,怎麽能更好的守住天下並且發展,需要我等兄弟齊心協力。”
公子節聽到皇帝的“肺腑之言”後自然頗為感動,不過皇帝說了家宴不行禮節,他隻能雙手舉爵表示一下,然後將爵中酒一飲而盡。
“陛下,臣往大將軍軍中,不知陛下有何囑托?”將閭對胡亥的長遠打算也是很服氣,始皇帝選擇胡亥繼位,這時候他怎麽看都是正確之舉。
“這事兒隻能在你我兄弟中說,當然,皇兄嬰是知道的。”胡亥小神秘了一下:“王離得我密詔,此番替換秦銳軍去山東平亂,是去打敗仗的。”
除了公子嬰之外,其他幾兄弟都大為驚訝。於是胡亥又把自己贏了戰爭贏不了民心、得了天下又暫時無力賑濟百姓之類的大道理擺了一遍。
“但今天的公卿朝議中,我看大臣們因為去歲秦銳戰勝楚軍殺了項梁,都躍躍欲試的想一鼓而平山東,此時若再言將秦軍收縮迴關中,讓出山東,且看這些六國遺族在失去大秦這個敵人後自相爭奪和殘殺,估計大臣們會很難接受。”
“不接受又如何?”公子節越來越敢說話了:“陛下之決斷,臣子們又怎能違抗?”
公子嬰看著公子節笑了笑:“節,這就是為何始皇帝讓陛下承繼大統,而沒有讓你來接位的原因。”
“大兄此言何意,望兄教我。”公子節不太明白。
“雖然臣這個字原本就是隸奴之意,然為帝王者,不可真的視臣子為隸奴,以帝王之威強壓之,因為這個天下的治理還需要大臣們的自覺努力。”
公子嬰看了一眼胡亥,見他似乎很欣賞自己說的話,就繼續說:“陛下與先始皇帝有所不同之處在於,陛下看起來更隨和。可就是先始皇帝在位時,對大臣們或較為嚴厲,但在具體軍政之事上,也多肯傾聽臣子的意見。”
“喪失山東或是大事,可關中並未受到波及,所以隻要我等窺得合適地時機,現在的山東那些反王,恐很難比當初六國之王。大秦既然能滅原來比現在這些王強盛數倍的六國,再滅現在這些名不符實的王又有何難哉?剛剛陛下也說了,取地易,獲百姓之心難。大秦暫退一步,待有足夠糧粟可賑山東百姓,且山東百姓已對戰事不休心生倦怠時,民心可收,大秦方可永固。不得民心,百姓就算為螻蟻,聚集成群也可將大屋蛀倒。”
幾位公子聽公子嬰這一說,又拿出敬仰的目光看著胡亥,一起舉爵。
胡亥看著公子嬰搖頭:“皇兄嬰之言很準確,但是將百姓比為螻蟻則不恰當,想必朝中大臣和貴胄們大約都是將百姓當螻蟻的。百姓乃天下之基石,我不能扭轉世族貴胄之念,但我希望皇兄嬰和諸位皇兄能改變觀念。如若要比,百姓可比為水,我等為舟。水可載舟而起,亦可覆舟而沒。我等對關中百姓徭役不重,律法已行百餘年早為百姓所接受,所以雖然山東的水覆了秦在山東之舟,關中的水卻仍平穩載贏姓之舟,即此理也。”
公子嬰肅然受教:“水可載舟亦可覆舟,臣領教也。”
“將閭,剛才我當著王離麵說的話你都要切實執行,當好一個屬將。”胡亥很嚴肅:“但你在王離軍中,也要密切注意王離的舉動。王離這個人因是王賁、王翦這一軍中世家出身,因此比較驕傲。雖然在山東未反前我搞的那次兵圖推演,他打了個大敗仗,全軍覆沒,因而收斂住了驕橫之氣,但我還是不太放心。”
“當然,即使他真的故態複萌,你按軍律也不能以下犯上進行幹預,但你可以隨時將軍中情況密報給我,必要時我再另行處置。你去王離軍中最主要的還是認真學習如何做一個大將軍,觀察王離治軍、指揮、作戰方略製定等,是第一重要的。”
“嗨,臣努力不負陛下厚望。”將閭對胡亥兄弟般的推心置腹,又生感動。
“也不用太擔心什麽,”胡亥狡黠的一笑:“我把你放在王離身邊就是對他一個警醒,他看到你就等於看到我了,所以會認真按我的戰略去做的,應該不會再故態複萌。”
將閭會心的也笑了。
胡亥又對公子高和公子驂強調了興商的重要意義。對公子高說明商賈逐利往往最後都是不擇手段,所以賈律的不斷完善極為重要。對公子驂則要他不但要跟陸賈認真學習如何做好一個說客,還要和公子高學習經商的知識,這樣才能在出使西域諸國時有效的達成通商的最佳條件。
“陛下,能否和現在這種狀態的山東做貿易?”兄弟們既然都很輕鬆隨意的閑談,公子高也膽子大了起來,提出了一個他想了很久一直不敢出口的問題。
“當然可以,商賈還嫌錢多嗎?”胡亥大笑起來,“待到我將秦軍全部縮迴關中,你們想要跟山東做甲兵交易都可以,要支持他們互毆不是?”
