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禮部尚書劉仲質,反對皇太孫殿下的提議。”


    “自古以來,士紳家族都安分守己,勤耕種地,哪裏來的精力染指商業?再者說了,士農工商,商業乃是最底層的人。”


    “想來這天下不會有多少士紳,會自降身價去行商的。”


    “若是大動幹戈搜查,恐怕收不抵支啊!”


    正常人看來,禮部尚書劉仲質這可是一心為國,擺事實講道理,有理有據!


    但在朱雄英隻是覺得他急了,這禮部尚書急了!


    在劉仲質站出來之後,另一個尚書也隨後站了出來:“臣工部尚書趙俊附議!”


    如果說禮部尚書劉家的旁支,會是最龐大的家族,那麽趙俊的趙家,就是油水最多的一個士紳家族。


    他身為工部尚書,身後的趙家也同樣是個大家族。


    而且工部,掌營造工程之事,油水可比吏部多多了。


    “臣工部右侍郎...”


    “臣禮部左侍郎...”


    “臣......”


    一個接一個的大臣站了出來,紛紛讚同劉仲質的說法。


    這商稅,還是不要查了吧!


    自從之前朱雄英大鬧朝堂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了,幾十個官員站出來,形成一個小團體,給陛下施壓!


    朱雄英看著這些文武百官,心中一陣暗喜,要的就是你們不拉幫結派。


    老朱最討厭的,也是拉幫結派!


    朋黨之爭,是怕老朱的屠刀不夠鋒利麽?


    朱元璋就這麽坐在龍椅上,看著朝堂文武百官一個一個地站出來,說實話,他有些失望。


    還不止一點點,是十分地失望。


    這些大臣們都這麽著急地站出來,就說明朱雄英說的沒錯。


    大臣們,確實在利用自己的手段,讓家族之中的旁係,去染指商業。


    迴頭再利用自己朝中的資源,免去了士紳家族的商稅。


    大明律法規定了給士紳們減免賦稅,但卻沒有規定給士紳們也減免商稅。


    但同樣,也沒有規定士紳們必須跟商人一樣,足額交夠商業稅。


    畢竟,沒有幾個人會相信,士紳們也會去經商!


    這顯然就是一個法律上的漏洞,就跟之前的空印案一樣。


    當初大明律法,也沒有規定,交稅的時候,不能用空印。


    而元朝末年的時候,一直都是用的空印。


    沒有法律禁止,又有前朝慣例,這就滋生了一些官員,利用空印來貪汙腐敗。


    顯然,現在士紳們經營商業,少交稅這件事情,也沒有法律禁止。


    法不禁止,即是自由!


    這句話在任何時候都是對的,但在封建社會,卻是有可能是錯的!


    因為對與錯,都隻在朱元璋這皇帝的一句話!


    說你錯,你就是錯,你沒錯也是錯。


    空印案就是如此!


    而文武百官之所以著急,可不就是因為如此嗎?


    這件事情被捅出來,他們可就沒有好日子過了。


    輕一點的話,可能也就補交稅錢,若是重一點,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朱元璋是一個殺官員不眨眼的人,朝中文武百官哪個不知道?


    龍椅之上,朱元璋就這麽靜靜地看著眼前跪下來的幾十個百官。


    上到尚書,下到各部主事,都紛紛站出來反對了朱雄英。


    朱元璋也很有耐心,一直有官員站出來,他就一直不說話。


    此時的劉仲質人都傻了,原本他情急之下站出來,那也是無奈之舉,可是沒讓你們也跟著站出來啊!


    現在朱元璋被逼著不要調查,以劉仲質對朱元璋的了解,他肯定會徹查到底,最後肯定要補交這些年的稅錢!


    劉仲質恨不得把這些後麵站出來的官員,狠狠地罵一頓。


    這一幕,讓劉仲質的腦門上滿是汗水。


    而一旁的朱標,此時已經瞪大了雙眼,他完全沒想到,這就是自己支持的儒家官員?


    這不是變著法子,與朝廷爭利嗎?


