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的話如同驚雷一般在眾人耳邊炸響!


    眾人議論之聲四起,關羽張飛趙雲滿懷震驚,就連劉備也不解諸葛亮之意。


    諸葛亮神色自若,對眾人的目光和議論全然不顧。


    關羽微微上前,目光如劍直指諸葛亮。


    “軍師既知此時不是攻取荊州之日,何故要勸兄長攻取漢中?”


    “須知,漢中據此數百裏,且山川阻隔,張魯擁兵自重,如此用兵豈不是自尋死路!”


    關羽怒意浮現,“軍師此言實屬荒謬!”


    關羽言罷,眾人也都紛紛出聲附和,時之間大堂之上議論之聲不絕。


    “漢中太遠,怎麽打的下來!”


    “張魯不是省油的燈!”


    “……”


    眾人皆不相信諸葛亮攻取漢中的計劃。


    荊州劉表雖強,但近水樓台。就算諸葛亮此時主張進攻劉表,眾人也不會有如此反應。


    攻取漢中,這不是癡人說夢嗎!


    “哼!”


    張飛冷哼一聲,豹眼怒視諸葛亮。“軍師既知我大哥現在兵微將寡,前番說了那麽許多,莫不是在胡說八道?”


    嗬,諸葛亮微微一笑,依舊淡定自若。


    “夠了!”劉備開口頓時震懾全場。


    劉備眼眸沉凝,他雖然不解諸葛亮之意,但他還是願意相信諸葛亮。


    劉備沉聲道:“我剛才下令,軍師之命,即我之命,軍師之言必有深意,汝等須靜心聽下去,不得在隨意胡言。”


    關羽張飛聞言隻得退迴原位,神情之中依舊憤憤不平。


    “軍師,你請繼續說下去吧。”麵對諸葛亮,劉備展露出溫和之色。


    諸葛亮雙手合攏,向劉備躬身一拜,然後轉身麵向眾人。


    諸葛亮神態自若,沒有絲毫急促辯解的意思。


    “諸位心中的疑惑,亮明白,隻不過還請稍安勿躁。”諸葛亮看向關張二人,關羽張飛根本不做理會,一副傲然之像。大概意思就是你要說什麽就說,反正我們不太想聽。


    諸葛亮也不在意,開始敘述他這個“異想天開”的想法。


    “新野小城難以成大事,主公急需攻取根基之地。而在諸位看來,攻取荊州不可,攻取漢中更是異想天開。”


    諸葛亮羽扇輕搖,“在亮看來,攻取荊州不可,攻取漢中卻是可行。基於實情,亮有三不三可獻於主公。”


    諸葛亮說著轉身對劉備拜道。


    劉備微微抬手虛扶,“軍師但講無妨。”


    諸葛亮微微點頭,“荊州雖近水樓台,卻有三不可取。一者,荊州之主劉表為主公同宗兄弟,且對主公有恩,此時攻取荊州會落下不義之名,得不償失。二者,偌大荊州,劉表麾下擁兵不下二十萬,兵強馬壯錢糧富足,此時絕難與之為敵。三者,荊州位居天下之中,兵家必爭之地,主公與劉表開戰,則勢必引狼入室,到時隻為他人做嫁衣。”


    隨著諸葛亮的話音,堂上眾人也都在思慮。


    諸葛亮繼續說道:“相比於荊州,漢中雖遠卻有三可。”


    諸葛亮正色道,“一者,張魯雖有太守之名,實際上卻是以道教之說禍亂地方的逆賊,主公討伐合情合理。二者,張魯實力遠不及劉表,且麾下沒有多少精兵強將。三者,以漢中的地位,主公進兵未必能有他人涉足。”


    諸葛亮的三不三可一出,堂上立時少了些嘈雜言語。


    劉備目光沉凝,他猶記得隆中他與諸葛亮的對話。三分天下之計,分明是要先去荊州再取益州,此時為何又要先提取漢中呢?


    諸葛亮見狀趁熱打鐵,“在談及攻取漢中之目的,絕非單純為目前尋找一塊根基之地。”


    “漢中之地,向南居高臨下控益州門戶,向北可直取關中,向東可窺伺荊楚,古今曆來為兵家必爭之地。且可耕之地甚廣,有民三四十萬。”


    諸葛亮言語之中這對漢中的詳細了解,前世他常年在漢中屯兵,對漢中的情況極為了解。迴來之後他怕時間上產生誤差,在前不久還親自去了一趟漢中。


    當年漢中之戰,曹操退兵之時將漢中人口遷走大半,致使漢中人口稀少,有田無人耕。其軍事意義也就大過了其他方麵的影響。


    可現在不同,漢中幾十萬人口仍在,是一塊貨真價實的寶地。


    諸葛亮望向劉備,“主公若能奪取漢中之地,數年之間可養兵數萬。休養生息,厲兵秣馬。時機成熟,北可進取關中,南可兵進益州,一旦荊州有變,又可從西北直入荊州,而控荊州全境!”


