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地圖之上的真正慘烈攻城戰終於拉開戰幕。


    五個虛擬日時間,王離軍隊傷亡暴增了將近兩萬人,李厲的傷亡也有五千正兵和三千民夫。


    王離看到猛攻不果,攻城人數的密度增加使得李厲城內投石機泥彈的殺傷力也大增,於是采用了很傳統的挖城法,用了十日的時間挖到城下,但被李厲埋在城牆內的大甕聽到,結果又損失了千人。接著,一個不好的消息傳到了章邯和王離耳中,由於武叔熊的楚軍快速行進,已經到達東麵距離洹水隻有一百五十裏的位置。


    章邯立即派人傳訊王離,兩軍合手在洹水東南岸再次大批派出斥侯。武叔熊針鋒相對,先期派出兩千騎兵沿著洹水東南岸剿殺秦軍斥侯,並迅速靠近洹水三十裏紮下營盤。


    章邯與王離得不到楚軍消息,隻能推斷楚軍大致在沿洹水一百裏進深五十裏的範圍。


    章邯計算了一下巨鹿軍和周遭援軍的數量,約請王離共同商討了一番。兩人商定,由章邯分兵五萬全力保證輸糧甬道的暢通,借給王離三萬保證城南安全。留兩萬衛護輸糧渡口和營盤,十萬分為兩隊,向估測的楚援軍位置攻擊前進。


    王離暫停攻城,所剩不到十萬人在巨鹿城北保留五萬警戒北部諸侯援軍,東西兩城各一萬圍城,剩下不足兩萬調往城南與章邯借來的三萬人,合力防範渡過洹水的楚援軍。


    武叔熊在距洹水一百裏時,即命趙賁和楊熊領軍打著他的旗幟前往洹水,而自己帶一千騎奔往巨鹿城北去會見其他諸侯聯軍。


    圖上推演的虛擬時間又過了五日後,武叔熊迴到楚軍大營,楚援軍戰力十成的兩萬人突然渡河,在趙賁的帶領下對甬道中段進行攻擊,成功的占據了一裏長的一段甬道,切斷了王離的糧道。


    章邯的五萬糧道保衛軍和巨鹿城南王離軍的三萬,迅速從兩側靠攏接戰,趙賁堅守了半日,付出了兩千傷亡後撤迴洹水南岸。


    章邯搜索攻擊楚軍的兩隊人馬中,由司馬欣帶領的五萬軍由於斥侯被剿殺得不到前方訊息,隻能抱團滾動前行,被戰力十一成的三萬楚軍從兩側埋伏,先以箭陣攻擊,然後楚軍箭陣擊出的薄弱間隙被楚軍衝擊,險些被割裂為兩段,傷亡了三千人才堪堪擋住。


    楚軍一擊之後旋即快速撤離,待司馬欣重整亂軍完畢已喪失了追擊的時機。雖然這次中伏的損失不是很大,但司馬欣不敢繼續冒進,退迴己方大營。


    另一隊由董翳帶領五萬軍攻擊路線錯過了楚軍大營,搜索未果,也撤迴洹水北岸。


    金根車內。


    胡亥來了精神,不停地與評裁台的四大臣交換著意見。


    史書記載的巨鹿之戰中,感謝中國古人隻記錄結果不記錄過程的優良傳統,到底項羽如何贏得此戰,隻能讓後人猜測。現在自己玩兒了一個圖上演習,參演的都是秦軍的大將,這些人可能現在還都不知道項羽是哪位尊神,但通過這時代的將軍們發揮軍事才能,也能看出一些端倪。至少,武叔熊沒有讓自己失望,目前的部署已經顯露出勝利的征兆。


    馮劫麵部表情已經變得十分凝重。原本秦軍三十五萬,破城可說毫無懸念,但現在,勝負已在五五之數了。


    李由相對則比較輕鬆,他對這場推演的判定是看他的兄弟是否守城有方,目前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把李厲派往三川郡守禦,至少不會比自己差。


