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說的軍陣與秦銳的騎軍現在變成了僵持狀態。
什麽?你說鑿穿?問題是鄧說的圓陣外有一層車牆,秦軍的鑿穿戰法也很難發揮作用。
“將軍,”圓陣基本完成,季鳩急匆匆的來到陣中央,“我等布陣匆忙,革車上的輜重糧秣和牛都未卸下,須防秦軍火攻。秦軍為馬軍,不會帶很多火箭所需脂膏等物,射在車板上沙土可熄,但若射在糧袋上則會引燃糧秣就難以撲救了。”
鄧說一凜:“你說的對,就由你繞陣傳令,立即卸下輜重等物,輸到陣心。”
“喏。”季鳩沒有乘車,騎馬向著陣的外環馳去,接著所有革車後的兵卒都行動起來向車下搬運糧秣。
秦騎一見,立即組織起第二輪攻擊,一隊一隊的騎卒衝上前來想以弩箭阻止張楚軍的行動,而已經布陣完畢的陣內弩卒也立即向來騎反擊。秦騎在馬上射箭畢竟準確度不高,反而被陣內弩卒殺傷了一些人,於是退了迴去。
而這邊一通忙活之後,所有拉車的牛都被從車上解了下來,車上輜重糧秣也被卸下運往圓陣中央。革車則被橫翻,以車廂板為牆,車間用大繩連接,圓陣變得更加堅固。
這一切做的真是非常及時,因為騎軍的背後,四麵八方由弱到強的戰鼓聲中,一個一個的秦人步兵方陣在遠方開始出現。半個時辰後,十幾個步軍方陣在二百步外站住,腳步趟起的塵煙還未落下,一通急鼓,上萬的箭矢驟雨般的向著張楚圓陣疾射而至。
鄧說倒吸了一口冷氣,這是多少敵人啊,還真看的起自己。對麵的秦人步卒方陣每陣約有兩千人,共有十八個方陣,這就是有三萬六千人以上,最初的騎軍則足有萬五千騎,就是說己方已被至少五萬秦軍圍住了。
“將軍,”此時鄧說的兩個裨將都登上了輕車,前軍裨將咽了口唾沫,“我等被困於此,能否守住?”
季鳩斜了他一眼:“將軍所布圓陣乃是防禦力最強的,何況還有車牆掩護,與營柵無異,就算敵軍有床弩,隻要外圍盾卒頂住車牆,我方損失也不會太大。秦人再能戰,除了困死我等,也別無良法。當年長平之戰,秦國殺人魔白起如何?趙國大將軍趙括就是靠車牆圓陣,堅守了數十日。”
“光原地結陣堅守也不行,”鄧說說話了:“我等糧秣隻夠支撐十數日,還要使人突出,把消息傳遞到襄城,請許縣將軍逢前來接應。”
“可是如果要突出秦圍,必須用馬卒,否則秦騎的追擊就逃不過。”季鳩眉頭皺了皺,“還需有足夠的兵力能衝破秦軍步陣的封堵,至少需千人。另外,圓陣一開,難保秦騎不借機衝陣。”
這些人中自是以季鳩的兵事最精,所以鄧說問道:“將軍鳩,汝有何良策?”
季鳩眉頭全皺了起來,半晌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兒,他有些遲疑的說:“將軍,現在軍中大約有六百匹馬,可選出一百匹,用最好的控馬者,披雙層甲,持強弩和劍矛,作為傳訊者,他們的作用就是不與秦人拚殺,隻管向外衝。這百騎中也要分成掩護者和核心者,組錐形陣。另外調善奔者千人,在突圍騎卒兩翼持戟列陣跟隨掩護衝殺,這些人至少也要披甲,且為死士。”
“需要用這麽多人?”前軍裨將也把眉頭皺了起來。
“秦人有騎軍,有步陣,秦弩也很強勁,這些人某覺得尚不足。”季鳩攤了攤手,“不單如此,陣內還需六成弩卒向突擊方向以箭陣掃清道路,好在秦人的步陣也不過相距二百步,弩箭拋射可及。”
他的話音越來越堅定起來:“將軍,千人步卒率先突出,秦騎必至,以弩兵箭陣拒之,待步卒出百步,然後傳訊馬卒跟進。此刻箭陣拋射秦人步陣開路,我方馬步齊進,衝出去。”
他停了停又補充了一句:“時機,就選在晚食時辰,秦人也要吃飯,即或輪食,兵力也減幾成,突出的把握性更大一些。晚食後天色漸暗,能突出的送信者也更不易被秦人追殺。”
鄧說聽完季鳩的戰策,略一思索就一拍巴掌:“善,就依此策。”
