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與龐統匆匆朝著法正的房間走去,還沒到門口,二人便不約而同地停下了腳步。


    隻聽得有人破口大罵道:“笨蛋!蠢材!憨貨!愚夫!……”,還伴隨著啪啪啪的聲音。


    劉備和龐統都識得這個聲音,那正是法正的聲音。


    法正此時好像在屋子裏教訓什麽人,一邊打一邊罵的樣子。


    劉備這次來涪城,帶來的都是自己的手下,並沒人認識法正。


    就龐統認識法正,而龐統此時還在劉備跟前。


    那麽法正會對誰進行打罵呢?


    劉備忽然想起了一個人,那就是張鬆。


    法正之前說跟張鬆商量好了,兩人裏應外合,讓劉備不費一兵一卒就得到益州。


    可劉備來了之後,卻根本沒進入成都,也沒機會進去,在涪城待了好幾個月,也絲毫看不出如何能夠得到益州。


    也許是張鬆那邊出了差頭,或者是張鬆反悔了,總之法正對他十分不滿,便對其拳腳相加、破口大罵起來。


    劉備想到這裏,覺得此時進去找法正也不合適,遇到張鬆那種狼狽的樣子,大家都會很尷尬。


    於是他跟龐統招了招手,二人又躡手躡腳地離開了法正的房間。


    “士元啊,我估計法正在屋子裏跟張鬆發生爭執了,咱們還是過一會兒再來吧。”劉備提議道。


    龐統想了想,說道:“主公,請隨我來。”


    龐統帶著劉備來到了院子裏,龐統四處確認了一下,又帶著劉備來到了一個窗戶底下。


    劉備頓時明白了龐統的意思,便跟他一起蹲了下來。


    屋子裏依然是之前的那些聲音,劉備和龐統二人都覺得有些奇怪,便都站起身來悄悄在窗紙上捅了個窟窿,朝著裏麵偷窺了起來。


    果然法正在裏麵,但出乎二人意料的是,屋子裏隻有他一個人,並沒有張鬆。


    隻見法正一邊罵著自己是蠢材、笨蛋,一邊扇著自己耳光。


    很顯然,他是在自責。


    劉備看了一會兒,覺得沒什麽意思,剛要轉身離開,卻見法正突然把自己拖了個精光。


    “張鬆,你竟敢耍我,我幹死你內人!”


    說完之後,法正便開始一邊瘋狂套弄,一邊哼哼唧唧。


    不大一會兒,法正發出了一聲嘶吼,又癱倒在了榻上。


    劉備不由看得呆了,差點兒叫出聲來。


    龐統趕緊拉著劉備,悄悄地離開了窗根底下。


    二人來到一處僻靜無人的地方之後,劉備終於忍不住感慨道:“哎我天呐,法正他竟然這麽變態,簡直是令人發指啊!”


    龐統也忍不住咯咯咯地笑了起來。


    “一開始我就說這小子是個變態吧,你們還不信,非得把他拉攏過來。這迴可好了,以後我身邊有這麽個活寶,大家都得如履薄冰一般!”劉備沒好氣兒地埋怨道。


    龐統沉吟了一下,說道:“主公,我覺得法正的這些舉動,恰恰證明了他是個可用之人!”


    劉備十分不可思議地問道:“什麽?如此變態的人,竟然還是可用之人?”


    “主公,你有沒有想過法正為什麽會這樣?”龐統反問道。


    劉備苦笑著道:“一個變態的人,他是什麽想法,又豈是常理能夠解釋的!”


    “水是有源的、樹是有根的,凡事都是有原因的。主公,我覺得法正如此行為舉止,也必然有其原因。”


    “那你覺得是什麽原因啊?”劉備又好奇地問道。


    “法正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又打又罵,這就有點兒類似於平時我們常說的閉門思過。那麽法正到底犯了什麽錯,才要關起門來懲罰自己呢?很顯然,那就是他對主公失言了。他說要幫主公拿下益州,卻失敗了,所以他才十分痛恨自己。”龐統解釋道。


    劉備一聽這話,覺得確有幾分道理。


    劉備活了大半輩子,喜歡結交朋友,接觸過形形色色的人,其中也有錙銖必較、睚眥必報的人。


    這種人的特點是恩怨分明、嫉惡如仇,別人對他好,他會記得,別人對他不好,他也會記得。


    別人犯了錯,他會對其口誅筆伐。


    他自己犯了錯,也絕不推卸責任。


    這麽看來,以法正的性格,對自己又打又罵的,的確是因為沒幫劉備拿下益州而耿耿於懷。


    “那你說他為何又弄了那麽一出啊?”劉備又哭笑不得地問道。


    龐統知道劉備所指何事,不禁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龐統又解釋道:“他不是說跟張鬆商量好了嘛,來個裏應外合。可張鬆那邊也遲遲沒什麽動靜,法正覺得是張鬆把他給耍了,所以他就恨張鬆唄!再加上他畢竟是個男人,一時興起,就把氣兒撒在了張鬆內子身上。”


    “這種報複人的方式,還真是別具一格啊!”劉備調侃道。


    龐統又正色道:“主公,玩笑歸玩笑,在下認為法正的確是個可以信任的人。若是換了旁人的話,對您失言了,肯定會去找您解釋,給自己找諸多借口和客觀理由。可法正卻沒有,他並沒有推卸責任,而是覺得自己有問題,才對自己加以懲罰。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人,正是可以委以重任的人啊!”


    劉備雖然也承認這一點,但一想到剛才法正那副變態的樣子,還是心裏十分不舒服。


    龐統又接著道:“主公,太史公有雲: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海河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為人主者要想成就一番大業,就必須要容納形形色色的人。手下的人有什麽缺點、有什麽怪癖,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隻要他們是可用之人,並且對你足夠忠心。曹操也正是這個用人風格,那就是唯才是舉,並不考慮人品問題,所以他才造就了今日的輝煌啊!”


    聽了龐統的一席話,劉備不禁想起了張飛和關羽。


    若論品行的話,張飛和關羽都不是什麽好東西,除了打架鬥毆,就是殺人放火。


    張飛脾氣火爆,喜歡酗酒之後鞭打兵士,從來都是他欺負別人,別人卻不敢欺負他。


    關羽早年就是個殺人犯,後來經過白馬之戰後,又眼高於頂、目無下塵,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裏。


    這兩個人我劉備都能容下,區區一個法正又算得了什麽?


    想到這裏,劉備點點頭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