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雨看到大家把飯吃完了,他走到自己宿舍,拿來一疊考核表,又迴到夥房,坐在餐桌子上然後說:“老楊,你在二道梁給鄭寡婦麵前許諾的澆水,還得兌現,我想讓大家給我幫一下忙。”
“二道梁潰堤,鄭寡婦的十畝油菜花隻澆了不到一半,鄭寡婦的悲慘狀老楊也領教了,我們都是農村人。”
“油菜沒有三輪苗灌水,鄭寡婦的油菜收割時,隻能是一堆枯草。”
“在大壩村三社剩出兩小時灌溉時間,然後利用支渠升降閘板的時間差,給大壩村一點補償灌溉水。”
“大家都是老水利了,是內行,我就不多說了,工作中自己斟酌。”
“控製總量,調劑餘缺,給大壩村一點自由水,這樣我和老楊的良心會得到安寧。”
“隻要你們反對,我也沒有意見,公事公辦也沒有錯。”
“劉站長我管總幹渠,我會斟酌的,發揮自由裁量權···”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表態了,
“劉站長我盡快到大壩村三社落實,苗灌水····”水管員楊文海也要準備起身出發。
管理員餘得先委婉的說“劉站長,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像鄭寡婦這樣的人家,在我們大壩村又不是一家兩家,恐怕照顧不過來。”
“老餘你說的也對,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在大壩水管站少一個鄭寡婦,晚上我睡覺踏實。”
餘得先說得話,劉世雨也不好反駁,他本來就沒有說錯。!
劉世雨的權威,這時發揮作用了。
權力的本質,是對資源的掌控。
劉世雨掌控的萬畝土地灌溉權,他的權力被無限放大。
權力既能成就鄭寡婦,也能毀滅鄭寡婦。
而權力最大的惡,是可以用社會地位,用資源、人脈和金錢,讓鄭寡婦成為受害者,也可以成為得利者。
劉世雨通過對灌溉水的調配,給大壩村民編織了一種無所不能的強者形象。
讓村民隻可仰望、臆想,卻又無從反駁。
在這種權勢文化的浸淫下,權力必然會更加放縱、傲慢。
前任站長郭成奎用水做交易,玩弄村婦,也就不奇怪。
水管員白吃村民的羯羊,白喝村民青稞酒視為正常。
即使有村民抗爭,也會被視作不識相,最終在權力這張網中,被弄的遍體鱗傷,甚至是麵目全非。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天生是有善良本性的。
水管站給大壩村放多餘的水達成了共識,哪裏有黑暗,哪裏就有照亮黑暗的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劉世雨帶頭點亮了黑暗隧道的蠟燭,
他經曆失去兄弟暗夜的痛苦,內心神秘而單純,他下意識在黑暗隧道裏點燃一支蠟燭。
夜空中真正的明亮,是一點一滴勞動付出的,你的痛苦是別人的痛苦,那麽你的善良也是別人的善良。
他對曾經戰友金忠兄弟的離去,不能釋懷,思考的深沉和持久。
金忠兄弟在他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他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悲憫情懷。
劉世雨開始布置工作:“二道梁河溝潰堤,是我不了解大壩村渠道分布狀況,渠道水閘分流的水量有點大,河壩承受不住。”
我不會責怪任何一個人,但製度還得執行,按製度潰堤,野河裏流失一萬立方水,每方水兩角,損失二千元,是他管理失職,按製度賠償損失的比例是百分之零點五,折算成現金是一百元。
劉世雨拿出了壹佰元整,交給了會計趙雷。
上繳罰款。
“劉站長,你不要太認真····”
工作是工作的事情,曾經的水管站製度掛在牆上,後來就扔到庫房牆角 裏,清理庫房才從垃圾堆裏撿出來,澆水管理製度。
那規則不是水管站定的,是水務局製訂的水管員管理守則,水管站拿出來遵照執行就可以了。
水管員楊文海和幾名護渠工恍悟,突然想起還有護渠工條例,劉站長,那我就多說兩句:“以前規則確實有,被前站長荒廢了,現在你是矯枉過正,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不行,在規則麵前人人平等,我的首先遵守。”
賦予劉世雨權力,公平公正,規則就成為權力的必然。
水管站要建立一定的規則,約束水管員違紀行為,並實現係統的利益分配。
這種規定和分配,在每一個水管員成為一種製度、規章或者是約定俗成。
“劉站長,基層工作難做,潰堤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你這麽給自己罰款,水管員和護渠工還得養家,上有老下有小,潰堤罰款,那點工資不夠罰。”
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是老職工,他有說話的權利,據理力爭。
“不行,這個規則必須執行。”劉世雨搖搖頭。
“劉站長,隻要我們不吃村民羯羊,不喝村民的青稞酒,不用水做交易玩弄村婦,就已經是稱職的水管員。
“你拔高自己,讓我們情何以堪?”