從一大早要捱到天將黑的晚食時刻還有一個漫長的白日,在這漫長的時光中,秦軍向鄧說的圓陣又發起過多次衝擊,其中一次在季鳩領軍的方向上還用上了床弩,幾十支大箭的威力雖然在季鳩的盾頂車牆下殺傷力不明顯,可也對二十多輛革車造成了近乎擊毀的效果。好在秦人對圓陣中的硬弩箭陣似乎頗為忌憚,所以床弩都是在百五十步外發射,因此對季鳩軍卒的殺傷不大。
申正(下午16時),陣外的秦騎似乎少了一半,騎軍外的步陣中高舉的矛戟也不那麽挺直了,幾乎可以判定有三分之一的秦軍方陣都在吃飯。此時前軍裨將和季鳩都迴了本軍直接指揮,鄧說則來到那一千一百個突圍者麵前。
做過最後的鼓動,鄧說迴到陣心,再一次環視了一下秦軍的情況,就衝鼓號卒點了點頭。
號角聲響起,張楚圓陣向東北方向忽然張開了一道口子,一千名步卒呐喊著排成四列衝了出來,接著就奮勇向前奔去。他們一直跑出了五十步,秦軍才反應過來,兩側的秦騎開始向步卒衝出方向靠攏。然後又是一陣號角,圓陣中向著步卒兩側的騎軍發起了箭陣攻擊。
本來秦騎就沒料到張楚軍會有人突出,措手不及之下又受到了弩箭的打擊,騎軍的隊伍一下散了,有人持盾擋箭,有人控馬躲避,亂作一團。遠一些秦軍步陣也一通忙亂,陣型都有些混亂起來,而此刻突出的步卒已到了百步,列成兩個五百人的小長方陣長戟向外,與已經衝來的秦騎對抗起來。
接著,圓陣中鼓聲大作,一百馬卒風馳電掣的向著步卒小方陣留出的通道衝出。
秦人被這連環衝擊弄懵了,秦騎不要命的衝了過來,外圍的步陣也開始移動,想要封死張楚馬卒的衝擊通路。而此時圓陣中的拋射箭矢雨點般的落向秦軍步陣,為了躲避,步陣隻得停下舉盾擋箭。
鄧說兩手攥拳,輕車離開圓陣中心靠到了已經合攏的馬步卒衝出之處,兩眼直直的望著那些殊死拚殺向外衝擊的人。兩個小方陣中不時有人倒下,外衝的馬隊兩側也有人中箭落馬,但無論是馬還是步,軍卒們根本不管倒下的袍澤,各自堅守著自己位置,看得血都沸騰起來了。
正當圓陣中戰鼓隆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突圍者的方向、大部分弩卒都在奮力踏弩上箭射向東側秦軍掩護突圍時,一聲長長的號角突然在相反的西側方向上尖利的發出了不和諧的音響,接著鄧說軍西麵的圓陣突然破碎,四、五千張楚軍卒搬開車牆障礙向陣外奔去,很快就一左一右形成兩列縱隊。然後,秦軍步陣後萬騎突現,從幾個步卒方陣的間隙中衝出,直插圓陣缺口,待到圓陣中人反應過來迴頭時,霹靂已至。
圓陣大亂!
鄧說傻在了那裏,竟然呆立了十數息的時間,眼睜睜的看著風一般箭矢射入陣中從背後掃倒一片片的弩卒,眼睜睜的看著風一般的騎卒衝進了陣中砍倒一個個的張楚卒……
轟然一聲,圓陣就像從內炸開了一般,被殺神一樣的秦騎嚇瘋了的陣中軍卒四麵八方衝開車牆,向外狂奔。
“將軍,快走!”鄧說被親衛的唿喚聲叫醒。大陣已經散了,滿眼都是亂撞的軍卒,一隊秦騎高舉閃亮的鋼刀已經向這個方向衝來。
“走,往那兒走?!”鄧說兩眼開始泛出血色,抽劍就向脖頸揮去,輕車戈手揮戈擋住了劍勢,“將軍切莫如此,留有用之身,我等跟著報信步馬的方向衝出,現在就那邊最可能突出。”
說著一捅禦手,輕車立即狂奔起來,三百跨馬親衛立即從四周把鄧說裹在中間。
戰車飛馳,兩側親衛也不管遇到的是秦卒還是張楚卒,凡擋路者一概矛刺劍劈,為輕車打開通道。
剛才事情發生的太快,快到鄧說就如同做夢。此刻在親衛的護衛下奔馳中,他的靈魂才迴到了腦殼中。
完美的圓陣瞬間就被打開了將近四分之一的缺口,反叛者是誰?隨即,季鳩的麵孔就浮現在眼前,那個方向是季鳩的部屬!
一想到季鳩,其他的信息也都跟著想起來了,這叛陣的五千卒,其千人將全是季鳩投軍時帶來的夥伴!
季鳩為什麽叛?是因為秦人勢大,還是被周文的全軍覆沒嚇破了膽?或者說,季鳩投軍之初,本身就是別有用心的?
