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平二話不說,起身出艙,片刻之後,就聽到外麵大甕入水的“撲通”聲,然後陳平和船家一同進入船艙。原來,陳平順勢把珠串交給了船家,船家不敢拿如此貴重的東西,進來婉辭。
“船家救命之恩,此串何可相抵?船家莫要推辭,收下吧。”古胲體力尚未完全恢複,說話仍然中氣不足。
船家聞言,依舊露出猶豫不決的神態,掙紮了一番一跺腳:“如此仆就收下。公子也莫言感恩,此等貴物仆去變賣,在此艱難之世,換迴錢當救更多人之命。”
他又轉向陳平,“先生此行當過大野澤,出澤時當駐舟先訪澤邊漁戶作保,否則行菏水時若遇匪則貨物難保。仆有一好友,名禽足,乃大野澤邊漁戶。先生至時可先往澤邊訪之,遇則言吾名,可省先生保之資也。”
陳平有些奇怪:“吾等行南濟水無需過大野澤啊?”
船家搖搖手:“南濟水目下半淤,小舟尚可行,先生所雇仆的舫舟行不得,隻可行北濟水到大野澤,再出大野澤行經一段南濟水才可入荷水。”
陳平皺了皺眉:“那麽船家剛才所言須漁戶作保又是何意?”
船家笑了:“先生載物既行經大野澤,若未得澤戶作保,則出澤後在南濟水及荷水上難保無恙。作保則需資,先生現下不知,入大野澤後必有人相告。先生若先訪禽足,他知先生是雇仆的船,保資可大減。”
說完他向著古胲和陳平分別一躬身,就準備出艙。
“船家且慢。”古胲又叫住了他:“此船上可有暗艙?若上遊有快船查緝,需將古胲藏起,否則有大難。”
陳平問:“為何?”
古胲伸手從脖子上扯起一根繩子,繩端拴著一個半個手掌大的皮袋:“此乃吾家私印,吾兄害吾時匆忙,未想到此物。家中資財處置皆需此印,若其想起,必使人在河中搜覓。吾兄與衛尉、郎中軍中人皆有交往,中車府內更不用說。河溝水上,若軍尉強擄,古胲又無‘驗’,無法相抗。”
船家神秘的笑了:“無妨,此船自有暗艙。”
他向陳平嘻嘻一笑:“水之上,仆也會有夾載私物之時。隻是,”他又轉向古胲:“不知汝要躲藏幾時?暗艙通氣不佳,甚憋悶。”
“無需多時。若真有快船自上遊至,查過此船必繼續向前查。待其迴返之後,就不會再有幹係了。古胲隻需躲藏兩次即可。”
_
果然不出古胲所料,一個多時辰後,就在船隊剛剛轉入鴻溝不久,就有三條快船從河水轉了下來,每條上載著八、九個郎中軍。兩條船飛也似的貼著船隊馳過,一條船則先截住船隊最後一條船,上去兩個人一通搜尋,然後又是下一條船。船家早早看到三條快船遠遠衝來,立即把古胲藏了起來。
這個暗艙實際是在船底做的雙層艙板,貫通整條船,麵積很大,但高度很低。古胲躺在裏麵剛剛能夠翻身,要是個成年人,翻身就都困難了。
聽著郎中軍登船、在船上來迴翻找的聲音,古胲的思緒開始漫遊起來。
古胲,當然就是被趙高替換掉的二世皇帝,胡亥。
然而,在大甕中被封閉了幾個時辰的胡亥,也真的早就該憋死了。複活的,是另一個靈魂,一個後世的靈魂。在剛醒來時,他就接收了真身胡亥還留有的記憶,知道自己玩了把穿越。
這一切是怎麽發生的?他隻記得和一幫老同學一起吃飯吹牛,酒喝得多了一些,跌跌撞撞的迴家轉,似乎還在黑漆漆的夜色中跑到後海去賞景,然後……是不是立腳不穩,一頭栽進了湖中?
