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雨努力克製著自己,給鄭寡婦重新放水,憐憫同情她,此時的善良,最終傷害的卻是大壩村別的村民。
劉世雨發怒了,“姐,我最討厭小孩,老人,女人跪在我的麵前,假裝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大壩村本身就缺水,哪有水啊?二道梁河溝垮塌,水都流淌到野河裏,兩個立方水,兩個小時就是兩萬多立方水,水付之東流。”
“那有水啊?二道梁河溝,那是農渠,是大壩村配套設施,不屬於我水管站管理。”
“水管站也有上麵管理,又不是山裏的野兔,人人可以抓,大壩村野河裏的水都幹涸了,水庫的水是有儲存數量的,上麵隻能放那麽多水。”
“我隻能拉上水管站的二十名員工,每人在你地裏撒一泡尿,無濟於事。”
二小時,流到金城市就是三萬元,大壩村浪費多少水?白白流失滲到河溝裏的水有十幾萬元,你的土地能收入多少錢?我們水管員跑斷腿,就這樣你們還罵我們。”
“劉站長,我求求你。”
鄭寡婦磕頭如搗蒜,劉世雨憤怒了,蹲下身子,搖著鄭寡婦身子,“劉姐,你起來,不要這樣下賤。”
“給你的孩子做個榜樣,當媽就像個當媽的樣子,挺起你的脊梁,揚起你的頭顱。
要有骨氣,要有尊嚴,配水澆地,那是你的權利,就是我做錯了,你有申訴的權利,水管站上麵還有水管處,水利局、縣政府,你盡可以告去,我職責所在,隻能做到這一點·····”
劉世雨多想變成溪流,澆灌鄭寡婦的油菜花,讓雪水滲在土地裏,他再低頭看油菜花,掛滿水珠的油菜花蕊,可現在的他,身不由己。
他想變成溪流,可以在地裏摩挲翠綠的油菜花,聞著油菜花的清香,為鄭寡婦的豐收而流淚滿麵。
他願意幫媽媽收割油菜花,手握鐮刀,藏著人間的疼痛。
他寧願和陸呦呦談一場失敗的戀愛,約會前穿著泥巴的褲子,哪怕被拋棄,最終成為凋零的油菜花瓣。
他寧可被欲望之火,化為灰燼,也不願用特權,誘惑農婦的欲望,去做廉價的交易,發泄欲望之火。
他寧願喝一壺水,啃一口帶著煙火味的烤餅,任由油菜花水流走向更深的原野,把貪欲藏在心底,舌頭的味蕾化為平淡,抵擋口欲之誘惑,不白吃村民的羯羊,饞了,到小菜館自費啃一個羊頭,那才是他的生活。
他是農民的孩子,他用脆弱的身軀承載平淡無奇的工作,養家糊口。
他會被遺忘,也會犯錯,去做無意義的事情。
他和村民過一樣的生活,他曆經過苦難,他也懂得慈悲。
但這時候他隻能說不,舍棄鄭寡婦是不想,別的村民變成她這樣的境遇。
還是水管員楊文海識趣,他看到鄭寡婦,其狀可慘,其形可憐,於是許諾了一個口頭支票:“我們把澆灌水退到大壩村四社,等大壩村全體澆完了,有了溢水(專業術語多餘的水)再把澆灌水給你放過來。”
“稀缺的水,村村都缺水,哪有溢水啊?”