鄧說這最後一個假想猜對了,季鳩根本就是聽風閣的細作。陳勝得到陳郡時,他就帶著六個人潛向陳郡,在穎川正好遇到周文軍由陳郡進入穎川郡,於是直接就投入了周文軍。
這個情況被送迴到姚賈手中後,姚賈覺得有可操作之處,在請示了胡亥後,又讓王敖派出了幾個風影閣的銳士,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暗地裏為季鳩除掉了他上升道路上的擋路者,這才使這個既有軍事素養、又戰鬥勇猛的人落入了周文的法眼,被快速提升了起來。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他所帶的六人中就有一人在與秦軍的戰鬥中送了命。
其他五人升任千人將也是同樣的方法,原來的卒長、千人將總是運氣不好,不大的戰鬥中都能被流矢射中要害,還有人在行軍中掉下山道的、軍中內部衝突鬥毆被誤殺的、或者幹脆喝酒過量一命嗚唿的……
到準備解決鄧說的時候,因為有這麽個暗樁的存在,胡亥的小胃口又張開了。野戰總是潰散者多,被俘被殺的相對都少,胡亥可是一直說河南地很缺勞動力的。蒼蠅雖小也是肉,鄧說這兩萬多人,也是兩萬個耕夫啊,一人耕種一頃田就是兩萬頃,每頃十七石田租就是三十四萬石。所以,在季鳩的消息往來之下,一個全殲鄧說的戰策就製定了出來。
聽風閣在陳郡自有耳目,所以陳勝命鄧說迴撤扶蘇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南路秦銳主將董翳的手中,同時也傳到了中路秦銳主將司馬欣手中,隻不過司馬欣還得到了一個同時而來的軍令,把手下的一萬騎軍中的五千迅速調動到鄧說前麵堵住去路,而董翳手中的一萬騎軍則從後部追上鄧說,兩萬騎軍徹底讓鄧說軍停下來。
騎兵雖然對於列陣的步兵沒有破陣的優勢,但卻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讓任何步兵無法繼續前進,隻能收縮成戰陣防禦騎兵攻擊。
在鄧說出了郟縣撤退的途中,董翳的四萬步卒一直就在他身後十裏之處不緊不慢的跟著,季鳩後軍斥侯總是說沒有任何幾十裏內有秦人出現的警報,自然是季鳩所做的手腳,這樣就保證了一旦騎軍迫使鄧說停下後,步軍能迅速從兩側越過鄧說,完成一個包圍圈,截住潰散的逃兵。
在鄧說準備派人求救時,季鳩獻出了完美的突圍策略,其目的就是吸引圓陣中大部分的注意力,便於自己毀陣而出。秦軍在晚食時刻撤下八千騎軍並沒有去吃飯,而是部署到季鳩所能控製的圓陣方位外。
一旦季鳩破壞了陣型,騎軍一入陣,“那就是屠殺”,鄧說之兵遇到這樣的衝擊,就“隻恨爺娘沒有多生幾隻腳”了。
_
鄧說圓陣一散,秦軍在騎軍外圍的步陣隨即分裂,一陣變兩陣,把潰兵出逃的各個方向都堵得死死的,隻有最初那一千一百步騎都是死士,戰力還真是強大,真讓他們給衝出了一個缺口,一百馬卒衝出了四、五十,隻是剩下的人也越來越少,隻有三百多人還在力抗兩側秦軍方陣的衝擊。就在他們眼看就頂不住準備放棄的時候,先看到了圓陣的炸散,又看到自己的將軍帶著幾百步騎向這邊衝來,於是煥發出最後一股蠻力,竟然堅持到了鄧說衝出缺口。
鄧說一出,這些人再也頂不住了,缺口隨即就被封閉了。
在張楚軍圓陣之外,秦軍布出了一個外環陣,在環陣內側一圈騎卒策馬而立,騎卒之內就是沒頭蒼蠅一般亂撞的張楚軍卒了。凡是有成團成隊想要來衝擊環陣的,騎卒出動將其擊散,凡是靠近環陣的,就有人齊喝:“丟下兵器,降者不死。”
如此一來混亂狀態慢慢平息下來,除了一些極少的人員紅著眼睛組隊向外衝殺並隨即被騎軍砍倒、被步陣射死戳死外,大部分張楚軍卒都丟了兵器,或靠近環陣抱頭坐下,或直接原地坐下等待秦人收容。
鄧說衝出了包圍,帶著僅剩的百十名親兵和本來應該報信的馬卒,向著襄城方向落荒而去……