    “到時逆境轉順,主公將可進取天下!”諸葛亮鏗鏘有力的說道。


    劉備聽完諸葛亮的話,眼中頓時一掃之前的陰霾,重新迎獲光明。目光灼灼的望向諸葛亮,嘴角不自覺上揚,他就知道他沒有看錯人。


    堂上眾人在聽過諸葛亮這一番有理有據的分析之後,也無法再提出反駁。


    剛才一臉狂傲,根本不屑於諸葛亮的關羽,張飛二人。在聽過諸葛亮的這一番話後,神情略微鬆動了幾分,不自覺的被諸葛亮的話所吸引。


    “軍師請迴座”劉備起身相請。


    “謝主公”諸葛亮微微躬身。


    諸葛亮剛剛坐下,劉備便側身問道。


    “軍師剛才所言已經指明了方向,可是仍有所惑。”


    諸葛亮聞言輕笑,“主公所慮,為距漢中路途遙遠,山川阻隔如何可取?實力薄弱又如何能擊敗張魯?”


    “對,軍師所言不差,我所憂慮的就在於此。”


    劉備凝眉,“自新野前往漢中,要麽北上繞道關中,要麽借道益州境內,此路途遙遠,恐難以為繼。且張魯實力雖然弱於劉表,也擁兵近十萬之眾。”


    劉備有慚愧之意,“我到今日麾下將領,不過雲長翼德子龍,所部兵馬不過萬餘,如何能夠攻取漢中呢!”


    劉備眉頭緊蹙,難減心中憂慮。先前無人出謀劃策,方向不明,一頭茫然。現在請出大才輔佐卻無力支撐。困苦無奈油然而生。


    “哈哈哈”


    “主公不必過多憂慮。”諸葛亮笑道。


    “亮既然提議主公取漢中,自然有助主公攻取漢中之法。”諸葛亮一臉神秘莫測。


    “是何方法?”劉備急不可耐。


    諸葛亮早已做好準備,隨即命人取出地圖置於堂上。


    此圖乃諸葛亮親手繪製,兩世記憶疊加絕不會有錯。


    “主公所言的兩條進軍漢中的道路當然遙遠,不是我們所要走的並非這兩條。而是從此路進軍漢中。”諸葛亮羽扇一指地圖,眾人目光匯聚,皆是露出驚訝之色。


    “我們自新野出兵,過武當山南麓,由築陽進軍漢中,此路我已查明,盡可行軍。先取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基石,然後圖取漢中其餘諸郡。”諸葛亮指著路線說道。


    “如此一來距離便大大縮短。”劉備看著地圖點頭認同。


    “至於兵馬之事,主公大可不必擔憂,主公帳下有數萬大軍,足可取漢中。”諸葛亮望向劉備。


    劉備聞言抬頭,投去不解的目光。他怎麽不知道他有數萬大軍。


    諸葛亮嘴角微揚,解釋道:“主公南征北戰,來到荊州麾下兵馬不過一萬有餘。我主公想過沒有,能跟隨主公殺出困境來到荊州的,都是百戰之兵,足以一擋十!關張趙三位將軍皆萬人敵,如此算下來,主公不是擁有數萬大軍嗎?”


    劉備聞言一笑,他倒是沒有如此算過。可他依舊沒有多大信心攻取漢中。


    諸葛亮見狀了然,“主公勿需憂慮,待我說完,主公便明白了。”


    諸葛亮羽扇輕搖,“漢中張魯擁兵八九萬,其中可戰之兵不過四五萬,其餘皆烏合之眾,不足懼也。”


    “其人昏庸無能,占漢中不過愚弄百姓爾。亮已派人潛入漢中,揭露其奸惡,使其失去民心。我軍自築陽突然進軍,神兵天降,一舉取上庸三郡,再破其兵。其兵其民皆破,主公得漢中隻是時間問題。”諸葛亮神情自得,胸有成竹。


    “唉,可糧草也是一大問題,新野地狹民少,如何能支撐久戰?”劉備仍有疑慮。


    對此早有謀劃,諸葛亮泰然自若。“主公不必憂慮,亮早有謀劃。”


    “哦?”劉備眼睛一瞪,麵露驚喜。


    諸葛亮笑道:“主公,背靠一位大戶,何不借其勢呢?”


    “劉表表麵與兄長兄友弟恭,實則防備兄長,焉能相助!”關羽冷聲道。


    關羽神情冷峻,自兄長進入荊州,幫劉表平定了不少叛亂,劉表卻將兄長安排到這新野小城,替他戍守門戶,他早已不滿。劉表如此防備兄長,又怎會援助兄長。


    對此關羽根本不信。


    諸葛亮付之一笑,對劉備言道。


    “劉表表麵與主公親近,實則防備,若是主公離開荊州並且與他有利,他會如何?”


    劉備整個人向諸葛亮靠近,“請軍師明示。”


    “主公若取漢中,即可離開荊州,正好消除劉表忌憚。主公可與劉表言明,若取漢中可與荊州遙相唿應,拱衛荊州。再者,劉表居荊州,主公據漢中,劉璋在益州,三地聯合可固若金湯!”


    “如此,劉表必願相助主公取漢中!”諸葛亮篤定道。


    “呀,軍師將一切都想到了!”劉備喜笑顏開,眼睛都眯成了一條縫。


    剛才出言的關羽在聽了諸葛亮的策略之後,嘴唇微動,卻也無話可說。


    諸葛亮道:“主公接下來要做的,隻有一件事。”


    劉備聞言一笑,隨即下令。


    “傳我軍令”


    “整軍備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之龍逆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塵了然2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塵了然2並收藏三國之龍逆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