不過跪下的鄭寡婦還是站起來了,劉世雨轉過身去走了。
劉世雨的痛苦有誰知道,而鄭寡婦養育養兩個孩子,終身付出代價,讓她體驗人生的痛苦,那就是不配套的灌溉渠道係統,與她的土地農作物灌溉不一致。
這樣不僅會引發一些難以調解的糾紛,河溝潰塌,像鄭寡婦這樣悲慘的人,陷於赤貧。
在他管轄的地段,不會再發生河溝潰堤的事情,劉世雨心裏默念著。
大壩村二社的村民還是有理性的,村民一直以為,水管員高高在上,對村民骨子裏看不起,隔膜在心中盤踞,那是一道不可逾越地震斷裂帶。
然而在劉世雨跳進溝渠的那一刻,村民突然明白,劉世雨和他們一樣的人,一股清流傳遞到村民的心中。
寒流與暖流就是這麽交替完成的,土地給村民靈魂深處的安全和慰籍,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鄭寡婦爬起來,她走到自己的油菜花田野裏,看到水流過了多少。
她在幹枯的地裏,扯下一束油菜花,油菜花根係很硬,她掌心滲出了血漬。
鄭寡婦眼淚又下來,一半的油菜花澆不上水,花蕊幹癟,如同不生育的女人,油菜花到了收獲季節,就是插在田野裏的枯草。
大壩村村民,守望這片土地,灑下艱難勞作的遺恨。
太陽西墜下落,一抹斜陽折射的墩台上,鄭寡婦孤零零站在墩台邊發呆,然後她又沿著渠道失神的走。
她像失去魂靈的野鬼,水對鄭寡婦是一種希望,也是一種磨難。
現在她成了黑暗隧道奔跑無助的孤兒,她看到渠首的水打著漩渦,流向大壩村二社的水閘,沉沉的落下,在渠道裏,雪水橫亙在一寸厚的閘板之間。
閘板下滲出一掬水,濕潤渠道,然後渠道那一窪水,微弱的如生命垂危的老人,氣若遊絲的遊動。
霞光折射在水麵上,美麗的讓人心顫,古人可以欣賞:“孤樹遠村半夕陽,煙霞十裏抹東崗,林巒一片歸殘照,疑是富翁碎錦紡”。
可鄭寡婦無心欣賞這美景,曾經她會撒潑打滾,理直氣壯地鬧事,她的油菜花地沒有澆完,她的日子不好過,也讓水管站不得安寧。
她肯定用石頭砸水閘的升降螺杆,或者挖渠道,甚至跳河,假裝自殺,一命換一命,不怕硬的,就怕橫的;不怕橫的,就怕不要命的。
她嚇唬水管站的人,可是這次她不敢,那個素不相識水管站長劉世雨,七拐八彎認下了弟弟,還借給她三千元,親弟弟也不過如此,她就是姐姐,那有砸弟弟飯碗的姐姐。
劉世雨是公家人,有王法約束,水又不是他的,所以鄭寡婦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生活好艱難啊。”
再說村民也對鄭寡婦仁至義盡,本來閘首退水後,渠道裏的水還能斷斷續續流淌兩小時,引到村裏澆灌菜園。
此時的村民還有良知,任憑溢水流淌在二道梁野河裏,也不去截留。
二道梁潰堤,失去灌溉水,讓村民菜園沒有生機。
失去雪水,讓村民黯然失色。
失去雪水,村民的花園看不到蝴蝶,落在花瓣上的悸動,感受不到一枚枚辣椒由青變紅的喜悅。
隻能怪她沒有把二道梁河溝加固好,鄭寡婦瘋跑到二道梁河溝,在野河裏挖土,加寬二道梁堤壩·····
大壩村二社耕地澆灌結束了,河溝潰堤,出了一點小小紕漏。
對鄭寡婦是滅頂之災,一粒灰塵落在她頭上,就是一座山峰,而對水管站那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隻是工作的一個小失誤。
水管員楊文海和十名護渠工鬆了一口氣,渠首退水又輪到上二壩灌溉,剛開始不會潰堤,河溝浸泡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潰堤。
大壩水管站有了難得短暫的聚餐,管理員餘得先也是盡到了本分。
村民白送的雞不能要,但是辣椒、茄子、西紅柿、西葫蘆一些蔬菜是應有盡有。