秦二世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鹹陽宮。
公子嬰終於迴到了鹹陽,進宮參見皇帝。
公子嬰受封輔王,因此在本書中應該改稱輔王嬰。但曆史上,公子嬰作為秦三世,即位隻有四十幾日就成了大秦的亡國之君,也算赫赫有名了,所以在書中描述時仍以“公子嬰”稱唿,隻有在相關人等的話語中以“輔王”相稱。同樣,對公子將閭、公子高等,也都沿用這一方式。
公子嬰一進大殿,就走到丹陛前行正式拜禮:“臣嬰,拜見陛下。臣陋質無才,謝陛下錯愛封賜王爵,臣感銘在懷,身心戰栗。”
胡亥剛開始有點驚訝,沒見過這位爺這麽激動過啊,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公子嬰一向活在他老爹,就是秦始皇的同父異母弟長安君成蟜反叛的陰影中,直到此番協助胡亥迴歸重登地位後被小皇帝毫無疑慮的予以重用,所有朝堂秘聞皆可與聞,才算挺直了腰杆不再活在若有若無的恐懼中。現在皇帝直接封賜王爵,就更加使他的地位得到了穩固,至少其父對其造成的影響被徹底消除了。
“皇兄免禮。”胡亥微微一笑:“至親封王,也是常理,何況皇兄與將閭此番都為大秦立下了大功績,想臣子們也都無話可說。”
公子嬰又叩了個頭,才站起來,接著又向皇帝一揖,才走到左手第一席案坐下,並向右手席案的陳平點了點頭。
陳平沒有這麽隨意,而是向公子嬰行了一個正揖禮:“臣平,參見王上。”
“上卿無需如此多禮。”公子嬰微微頜首,他可知道這個上卿在皇帝心中的份量不低於自己,甚至還高於自己,但爵位的差異,又讓他不能給陳平還禮。
陳平笑笑,重新坐好。
“皇兄已然為王,可還願否做我的郎中令呢?這個小小的職位似乎不應該由一位王來承擔啊。”胡亥突然有點頭疼。
“陛下,”公子嬰情真意切的說:“臣的一切都是陛下賜予的,陛下就算要臣隻做一個站殿武士,臣也甘之如飴。臣說一句不敬之語,臣任郎中令以來,乃是臣此生最快意的歲月了。”
“那好吧,陳平假郎中令這些時日,也是累壞了,郎中令就仍由皇兄任之。上卿一會與皇兄交接。現在,”胡亥看著陳平:“今日有什麽消息?”
“陛下,鄧說降軍已經清點完畢,季鳩所領破陣有功之卒共四千六百四十八人,均提爵公士,編入秦銳。此番鄧說降卒共有一萬五千一百六十七人,傷亡不可用者二千三百七十三人,隨鄧說逃往襄城者一百三十五人。今晨的得到最新消息是,都尉翳與長史欣合兵,以都尉翳為主,長史欣為副,加上季鳩之卒共約十一萬五千,已將許縣圍住,正在組裝製作攻城具。許縣城牆不過五丈許,都尉翳奏稱,五日可下。”
胡亥嘬了嘬牙花子:“一萬五,有點少啊。”
陳平滿臉含笑:“陛下忘了還有立功的四千多呢,加一起可就兩萬人了。對了陛下,季鳩不想入秦銳領軍,想要繼續去做細作,跟隨他的那五個千人將也願繼續跟隨。”
“哦?”胡亥眉毛一挑,“以他的功勞,可提爵二等,外加一個軍侯的位置,還不願意?”
“都尉翳的意思是季鳩可勝任校尉,但這樣他也還是想去繼續做細作。他說以他在鄧說軍的資曆,去投任何一支義軍都會獲得不低的位置。”
“問題在於,鄧說逃走了,所以季鳩陣前反叛之事也就會被傳揚開,恐怕將成所有義軍們的公敵。”胡亥擔心的說。
陳平倒沒啥擔心:“陛下,臣認為季鳩既然願意冒險而為,倒也不是沒有辦法。讓風影閣在陳郡散布傳言,指鄧說遭此大敗,為推責而說季鳩反叛,鄧說逃走時帶出者均為其親衛,少數本欲突圍報信的人並沒有看到季鳩毀陣而出。不過若是允可季鳩再為細作,需要把這些風險向其說明。”
“那就如此處理吧,”胡亥眼珠一轉,“讓季鳩去留縣先投寧君,入景駒軍,正好加強景駒軍中的力量。他想要帶什麽人都可以,如果鄧說軍中有可靠的卒長、親衛等,也可一起帶去。”
“臣奉詔。”
此事說完,胡亥轉臉對公子嬰說:“皇兄帶了兩萬守霍邑的齊地刑徒軍迴來?”