……再睜眼,他就成了皇帝……最悲催、短命和名聲爛到底的皇帝,秦二世胡亥。而且,還是被趙高謀害的胡亥,眼下需要東躲西藏的胡亥。
當皇帝對許多人來說,也包括對他來說,都是男人夢想的最佳職業,可是、可是、為什麽是胡亥?
他看著平躺在暗艙中自己這副新皮囊,就是個小孩子嘛。關於胡亥繼位時是二十歲還是十二歲,至少在他眼中沒啥好爭論的了……小弟怕是都沒立起來過。馬上就三十而立的人一下重迴青澀童蒙時代啊。
他使勁的迴想之前的一切,似乎唯一能找到的答案就是:昨晚喝酒吹牛的時候,牛皮吹大了。
他還記得幾個對史學有同好的大學同學在酒吧裏小聚。有些時日沒有見麵了,哥兒幾個一邊喝著酒一邊清明元宋唐的海聊,說來說去就說到了秦朝,說到了秦二世。一個同學說,秦朝滅亡是必然的,因為始皇帝一刀切的把適用於彪悍秦人的嚴苛而詳盡的法律直接推行到了社會生活習慣遠較西秦散漫的六國,民眾動輒觸法、舉步維艱、實難適應;一個同學說,秦始皇不建封國使六國貴族這些原有的國家利益集團,徹底喪失了自身的的利益,貴族們懷恨在心時刻想要翻盤;一個同學說,始皇帝隻是在六國民眾中廣征徭役,讓六國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一個同學說,秦二世把治國的責任交給了趙高,而事實證明趙高隻會排斥異己而根本不懂如何理政……
然後,喝多了的他不知死活的蹦出來:“你們這麽頭頭是道的,如果要讓你們去接秦始皇的爛攤子,你們保證比秦二世更強?能讓秦朝二世、三世、萬世延續嗎?”在大家鄙夷的目光中他晃晃悠悠的站起來,大著舌頭慷慨激昂的說:“我能!”
“大話不能說啊,舉頭三尺有神明。”躺在空氣汙濁的暗艙裏,他側頭望著延伸出去的黑黝黝船木。轉念一想,覺得自己更悲摧:“原來秦二世之爛名,竟然是趙高以假冒真所用假貨的作為,實際上就是趙高自己的作為安在了胡亥頭上,而現在自己就是這個倒黴透頂的胡亥。”
船上並沒有大甕,所以郎中軍也沒有糾纏,要查的距離不近,所以查過此船後迅速迴到快船上繼續下行了。
胡亥從暗艙中出來,又迴到陳平艙中。此時已到朝食的時候,他與陳平和小書童一起吃了一碗粗糲的粟米粥,就又躺下了,這個身體昨夜捆在甕中加上缺氧,各處無不酸痛。
按說,繼承了胡亥的皮囊,如果能夠立即揭穿趙高的陰謀重新拿迴皇帝的位子,那麽可以動用金手指提前數個月把自己所知秦朝的問題開始進行糾正,也不會讓趙高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比如立即停掉徭役,放出風聲要著手修改秦律等,先穩定一下天下民心。
可是,現在這個狀態下怎麽奪迴大位,用什麽方式讓大臣相信他才是真貨?迴皇帝船隊直接再落入趙高之手顯然不行,畢竟隨行的大臣們麵對真假兩個皇帝,趙高這個胡亥的老師所說的話有很大的權威性。自己返迴鹹陽?從真胡亥遺留的記憶中所獲得的信息上,倒是能找出辦法可以讓一些大臣認可他是真皇帝,但現在手中既沒有“驗”也沒有“傳”,獨自迴返鹹陽隻能落得當年商鞅在躲避秦惠文王抓捕而逃跑的途中,無“驗”無“傳”連店都住不了的窘狀,更何況自己手中還沒有金錢當路費。大秦的皇帝被親信大臣掉包,這等事太過驚世駭俗,如果說給陳平等人,人家根本都不會相信。
跟著陳平往豐沛一行,再迴到三川,估計大勢就難扭轉了。但到那時,朝中大臣對皇帝和趙高的作為也一定會非常失望,如果自己能順利奪迴皇帝位,並做出正確的改變,至少在朝堂之上還能穩定下來,然後再根據情勢做打算吧。
小書童是陳平嶽父張負的奴生子,此行中借給陳平使用,名為張驃,與胡亥年歲相當,身量也差不多。最近數月飯量大增,總是喊餓,所以又被陳平和家老等人戲稱為“餓殍”,餓死鬼之意。既然胡亥要假冒為陳平書童,穿著絲帛衣物,還是睡袍類型的,顯然不行,就讓張驃把自己的換洗衣物拿了一套先讓胡亥穿上,待晚間找渡口停船時再上岸為其購置。
