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機會已經成熟,朱雄英當即說道:“爺爺,咱覺得,戶部尚書曾泰老是說國庫虧空,就跟要債一般!”


    “大明國庫為何虧空?還不是因為稅錢不夠開支!”


    “稅錢為什麽不夠開支呢?當然是收稅收的少了!對吧,曾大人?”


    朱雄英看向曾泰,臉上露出了意味深長的笑容。


    曾泰也不敢反駁,當即躬身說道:“迴殿下,確實是的,每年的稅錢,確實不夠開支!”


    朱雄英對曾泰這種反應十分滿意,當即轉頭對朱元璋說道:“爺爺,咱還是覺得,掙錢無非開源節流。”


    “曾大人說戶部花出去的銀子,都是必須的,那麽節流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是可以做到開源。”


    “比如說讓士紳家族們的地,一並交稅,讓親王們的地,也一並交稅。”


    “對了,那些士紳跟富商們私底下開的商號,商稅也不能少啊!”


    曾泰那叫一臉苦色,他根本就沒說過這些話,便是被強行扣上了帽子,他是一句話也不敢反駁,生怕朱雄英不高興了,他戶部也不好過!


    朱元璋坐在龍椅之上,一言不發,就這麽靜靜地看著朱雄英。


    這臭小子,一讓他上朝,就扯這些難度極大的製度改革。


    這是隨便能改革的嗎?


    朱元璋沒有說話,一旁的朱標倒是坐不住了。


    朱標安靜了許久,也暗中觀察了朱雄英許久,他能夠隱約察覺出來,朱雄英今天的目的,不是讓士紳跟親王一起交稅,而是有另外的目的。


    但朱標看不透,可即便看不透,他也不會任由朱雄英胡來。


    “啟稟父皇,兒臣覺得此事不妥。”


    朱標站出來拱手說道:“親王,乃是我皇室成員,他們都在替大明鎮守一方。”


    “尤其是北境一帶的親王,他們更是要擔心北邊草原民族的入侵,若是讓他們交稅,恐怕是會寒了他們的心。”


    “而士紳家族,多是為大明穩定基層,亦不可讓他們增稅。”


    親王是直接免稅的,而士紳則是減稅的。


    朱標不同意把這兩方勢力,推到大明的對立麵,這樣對大明的發展是很不利的,保不齊,就會有人造反。


    亦或是有人造反的時候,這兩方勢力卻作壁上觀,根本不幫忙。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雄英,又看了一眼朱標,他怎麽覺得,好像跟朱雄英唱雙簧的不是自己,而是太子朱標呢?


    以往太子朱標對朱雄英是恨鐵不成鋼的,今天怎麽一點都不著急,這可不像是朱標的行事風格啊!


    “沒錯,親王與士紳,都是大明的支柱。”


    朱元璋淡淡地說道:“讓這兩方交稅,恐怕不妥。”


    文武百官當即傻眼了,不隻是你陛下跟皇太孫唱雙簧?


    連太子朱標也摻一腳?


    這不是唱三簧了嗎?


    文武百官們一臉懵逼地,掃過三個人的臉龐,卻看不出個所以然。


    這三個人,貌離神合,讓人摸不著頭腦。


    被朱標跟朱元璋雙重否定的朱雄英,也並未生氣,甚至還有一些開心。


    他當即拱手說道:“那便退而求其次,讓親王跟士紳們私底下的產業,都交上稅來!豈不妙哉?”


    朱雄英的一番話出來,整個朝堂都安靜了幾秒鍾。


    就連龍椅之上的朱元璋,也意識到了自己好像上當了。


    朱雄英一開始說的,是讓親王跟士紳與百姓一樣把賦稅交全,這就相當於是把,親王跟士紳家族的一大特權,給削掉了。


    無論如何,老朱都不可能直接同意的。


    畢竟,這會讓親王跟士紳家族都有逆反心理,對大明也確實不好。


    可朱元璋沒有想到的是,朱雄英的目的壓根就不在這裏。


    他的目的,在於讓親王跟士紳家族,繳納商稅!