“陛下,霍邑守軍是三萬北疆軍和三萬刑徒的混編,臣秉承陛下之意,刻意融合兩軍之卒之間的關係,所以現在這些刑徒至少在守城方麵已經磨練出來了。臣留一萬齊徒與公孫羽帶去的一萬秦銳共同守禦霍邑,秦銳多半為徒,所以他們融合起來更容易。”
“公孫羽帶去霍邑的一萬秦銳是從藍田大營抽出的,所以你這兩萬人都留在藍田大營吧,這樣藍田大營就有五萬新中尉軍。”
胡亥突然想起一事:“皇兄,上卿,不知是否有客卿賈的消息?如果陸賈能夠從百越三郡帶迴超過五萬的秦卒及秦夫,我意,將當初征召的奴生子釋迴。奴生子都是宗室貴胄或富戶家奴,關中有危召之尚可,現關中之危已除,如不釋迴就會導致滋生不滿了。”
什麽?你說鑿穿?問題是鄧說的圓陣外有一層車牆,秦軍的鑿穿戰法也很難發揮作用。
“將軍,”圓陣基本完成,季鳩急匆匆的來到陣中央,“我等布陣匆忙,革車上的輜重糧秣和牛都未卸下,須防秦軍火攻。秦軍為馬軍,不會帶很多火箭所需脂膏等物,射在車板上沙土可熄,但若射在糧袋上則會引燃糧秣就難以撲救了。”
鄧說一凜:“你說的對,就由你繞陣傳令,立即卸下輜重等物,輸到陣心。”
“喏。”季鳩沒有乘車,騎馬向著陣的外環馳去,接著所有革車後的兵卒都行動起來向車下搬運糧秣。
秦騎一見,立即組織起第二輪攻擊,一隊一隊的騎卒衝上前來想以弩箭阻止張楚軍的行動,而已經布陣完畢的陣內弩卒也立即向來騎反擊。秦騎在馬上射箭畢竟準確度不高,反而被陣內弩卒殺傷了一些人,於是退了迴去。
而這邊一通忙活之後,所有拉車的牛都被從車上解了下來,車上輜重糧秣也被卸下運往圓陣中央。革車則被橫翻,以車廂板為牆,車間用大繩連接,圓陣變得更加堅固。
這一切做的真是非常及時,因為騎軍的背後,四麵八方由弱到強的戰鼓聲中,一個一個的秦人步兵方陣在遠方開始出現。半個時辰後,十幾個步軍方陣在二百步外站住,腳步趟起的塵煙還未落下,一通急鼓,上萬的箭矢驟雨般的向著張楚圓陣疾射而至。
鄧說倒吸了一口冷氣,這是多少敵人啊,還真看的起自己。對麵的秦人步卒方陣每陣約有兩千人,共有十八個方陣,這就是有三萬六千人以上,最初的騎軍則足有萬五千騎,就是說己方已被至少五萬秦軍圍住了。
“將軍,”此時鄧說的兩個裨將都登上了輕車,前軍裨將咽了口唾沫,“我等被困於此,能否守住?”
季鳩斜了他一眼:“將軍所布圓陣乃是防禦力最強的,何況還有車牆掩護,與營柵無異,就算敵軍有床弩,隻要外圍盾卒頂住車牆,我方損失也不會太大。秦人再能戰,除了困死我等,也別無良法。當年長平之戰,秦國殺人魔白起如何?趙國大將軍趙括就是靠車牆圓陣,堅守了數十日。”
“光原地結陣堅守也不行,”鄧說說話了:“我等糧秣隻夠支撐十數日,還要使人突出,把消息傳遞到襄城,請許縣將軍逢前來接應。”
“可是如果要突出秦圍,必須用馬卒,否則秦騎的追擊就逃不過。”季鳩眉頭皺了皺,“還需有足夠的兵力能衝破秦軍步陣的封堵,至少需千人。另外,圓陣一開,難保秦騎不借機衝陣。”
這些人中自是以季鳩的兵事最精,所以鄧說問道:“將軍鳩,汝有何良策?”
季鳩眉頭全皺了起來,半晌沒有說話。
過了一會兒,他有些遲疑的說:“將軍,現在軍中大約有六百匹馬,可選出一百匹,用最好的控馬者,披雙層甲,持強弩和劍矛,作為傳訊者,他們的作用就是不與秦人拚殺,隻管向外衝。這百騎中也要分成掩護者和核心者,組錐形陣。另外調善奔者千人,在突圍騎卒兩翼持戟列陣跟隨掩護衝殺,這些人至少也要披甲,且為死士。”
“需要用這麽多人?”前軍裨將也把眉頭皺了起來。
“秦人有騎軍,有步陣,秦弩也很強勁,這些人某覺得尚不足。”季鳩攤了攤手,“不單如此,陣內還需六成弩卒向突擊方向以箭陣掃清道路,好在秦人的步陣也不過相距二百步,弩箭拋射可及。”
他的話音越來越堅定起來:“將軍,千人步卒率先突出,秦騎必至,以弩兵箭陣拒之,待步卒出百步,然後傳訊馬卒跟進。此刻箭陣拋射秦人步陣開路,我方馬步齊進,衝出去。”
他停了停又補充了一句:“時機,就選在晚食時辰,秦人也要吃飯,即或輪食,兵力也減幾成,突出的把握性更大一些。晚食後天色漸暗,能突出的送信者也更不易被秦人追殺。”