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在大壩水管站上班二十年,是井底之蛙,認知有限,他和劉世雨杠上了。
還是會計趙雷閱曆比較深,看到兩人僵持不下,和悅眼色的說:“罰款,我先收下,劉站長你在斟酌斟酌,老楊還得去大壩村巡視渠道·····”
會計趙雷破了這場難堪的局麵。
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這就是蝴蝶效應。
蘇門答臘島發生了地震,160公裏外印度尼西亞皮皮島發生了海嘯,十萬人葬身大海那是遙遠的往事。
再說大壩水管站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輕輕地晃動了一下,他把總幹渠閘板的升降搖把,輕輕的搖了幾下。
於是大壩村三社灌溉水量流速加快,護渠工薛長河也做了一個蝴蝶效應。
水管員楊文海幾天不到大壩水管站吃飯,而到了村支書張春山家裏,張春山隻看到楊文海一個人,訕笑著說:“怎麽,劉站長不來?”
“劉站長到水務局裏辦事情去了,局長找他談話,村民舉羊皮跪在水閘邊 已流傳千裏,金城市民飯後談論的話題,劉站長被局裏誡勉談話。”
水管員楊文海撒了謊。
“那麽水管站其他人呢?”
村支書張春山看到孤零零的水管員楊文海,他顯然有點失落,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有臉麵的人,鄉裏鄉親的,水管員不吃羯羊,不喝酒,肉錢,酒錢,也不好意思當做水費,給村民攤派。
人人心中有杆秤,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是水管員楊文海一個人吃肉,一個人喝酒,最多吃二斤羊肉,一斤白酒足夠了。
水管員到村裏吃個飯,也在情理之中,村民也會體諒的。
可支書張春山硬要給村民攤派到水費裏麵,臉麵上也過不去,誰家還不能讓水管員吃頓飯呢?
人啊,辦酒席容易,請客人難,今天也是村支書張春山最悲慘的事情,一鍋有滋有味的大煮羊肉沒人吃,一箱高原戈壁的佳釀沒人品嚐。
吆五喝六唿朋喚友來飲酒,吃肉,花得是村民的錢,得來的是自己的麵子,觥光交錯間,村支書張春山仿佛就是一個大國縱橫捭闔得外交部長。
他內心得到很大的滿足,居廟堂之高則圖個頤指氣使,處江湖之遠就圖個吆五喝六唿朋喚友。
喝酒得來一個痛快,以前都是那樣,大壩村張書記院落中,一鍋羊肉青稞酒,人生何處不相逢?
現在村支書張春山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不過灌溉水的流量足夠了,清澈的水奔騰著,流向田野,他也不能說什麽?
