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迴到家中之後,開始變得坐立不安、茶飯不思起來。


    連日來發生了一係列的事,他不禁在頭腦之中從頭到尾仔細地迴憶了一遍。


    自己先是在湖邊散步,無意之中遇到了曹操的幾個小妾,又聽到了她們聊天。


    本來女人之間閑聊,自己並不感興趣。


    但卻聽她們說,曹操很久沒去找過她們,她們又在最近同時聽到了曹操說夢話。


    自己對這件事感到很奇怪,便派管家去打探情況。


    管家折騰了一圈兒之後,發現宋姬紅杏出牆,與外麵一個姓趙的公子哥有私情。


    兩人怕自己的事情被劉姬、趙姬說出去,便想拉她們下水。


    結果劉姬不為所動,趙姬卻非常願意,還跟著宋姬去了客棧。


    管家把趙姬和趙公子堵在屋子裏,又讓他們分別寫下了指認宋姬不守婦道的字據。


    最後管家又把趙公子給殺了,也成功地跟宋姬攀上了關係。


    行不由徑,功不唐捐。


    本以為管家廢了半天勁,並沒得到什麽有用的消息,但世間沒有白讀過的書,人生也沒有白走過的路。


    自己覺得曹操既然跟妻妾們玩兒夢中囈語這套把戲,就很有可能在他兒子身上也如法炮製,便主動來找曹彰。


    果不其然,曹操不但對曹丕、曹彰、曹植說了夢話,還對手下的武將們也用了這招。


    當得知曹操在妻妾們麵前大肆褒獎鄒氏時,自己還沒什麽感覺。


    而當聽到曹彰說,在曹操心目當中,曹昂永遠是最好的兒子時,便隱約產生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曹彰又說,曹操當著眾多將軍的麵兒,隻誇獎典韋一人。


    這時自己便身不由己地變得惶恐不安起來。


    鄒氏、曹昂、典韋,這些人都是在宛城之戰中死去的人。


    而宛城之戰雖然是張繡發動的反叛,卻是自己幫著謀劃的。


    換而言之,對於鄒氏、曹昂、典韋之死,自己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甚至可以說是罪魁禍首。


    真沒想到都這麽多年過去了,曹操心裏依然惦記著他們那些人。


    曹操對那些人念念不忘,心中也必定耿耿於懷。


    一想到那些人的死,他也必然會聯想到那些人是怎麽死的,又是讓誰給害死的。


    雖然自己投到曹操門下之後,他對自己也一直都很客氣,但那卻是形勢所迫。


    他眼下還有很多外敵需要對付,所以才沒工夫搭理內部的人。


    若是有朝一日,曹操真的一統天下了,必將撥亂反正、秋後算賬。


    到那時,非但自己項上人頭不保,就連妻兒老小也會受到牽連。


    幸好赤壁之戰時自己從中作梗,讓他稀裏糊塗地輸掉了戰爭,否則的話,自己現在能不能活著都是未知之數。


    當然了,也很可能根本不用等到曹操一統天下,沒準兒他哪天心血來潮、突發奇想,就會對自己痛下殺手。


    曹操向來心狠手辣、殺人如麻,錙銖必較、睚眥必報,這些年雖然有所收斂,但也不過是因為形格勢禁。


    人們都說:曹操一笑,人頭要掉。


    當年被曹操隨便殺掉的人,簡直比比皆是、不勝枚舉。


    兗州名士邊讓才華橫溢、能言善辯,但他卻不把曹操放在眼裏,還多次大放厥詞。


    其實飽學之士大多都是恃才傲物、自命清高,邊讓這種風格也完全在情理之中。


    但曹操卻容不下邊讓,得知邊讓詆毀他之後,便直接派人將其就地正法。


    沛國名士桓邵素來瞧不起曹操,邊讓死後,他知道自己也將大難臨頭,便逃往交州避難,曹操又派使者命令交州太守士燮將其殺害。


    邊讓、桓邵的死也讓曹操大失人心,隨後陳宮、張邈立即叛變,跟呂布一起竊取了兗州。


    呂布戰敗後,本來想投奔到曹操麾下,但曹操卻覺得他反複無常,便在白門樓將其處以絞刑。


    隨著呂布的失敗,陳宮也被曹操生擒。


    陳宮當年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若是沒有陳宮的話,曹操根本在兗州站不住腳。


    但曹操卻完全不顧昔日之恩,將陳宮也處以極刑。


    雖然人們都說陳宮是寧死不降,但到底是怎麽迴事,其個中細節恐怕也隻有曹操一個人清楚。


    河北名士沮授是袁紹的主要謀士之一,當年也曾力勸袁紹不要主動發兵攻打曹操。


    結果袁紹官渡之戰被曹操殺得大敗,導致沮授也被曹操俘虜。


    沮授被俘之後並不願投降,而是密謀逃迴河北,曹操發現之後便將其殺害。


    魏郡名士審配也是袁紹手下的重要謀士,袁紹兵敗後,他在鄴城堅守。


    後來鄴城被曹操攻破,審配也被曹操所殺。


    潁川名士郭圖在袁紹死後便跟著大公子袁譚,後來南皮城被曹操攻克,不但郭圖被處以極刑,就連全家老少也都被斬盡殺絕。


    許攸在官渡之戰當中從袁紹那裏出來投奔了曹操,也起到了左右戰爭勝負的作用。


    正是因為許攸向曹操獻計火燒烏巢,從而斷了袁紹大軍的糧草,才導致曹操的起死迴生、反敗為勝。


    對於曹操來說,許攸居功至偉,若是沒有許攸,恐怕曹操早就成了袁紹的刀下之鬼。


    然而平定了河北之後,曹操卻把許攸給殺了,理由是覺得他對自己不夠尊重。


    其實許攸並非不尊重曹操,而是沒拿他當外人。


    許攸與曹操是總角之交,兩人從小光屁股玩兒到大的,所以許攸在曹操麵前從不矯揉造作、卑躬屈膝。


    可曹操隨著自己地盤越來越大、官位越來越高,卻根本容不得別人對他不夠客氣,於是便把這個發小給宰了。


    神醫華佗一生懸壺濟世、妙手仁心,其醫術之高、心腸之善,隻怕天下間也找不出第二人來。


    曹操患了頭風之後,便把華佗招到了自己身邊。


    華佗並不願長期呆在朝廷,更不願總是呆在曹操身邊,過了很長時間之後,終於再也無法忍受,便跟曹操請假迴家,說自己的老婆病了,需要他迴家照顧。


    迴去之後,曹操再招華佗入朝,華佗卻說什麽也不來。


    曹操便派人去找華佗,發現他老婆並沒生病,於是就判定華佗犯了欺君之罪,並將其打入大牢。


    華佗在獄中被嚴刑拷打,最終被折磨致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