鄧說聽完季鳩的戰策,略一思索就一拍巴掌:“善,就依此策。”
從一大早要捱到天將黑的晚食時刻還有一個漫長的白日,在這漫長的時光中,秦軍向鄧說的圓陣又發起過多次衝擊,其中一次在季鳩領軍的方向上還用上了床弩,幾十支大箭的威力雖然在季鳩的盾頂車牆下殺傷力不明顯,可也對二十多輛革車造成了近乎擊毀的效果。好在秦人對圓陣中的硬弩箭陣似乎頗為忌憚,所以床弩都是在百五十步外發射,因此對季鳩軍卒的殺傷不大。
申正(下午16時),陣外的秦騎似乎少了一半,騎軍外的步陣中高舉的矛戟也不那麽挺直了,幾乎可以判定有三分之一的秦軍方陣都在吃飯。此時前軍裨將和季鳩都迴了本軍直接指揮,鄧說則來到那一千一百個突圍者麵前。
做過最後的鼓動,鄧說迴到陣心,再一次環視了一下秦軍的情況,就衝鼓號卒點了點頭。
號角聲響起,張楚圓陣向東北方向忽然張開了一道口子,一千名步卒呐喊著排成四列衝了出來,接著就奮勇向前奔去。他們一直跑出了五十步,秦軍才反應過來,兩側的秦騎開始向步卒衝出方向靠攏。然後又是一陣號角,圓陣中向著步卒兩側的騎軍發起了箭陣攻擊。
本來秦騎就沒料到張楚軍會有人突出,措手不及之下又受到了弩箭的打擊,騎軍的隊伍一下散了,有人持盾擋箭,有人控馬躲避,亂作一團。遠一些秦軍步陣也一通忙亂,陣型都有些混亂起來,而此刻突出的步卒已到了百步,列成兩個五百人的小長方陣長戟向外,與已經衝來的秦騎對抗起來。
接著,圓陣中鼓聲大作,一百馬卒風馳電掣的向著步卒小方陣留出的通道衝出。
秦人被這連環衝擊弄懵了,秦騎不要命的衝了過來,外圍的步陣也開始移動,想要封死張楚馬卒的衝擊通路。而此時圓陣中的拋射箭矢雨點般的落向秦軍步陣,為了躲避,步陣隻得停下舉盾擋箭。
鄧說兩手攥拳,輕車離開圓陣中心靠到了已經合攏的馬步卒衝出之處,兩眼直直的望著那些殊死拚殺向外衝擊的人。兩個小方陣中不時有人倒下,外衝的馬隊兩側也有人中箭落馬,但無論是馬還是步,軍卒們根本不管倒下的袍澤,各自堅守著自己位置,看得血都沸騰起來了。
正當圓陣中戰鼓隆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到突圍者的方向、大部分弩卒都在奮力踏弩上箭射向東側秦軍掩護突圍時,一聲長長的號角突然在相反的西側方向上尖利的發出了不和諧的音響,接著鄧說軍西麵的圓陣突然破碎,四、五千張楚軍卒搬開車牆障礙向陣外奔去,很快就一左一右形成兩列縱隊。然後,秦軍步陣後萬騎突現,從幾個步卒方陣的間隙中衝出,直插圓陣缺口,待到圓陣中人反應過來迴頭時,霹靂已至。
圓陣大亂!
鄧說傻在了那裏,竟然呆立了十數息的時間,眼睜睜的看著風一般箭矢射入陣中從背後掃倒一片片的弩卒,眼睜睜的看著風一般的騎卒衝進了陣中砍倒一個個的張楚卒……
轟然一聲,圓陣就像從內炸開了一般,被殺神一樣的秦騎嚇瘋了的陣中軍卒四麵八方衝開車牆,向外狂奔。
“將軍,快走!”鄧說被親衛的唿喚聲叫醒。大陣已經散了,滿眼都是亂撞的軍卒,一隊秦騎高舉閃亮的鋼刀已經向這個方向衝來。
“走,往那兒走?!”鄧說兩眼開始泛出血色,抽劍就向脖頸揮去,輕車戈手揮戈擋住了劍勢,“將軍切莫如此,留有用之身,我等跟著報信步馬的方向衝出,現在就那邊最可能突出。”
說著一捅禦手,輕車立即狂奔起來,三百跨馬親衛立即從四周把鄧說裹在中間。
戰車飛馳,兩側親衛也不管遇到的是秦卒還是張楚卒,凡擋路者一概矛刺劍劈,為輕車打開通道。
剛才事情發生的太快,快到鄧說就如同做夢。此刻在親衛的護衛下奔馳中,他的靈魂才迴到了腦殼中。
完美的圓陣瞬間就被打開了將近四分之一的缺口,反叛者是誰?隨即,季鳩的麵孔就浮現在眼前,那個方向是季鳩的部屬!
一想到季鳩,其他的信息也都跟著想起來了,這叛陣的五千卒,其千人將全是季鳩投軍時帶來的夥伴!
季鳩為什麽叛?是因為秦人勢大,還是被周文的全軍覆沒嚇破了膽?或者說,季鳩投軍之初,本身就是別有用心的?