穿上麻布葛衫的胡亥,頭發也重新梳為雙髻總角,還真像個小書童的樣子。實際上陳平也並沒有多少事情需要小書童來伺候,不過胡亥朝食之後大睡三個時辰,似乎完全緩了過來,開始承擔起書童的職責。
皇帝也會伺候人嗎?現在這個皇帝,首先說是個落魄皇帝,要想活著啥都要做,拿架子就等死吧。其次這個皇帝是個更新了靈魂的皇帝,思維中就沒有古時那麽強烈的等級觀念。在原胡亥的記憶中知道皇帝讀書時,宦者是如何伺候皇帝的,於是,照搬,拿來伺候陳平綽綽有餘。
說到宦者宦官、寺人,秦時宮內宦者、宦官、內侍並不一定是閹人,但寺人通常是指閹人,不過閹人也並不一開始就叫太監。宦官本來是專服務於皇帝、君主及其家族的官員統稱,東漢時宦官才全部使用閹人。太監一詞則是直到明朝的宮廷內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俱由閹人出任而得名。低階宦官名“少監”、“中監”,高階宦官是“太監”;於是“太監”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後來才成了對宦官的統稱。之前一般會稱為寺人、閹(奄)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等。
_
陳平並沒有對胡亥客氣。就像趙高對替身傀儡皇帝的畢恭畢敬一樣,陳平也知道,古胲要想讓別人看不出是貴家子,而是個實實在在的書童,就必須習慣這種伺候人的差事。陳平還故意指使胡亥做一些事情,也是讓他習慣被人吆喝的狀態。
在胡亥大睡時,船隊已入北濟水,郎中軍的查緝快船也已迴返往鴻溝、河水而去。由於迴返快船就是鴻溝上查緝過這個船隊的那隻,所以並沒有靠過來再次查緝的意思,陳平也就沒有讓胡亥再躲入暗艙。天色將晚,船隊靠上了岸邊一個鄉亭的渡口,陳平讓張驃和胡亥不要上岸,就在船上隨意,自己則上岸去給胡亥買衣物和辦“身份證”。
張驃已經與胡亥熟悉了,主人不在,張驃也隨意了起來:“古胲,幸虧你就跟這一路,迴程至三川就離開了,不然我就慘了。”
胡亥有些詫異:“為何?”
張驃一撇嘴:“你是貴家子,可侍奉先生讀書時,簡直比我這個奴生子,天天侍候人的小童做的還周到。要你一直做書童,先生肯定不要我了,向前過陳留時就會打發我迴主家,主上要是覺得我侍候先生不周到所以給退迴,一怒之下說不定還把我賣了。”
胡亥伸手摟了摟張驃的肩膀:“我是貴家子不假,我沒有侍候過人也不假,可我總被人侍候過吧。別人在我讀書的時候怎麽侍候我的,我就學來去侍候先生就是了。實際上,我是個懶散的性子,先生早看出來了,所以經常有意指使我做事,這不也是為了不讓別人看出我原來的身份麽。先生外舅要賣你的話,等我複了家產,直接賣給我得了。”
說完哈哈的笑了起來。
張驃懊惱的照著胡亥的後腦勺輕拍了一掌:“想的好事!”接著自己也和胡亥一起笑了起來。
兩個小家夥正在鬧著,一個蠻雄的壯夫從岸上踏上跳板,整個大船都一忽悠。
這位爺看上去四十來歲,一身市井閑民的裝束,頭發蓬亂,鋼針般的胡須從鬢下延伸下來,圍著嘴繞了一圈,又迴到另一側鬢間。牛一般的大眼,一個碩大的蒜頭鼻子矗立在臉的正中,一張嘴滿口的黃牙參差不齊,寬肩熊背虎腰,蒲扇一樣的大手。
張驃有些畏懼的縮了縮身子,看著壯夫說:“大俠找先生還是家老?先生和家老一同上岸去鄉集了。”
壯夫聞聽後沒有說話,轉身又上跳板向岸上走,走到跳板中央忽然站住,迴身望了一眼胡亥,粗聲大氣的說話了:“咦?這個小童昨日未見,是什麽人?”