水管員楊文海吃了兩塊羊肉,張春山又給水管員楊文海斟酒,“老張,現在是非常時期,不能喝酒,喝酒工作就丟了,二道梁潰堤,劉站長自罰一百元,家有家規,行有行律,喝酒就得辦事,這次水量足夠了,我們劉站長以解燃眉之急,要借你們村半小時水的流量時間,對大壩個別村做一些適當調劑。”
水管員楊文海已把醜話說到前頭,水管站長劉世雨在職權範圍內調節水量,村支書張春山不敢不從,他也提出一點要求。
“等到村民把所有地澆完,還得給放一點溢水,好澆村莊菜園”。
楊文海詭秘的一笑,“張書記,渠道的水流量比平時大,絕對不會落下每一戶村民的耕地。”
大壩村民澆水輪次半個月為一個周期,此時的水管員楊文海騎著一輛摩托車,風馳電摯的飛奔在大壩村二社鄉村公路上,去找二社村長胡成。
到胡成家裏院門上掛著一把大鎖,他折返迴來恰好一村民,一打聽在自家的地頭,給土豆起壟,埋在泥土裏的土豆品質最好,胡成在挖溝鬆土,老婆起壟,夫妻兩個,幹不完的農家活。
“老胡。”水管員楊文海喊叫著。
胡成抬頭,一看是水管員楊文海,他心裏納悶,三輪水已經澆灌完了,還有什麽事?
心裏揣測著,水澆完了,水管員也就不金貴了,下一輪水又是來年的事情,還是農活要緊不誤農時,給洋芋壟培土。
“還有一點溢水。”他當了多年的村長,還是第一次水管員找上門來給放水,胡成眼睛濕潤了,人和人就是不一樣。
他內心感念站長劉世雨的好,嘴裏喃喃自語那娃子:“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村長胡成在二道梁找到了鄭寡婦,鄭寡婦在油菜花地裏魂不守舍清除雜草,她拔了幾根雜草,又到農渠走走。
農渠幹涸的河溝裂成皸裂的口子,她又返迴油菜花地裏拔草,好像丟了魂靈,失魂落魄頭發沾黏在一起。
胡成喋喋不休說的這些話:“鄭寡婦,你是八輩子燒了高香,鄭家祖上記下了陰德,惦記著你們孤男寡女,大壩水管站又給你放苗灌水了。”
鄭寡婦不相信村長胡成說的話,她看到遠遠一輛摩托車,那是水管員楊文海,一路巡視農渠看有沒有豁口,才到了二道梁,這才相信這是真實的場景。
“鄭寡婦,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二道梁潰堤,我們劉站長自罰一百元,家有家規,行有行律,我們也是養家糊口的人,那點工資罰沒了,你這是咎由自取,有了這次,就沒有下次了。”
水管員楊文海跳過河溝,看二道梁潰堤處堵塞的編織袋堆碼的結實不結實。
“河溝邊上再貼一些石頭。”
楊文海說話的間隙已圍上好幾個村民,一聽說要開閘放水聞所未聞,苗灌水重新放下來,是一個繁瑣的工作,浪費水不說,調節水流量也是重要的環節,頃刻間二道梁潰堤處貼上了石頭。
水頭夾雜著一些枯草,泥土撲向了鄭寡婦田野,“水來了,水來了。”
農家的小孩子也加入玩水的行列,拍著溝渠的水,嬉戲著,大壩村二社有了生機。
鄉村水路添花,花動一村春色,水滋潤鄭寡婦田野,一縷油菜花味飄過來,大壩村飄來一絲山風,一片黃色的海洋輕輕地搖擺。
半小時後水從油菜花地尾部鑽出來,如同農家小孩玩捉迷藏,時間久了,沒有小孩找爬出來。
鄭寡婦跑到地尾,用泥土輕輕地把出水堵上,水打著漩渦繞著油菜花根係,拍打著,浸潤著油菜花。
油菜花葉片瞬時從灰綠變成墨綠,一群蜜蜂飛舞著縈繞盤旋在鄭寡婦頭頂,把她蓬亂的頭發當做蜂巢。
鄭寡婦含羞的蹲下身軀,她捧起一捧水,拍在汙垢的臉上,站起來揮揮手,表示水出了地頭。
可以截水,胡成舉起了鐵鍬,水管員楊文海騎著摩托又折返迴到了水閘首,四十分鍾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水閘板徐徐落下。
水流到菜園,此時的鄭寡婦也進入了後院,扒開了菜園的豁口,黃瓜、豆角的藤攀附在樹枝上,綠色的藤讓人舒適,鄭寡婦摘下一枚黃瓜,幾莢豆角,豆柄上滲出的水珠,浸濕了枯樹枝,水流到了沙棗樹林,沙棗樹結了青果,村子裏歡聲笑語,構成了一曲生機勃勃的鄉村畫麵。
“二道梁潰堤,鄭寡婦的十畝油菜花隻澆了不到一半,鄭寡婦的悲慘狀老楊也領教了,我們都是農村人。”
“油菜沒有三輪苗灌水,鄭寡婦的油菜收割時,隻能是一堆枯草。”
“在大壩村三社剩出兩小時灌溉時間,然後利用支渠升降閘板的時間差,給大壩村一點補償灌溉水。”
“大家都是老水利了,是內行,我就不多說了,工作中自己斟酌。”
“控製總量,調劑餘缺,給大壩村一點自由水,這樣我和老楊的良心會得到安寧。”