鄧說這最後一個假想猜對了,季鳩根本就是聽風閣的細作。陳勝得到陳郡時,他就帶著六個人潛向陳郡,在穎川正好遇到周文軍由陳郡進入穎川郡,於是直接就投入了周文軍。
這個情況被送迴到姚賈手中後,姚賈覺得有可操作之處,在請示了胡亥後,又讓王敖派出了幾個風影閣的銳士,在大大小小的戰鬥中,暗地裏為季鳩除掉了他上升道路上的擋路者,這才使這個既有軍事素養、又戰鬥勇猛的人落入了周文的法眼,被快速提升了起來。
當然這也不是沒有代價的,他所帶的六人中就有一人在與秦軍的戰鬥中送了命。
其他五人升任千人將也是同樣的方法,原來的卒長、千人將總是運氣不好,不大的戰鬥中都能被流矢射中要害,還有人在行軍中掉下山道的、軍中內部衝突鬥毆被誤殺的、或者幹脆喝酒過量一命嗚唿的……
到準備解決鄧說的時候,因為有這麽個暗樁的存在,胡亥的小胃口又張開了。野戰總是潰散者多,被俘被殺的相對都少,胡亥可是一直說河南地很缺勞動力的。蒼蠅雖小也是肉,鄧說這兩萬多人,也是兩萬個耕夫啊,一人耕種一頃田就是兩萬頃,每頃十七石田租就是三十四萬石。所以,在季鳩的消息往來之下,一個全殲鄧說的戰策就製定了出來。
聽風閣在陳郡自有耳目,所以陳勝命鄧說迴撤扶蘇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南路秦銳主將董翳的手中,同時也傳到了中路秦銳主將司馬欣手中,隻不過司馬欣還得到了一個同時而來的軍令,把手下的一萬騎軍中的五千迅速調動到鄧說前麵堵住去路,而董翳手中的一萬騎軍則從後部追上鄧說,兩萬騎軍徹底讓鄧說軍停下來。
騎兵雖然對於列陣的步兵沒有破陣的優勢,但卻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讓任何步兵無法繼續前進,隻能收縮成戰陣防禦騎兵攻擊。
在鄧說出了郟縣撤退的途中,董翳的四萬步卒一直就在他身後十裏之處不緊不慢的跟著,季鳩後軍斥侯總是說沒有任何幾十裏內有秦人出現的警報,自然是季鳩所做的手腳,這樣就保證了一旦騎軍迫使鄧說停下後,步軍能迅速從兩側越過鄧說,完成一個包圍圈,截住潰散的逃兵。
在鄧說準備派人求救時,季鳩獻出了完美的突圍策略,其目的就是吸引圓陣中大部分的注意力,便於自己毀陣而出。秦軍在晚食時刻撤下八千騎軍並沒有去吃飯,而是部署到季鳩所能控製的圓陣方位外。
一旦季鳩破壞了陣型,騎軍一入陣,“那就是屠殺”,鄧說之兵遇到這樣的衝擊,就“隻恨爺娘沒有多生幾隻腳”了。
_
鄧說圓陣一散,秦軍在騎軍外圍的步陣隨即分裂,一陣變兩陣,把潰兵出逃的各個方向都堵得死死的,隻有最初那一千一百步騎都是死士,戰力還真是強大,真讓他們給衝出了一個缺口,一百馬卒衝出了四、五十,隻是剩下的人也越來越少,隻有三百多人還在力抗兩側秦軍方陣的衝擊。就在他們眼看就頂不住準備放棄的時候,先看到了圓陣的炸散,又看到自己的將軍帶著幾百步騎向這邊衝來,於是煥發出最後一股蠻力,竟然堅持到了鄧說衝出缺口。
鄧說一出,這些人再也頂不住了,缺口隨即就被封閉了。
在張楚軍圓陣之外,秦軍布出了一個外環陣,在環陣內側一圈騎卒策馬而立,騎卒之內就是沒頭蒼蠅一般亂撞的張楚軍卒了。凡是有成團成隊想要來衝擊環陣的,騎卒出動將其擊散,凡是靠近環陣的,就有人齊喝:“丟下兵器,降者不死。”
如此一來混亂狀態慢慢平息下來,除了一些極少的人員紅著眼睛組隊向外衝殺並隨即被騎軍砍倒、被步陣射死戳死外,大部分張楚軍卒都丟了兵器,或靠近環陣抱頭坐下,或直接原地坐下等待秦人收容。
鄧說衝出了包圍,帶著僅剩的百十名親兵和本來應該報信的馬卒,向著襄城方向落荒而去……
秦二世二年十一月十三日,鹹陽宮。
公子嬰終於迴到了鹹陽,進宮參見皇帝。
公子嬰受封輔王,因此在本書中應該改稱輔王嬰。但曆史上,公子嬰作為秦三世,即位隻有四十幾日就成了大秦的亡國之君,也算赫赫有名了,所以在書中描述時仍以“公子嬰”稱唿,隻有在相關人等的話語中以“輔王”相稱。同樣,對公子將閭、公子高等,也都沿用這一方式。
