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三顧茅廬終於請出諸葛亮,諸葛亮在安排妥當一切後,便隨劉備來到了新野。一迴到新野,劉備便授予諸葛亮軍師中郎將之職,拜為軍師!


    新野縣衙


    劉備請迴諸葛亮,麾下文臣武將皆齊聚於此。劉備坐於首位,諸葛亮就坐在他左側。


    劉備笑容滿麵,喜悅之情難以言表,待眾人坐定,轉頭對眾人言道。


    “今得軍師相助,如如虎添翼,如魚得水。”


    劉備笑著說道:“今後軍師之命,即我之命,眾人務必聽從,不得有所違抗!”


    “是,主公”眾人皆拱手稱是。


    劉備轉頭望向諸葛亮,諸葛亮點頭迴應。諸葛亮自然也注意到了關羽,張飛的反應,除他兩人外,其他人也不敢在此公共場合公然對劉備話表現出情緒。


    諸葛亮不動聲色的看著,有些是難免的,時間還很長,他不著急。


    關羽張飛眼中都充斥著對初來乍到的諸葛亮的不服,一個文弱書生,讓大哥三次親自去請就算了,如今還一躍成為了他們的頂頭上司。雖然心中憤懣不平,但礙於大哥在場,也不好當即發作。


    “先生既已做了軍師,總該發揮一些作用,不知有何良策獻於我兄長。”


    關羽開口眾人目光皆被吸引過去,關羽傲然而立,眼底有輕蔑之色。


    “就是就是,大哥既然請了先生做軍師,如同老虎多了翅膀,像魚兒得了水,那軍師到了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張飛也嚷道,望向諸葛亮的目光,有輕視也有考察。


    “二弟三弟不可無禮,軍師剛剛到此,尚不熟悉情況,且發展良策早已與我說過,何須在此直言!”


    劉備麵色沉著,兄弟多年,他自然知道二人是不服諸葛亮。可諸葛亮有沒有大才他自己知道,不想讓兩人惹惱了諸葛亮。


    有了劉備的訓斥,關羽張飛略略收起了些傲氣。


    見兩人有所收斂,劉備轉頭向諸葛亮致歉。


    “軍師,雲長翼德一向孤傲,請你不要見怪。”


    諸葛亮不在意的一笑,“主公言重了,二位將軍所言極是,亮既受主公重任,自然該恪盡職守。”


    諸葛亮說著起身,“主公既讓我擔任軍師之職,那我便要為主公出謀劃策,謀劃大事。”


    諸葛亮緩步走至堂中,劉備不明所以,隻能目光跟隨。


    “當今天下大亂,諸侯爭雄。欲成大事則必要有三大支柱!”


    諸葛亮轉身看向眾人,眾人翹首以待,等待下文。


    “一者,有能臣良將輔佐,可攻城略地,安定地方。二者,由於穩固的根基之地可供發展,以至得到兵源,民心,糧草的支撐。三者,胸懷大略誌向遠大!”


    諸葛亮誠然言道:“有此三者之人則必成大事。”


    “那依軍師之言,主公可占幾何呢?”孫乾此時問道。


    諸葛亮看向孫乾,“三者之中,主公全然不在。”


    諸葛亮這直白且近乎輕視的話,讓在場眾人皆麵露不悅。


    “軍師恐怕言過其實了吧,前二者我等不敢自居。可這第三條,主公豈能不占。”糜竺言道。


    糜竺說道:“主公仁義遍布四海,且生死不忘興漢討賊,如此堅韌之誌,尚不足以入先生之眼嗎?!”


    劉備見氣氛不對,也是有些愣然。他原想諸葛亮是要宣講三分天下之策,卻沒想到成了現在局麵。


    劉備眸色微轉,剛想開口為諸葛亮解圍,諸葛亮此時卻突然笑道。


    “哈哈哈,兩位先生之言雖有理,但實為淺薄。”諸葛亮羽扇一揮說道。


    諸葛亮笑意淡去,“主公之仁義,我豈能不知?可是方今天下單憑仁義,取不了天下。取天下者要的不是小仁小義,而是大仁大義。”


    諸葛亮轉頭望向劉備,“主公仁義鑄於四海,可多年以來兵微將寡,無可根據之地,無可仰仗之民。有地而無法守,有民而無所依。”


    “百姓雖然跟隨,但卻無法攏聚民心一以貫之。究其根本就是無可根據之地,無法凝聚民心,積攢實力。”


    “民無所依,民心不穩,所以飄零何來根基?兵微將寡,文武短缺何以強乎?無此前二者相支持,又何談大誌呢?”


    “這樣算下來主公豈不是三者全無嗎?”諸葛亮輕笑道。


    諸葛亮言罷,孫乾糜竺也不再言語,無法反駁。


    諸葛亮掃視眾人,“還有一點,是主公及諸位必須麵對的現實。當今天下,非有十萬大軍不可稱雄,非有三十萬大軍兵不可進軍天下。”


    諸葛亮看著眾人的反應,繼續說道。“別說十萬大軍,主公現在連五萬兵馬都湊不出來。以主公現在的力量連一方諸侯都算不上。”


    劉備神情沉凝,他並非氣惱諸葛亮之言,隻是又一次在反思自己的過往。


    “哼!”


    “軍師既然如此看不上我大哥,為何還答應出山相助,難不成是存心來戲弄我等的嘛?”張飛豹眼環視,冷聲質問諸葛亮道。


    “三弟!”


    “不得無禮!”


    劉備聽到張飛的話,也是從思緒中迴轉過來,立馬製止張飛。


    劉備神色微凝,“軍師之言句句屬實,你們何必如此浮躁?難道我劉備是經不起失敗的人嗎?”


    “若我劉備經不起失敗,那今日便不會站在這裏了!”


    “主公說得好!主公有此堅韌不拔之誌,必成大事!”諸葛亮當即喝彩道。


    諸葛亮的這一句話又引起堂上眾人議論紛紛,連劉備也是眸色一變,有些不適應諸葛亮這話風的轉變速度。


    “軍師,我知曉自己是勢單力薄,才疏智淺,但我自信聽得進忠言,請你直言不諱。即使前路坎坷黑暗,劉備此生不改大誌。”劉備拱手言道。


    諸葛亮作揖,“主公言重,亮既出山輔佐主公,怎會讓主公前路陷於黑暗呢?”


    “亮敢向主公保證,一年之內讓主公有數郡可用之地,兩年之內讓主公有五萬可用之精兵!”諸葛亮信心滿滿的揚聲說道。


    諸葛亮抬眸,劉備望著諸葛亮淡定的眼眸,沒來由的感到幾分安心。


    “軍師既然誇下海口,想來必有良策,那就趕快說出來吧,不必藏著掖著。”關羽神情中露出不耐之色,高傲的丹鳳眼給了諸葛亮一個餘光。


    諸葛亮笑了笑,隨即繼續說道。“剛才所言皆是不足之處,也正是方向所在。主公若想成大事,則必須廣納文武賢臣,攻取根據之地,收攏民心!”


    “這不是廢話嗎,誰不知道攻取根據之地,可是如何攻取,攻取哪裏?難道你還能打荊州不成?”張飛不屑道。


    諸葛亮輕笑,“張將軍所言似對非對。”


    “劉表乃主公宗親,且收留主公於新野,此時與其交戰必然落下不義之名,且此時其此時非是攻取荊州之時。”


    諸葛亮眼眸含笑,掃過眾人。“新野之地困守井底,非能久留,主公急需一塊兒根據之地,此地不是荊州,而是”


    “漢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逆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塵了然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塵了然2並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