“這是古胲。”張驃迴首看了一眼胡亥:“是昨日先生和船家在河水裏救上來的,他被家中無賴子暗害拋入河水中,先生收他做書童了。”
“哦。”壯夫不再多問,轉身上岸了。
“好雄壯。”胡亥讚了一聲:“驃,這是何人?”
“這是主家為這次行商請的護衛首領,名叫,嗯……酈商,六條船上一共有十八、九個護衛,都是他找來的人。”張驃低聲說:“你沒注意咱們船頭船尾各有兩個人啥事兒不幹就靠在艙壁上?咱們是頭船,所以護衛多一個,其他五條船都是三個護衛,酈商在尾船上。”
酈商?這名字似乎有印象又實在想不起……酈?
“陳留是不是有個高陽酒徒,叫酈食其的?”胡亥忽然有些恍然。
“對啊,一個老翁,特能喝酒,不過我沒見過,聽說是酈商的兄長。”張驃驚異的看著胡亥:“這老酒徒的名聲,你在鹹陽都聽說了?”
胡亥笑了笑沒迴答。酈商,劉邦手下的名將之一,如此看來,確實名不虛傳。自己這一路,還會遇到多少曆史名人?陳平嘛,自是名人中的名人了,如果能奪迴帝位……
_
胡亥站在船頭上,看著日漸西沉,船前船後都是大澤茫茫。漫長的行程之後,船隊已經由北濟水進入了大野澤。
大野澤在秦漢時期有多大麵積已不可考,目前所知的是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記載:“大野澤,一名钜野,在縣東五裏。南北三百裏,東西百餘裏。”唐代一裏約為454米,換算過來,大野澤在唐代南北有130多公裏,東西有40多公裏,按照地球曲率的影響,基本上可以說是“澤天一線”,宋時的梁山泊,現代的東平湖,都是大野澤的一部分。
商隊從北濟水入大野澤後就轉向南方的南濟水方向行船,現在很快就要出大野澤了,要在澤邊駐舟幾日,使人或行陸路到昌邑轉去澤邊漁村、或駕舟從澤上去漁村尋保,然後才能繼續一路水上到沛縣豐邑,與那邊一個名為雍齒的大戶交易,然後再把雍齒易物交易的貨物帶返三川郡換為財帛後迴返陳留。錢物交易在這時代很少,遠途運輸不易,多需走水路,不然陸路的運輸需要革車健牛,花費更大,運貨自然比運送錢箱要安全得多,且可多獲得一些兩地貨物差價。
聽到雍齒這個名字,胡亥又笑了。這位不就是被劉邦深恨、卻又首先封侯的那位爺嗎?又是一個名人。
船行多日,陳平也不是一味的享受胡亥的侍候,就像胡亥所說,指使他侍候,更多的是避免他露出貴家子的懶散做派。既然古胲讀過書,陳平也偶爾會與他聊聊。不過聊過一次陳平就知道,這個小童並沒有係統的讀過或學過某一家的學說,而是各家似乎都有所涉獵,但又都涉獵不深。陳平倒不覺得這有什麽不正常,按古胲自己所說,無父的嫡傳,家中也無人可訓導他,憑興趣讀書罷了,況且,還是個總角童子。
“船家救命之恩,此串何可相抵?船家莫要推辭,收下吧。”古胲體力尚未完全恢複,說話仍然中氣不足。
船家聞言,依舊露出猶豫不決的神態,掙紮了一番一跺腳:“如此仆就收下。公子也莫言感恩,此等貴物仆去變賣,在此艱難之世,換迴錢當救更多人之命。”
他又轉向陳平,“先生此行當過大野澤,出澤時當駐舟先訪澤邊漁戶作保,否則行菏水時若遇匪則貨物難保。仆有一好友,名禽足,乃大野澤邊漁戶。先生至時可先往澤邊訪之,遇則言吾名,可省先生保之資也。”
陳平有些奇怪:“吾等行南濟水無需過大野澤啊?”