    比較難受的則是召平。作為在北疆軍中與王離共事數年的同僚,他已經敏銳的感覺到當前的局麵,王離有可能會敗。


    推演之初皇帝問王離的弱點時,他還是隱藏了一點沒告訴皇帝,就是王離在遇到左右為難的時候,往往決斷起來不是很利落。不是說王離沒有決斷或過於優柔寡斷,而是王離決斷的時間會比較長,不屬於當機立斷的類型。此時如果有其他將領,比如涉間這樣有一定謀略的將領推動一下,還不至於貽誤戰機。


    不過……這個戰局繼續發展下去,皇帝調配給王離的涉間和公叔起,都必定會單獨領軍獨當一麵,這一來王離的全局把握就有極大的隱患了。


    _


    決戰時刻。


    武叔熊突然派出了三萬軍隊,全由步卒組成,二萬十一成戰力加上一萬十成戰力,分別由楊熊和趙賁各領一萬五千,連夜渡過洹水,向甬道偏向巨鹿方向相距五裏的兩個點同時發起突擊。將另外四萬人也分成兩軍,一軍一萬五千人埋伏在巨鹿方向那個攻擊點的側後,一軍二萬五千人埋伏在洹水方向那個攻擊點的側後。


    由於甬道遭到攻擊,章邯親自指揮五萬護道軍,再次集中起來反奪,王離的五萬巨鹿南部軍在公叔起的帶領下也迅疾向甬道被攻擊點靠攏。甬道區域狹窄,董翳和司馬欣一共領有的十萬軍無法展開,因此向洹水方向運動,準備切斷楚軍後路。


    由於攻擊甬道的兩支楚軍戰力都不弱,集中的地域狹窄,評裁台認定為秦楚兩軍拉鋸反複。


    在攻擊甬道的楚軍傷亡三成時,武叔熊埋伏的兩軍出其不意的從側後殺出,在章邯一側是先以五千騎軍快速衝擊,還沒等章邯軍反應過來製止混亂,兩萬楚步卒又衝殺過來。


    在王離一側同樣的戰法,用四千騎軍先行衝擊,然後一萬一千步卒後續壓上。


    評裁台裁定兩端的秦軍處於慌亂狀態,戰力銳減。


    此時王離的決斷猶疑問題終於顯現了出來,因為他麵臨著對他而言非常困難的抉擇。


    放棄圍城,將城北、東、西的圍城部隊全部收縮到城南,可以打破楚軍對甬道的控製,即使不能打破,也能迅速運動向南與章邯會合,保存大部兵力。但這樣也意味著攻城失敗,整個戰役目標不能達成。


    如果不放棄圍城,城北的諸侯援軍假如同時出擊,他被拖在城南甬道一側的軍隊無法迴援,巨鹿東西兩側兩部圍城軍兵力太少不起作用,在城北由涉間率領的五萬軍就可能被合圍,如果此時李厲再由城內衝出,攻城失敗不說,還會損兵折將。


    放棄?不放棄賭一把?王離實難決斷。


    如此猶豫了半個時辰,評裁台就判定他猶豫了一天。接著他就收到了涉間的報告,探查城北諸侯軍的斥侯發現韓、燕、齊三國援軍共九萬正在向城北推進,很快就會合圍涉間。


    王離吃了一驚,馬上決斷放棄圍城,命令西側秦軍向城南收攏集結,東側秦軍向北接應涉間繞城退卻。


    但是晚了,李厲的守城軍一萬向北殺出,把涉間給糾纏住,三國諸侯軍順勢圍了上來,涉間集中兵力選擇韓國軍的東側方向突擊,總算帶出了兩萬五千人。此時,城東準備接應涉間的一萬軍被從外側運動到側翼的魏援軍橫衝過來截殺,城西退卻的一萬軍被側翼衝來的趙援軍追尾攻擊,幾近潰逃。幸而涉間向城東突破韓軍,出現在魏援軍之後將其擊潰,城東方向的秦軍損失才不是很大。


    王離收攏隻剩不到四萬的東西北三麵圍城軍,向公叔起方向靠攏。此時武叔熊突然改變打法,讓章邯方向攻擊側後的兩萬多楚軍纏住章邯軍,把道路堵住了,使章邯軍無法北進,原突擊甬道的一萬五千楚軍還剩下不到一萬,迅速轉向與王離方向的楚軍會合,本來公叔起所率五萬秦軍在奪取被占甬道過程中遭側後一萬楚軍突襲,評裁台判定損失加潰散隻剩三萬左右,南部十一成戰力的楚軍靠過來之後,他也隻好退出爭奪,與王離會合。