“隻要你們反對,我也沒有意見,公事公辦也沒有錯。”
“劉站長我管總幹渠,我會斟酌的,發揮自由裁量權···”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表態了,
“劉站長我盡快到大壩村三社落實,苗灌水····”水管員楊文海也要準備起身出發。
管理員餘得先委婉的說“劉站長,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千鎰之裘,非一狐之白。像鄭寡婦這樣的人家,在我們大壩村又不是一家兩家,恐怕照顧不過來。”
“老餘你說的也對,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在大壩水管站少一個鄭寡婦,晚上我睡覺踏實。”
餘得先說得話,劉世雨也不好反駁,他本來就沒有說錯。!
劉世雨的權威,這時發揮作用了。
權力的本質,是對資源的掌控。
劉世雨掌控的萬畝土地灌溉權,他的權力被無限放大。
權力既能成就鄭寡婦,也能毀滅鄭寡婦。
而權力最大的惡,是可以用社會地位,用資源、人脈和金錢,讓鄭寡婦成為受害者,也可以成為得利者。
劉世雨通過對灌溉水的調配,給大壩村民編織了一種無所不能的強者形象。
讓村民隻可仰望、臆想,卻又無從反駁。
在這種權勢文化的浸淫下,權力必然會更加放縱、傲慢。
前任站長郭成奎用水做交易,玩弄村婦,也就不奇怪。
水管員白吃村民的羯羊,白喝村民青稞酒視為正常。
即使有村民抗爭,也會被視作不識相,最終在權力這張網中,被弄的遍體鱗傷,甚至是麵目全非。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人天生是有善良本性的。
水管站給大壩村放多餘的水達成了共識,哪裏有黑暗,哪裏就有照亮黑暗的蠟燭。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劉世雨帶頭點亮了黑暗隧道的蠟燭,
他經曆失去兄弟暗夜的痛苦,內心神秘而單純,他下意識在黑暗隧道裏點燃一支蠟燭。
夜空中真正的明亮,是一點一滴勞動付出的,你的痛苦是別人的痛苦,那麽你的善良也是別人的善良。
他對曾經戰友金忠兄弟的離去,不能釋懷,思考的深沉和持久。
金忠兄弟在他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他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悲憫情懷。
劉世雨開始布置工作:“二道梁河溝潰堤,是我不了解大壩村渠道分布狀況,渠道水閘分流的水量有點大,河壩承受不住。”
我不會責怪任何一個人,但製度還得執行,按製度潰堤,野河裏流失一萬立方水,每方水兩角,損失二千元,是他管理失職,按製度賠償損失的比例是百分之零點五,折算成現金是一百元。
劉世雨拿出了壹佰元整,交給了會計趙雷。
上繳罰款。
“劉站長,你不要太認真····”
工作是工作的事情,曾經的水管站製度掛在牆上,後來就扔到庫房牆角 裏,清理庫房才從垃圾堆裏撿出來,澆水管理製度。
那規則不是水管站定的,是水務局製訂的水管員管理守則,水管站拿出來遵照執行就可以了。
水管員楊文海和幾名護渠工恍悟,突然想起還有護渠工條例,劉站長,那我就多說兩句:“以前規則確實有,被前站長荒廢了,現在你是矯枉過正,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不行,在規則麵前人人平等,我的首先遵守。”
賦予劉世雨權力,公平公正,規則就成為權力的必然。
水管站要建立一定的規則,約束水管員違紀行為,並實現係統的利益分配。
這種規定和分配,在每一個水管員成為一種製度、規章或者是約定俗成。
“劉站長,基層工作難做,潰堤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你這麽給自己罰款,水管員和護渠工還得養家,上有老下有小,潰堤罰款,那點工資不夠罰。”
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是老職工,他有說話的權利,據理力爭。
“不行,這個規則必須執行。”劉世雨搖搖頭。
“劉站長,隻要我們不吃村民羯羊,不喝村民的青稞酒,不用水做交易玩弄村婦,就已經是稱職的水管員。
“你拔高自己,讓我們情何以堪?”