    好好地做生意,好好地交稅,誰會說你們啊?


    非得逃這波稅?


    朱標那叫一個失望!


    失望至極!


    而朱標身後不遠處,朱雄英卻老神在在地看著朝中的一幕幕。


    說實話,他要做的事情已經做到了,老朱大概率會查士紳們的商稅。


    日後,應該也不會有人彈劾自己,讓自己上早朝了。


    一舉兩得!


    再多說,就沒有什麽意思了。


    等到朝中的文武百官都不再站出來之後,朱元璋這才開始慢慢悠悠地數起了人數。


    總共四十個官員出頭,全都是反對士紳交商稅的,那麽這些人極大概率都做過逃稅的蠢事。


    朱元璋也不跟百官說話,而是扭頭對李公公說道:“把這些官員的名字都記錄下來。”


    “是!”


    李公公二話不說,開始拿出紙筆記錄站出來的官員的名字。


    等到全部都記完之後,朱元璋方才緩緩地說道:“此事事關重大,日後再議,若是沒有別的事,今日就退朝吧!”


    “雄英,你待會留下來。”


    文武百官當即傻眼了,這才剛剛上早朝,就直接退朝了?


    而且,這事情還沒說清楚就退朝。


    文武百官心中沒底,但又不敢直說。


    朱元璋這皇帝都說退朝了,還能怎麽辦?


    很快,文武百官都魚貫而出。


    太子朱標臨走之前,還停留在了朱雄英的身邊,深深地看了一眼朱雄英。


    說實話,他是真的看不透朱雄英了,為什麽父皇不知道的事情,他朱標不知道的事情,朱雄英會知道?


    等到文武百官都出去了之後,朱元璋這才開口說道:“你這臭小子,一天不折騰,是不是就渾身不舒服?”


    很明顯,朱元璋對朱雄英有些置氣,這種事情,你好歹在私底下說啊!


    在朝中大臣麵前說出來,咱很難辦的。


    朱雄英卻不以為意,咧嘴笑道:“爺爺,咱看那些朝中大臣都無事啟奏,這不是想著早朝不能冷場嗎?索性把咱發現的事情都說出來!”


    “你是怎麽發現他們逃稅的?”朱元璋反問道。


    “意外發現的。”


    朱雄英笑著迴道:“您應該也知道,咱把沈萬三收編了。”


    “沈萬三的沈家商號,現在是大明國企,業務範圍十分廣泛,自然會跟那些其他商號接觸,稍微了解一下,就能了解到了。”


    這倒是讓朱元璋十分吃驚,這能隨便了解到,就說明士紳們用這個方法逃稅,已經是很成熟的一套流程了。


    大明朝廷,每年不知道虧多少稅銀呢!


    “那你想怎麽樣?把這些官員都殺了嗎?”


    朱元璋歎了口氣,很顯然,老朱也不想再殺官員了,再殺,大明可就真沒有人做事情了。


    之前原本想著開科舉能夠招一波官員的,可誰知道現在都流行去大明雄英學院了,老朱那叫一個頭疼。


    “當然不能殺了。”


    朱雄英一本正經地說道:“這些商號,可是大明的商業根基,而大明的律法,並未禁止這樣的做法。”


    “爺爺您隻需要完善法律,讓那些士紳的商號,把過去的稅錢,補交上來就行了。”


    “若是都殺了,日後可沒有人敢在大明做生意。”


    這些商號,日後可都是交稅的主力軍啊!


    朱雄英根本不可能讓老朱把他們給殺了。


    人家是綿羊,產毛的綿羊!


    怎麽能殺了呢?


    朱雄英的這番話,倒是讓老朱陷入了沉思。


    話說的倒是沒錯,士紳不能殺,親王就更加不可能殺了。


    還不如給他們設立規矩,讓他們跟普通百姓一樣好好給朝廷交稅,這樣還能增加朝廷的稅收。


    老朱想增加國庫收入,都已經想瘋了。


    任何能夠增加朝廷收入的策略,老朱都會同意的,隻要不會顛覆大明的江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見是藍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見是藍啊並收藏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