    七萬王離軍,包含章邯借給他的三萬,被判定戰力下降到六成,拚死突破楚軍的堵截,剩下四萬五千人與章邯匯合。章邯一看圍城被打破,接應到王離後立即脫離,五萬護道軍也損失了將近一萬五千。


    當然,武叔熊的拚死突擊也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七萬楚軍被判傷亡接近六成,隻剩下了三萬人左右。將閭的魏援軍在追擊城東王離軍時被涉間從背後擊潰,損失達到四成,隻剩了一萬八千人。


    _


    胡亥舒了口氣:“好啦,這仗打得也差不多了,我們也快到驪山了,這個路途中解悶的玩意兒,就這麽結束吧。”


    張蒼在竹簡上落下最後一筆:“陛下,章邯和王離的秦軍,剩下二十萬。楚軍剩三萬,李厲的守城軍還剩兩萬左右,桓範的趙援軍兩萬,魏援軍一萬八千,其他三國諸侯軍損失不大,合計仍有八萬五千以上。”


    馮劫手扶著腦門:“大敗,大敗啊。要是這麽算,現在圖上的秦軍戰敗,軍心不穩,戰力必然下降,而諸侯軍戰勝,戰力應屬上升。秦軍二十萬,諸侯軍十七萬多,關鍵是巨鹿城解圍,秦軍也完全沒有繼續攻城的能力了。”


    召平也是一臉的沮喪,李由倒是和張蒼一樣,無喜無悲。


    胡亥看了看車內的四大臣,突然嘿嘿的笑了起來:“怎麽了諸卿,就是個解悶的小戲而已,參加的人也都是咱們自己的軍將,不能因為名義上的秦軍敗了,就是我們大秦真的敗了。對陣的武叔熊、李厲、桓範、高和將閭等幾公子,雖然號稱六國軍,可他們畢竟也都是秦人,也就是秦人對秦人的對戰裏,章邯和王離沒贏而已。”


    馮劫還是搖頭:“兩個大將軍,三十五萬人,沒有攻破五萬正兵的一座城……”


    胡亥打趣的對馮劫說:“怎麽著,朕的兩個大將軍不稱職?要不換成武叔熊和李厲來當這大將軍?”


    李由因為李厲的表現出色,心裏是高興的,雖然章邯和王離敗了,但他覺得兩人在推演開始的策略就有問題,沒有全力破城,導致諸侯援軍陸續抵達,兵力的優勢沒有發揮出來。


    看著馮劫沮喪,他連忙也開解道:“太尉太認真了。說起來,這個推演,兩個大將軍的配合上不夠協調是主要的敗因。至於李厲不過是守個城還算中規中矩,當大將軍至少現在絕對不夠格。武叔熊倒是不愧為武安君後人啊,整合了全部兵力一舉破局。陛下,由此看來,武叔熊已經完全可以獨當一麵了。”


    胡亥表示讚同:“張蒼,整個過程都是你計算和記載,等到了驪山宮,好好整理一下。”又看看其他三人:“你們隨我進行評裁,都沒有帶自己的車輿吧,就繼續和我一起到驪山,然後隔日再與我一起迴鹹陽。”


    馮劫拱手:“多謝陛下,在陛下的車內占據一天了,臣還是覺得失落,要活動活動腰腿出去順暢唿吸一下,臣去騎馬。”


    李由也拱手說道:“陛下,臣也不占據陛下的車輿了,臣去與李厲同車,也正好聊聊今天的推演。”


    胡亥目光轉向召平,召平也正拱著手要說話:“陛下,臣的軺車跟在後麵,如果陛下無他事,臣也先行告退。”


    “都這麽不願意跟朕呆著?小心朕怒了打你們的軍棍。”胡亥佯怒道,幾位大臣都笑著行禮:“臣等萬萬不敢。”