船家搖搖手:“南濟水目下半淤,小舟尚可行,先生所雇仆的舫舟行不得,隻可行北濟水到大野澤,再出大野澤行經一段南濟水才可入荷水。”
陳平皺了皺眉:“那麽船家剛才所言須漁戶作保又是何意?”
船家笑了:“先生載物既行經大野澤,若未得澤戶作保,則出澤後在南濟水及荷水上難保無恙。作保則需資,先生現下不知,入大野澤後必有人相告。先生若先訪禽足,他知先生是雇仆的船,保資可大減。”
說完他向著古胲和陳平分別一躬身,就準備出艙。
“船家且慢。”古胲又叫住了他:“此船上可有暗艙?若上遊有快船查緝,需將古胲藏起,否則有大難。”
陳平問:“為何?”
古胲伸手從脖子上扯起一根繩子,繩端拴著一個半個手掌大的皮袋:“此乃吾家私印,吾兄害吾時匆忙,未想到此物。家中資財處置皆需此印,若其想起,必使人在河中搜覓。吾兄與衛尉、郎中軍中人皆有交往,中車府內更不用說。河溝水上,若軍尉強擄,古胲又無‘驗’,無法相抗。”
船家神秘的笑了:“無妨,此船自有暗艙。”
他向陳平嘻嘻一笑:“水之上,仆也會有夾載私物之時。隻是,”他又轉向古胲:“不知汝要躲藏幾時?暗艙通氣不佳,甚憋悶。”
“無需多時。若真有快船自上遊至,查過此船必繼續向前查。待其迴返之後,就不會再有幹係了。古胲隻需躲藏兩次即可。”
_
果然不出古胲所料,一個多時辰後,就在船隊剛剛轉入鴻溝不久,就有三條快船從河水轉了下來,每條上載著八、九個郎中軍。兩條船飛也似的貼著船隊馳過,一條船則先截住船隊最後一條船,上去兩個人一通搜尋,然後又是下一條船。船家早早看到三條快船遠遠衝來,立即把古胲藏了起來。
這個暗艙實際是在船底做的雙層艙板,貫通整條船,麵積很大,但高度很低。古胲躺在裏麵剛剛能夠翻身,要是個成年人,翻身就都困難了。
聽著郎中軍登船、在船上來迴翻找的聲音,古胲的思緒開始漫遊起來。
古胲,當然就是被趙高替換掉的二世皇帝,胡亥。
然而,在大甕中被封閉了幾個時辰的胡亥,也真的早就該憋死了。複活的,是另一個靈魂,一個後世的靈魂。在剛醒來時,他就接收了真身胡亥還留有的記憶,知道自己玩了把穿越。
這一切是怎麽發生的?他隻記得和一幫老同學一起吃飯吹牛,酒喝得多了一些,跌跌撞撞的迴家轉,似乎還在黑漆漆的夜色中跑到後海去賞景,然後……是不是立腳不穩,一頭栽進了湖中?
……再睜眼,他就成了皇帝……最悲催、短命和名聲爛到底的皇帝,秦二世胡亥。而且,還是被趙高謀害的胡亥,眼下需要東躲西藏的胡亥。
當皇帝對許多人來說,也包括對他來說,都是男人夢想的最佳職業,可是、可是、為什麽是胡亥?