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在大壩水管站上班二十年,是井底之蛙,認知有限,他和劉世雨杠上了。
還是會計趙雷閱曆比較深,看到兩人僵持不下,和悅眼色的說:“罰款,我先收下,劉站長你在斟酌斟酌,老楊還得去大壩村巡視渠道·····”
會計趙雷破了這場難堪的局麵。
一隻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這就是蝴蝶效應。
蘇門答臘島發生了地震,160公裏外印度尼西亞皮皮島發生了海嘯,十萬人葬身大海那是遙遠的往事。
再說大壩水管站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輕輕地晃動了一下,他把總幹渠閘板的升降搖把,輕輕的搖了幾下。
於是大壩村三社灌溉水量流速加快,護渠工薛長河也做了一個蝴蝶效應。
水管員楊文海幾天不到大壩水管站吃飯,而到了村支書張春山家裏,張春山隻看到楊文海一個人,訕笑著說:“怎麽,劉站長不來?”
“劉站長到水務局裏辦事情去了,局長找他談話,村民舉羊皮跪在水閘邊 已流傳千裏,金城市民飯後談論的話題,劉站長被局裏誡勉談話。”
水管員楊文海撒了謊。
“那麽水管站其他人呢?”
村支書張春山看到孤零零的水管員楊文海,他顯然有點失落,羊毛出在羊身上,都是有臉麵的人,鄉裏鄉親的,水管員不吃羯羊,不喝酒,肉錢,酒錢,也不好意思當做水費,給村民攤派。
人人心中有杆秤,村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是水管員楊文海一個人吃肉,一個人喝酒,最多吃二斤羊肉,一斤白酒足夠了。
水管員到村裏吃個飯,也在情理之中,村民也會體諒的。
可支書張春山硬要給村民攤派到水費裏麵,臉麵上也過不去,誰家還不能讓水管員吃頓飯呢?
人啊,辦酒席容易,請客人難,今天也是村支書張春山最悲慘的事情,一鍋有滋有味的大煮羊肉沒人吃,一箱高原戈壁的佳釀沒人品嚐。
吆五喝六唿朋喚友來飲酒,吃肉,花得是村民的錢,得來的是自己的麵子,觥光交錯間,村支書張春山仿佛就是一個大國縱橫捭闔得外交部長。
他內心得到很大的滿足,居廟堂之高則圖個頤指氣使,處江湖之遠就圖個吆五喝六唿朋喚友。
喝酒得來一個痛快,以前都是那樣,大壩村張書記院落中,一鍋羊肉青稞酒,人生何處不相逢?
現在村支書張春山有一種深深的失落感,不過灌溉水的流量足夠了,清澈的水奔騰著,流向田野,他也不能說什麽?
水管員楊文海吃了兩塊羊肉,張春山又給水管員楊文海斟酒,“老張,現在是非常時期,不能喝酒,喝酒工作就丟了,二道梁潰堤,劉站長自罰一百元,家有家規,行有行律,喝酒就得辦事,這次水量足夠了,我們劉站長以解燃眉之急,要借你們村半小時水的流量時間,對大壩個別村做一些適當調劑。”
水管員楊文海已把醜話說到前頭,水管站長劉世雨在職權範圍內調節水量,村支書張春山不敢不從,他也提出一點要求。
“等到村民把所有地澆完,還得給放一點溢水,好澆村莊菜園”。
楊文海詭秘的一笑,“張書記,渠道的水流量比平時大,絕對不會落下每一戶村民的耕地。”
大壩村民澆水輪次半個月為一個周期,此時的水管員楊文海騎著一輛摩托車,風馳電摯的飛奔在大壩村二社鄉村公路上,去找二社村長胡成。
到胡成家裏院門上掛著一把大鎖,他折返迴來恰好一村民,一打聽在自家的地頭,給土豆起壟,埋在泥土裏的土豆品質最好,胡成在挖溝鬆土,老婆起壟,夫妻兩個,幹不完的農家活。
“老胡。”水管員楊文海喊叫著。
胡成抬頭,一看是水管員楊文海,他心裏納悶,三輪水已經澆灌完了,還有什麽事?