    一些士紳大家族,都會分出旁支,讓旁支的人去做生意。


    這樣一來,既不會掉了士紳大家族的名聲,也能從商人的手中,奪取一部分的利益,以維持家族的資產增長。


    那些布行,茶商,鹽商,糧商......等等行業,哪個府州沒有士紳家族的影子?


    士農工商,階級最高的跟最掙錢的,都被士紳家族占了。


    這相當於一小部分人,占據了社會上最好的資源。


    關鍵是,手裏的田少交賦稅,手裏的產業,他們也會想盡辦法不用繳納商業稅。


    這簡直就是香餑餑。


    很明顯,朱雄英今天就是要砍了士紳家族的這一隻手。


    而文武百官之中,眾人也頓時傻眼了,他們......好像上當了。


    原本他們都以為,朱雄英今天的目的,是讓士紳家族們都全額繳納賦稅。


    可誰知道朱雄英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讓士紳跟親王把商稅交上來。


    剛剛還出言反駁的朱標,也是站在原地愣神。


    我才剛反對你,你怎麽又重新立了一個靶子打了?


    龍椅之上,朱元璋心中一沉。


    很顯然,老朱是不知道,士紳家族還染指了商業,這就跟當初的空印案一樣。


    空印案從元朝就有,但是老朱不知道這個事情。


    等到一查,發現大明各地都是按照空印的一套流程,這不免讓老朱勃然大怒。


    眼下也是同樣的情況。


    在朱元璋的眼裏,士紳家族的收入來源,都在於他們手中的一大批土地。


    這些土地,朝廷是減輕賦稅的。


    同樣的一畝地,在士紳家族的手中,繳納上來的賦稅,隻是相當於在普通百姓手中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


    可朱元璋哪裏能想到,這些士紳們竟然還會染指商業,還利用自己的身份,免除了商業稅!


    難怪老朱一直覺得,大明朝廷的商稅怎麽被宋朝碾壓。


    商業弱確實是一個方麵,但還有另一個方麵,那就是士紳們私底下做生意,不交稅!


    老朱強忍著怒火,看了一眼下方的官員,隨後淡淡地問道:“諸位愛卿,你們覺得皇太孫殿下所說如何?”


    “讓士紳跟親王把商稅交齊,此事可否能做到?”


    做到,是肯定能做到的!


    以大明朝廷現在對地方的控製力,想要做到還不是輕而易舉?


    但朱元璋就是想看看,這些百官到底是個什麽心思,看看他們有何反應!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話音剛剛落下,就有無數官員蠢蠢欲動了。


    一眾官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卻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打頭陣。


    一眾文武百官又將目光放在了朱標身上,希望朱標能夠站出來反對朱雄英的上奏。


    朱標確實是從小學習儒家典籍,但他不是傻子!


    這士紳階層暗中染指商業,朱標也是不知道的,他甚至感覺自己被騙了。


    被騙了,還要替別人打頭陣,朱標可沒有這般傻!


    他心中信奉的是儒家的治國理念,而不是無腦支持這些士紳家族的欲望。


    即便朱標做的可能不如朱雄英,但如果朱標上位,依舊會是一個明君!


    索性,朱標定定地站在原地,看都不看文武百官們一眼。


    你們要反對,你們就自己去鬧騰,反正我這太子肯定是不會管的!


    文武百官們見狀,也沒辦法,隻得自己硬著頭皮上。


    首先站出來的,便是那禮部尚書劉仲質。


    劉仲質能夠做到禮部尚書,他背後自然是大家族劉家。


    別的不說,那些旁支更是多的數不清。


    其中有不少旁支都找過劉仲質,讓劉仲質幫忙免去商稅。


    而且是以劉氏這一大士紳家族的名義,再配上禮部尚書劉仲質的上下打點,每年他劉家是逃了最多的稅錢,他怎麽可能不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見是藍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見是藍啊並收藏大明:朱雄英最強三代目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