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對胥吏的監察機構有用嗎?


    有用,但不多。


    至多不過幾十年、十幾年,甚至可能會更短,就又會迴到與如今的錦衣衛、東廠、都察院那樣的套娃陷阱裏頭。


    越改,機構越臃腫,越改,胥吏越腐化。


    所有辦法都沒有用,那到底該怎麽解決?


    朱高熾思忖片刻後問道:“林先生,既然增加監察機構沒有用,隻會陷入到這無限套娃的陷阱怪圈,那還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胥吏腐化的問題?”


    “很簡單,我有兩個辦法。”林煜伸手一比說道。


    朱高熾頓時一喜,連忙懇切道:“哦?還請先生快快講來。”


    “第一個辦法,不改。”


    “???”


    “林先生,這不改……是什麽意思?”


    “字麵意思,就是不改,既然左右都擺脫不了黃宗羲定律、血酬定律的規律,那就幹脆不改,躺平擺爛唄!”


    林煜攤開雙手說道:“反正按照正常曆史規律,這麽糊弄著也不是不能過下去。就說前麵的漢唐宋元,除了元朝是個例外,因為他們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入主中原後完成大一統的異族王朝,所以先忽略不計。而其它曆朝雖然也陷入了黃宗羲定律、血酬定律的惡性循環,但它們平均算下來,也都有著近三百年的國運了。”


    “一個王朝三百年國運,已經不短了!”


    “……”


    話說的可能不太好聽,但確實是實話沒錯,一個王朝能存在三百年,確實已經算是不短了。


    曆史上,但凡大一統王朝,也隻有漢朝是突破了四百年大關的,而漢朝的四百年還有著水分,因為漢朝是先滅亡了,再得到複興,加起來算才有的四百年。


    漢之光武同樣也是不可複刻的功績!


    如果大明也能安穩存在三百年,那確實也該它壽終正寢、改朝換代了。


    之所以後世惋惜大明,不是惋惜大明的君臣,而是惋惜“明亡以後無華夏”,繼承了大明法統的是蟎清這個歪瓜裂棗。


    所謂唐詩宋詞元曲,明小說,清條約。


    曆史課本上那占據了大半篇幅的蟎清賣國條約,那句“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與其說是後世人的痛恨,不如說是曆史的恨鐵不成鋼。


    朱高熾也知道林煜說的對,世上豈有千年的王朝,再如何優秀的製度,也終究會因為人而腐朽,再怎麽強盛的王朝,也會因時間而衰落滅亡。


    可……


    他還是不甘心啊!


    最重要的是,他還提前知道了,大明滅亡以後,取代大明的連漢人王朝都不是,反而是遼東的女真部,自稱“後金”的一群白眼狼異族。


    也別說歧不歧視什麽的,因為朱高熾是大明的皇帝,是漢家的皇帝,而在林煜口中的“預言”,那些遼東女真還自稱“後金”。


    曆史上的金朝是什麽東西?


    是強迫北地百姓剃發留辮,不服的就殺,還對漢人百姓橫征暴斂,動輒殺戮的殘暴王朝。


    正是因為金朝女真過於殘暴,不止對漢人百姓殘暴,對遼東地區的生女真、契丹、渤海、奚人、蒙古等各族全都統治暴虐,這才讓金朝統治疆域內的起義事件連綿不斷。


    曾經統治同樣殘暴的宋朝,對比一下,反而讓百姓覺得還挺有“良心”的。


    金朝短短一百多年,爆發起義的次數比它們的國運還要高好幾倍,就連號稱“盛世”的金世宗時期,各種大規模的農民起義也是連續不斷,跟宋朝那種“年年過春運”的小打小鬧可不同。


    光是鎮壓這些各族起義,就嚴重損耗了金朝的國力,動搖了金朝女真的統治根基。


    這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金朝女真的前身是奴隸製,沒有經過任何過渡,短短幾十年就迅速跨到了封建國家,內部統治結構嚴重分化失衡。


    一直到了金朝末年,在金朝的殘暴統治下,終於促成了一個怪物的誕生——大蒙古帝國。


    (注:金朝統治蒙古,為了削弱蒙古各部,對蒙古實行“減丁”,就是有目的的消耗蒙古的青壯勞力,這種做法讓蒙古被迫抱團取暖,從而為成吉思汗統一蒙古提供了外部條件)


    朱高熾收斂思緒,鄭重其事說道:“林先生,若全都因為解決起來太難,就選擇放任不管,那隻會讓底層胥吏更加放縱,而視百姓如禽牲牛馬,讓我大明的吏治變得更加敗壞,百姓生活也會愈發的苦不堪言。”


    “如此,非君子所為也!”


    朱高熾自小就接受過良好的儒家教育,還被“三楊”係統性的講解過儒家經典,在**前最大的願景便是“朝無闕政,民無失所”。


    現在,這個願景有了實現的可能,甚至還能更進一步,讓大明變得更加繁榮強大,也不怪他這麽急躁,還不惜給林煜扣了個“非君子所為也”的高帽子。


    林煜聽罷深深看了一眼朱高熾,也不點破對方剛剛暴露的“破綻”,緩緩接著說道:“對於一般的封建專製王朝來說,躺平擺爛確實算是最佳辦法,因為稅製無論怎麽更化,都不可能逃脫黃宗羲定律的怪圈,也逃不脫血酬定律作為一個暴力集團存在的本質內核。”


    “那麽,問題到底應該怎麽解決?


    鄭和適時捧哏道:“怎麽解決?”


    林煜忽地惡趣味上頭,反問道:“那你們覺得應該怎麽解決?”


    鄭和:“……”


    朱高熾:“……”


    楊榮:“……”


    不是,他們就是不知道,才來問林先生你的,結果林煜直接把問題又拋還給了他們。


    眾人一陣沉默,還是於謙似乎聽懂了林煜的意思。


    這是林先生又在考他們呢!


    畢竟,他們幾個可都是林先生的學生,甚至可以說是關門弟子了,作為弟子最重要的可不是遇到問題就問,更多時候也要學會自己去獨立思考,去將師傅教的融會貫通。


    所謂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於謙差不多明白了林煜的意思,當下認真思量起了問題的解決辦法。


    “林先生,弟子這裏有些想法,不知當講不當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霸道總裁胖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霸道總裁胖總並收藏大明:秋後問斬,太子是獄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