他稍稍嚴肅了一點:“但是,商賈們謀財也要惜命,山東戰亂之地,別財帛沒有到手把性命再丟了。”
他又沉吟了一下:“如果直接讓商賈以關中人的身份在山東行商,恐怕生意反而不好做。你去告訴有這想法的商賈,趁現在大秦還控製著三川、南陽和南郡等地,讓他們立即遣人去這些地方安家,我可以密詔郡府,把他們落戶的時間向前改幾年。”
“臣代商賈謝陛下。”公子高很興奮。
“不過,我也要在他們去山東的手下人當中安插細作,隨時打探各種訊息,軍事的、農桑的等等等等。你是我的兄長所以我不瞞你,但你不要告訴商賈們,連你外舅也不要說。”
“臣知道輕重,陛下安心。”公子高拍著胸脯保證。
一場家宴在大家吃好喝好又感情好的完美氛圍中開心落幕。
_
胡亥開家宴、小歡慶的時候,項羽的營中也在開家宴。說是家宴,實際來參加的並不限於項氏叔伯兄弟們,曹咎、龍且、周蘭(龍且副將)、鍾離眛、丁固、季布與季心兄弟,也都悄悄前來參加。
這個家宴開得很秘密,且不說項氏諸人匯聚就會讓楚懷王感覺到威脅,若再加上現在屬於宋義統領、實際也就是懷王統領的軍中有這麽多將領參加,要是傳到王庭中,對項氏也是極為不利。所以太過顯眼的人,比如範增、英布就沒有前來。
項羽的軍營家宴自然無法與胡亥的宮宴相媲美,更不會有胡亥“創立”的那些炒菜、新式肉食、麵點之類的東西。說是家宴,也就是項羽召集仍忠於項氏的人對完全可以預期到來的大戰做一次內部溝通。
範增沒有來,但在項羽私下與範增不斷溝通交流中,總體思路早已成型。
屋外是春意盎然,剛下過小雨的土地泛起潮濕卻又夾雜著青草新鮮的氣息。天色已暗,蟲鳴已起,項羽的神色早已不是入冬時的陰沉。雖然現在在座諸將能掌控的軍隊加一起不過四萬,然而所有戰力最強的吳縣卒都在這些人和未至的英布掌控之下,這讓項羽和其他人覺得新春到了或許能有新的機遇。
項羽舉爵向赴宴的諸人敬了一輪酒,然後開門見山:“秦軍正在濟水沿線更替,以九原、雲中和雁門的二十萬邊軍,替換已經征伐一年多的秦銳疲軍。不知各位對此有什麽看法?”
項伯提出第一個疑問:“都傳秦人的二世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折騰口食之物、樂舞,大婚跑到蜀地和隴西去巡遊。唯一算得上一點正事的,也最不該在此時去做的,就是在關中興商賈。此時與山東戰事未決,不重農桑卻興商賈,是關中的存糧足夠多麽?不過從去歲和如今看,秦人的作戰和準備,似乎都並沒有受到皇帝昏庸的影響。原本某還覺得秦銳軍征戰一載多,雖經冬日休整,但畢竟不如剛開始時的鋒銳。結果,秦人就將邊軍調來替換。這裏麵會不會有什麽問題,那個皇帝會不會並不昏聵?”
項佗迴應道:“伯叔,雖說秦帝不理政,可傳聞他將軍政之事都交予了三公九卿。不理政,可也不幹政,這與昏聵卻還要幹政的君主相比,已是好得太多。而且秦人也並非不重農桑,有個新任的治粟內史,現在秦廷把官名改為了司農,就負責農桑麻事。關中傳來的訊息說,這個司農卿,原來還是武安侯季(劉邦)的鄉友,後被秦廷征召到關中,一路官升飛速,現在似乎在搞多季種糧之類的試驗。若多季種植可以成功,關中加上巴蜀的糧產不會成為問題。”
項伯搖著頭:“若是這種昏聵,秦人的力量不見得會因秦帝而削弱,仍是我大楚的大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