這些菜對城裏人是稀罕物,對大壩村民來說,蔬菜喂雞喂羊很普通,村民拿來,也不能拒人於千裏之外。
餘得先又找了一個利索的村婦,人心齊泰山移,再加上保管譚小莉幫忙,農家菜,吃著也可口。
今天餐桌主食是行麵拉條子,一盤素炒茄子、一盤素炒西葫蘆,一個辣子炒雞蛋,一個豬肉炒辣椒。
農家人行麵拉條子就愛配上西紅柿汁加韭菜,然後勾點麵芡子,農家叫醋鹵子,然後切點大紅蘿卜,撒點鹽,放點醋,當一個開胃小菜。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吃飯的員工到齊了,可就差站長劉世雨,水管員楊文海。
按照大壩水管站曾經的規律,水管員張寬吃村民羯羊,站長郭成奎玩女人。
水管站的那頓飯,根本就不吃。
“開飯嗎?”出納譚小莉催促開了。
“再等等。”
管理員餘得先宦海沉浮十幾年,隱約感到不是那麽一迴事。
果不其然劉世雨一身落湯雞,進了水管站大院,到宿舍換洗衣服去了。
水管員楊文海首先進了夥房,就有幾名護渠工圍住了楊文海詢問:“那個村民吃了熊心豹子膽?把我們劉站長丟在水渠裏了。”
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更是義憤填膺,“媽的,大壩村那群驢下的,純粹就不是人,把什麽人都往渠道裏丟,走我們講理去。”
此時的水管員張寬有點幸災樂禍,早知今日,何必今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張寬心裏美滋滋的,雖說他在大壩水管站後勤打雜,也逍遙自在,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
隻是他家兒子吃不上羊肉了。
水管員楊文海把二道梁河溝潰堤的事說了一半,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唏噓不已,當了幾十年護渠工,還沒有聽說過那一個水管站長,跳入水中,堵塞河溝管湧,潰堤在以前很正常,水往野河裏流淌,然後關閘退水就完事了,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
薛長河心靈受到震撼,他心裏想,不能吊兒郎當工作了。
“還不是好好表現,出風頭。”
保管員譚小莉見過世麵,聖人悲憫世俗,賢人痛伐世俗,一般人追隨世俗,小人則敗壞世俗。
譚小莉是一個一般人,她追隨世俗,隻生活在當下,對人生沒有任何規劃。
隻要有什麽人稍微出頭,就有人拿長刀削平他,這樣才是誌同道合的同僚,在一條水平線上。
隻是劉世雨是站長,現在的譚小莉不敢怒,更不敢評判。
“劉站長。”
劉世雨剛要排隊打飯,管理員餘得先端著一碗行麵拉條子,放到了桌前。
“飯都做好了,在桌子上。”
這是西河縣單位自然形成的規律,讓領導先吃。
一大盤素炒茄子、素炒西葫蘆,辣子炒雞蛋,豬肉炒辣椒。
譚小莉又端上來一盤涼拌大紅蘿卜,劉世雨權柄在手,譚小莉心裏還是有點忌憚,縣官不如現管,給領導端飯,也是表現自己的好機會。
劉世雨這桌做了八個人,劉世雨看到人都做齊了,拌了拌行麵醋鹵子,一筷子送到嘴裏。
劉世雨吃飯不挑食,不挑食也是一種美德。
幾名護渠工訴說著,曾經大壩村民的刁蠻,偷水的趣事。
劉世雨不置可否的笑著,他端著碗,吃著香噴噴的行麵拉條子。
水管站員工之間氣氛融洽,劉世雨積極向上的信念感染了他們,他們也秉承這種信念,遵守規則。
護渠工薛長河主動請纓:“劉站長,農渠灌溉忙的過來嗎?我在總幹渠也沒有什麽事,到農渠幫一下忙。”
劉世雨心裏有一絲暖意,他的付出得到了認可。
水管員楊文海這時說:“劉站長,大壩村三社支書張春山已殺好羯羊,備好青稞酒,邀請我們站吃肉喝酒,說是上次的會情,劉站長去不去?”