他看著平躺在暗艙中自己這副新皮囊,就是個小孩子嘛。關於胡亥繼位時是二十歲還是十二歲,至少在他眼中沒啥好爭論的了……小弟怕是都沒立起來過。馬上就三十而立的人一下重迴青澀童蒙時代啊。
他使勁的迴想之前的一切,似乎唯一能找到的答案就是:昨晚喝酒吹牛的時候,牛皮吹大了。
他還記得幾個對史學有同好的大學同學在酒吧裏小聚。有些時日沒有見麵了,哥兒幾個一邊喝著酒一邊清明元宋唐的海聊,說來說去就說到了秦朝,說到了秦二世。一個同學說,秦朝滅亡是必然的,因為始皇帝一刀切的把適用於彪悍秦人的嚴苛而詳盡的法律直接推行到了社會生活習慣遠較西秦散漫的六國,民眾動輒觸法、舉步維艱、實難適應;一個同學說,秦始皇不建封國使六國貴族這些原有的國家利益集團,徹底喪失了自身的的利益,貴族們懷恨在心時刻想要翻盤;一個同學說,始皇帝隻是在六國民眾中廣征徭役,讓六國人看不到未來的希望;一個同學說,秦二世把治國的責任交給了趙高,而事實證明趙高隻會排斥異己而根本不懂如何理政……
然後,喝多了的他不知死活的蹦出來:“你們這麽頭頭是道的,如果要讓你們去接秦始皇的爛攤子,你們保證比秦二世更強?能讓秦朝二世、三世、萬世延續嗎?”在大家鄙夷的目光中他晃晃悠悠的站起來,大著舌頭慷慨激昂的說:“我能!”
“大話不能說啊,舉頭三尺有神明。”躺在空氣汙濁的暗艙裏,他側頭望著延伸出去的黑黝黝船木。轉念一想,覺得自己更悲摧:“原來秦二世之爛名,竟然是趙高以假冒真所用假貨的作為,實際上就是趙高自己的作為安在了胡亥頭上,而現在自己就是這個倒黴透頂的胡亥。”
船上並沒有大甕,所以郎中軍也沒有糾纏,要查的距離不近,所以查過此船後迅速迴到快船上繼續下行了。
胡亥從暗艙中出來,又迴到陳平艙中。此時已到朝食的時候,他與陳平和小書童一起吃了一碗粗糲的粟米粥,就又躺下了,這個身體昨夜捆在甕中加上缺氧,各處無不酸痛。
按說,繼承了胡亥的皮囊,如果能夠立即揭穿趙高的陰謀重新拿迴皇帝的位子,那麽可以動用金手指提前數個月把自己所知秦朝的問題開始進行糾正,也不會讓趙高把事情弄得不可收拾。比如立即停掉徭役,放出風聲要著手修改秦律等,先穩定一下天下民心。
可是,現在這個狀態下怎麽奪迴大位,用什麽方式讓大臣相信他才是真貨?迴皇帝船隊直接再落入趙高之手顯然不行,畢竟隨行的大臣們麵對真假兩個皇帝,趙高這個胡亥的老師所說的話有很大的權威性。自己返迴鹹陽?從真胡亥遺留的記憶中所獲得的信息上,倒是能找出辦法可以讓一些大臣認可他是真皇帝,但現在手中既沒有“驗”也沒有“傳”,獨自迴返鹹陽隻能落得當年商鞅在躲避秦惠文王抓捕而逃跑的途中,無“驗”無“傳”連店都住不了的窘狀,更何況自己手中還沒有金錢當路費。大秦的皇帝被親信大臣掉包,這等事太過驚世駭俗,如果說給陳平等人,人家根本都不會相信。
跟著陳平往豐沛一行,再迴到三川,估計大勢就難扭轉了。但到那時,朝中大臣對皇帝和趙高的作為也一定會非常失望,如果自己能順利奪迴皇帝位,並做出正確的改變,至少在朝堂之上還能穩定下來,然後再根據情勢做打算吧。
小書童是陳平嶽父張負的奴生子,此行中借給陳平使用,名為張驃,與胡亥年歲相當,身量也差不多。最近數月飯量大增,總是喊餓,所以又被陳平和家老等人戲稱為“餓殍”,餓死鬼之意。既然胡亥要假冒為陳平書童,穿著絲帛衣物,還是睡袍類型的,顯然不行,就讓張驃把自己的換洗衣物拿了一套先讓胡亥穿上,待晚間找渡口停船時再上岸為其購置。