公子嬰一進大殿,就走到丹陛前行正式拜禮:“臣嬰,拜見陛下。臣陋質無才,謝陛下錯愛封賜王爵,臣感銘在懷,身心戰栗。”
胡亥剛開始有點驚訝,沒見過這位爺這麽激動過啊,轉念一想也就釋然了。公子嬰一向活在他老爹,就是秦始皇的同父異母弟長安君成蟜反叛的陰影中,直到此番協助胡亥迴歸重登地位後被小皇帝毫無疑慮的予以重用,所有朝堂秘聞皆可與聞,才算挺直了腰杆不再活在若有若無的恐懼中。現在皇帝直接封賜王爵,就更加使他的地位得到了穩固,至少其父對其造成的影響被徹底消除了。
“皇兄免禮。”胡亥微微一笑:“至親封王,也是常理,何況皇兄與將閭此番都為大秦立下了大功績,想臣子們也都無話可說。”
公子嬰又叩了個頭,才站起來,接著又向皇帝一揖,才走到左手第一席案坐下,並向右手席案的陳平點了點頭。
陳平沒有這麽隨意,而是向公子嬰行了一個正揖禮:“臣平,參見王上。”
“上卿無需如此多禮。”公子嬰微微頜首,他可知道這個上卿在皇帝心中的份量不低於自己,甚至還高於自己,但爵位的差異,又讓他不能給陳平還禮。
陳平笑笑,重新坐好。
“皇兄已然為王,可還願否做我的郎中令呢?這個小小的職位似乎不應該由一位王來承擔啊。”胡亥突然有點頭疼。
“陛下,”公子嬰情真意切的說:“臣的一切都是陛下賜予的,陛下就算要臣隻做一個站殿武士,臣也甘之如飴。臣說一句不敬之語,臣任郎中令以來,乃是臣此生最快意的歲月了。”
“那好吧,陳平假郎中令這些時日,也是累壞了,郎中令就仍由皇兄任之。上卿一會與皇兄交接。現在,”胡亥看著陳平:“今日有什麽消息?”
“陛下,鄧說降軍已經清點完畢,季鳩所領破陣有功之卒共四千六百四十八人,均提爵公士,編入秦銳。此番鄧說降卒共有一萬五千一百六十七人,傷亡不可用者二千三百七十三人,隨鄧說逃往襄城者一百三十五人。今晨的得到最新消息是,都尉翳與長史欣合兵,以都尉翳為主,長史欣為副,加上季鳩之卒共約十一萬五千,已將許縣圍住,正在組裝製作攻城具。許縣城牆不過五丈許,都尉翳奏稱,五日可下。”
胡亥嘬了嘬牙花子:“一萬五,有點少啊。”
陳平滿臉含笑:“陛下忘了還有立功的四千多呢,加一起可就兩萬人了。對了陛下,季鳩不想入秦銳領軍,想要繼續去做細作,跟隨他的那五個千人將也願繼續跟隨。”
“哦?”胡亥眉毛一挑,“以他的功勞,可提爵二等,外加一個軍侯的位置,還不願意?”
“都尉翳的意思是季鳩可勝任校尉,但這樣他也還是想去繼續做細作。他說以他在鄧說軍的資曆,去投任何一支義軍都會獲得不低的位置。”
“問題在於,鄧說逃走了,所以季鳩陣前反叛之事也就會被傳揚開,恐怕將成所有義軍們的公敵。”胡亥擔心的說。
陳平倒沒啥擔心:“陛下,臣認為季鳩既然願意冒險而為,倒也不是沒有辦法。讓風影閣在陳郡散布傳言,指鄧說遭此大敗,為推責而說季鳩反叛,鄧說逃走時帶出者均為其親衛,少數本欲突圍報信的人並沒有看到季鳩毀陣而出。不過若是允可季鳩再為細作,需要把這些風險向其說明。”
“那就如此處理吧,”胡亥眼珠一轉,“讓季鳩去留縣先投寧君,入景駒軍,正好加強景駒軍中的力量。他想要帶什麽人都可以,如果鄧說軍中有可靠的卒長、親衛等,也可一起帶去。”
“臣奉詔。”
此事說完,胡亥轉臉對公子嬰說:“皇兄帶了兩萬守霍邑的齊地刑徒軍迴來?”
“陛下,霍邑守軍是三萬北疆軍和三萬刑徒的混編,臣秉承陛下之意,刻意融合兩軍之卒之間的關係,所以現在這些刑徒至少在守城方麵已經磨練出來了。臣留一萬齊徒與公孫羽帶去的一萬秦銳共同守禦霍邑,秦銳多半為徒,所以他們融合起來更容易。”
“公孫羽帶去霍邑的一萬秦銳是從藍田大營抽出的,所以你這兩萬人都留在藍田大營吧,這樣藍田大營就有五萬新中尉軍。”
胡亥突然想起一事:“皇兄,上卿,不知是否有客卿賈的消息?如果陸賈能夠從百越三郡帶迴超過五萬的秦卒及秦夫,我意,將當初征召的奴生子釋迴。奴生子都是宗室貴胄或富戶家奴,關中有危召之尚可,現關中之危已除,如不釋迴就會導致滋生不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