水管員楊文海把事情搬到桌麵上,讓水管站長劉世雨定奪。
楊文海也是一個諳熟潛規則的水管員,有的時候,水管員並沒有錯,可是在他人眼裏,是滿身是錯。
水管員職業就是黑寡婦職業,永遠洗不白,你不吃、不拿、不卡、不要,村民並不認可,一個工作小失誤,被村民有意放大。
同僚嫉妒,村民不信任。
在某一方麵你比同僚優秀,受到村民喜歡,就會遭到孤立,被謾罵。
木秀於林,風必催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
所以水管員楊文海把疑難雜症推到上麵,匯報給站長劉世雨,作為下屬遵從和執行是一種職業操守。
村長邀請水管員吃羯羊,這是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
這也是一場現代版的鴻門宴,在吃羊肉下潛藏著村民與水的博弈。
這一場權力遊戲,就如同風平浪靜的海麵上,隨時波濤洶湧,一葉扁舟隨時可以傾覆。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村民可以稱讚你,成為座上賓,大吃大喝。也可以毀滅你,丟在河道裏,淹個半死,滅你的威風。
一旦水管員工作出點紕漏,人人得而誅之。
“村民最痛恨吃羊肉,不辦事的水管員,可多餘的水從哪裏來?”劉世雨丟下了沒有頭緒的一句話。
“不到村支書張春山家,不吃羊肉,工作又不好開展。”水管員楊文海也丟下了一句話。
這是你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問題,我隻希望大壩水管站風平浪靜。
用水總的策略是控製總量,調劑餘缺,給我結餘出一萬方水來,拿來補償大壩村二社二道梁河溝潰壩的水量。
劉世雨又站在大壩水管站長位置上說話。
劉世雨發怒了,“姐,我最討厭小孩,老人,女人跪在我的麵前,假裝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
“大壩村本身就缺水,哪有水啊?二道梁河溝垮塌,水都流淌到野河裏,兩個立方水,兩個小時就是兩萬多立方水,水付之東流。”
“那有水啊?二道梁河溝,那是農渠,是大壩村配套設施,不屬於我水管站管理。”
“水管站也有上麵管理,又不是山裏的野兔,人人可以抓,大壩村野河裏的水都幹涸了,水庫的水是有儲存數量的,上麵隻能放那麽多水。”
“我隻能拉上水管站的二十名員工,每人在你地裏撒一泡尿,無濟於事。”
二小時,流到金城市就是三萬元,大壩村浪費多少水?白白流失滲到河溝裏的水有十幾萬元,你的土地能收入多少錢?我們水管員跑斷腿,就這樣你們還罵我們。”
“劉站長,我求求你。”
鄭寡婦磕頭如搗蒜,劉世雨憤怒了,蹲下身子,搖著鄭寡婦身子,“劉姐,你起來,不要這樣下賤。”
“給你的孩子做個榜樣,當媽就像個當媽的樣子,挺起你的脊梁,揚起你的頭顱。
要有骨氣,要有尊嚴,配水澆地,那是你的權利,就是我做錯了,你有申訴的權利,水管站上麵還有水管處,水利局、縣政府,你盡可以告去,我職責所在,隻能做到這一點·····”
劉世雨多想變成溪流,澆灌鄭寡婦的油菜花,讓雪水滲在土地裏,他再低頭看油菜花,掛滿水珠的油菜花蕊,可現在的他,身不由己。