穿上麻布葛衫的胡亥,頭發也重新梳為雙髻總角,還真像個小書童的樣子。實際上陳平也並沒有多少事情需要小書童來伺候,不過胡亥朝食之後大睡三個時辰,似乎完全緩了過來,開始承擔起書童的職責。
皇帝也會伺候人嗎?現在這個皇帝,首先說是個落魄皇帝,要想活著啥都要做,拿架子就等死吧。其次這個皇帝是個更新了靈魂的皇帝,思維中就沒有古時那麽強烈的等級觀念。在原胡亥的記憶中知道皇帝讀書時,宦者是如何伺候皇帝的,於是,照搬,拿來伺候陳平綽綽有餘。
說到宦者宦官、寺人,秦時宮內宦者、宦官、內侍並不一定是閹人,但寺人通常是指閹人,不過閹人也並不一開始就叫太監。宦官本來是專服務於皇帝、君主及其家族的官員統稱,東漢時宦官才全部使用閹人。太監一詞則是直到明朝的宮廷內設十二監二十四衙門,提領者被稱為掌印太監,俱由閹人出任而得名。低階宦官名“少監”、“中監”,高階宦官是“太監”;於是“太監”變成了高級宦官的稱謂,後來才成了對宦官的統稱。之前一般會稱為寺人、閹(奄)人、閹官、宦者、中官、內官、內臣、內侍等。
_
陳平並沒有對胡亥客氣。就像趙高對替身傀儡皇帝的畢恭畢敬一樣,陳平也知道,古胲要想讓別人看不出是貴家子,而是個實實在在的書童,就必須習慣這種伺候人的差事。陳平還故意指使胡亥做一些事情,也是讓他習慣被人吆喝的狀態。
在胡亥大睡時,船隊已入北濟水,郎中軍的查緝快船也已迴返往鴻溝、河水而去。由於迴返快船就是鴻溝上查緝過這個船隊的那隻,所以並沒有靠過來再次查緝的意思,陳平也就沒有讓胡亥再躲入暗艙。天色將晚,船隊靠上了岸邊一個鄉亭的渡口,陳平讓張驃和胡亥不要上岸,就在船上隨意,自己則上岸去給胡亥買衣物和辦“身份證”。
張驃已經與胡亥熟悉了,主人不在,張驃也隨意了起來:“古胲,幸虧你就跟這一路,迴程至三川就離開了,不然我就慘了。”
胡亥有些詫異:“為何?”
張驃一撇嘴:“你是貴家子,可侍奉先生讀書時,簡直比我這個奴生子,天天侍候人的小童做的還周到。要你一直做書童,先生肯定不要我了,向前過陳留時就會打發我迴主家,主上要是覺得我侍候先生不周到所以給退迴,一怒之下說不定還把我賣了。”
胡亥伸手摟了摟張驃的肩膀:“我是貴家子不假,我沒有侍候過人也不假,可我總被人侍候過吧。別人在我讀書的時候怎麽侍候我的,我就學來去侍候先生就是了。實際上,我是個懶散的性子,先生早看出來了,所以經常有意指使我做事,這不也是為了不讓別人看出我原來的身份麽。先生外舅要賣你的話,等我複了家產,直接賣給我得了。”
說完哈哈的笑了起來。
張驃懊惱的照著胡亥的後腦勺輕拍了一掌:“想的好事!”接著自己也和胡亥一起笑了起來。
兩個小家夥正在鬧著,一個蠻雄的壯夫從岸上踏上跳板,整個大船都一忽悠。
這位爺看上去四十來歲,一身市井閑民的裝束,頭發蓬亂,鋼針般的胡須從鬢下延伸下來,圍著嘴繞了一圈,又迴到另一側鬢間。牛一般的大眼,一個碩大的蒜頭鼻子矗立在臉的正中,一張嘴滿口的黃牙參差不齊,寬肩熊背虎腰,蒲扇一樣的大手。
張驃有些畏懼的縮了縮身子,看著壯夫說:“大俠找先生還是家老?先生和家老一同上岸去鄉集了。”
壯夫聞聽後沒有說話,轉身又上跳板向岸上走,走到跳板中央忽然站住,迴身望了一眼胡亥,粗聲大氣的說話了:“咦?這個小童昨日未見,是什麽人?”