    胡亥看看張蒼:“張蒼你是不是也帶了車輿在後麵?”張蒼笑著說:“臣是帶了軺車,不過現在臣還要鬥膽占用陛下金根車,因為今日推演的所有往來消息簡牘都在此車內。陛下既要臣整理,臣就不往外搬了,到驪山後再給陛下騰地方。”


    “嗯,這還不錯。”胡亥對韓談說,“停車,讓那三個不喜與朕同車的,都滾滾滾滾滾。”


    等到三位大臣笑著施禮下車,金根車又粼粼作響的再次行駛起來,胡亥靠在車廂板上,望著正在奮筆疾書的張蒼,開始迴想今天的圖上演兵。


    毋庸置疑,沒有合兵一起全力攻城是秦軍失敗的原因,兩軍互為犄角、相互策應,本是戰爭中常用的手段,但這更多的是用在守禦上。


    這個推演中,兵力多的一端在外,兵力少的一端卻要集中攻城,這種布置方式就顯得很怪異了。所以,即使不需要項羽這個殺神,隻要有一個善於統兵的大將,秦軍的失敗也是極可能發生的。


    另外,雖然章王兩軍都非常重視斥侯的運用,可是模擬諸侯軍的武叔熊等人也聽到過章邯參加朝議後的轉達,因此在推演中加強了對斥侯的防範,導致斥侯的作用下降。


    沒有合兵,源於章邯沒有對王離的絕對指揮力。名義上,章邯是主帥,王離要聽章邯的調派。但實際上,王離是軍旅世家出身的經過戰陣的大將軍,章邯則沒有這樣的強大背景,最高也隻做到偏將軍一級,王離內心裏一定是不服氣的,這就導致了雖然秦軍一共有三十五萬,但實際上是兩人各自指揮各自的軍隊。


    兩人之間本應該是上下級,結果卻變成了兩軍合作的局麵,由於王離的性格特點導致兩軍的協作都不能算很順暢,這樣一來整體性指揮不存在了。章邯在放棄了主帥地位的同時,也就放棄了全軍統一的指揮,成為了王離的保駕。


    這讓胡亥需要重新審視自己做為秦朝皇帝的定位。


    秦朝的皇帝由於秦法嚴峻而擁有無上權威,但一樣無法在不能獲得臣子心悅誠服的情況下來貫徹自己的思想。對這種發自內心的不服氣,除非造成了嚴重的後果而把陽奉陰違的主兒宰了,否則收拾臣心任重道遠。


    始皇帝會好一些,是因為始皇帝已經在被臣子認可的前提下再加上酷法相佐。而自己這個小皇帝,就算下達嚴厲的詔命,或許能使事情略略好一些,但也有限。


    所以,胡亥心裏做出了一個決斷,以目前的狀況,隻能是在必要的時候讓這兩個大將軍合作,而不能相互統屬。章邯統屬王離的結果這次推演已經看到結果了,王離統屬章邯?王離那種當斷不能斷的猶豫,更不行。


    武叔熊今天表現甚佳,倒是可以考慮讓章邯加以重用,用實戰去磨練一下,畢竟此番隻是圖上談兵,不知道和“紙上談兵”的區別能有多大。


    將閭等四公子今天實際上沒得到多少表現的機會,不過能中規中矩的保留實力也算合格。


    李厲守城的能力應該沒什麽問題,可以放心大膽的去三川郡任職了,讓他參加完祭奠後立即前往上任。


    _


    召平登上自己的軺車後就問王離的車輿位置,家將說看到王離不在自己的車上,上了章邯的車,召平立即趕過去,截停了章邯的車輿也擠了進去。


    車上,章邯正對著依舊鋪在車板上的地圖凝思,王離的臉上看起來似乎不以為意,但那種坐臥不寧的樣子,讓比較熟悉他的召平能感受到他是相當的不安。一見召平這個評裁大員來了,王離馬上就問:“東陵侯,是陛下讓你來的嗎?”


    召平笑笑:“我的大將軍,陛下隻是讓我等自便,願意繼續呆在金根車享福也可以。我這不是惦記你這個敗軍之將,就趕緊來看看你們。怎麽著,吃了敗仗心裏不安穩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陰謀天下秦二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抱璞老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抱璞老人並收藏陰謀天下秦二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