心裏揣測著,水澆完了,水管員也就不金貴了,下一輪水又是來年的事情,還是農活要緊不誤農時,給洋芋壟培土。
“還有一點溢水。”他當了多年的村長,還是第一次水管員找上門來給放水,胡成眼睛濕潤了,人和人就是不一樣。
他內心感念站長劉世雨的好,嘴裏喃喃自語那娃子:“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村長胡成在二道梁找到了鄭寡婦,鄭寡婦在油菜花地裏魂不守舍清除雜草,她拔了幾根雜草,又到農渠走走。
農渠幹涸的河溝裂成皸裂的口子,她又返迴油菜花地裏拔草,好像丟了魂靈,失魂落魄頭發沾黏在一起。
胡成喋喋不休說的這些話:“鄭寡婦,你是八輩子燒了高香,鄭家祖上記下了陰德,惦記著你們孤男寡女,大壩水管站又給你放苗灌水了。”
鄭寡婦不相信村長胡成說的話,她看到遠遠一輛摩托車,那是水管員楊文海,一路巡視農渠看有沒有豁口,才到了二道梁,這才相信這是真實的場景。
“鄭寡婦,這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二道梁潰堤,我們劉站長自罰一百元,家有家規,行有行律,我們也是養家糊口的人,那點工資罰沒了,你這是咎由自取,有了這次,就沒有下次了。”
水管員楊文海跳過河溝,看二道梁潰堤處堵塞的編織袋堆碼的結實不結實。
“河溝邊上再貼一些石頭。”
楊文海說話的間隙已圍上好幾個村民,一聽說要開閘放水聞所未聞,苗灌水重新放下來,是一個繁瑣的工作,浪費水不說,調節水流量也是重要的環節,頃刻間二道梁潰堤處貼上了石頭。
水頭夾雜著一些枯草,泥土撲向了鄭寡婦田野,“水來了,水來了。”
農家的小孩子也加入玩水的行列,拍著溝渠的水,嬉戲著,大壩村二社有了生機。
鄉村水路添花,花動一村春色,水滋潤鄭寡婦田野,一縷油菜花味飄過來,大壩村飄來一絲山風,一片黃色的海洋輕輕地搖擺。
半小時後水從油菜花地尾部鑽出來,如同農家小孩玩捉迷藏,時間久了,沒有小孩找爬出來。
鄭寡婦跑到地尾,用泥土輕輕地把出水堵上,水打著漩渦繞著油菜花根係,拍打著,浸潤著油菜花。
油菜花葉片瞬時從灰綠變成墨綠,一群蜜蜂飛舞著縈繞盤旋在鄭寡婦頭頂,把她蓬亂的頭發當做蜂巢。
鄭寡婦含羞的蹲下身軀,她捧起一捧水,拍在汙垢的臉上,站起來揮揮手,表示水出了地頭。
可以截水,胡成舉起了鐵鍬,水管員楊文海騎著摩托又折返迴到了水閘首,四十分鍾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水閘板徐徐落下。
水流到菜園,此時的鄭寡婦也進入了後院,扒開了菜園的豁口,黃瓜、豆角的藤攀附在樹枝上,綠色的藤讓人舒適,鄭寡婦摘下一枚黃瓜,幾莢豆角,豆柄上滲出的水珠,浸濕了枯樹枝,水流到了沙棗樹林,沙棗樹結了青果,村子裏歡聲笑語,構成了一曲生機勃勃的鄉村畫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