“這是古胲。”張驃迴首看了一眼胡亥:“是昨日先生和船家在河水裏救上來的,他被家中無賴子暗害拋入河水中,先生收他做書童了。”
“哦。”壯夫不再多問,轉身上岸了。
“好雄壯。”胡亥讚了一聲:“驃,這是何人?”
“這是主家為這次行商請的護衛首領,名叫,嗯……酈商,六條船上一共有十八、九個護衛,都是他找來的人。”張驃低聲說:“你沒注意咱們船頭船尾各有兩個人啥事兒不幹就靠在艙壁上?咱們是頭船,所以護衛多一個,其他五條船都是三個護衛,酈商在尾船上。”
酈商?這名字似乎有印象又實在想不起……酈?
“陳留是不是有個高陽酒徒,叫酈食其的?”胡亥忽然有些恍然。
“對啊,一個老翁,特能喝酒,不過我沒見過,聽說是酈商的兄長。”張驃驚異的看著胡亥:“這老酒徒的名聲,你在鹹陽都聽說了?”
胡亥笑了笑沒迴答。酈商,劉邦手下的名將之一,如此看來,確實名不虛傳。自己這一路,還會遇到多少曆史名人?陳平嘛,自是名人中的名人了,如果能奪迴帝位……
_
胡亥站在船頭上,看著日漸西沉,船前船後都是大澤茫茫。漫長的行程之後,船隊已經由北濟水進入了大野澤。
大野澤在秦漢時期有多大麵積已不可考,目前所知的是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誌》記載:“大野澤,一名钜野,在縣東五裏。南北三百裏,東西百餘裏。”唐代一裏約為454米,換算過來,大野澤在唐代南北有130多公裏,東西有40多公裏,按照地球曲率的影響,基本上可以說是“澤天一線”,宋時的梁山泊,現代的東平湖,都是大野澤的一部分。
商隊從北濟水入大野澤後就轉向南方的南濟水方向行船,現在很快就要出大野澤了,要在澤邊駐舟幾日,使人或行陸路到昌邑轉去澤邊漁村、或駕舟從澤上去漁村尋保,然後才能繼續一路水上到沛縣豐邑,與那邊一個名為雍齒的大戶交易,然後再把雍齒易物交易的貨物帶返三川郡換為財帛後迴返陳留。錢物交易在這時代很少,遠途運輸不易,多需走水路,不然陸路的運輸需要革車健牛,花費更大,運貨自然比運送錢箱要安全得多,且可多獲得一些兩地貨物差價。
聽到雍齒這個名字,胡亥又笑了。這位不就是被劉邦深恨、卻又首先封侯的那位爺嗎?又是一個名人。
船行多日,陳平也不是一味的享受胡亥的侍候,就像胡亥所說,指使他侍候,更多的是避免他露出貴家子的懶散做派。既然古胲讀過書,陳平也偶爾會與他聊聊。不過聊過一次陳平就知道,這個小童並沒有係統的讀過或學過某一家的學說,而是各家似乎都有所涉獵,但又都涉獵不深。陳平倒不覺得這有什麽不正常,按古胲自己所說,無父的嫡傳,家中也無人可訓導他,憑興趣讀書罷了,況且,還是個總角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