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是說,以太子府的名義,在京畿路附近開廠,同時讓京畿五路的大戶,參與進來?”趙桓聽完了趙諶的話,問。


    “正是如此。孩兒在河北開的鐵器廠、煤廠都是收獲頗豐,而現在要開的玻璃廠與水泥廠,更是利國利民的好產品,完全不愁銷路,必然能賺大錢,這些大戶都是消息靈通,對孩兒在河北的做法也有所了解,最近兩個月,都有不少朝中官員來信問孩兒,如果開廠的話,能不能讓他們也參一股。”趙諶笑道。


    這事兒是真的。


    不得不說,大宋官員的商業頭腦,那是杠杠的。


    實際上很多南方出身的官員,家裏就在做海外貿易這種事情。


    而且大宋朝廷的風氣,並不鄙視做生意的人,很多官員都在汴梁城有生意,對利益和財富的計算,那叫一個開明。


    大宋本來就是中國曆史上商業最發達的朝代之一。


    看到開廠有利潤,官員們動心,其實很正常。


    這種事朝廷來做,其實不太合適,反而太子府做,就非常的合理,沒有人會質疑,也不會擔心太子是想吞了他們的財富。


    做生意嘛,講究的就是一個公平公正。


    而且在京畿五路有著大量田地,家裏又有官員,做得起這種生意的人,還真不少。


    隻要讓他們能看到利潤,這件事,就做得。


    “所以打算讓出去多少份額?”趙桓問。


    “不,孩兒不打算賣份額,而是要賣給他們……銷售權。”趙諶迴答道。


    賣份額哪有賣銷售權容易,而且那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趙諶才不會讓哪個商人壟斷,倒是奢侈品嘛,讓一些商人壟斷,都沒什麽問題。


    反正都是坑富人的錢,我大宋太子,不坑窮逼。


    趙桓想了想覺得也是可行的,開廠嘛,能吸納流民,能創造利益,說穿了,大宋以前對流民啥的就是直接納入禁軍養起來,現在改成進廠當工人,或者是進皇莊當農民,情況也差不多,還好了很多,能讓他們自己創造價值啊。


    京畿五路超過一億畝的田地,掌握在朝廷手裏的公田,隻有不到百分之一,也就是上百萬畝,而趙諶這次,打算從這些大戶手裏,至少挖個五百萬畝出來。


    說起來其實也不多,按照京畿路附近的畝產,一畝田平均產量不到兩石,現在大宋田地還沒有到非常緊缺的地步,一般佃戶交租大概在五成左右,也就是一畝田收租撐死了一石。


    糧價一直是浮動的,徽宗當政的時候,因為時局混亂加上百姓生活出問題,宣和四年一石米能賣到兩貫半,也就是兩千五百文,當然現在隨著金人離開,趙桓當政,北方豐收之後米糧湧入汴梁,汴梁的糧價已經趨於平穩,基本就維持在一千文,也就是一貫錢一石米上麵。


    五百萬畝地,一年的收成,也就是五百萬貫錢。


    而且還有個豐收之後,糧食會降價的問題,很多時候,搞不好還賺不到五百萬貫。


    至於荒年,可能會賺很多,然而荒年就意味著不穩定,就算能賺得多,也要投入在家丁和護衛上。


    趙諶在河北三路,煤礦產業一年賺的,都不止這五百萬貫。


    隻要能夠讓這些大戶看到,他們拿田地換來的收益,能超過收租的收益的話,他們依舊會做。


    經過五代十國的混戰之後,其實就算是大戶們也知道,就算自己掌握了田地,也未必保險。


    不知道什麽時候一打仗,田就等於沒了。


    看看河北吧,多少大戶,被金兵殺的殺,死的死,一些僥幸生存下來的,拿著田契也隻能找朝廷換到荒地……你不同意又能怎麽辦呢?


    而且現在太子這麽牛批,你和太子做生意,那不等於是給自己加了個保險?


    這筆帳,大戶們算得過來。


    於是乎,在新年之後,趙諶就召集了京畿五路一些有代表性的大戶。


    這些大戶其實占據的田地也不多,一般能占個幾萬畝就算是世代簪纓之家了,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對田地,其實也不是特別看重。


    看重田地無非就是因為田地能穩定出產,換了別的,不也是一樣嗎?


    我大宋的官員可不是那等腐儒!


    隻要趙諶拿出來的東西,能打動他們。


    能和趙諶見麵的大戶,並不多。


    不過都是世代簪纓的大戶,而且在京畿五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也就是說,他們自己未必有多少田地,然而通過各種方法,能弄來的田地,數量絕對不少。


    宋朝官員很多都是一窩一窩的,通過結親之類的手段,很多官員之間都是千絲萬縷。


    比如著名的李清照。


    李清照的爹李格非是京官,就不用說了,他第一任老婆是當過宰相的王珪的大女兒,不過很早就死了,這位大女兒有一堆兄弟和一個妹妹,妹妹嫁給了同樣當過宰相的鄭居中,也就是徽宗寵愛的鄭貴妃的從兄,其中一個兄弟的女兒就是秦檜的正室,跪在嶽王廟前的那位,李清照的生母是續弦,前狀元王拱宸的孫女,王拱宸可能大家不認識,然而他和歐陽修是連襟……


    還是雙份連襟。


    四姐妹分別嫁給他和歐陽修,一人兩個。


    而李清照的老公趙明誠,他爹是趙挺之,也是曾經當過宰相的,甚至和蔡京爭過權。


    就一個李清照,身上就能扯出來多少高官勳貴?


    所以人家李清照前半生完全就是人間富貴花,沒事就喝酒打牌寫詞,日子過得不知道多舒坦。


    也就是亂世來了,李清照才變成了婉約派,不然的話,人家怎麽婉約得起來。


    “濃睡不消殘酒”才是李清照前半生的真實寫照。


    有資格來到趙諶麵前的,基本就是這樣的大戶。


    他們也基本上能代表京畿五路的很大一股勢力。


    “諸位,今日見諸位,本太子並非以太子的身份見你們,而是以生意人的身份見你們,所以還請諸位不要有什麽顧慮,咱們就是談生意,生意自然是談得攏就談,談不攏就拉倒。”環顧著十幾名年紀都比自己大不少的富商,趙諶笑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郭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郭怒並收藏靖康年,這個太子超勇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