他想變成溪流,可以在地裏摩挲翠綠的油菜花,聞著油菜花的清香,為鄭寡婦的豐收而流淚滿麵。
他願意幫媽媽收割油菜花,手握鐮刀,藏著人間的疼痛。
他寧願和陸呦呦談一場失敗的戀愛,約會前穿著泥巴的褲子,哪怕被拋棄,最終成為凋零的油菜花瓣。
他寧可被欲望之火,化為灰燼,也不願用特權,誘惑農婦的欲望,去做廉價的交易,發泄欲望之火。
他寧願喝一壺水,啃一口帶著煙火味的烤餅,任由油菜花水流走向更深的原野,把貪欲藏在心底,舌頭的味蕾化為平淡,抵擋口欲之誘惑,不白吃村民的羯羊,饞了,到小菜館自費啃一個羊頭,那才是他的生活。
他是農民的孩子,他用脆弱的身軀承載平淡無奇的工作,養家糊口。
他會被遺忘,也會犯錯,去做無意義的事情。
他和村民過一樣的生活,他曆經過苦難,他也懂得慈悲。
但這時候他隻能說不,舍棄鄭寡婦是不想,別的村民變成她這樣的境遇。
還是水管員楊文海識趣,他看到鄭寡婦,其狀可慘,其形可憐,於是許諾了一個口頭支票:“我們把澆灌水退到大壩村四社,等大壩村全體澆完了,有了溢水(專業術語多餘的水)再把澆灌水給你放過來。”
“稀缺的水,村村都缺水,哪有溢水啊?”
不過跪下的鄭寡婦還是站起來了,劉世雨轉過身去走了。
劉世雨的痛苦有誰知道,而鄭寡婦養育養兩個孩子,終身付出代價,讓她體驗人生的痛苦,那就是不配套的灌溉渠道係統,與她的土地農作物灌溉不一致。
這樣不僅會引發一些難以調解的糾紛,河溝潰塌,像鄭寡婦這樣悲慘的人,陷於赤貧。
在他管轄的地段,不會再發生河溝潰堤的事情,劉世雨心裏默念著。
大壩村二社的村民還是有理性的,村民一直以為,水管員高高在上,對村民骨子裏看不起,隔膜在心中盤踞,那是一道不可逾越地震斷裂帶。
然而在劉世雨跳進溝渠的那一刻,村民突然明白,劉世雨和他們一樣的人,一股清流傳遞到村民的心中。
寒流與暖流就是這麽交替完成的,土地給村民靈魂深處的安全和慰籍,是任何東西都無法替代的。
鄭寡婦爬起來,她走到自己的油菜花田野裏,看到水流過了多少。
她在幹枯的地裏,扯下一束油菜花,油菜花根係很硬,她掌心滲出了血漬。
鄭寡婦眼淚又下來,一半的油菜花澆不上水,花蕊幹癟,如同不生育的女人,油菜花到了收獲季節,就是插在田野裏的枯草。
大壩村村民,守望這片土地,灑下艱難勞作的遺恨。
太陽西墜下落,一抹斜陽折射的墩台上,鄭寡婦孤零零站在墩台邊發呆,然後她又沿著渠道失神的走。
她像失去魂靈的野鬼,水對鄭寡婦是一種希望,也是一種磨難。
現在她成了黑暗隧道奔跑無助的孤兒,她看到渠首的水打著漩渦,流向大壩村二社的水閘,沉沉的落下,在渠道裏,雪水橫亙在一寸厚的閘板之間。
閘板下滲出一掬水,濕潤渠道,然後渠道那一窪水,微弱的如生命垂危的老人,氣若遊絲的遊動。
霞光折射在水麵上,美麗的讓人心顫,古人可以欣賞:“孤樹遠村半夕陽,煙霞十裏抹東崗,林巒一片歸殘照,疑是富翁碎錦紡”。
可鄭寡婦無心欣賞這美景,曾經她會撒潑打滾,理直氣壯地鬧事,她的油菜花地沒有澆完,她的日子不好過,也讓水管站不得安寧。
她肯定用石頭砸水閘的升降螺杆,或者挖渠道,甚至跳河,假裝自殺,一命換一命,不怕硬的,就怕橫的;不怕橫的,就怕不要命的。
她嚇唬水管站的人,可是這次她不敢,那個素不相識水管站長劉世雨,七拐八彎認下了弟弟,還借給她三千元,親弟弟也不過如此,她就是姐姐,那有砸弟弟飯碗的姐姐。
劉世雨是公家人,有王法約束,水又不是他的,所以鄭寡婦輕輕的歎了一口氣:“生活好艱難啊。”
再說村民也對鄭寡婦仁至義盡,本來閘首退水後,渠道裏的水還能斷斷續續流淌兩小時,引到村裏澆灌菜園。
此時的村民還有良知,任憑溢水流淌在二道梁野河裏,也不去截留。
二道梁潰堤,失去灌溉水,讓村民菜園沒有生機。
失去雪水,讓村民黯然失色。
失去雪水,村民的花園看不到蝴蝶,落在花瓣上的悸動,感受不到一枚枚辣椒由青變紅的喜悅。
隻能怪她沒有把二道梁河溝加固好,鄭寡婦瘋跑到二道梁河溝,在野河裏挖土,加寬二道梁堤壩·····
大壩村二社耕地澆灌結束了,河溝潰堤,出了一點小小紕漏。
對鄭寡婦是滅頂之災,一粒灰塵落在她頭上,就是一座山峰,而對水管站那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隻是工作的一個小失誤。
水管員楊文海和十名護渠工鬆了一口氣,渠首退水又輪到上二壩灌溉,剛開始不會潰堤,河溝浸泡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潰堤。
大壩水管站有了難得短暫的聚餐,管理員餘得先也是盡到了本分。
村民白送的雞不能要,但是辣椒、茄子、西紅柿、西葫蘆一些蔬菜是應有盡有。
這些菜對城裏人是稀罕物,對大壩村民來說,蔬菜喂雞喂羊很普通,村民拿來,也不能拒人於千裏之外。
餘得先又找了一個利索的村婦,人心齊泰山移,再加上保管譚小莉幫忙,農家菜,吃著也可口。
今天餐桌主食是行麵拉條子,一盤素炒茄子、一盤素炒西葫蘆,一個辣子炒雞蛋,一個豬肉炒辣椒。
農家人行麵拉條子就愛配上西紅柿汁加韭菜,然後勾點麵芡子,農家叫醋鹵子,然後切點大紅蘿卜,撒點鹽,放點醋,當一個開胃小菜。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吃飯的員工到齊了,可就差站長劉世雨,水管員楊文海。
按照大壩水管站曾經的規律,水管員張寬吃村民羯羊,站長郭成奎玩女人。
水管站的那頓飯,根本就不吃。
“開飯嗎?”出納譚小莉催促開了。
“再等等。”
管理員餘得先宦海沉浮十幾年,隱約感到不是那麽一迴事。
果不其然劉世雨一身落湯雞,進了水管站大院,到宿舍換洗衣服去了。
水管員楊文海首先進了夥房,就有幾名護渠工圍住了楊文海詢問:“那個村民吃了熊心豹子膽?把我們劉站長丟在水渠裏了。”
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更是義憤填膺,“媽的,大壩村那群驢下的,純粹就不是人,把什麽人都往渠道裏丟,走我們講理去。”
此時的水管員張寬有點幸災樂禍,早知今日,何必今日,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張寬心裏美滋滋的,雖說他在大壩水管站後勤打雜,也逍遙自在,無官一身輕,有子萬事足。
隻是他家兒子吃不上羊肉了。
水管員楊文海把二道梁河溝潰堤的事說了一半,總幹渠護渠工薛長河唏噓不已,當了幾十年護渠工,還沒有聽說過那一個水管站長,跳入水中,堵塞河溝管湧,潰堤在以前很正常,水往野河裏流淌,然後關閘退水就完事了,一天的工作就完成了。
薛長河心靈受到震撼,他心裏想,不能吊兒郎當工作了。
“還不是好好表現,出風頭。”
保管員譚小莉見過世麵,聖人悲憫世俗,賢人痛伐世俗,一般人追隨世俗,小人則敗壞世俗。
譚小莉是一個一般人,她追隨世俗,隻生活在當下,對人生沒有任何規劃。
隻要有什麽人稍微出頭,就有人拿長刀削平他,這樣才是誌同道合的同僚,在一條水平線上。
隻是劉世雨是站長,現在的譚小莉不敢怒,更不敢評判。
“劉站長。”
劉世雨剛要排隊打飯,管理員餘得先端著一碗行麵拉條子,放到了桌前。
“飯都做好了,在桌子上。”
這是西河縣單位自然形成的規律,讓領導先吃。
一大盤素炒茄子、素炒西葫蘆,辣子炒雞蛋,豬肉炒辣椒。
譚小莉又端上來一盤涼拌大紅蘿卜,劉世雨權柄在手,譚小莉心裏還是有點忌憚,縣官不如現管,給領導端飯,也是表現自己的好機會。
劉世雨這桌做了八個人,劉世雨看到人都做齊了,拌了拌行麵醋鹵子,一筷子送到嘴裏。
劉世雨吃飯不挑食,不挑食也是一種美德。
幾名護渠工訴說著,曾經大壩村民的刁蠻,偷水的趣事。
劉世雨不置可否的笑著,他端著碗,吃著香噴噴的行麵拉條子。
水管站員工之間氣氛融洽,劉世雨積極向上的信念感染了他們,他們也秉承這種信念,遵守規則。
護渠工薛長河主動請纓:“劉站長,農渠灌溉忙的過來嗎?我在總幹渠也沒有什麽事,到農渠幫一下忙。”
劉世雨心裏有一絲暖意,他的付出得到了認可。
水管員楊文海這時說:“劉站長,大壩村三社支書張春山已殺好羯羊,備好青稞酒,邀請我們站吃肉喝酒,說是上次的會情,劉站長去不去?”
水管員楊文海把事情搬到桌麵上,讓水管站長劉世雨定奪。
楊文海也是一個諳熟潛規則的水管員,有的時候,水管員並沒有錯,可是在他人眼裏,是滿身是錯。
水管員職業就是黑寡婦職業,永遠洗不白,你不吃、不拿、不卡、不要,村民並不認可,一個工作小失誤,被村民有意放大。
同僚嫉妒,村民不信任。
在某一方麵你比同僚優秀,受到村民喜歡,就會遭到孤立,被謾罵。
木秀於林,風必催之人浮於眾,眾必毀之。
所以水管員楊文海把疑難雜症推到上麵,匯報給站長劉世雨,作為下屬遵從和執行是一種職業操守。
村長邀請水管員吃羯羊,這是一個不成文的潛規則。
這也是一場現代版的鴻門宴,在吃羊肉下潛藏著村民與水的博弈。
這一場權力遊戲,就如同風平浪靜的海麵上,隨時波濤洶湧,一葉扁舟隨時可以傾覆。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村民可以稱讚你,成為座上賓,大吃大喝。也可以毀滅你,丟在河道裏,淹個半死,滅你的威風。
一旦水管員工作出點紕漏,人人得而誅之。
“村民最痛恨吃羊肉,不辦事的水管員,可多餘的水從哪裏來?”劉世雨丟下了沒有頭緒的一句話。
“不到村支書張春山家,不吃羊肉,工作又不好開展。”水管員楊文海也丟下了一句話。
這是你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態度問題,我隻希望大壩水管站風平浪靜。
用水總的策略是控製總量,調劑餘缺,給我結餘出一萬方水來,拿來補償大壩村二社二道梁河溝潰壩的水量。
劉世雨又站在大壩水管站長位置上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