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赤壁這邊,關羽和諸葛亮集結好了水軍,便立刻趕到了戰場。


    然而到了江上才發現,這火燒的實在太大,根本無法靠近。


    如果強行靠近的話,不但根本殺不了敵人,自己的船反而還會被點著。


    無奈之下,關羽隻好命令手下的將士把船先停在江中,等火勢小一些了再做打算。


    等了好半天,有些戰船上的火終於漸漸熄滅了,關羽剛要下令進軍,卻被諸葛亮攔了下來。


    “關將軍,我們還是不要過去湊熱鬧了!”諸葛亮說道。


    關羽臥蠶眉一皺,問道:“哦?軍師這是何意啊?這劉備可剛跟咱們鬧了一出,如果不聽他命令的話,人家都要撂挑子不幹了!”


    諸葛亮笑了笑道:“關將軍,有道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再說我們就算不再前進,也並不違抗主公的軍令。因為他的命令是讓我們集結水軍前去攻打曹操,水軍我們已經集結好了,但你看那邊還哪有曹操的人馬啊!”


    關羽立刻手搭涼棚舉目遠眺,但見遠處果然如諸葛亮所說,除了正在燃燒的熊熊烈火,就隻剩下了一片灰燼,並沒什麽人了。


    便在這時,關羽的水軍側畔,江東的將士正在奮力劃船趕往戰場。


    “孔明,你看,周瑜的人馬都過去了,我們還是過去看看吧。”關羽心有不甘地說道。


    諸葛亮搖了搖頭道:“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更不能過去。曹軍是人家江東的人馬擊退的,此時他們過去是想清理戰場,繳獲曹軍留下的糧草、輜重、軍械。而我們並沒有出力,這打曹操的時候不去,分好處的時候卻往前衝,豈不是要遭人話柄、貽人口實嘛!”


    關羽一琢磨,也是這麽個道理。


    都怪劉備太膽小怕事,本來是有機會立下戰功的,結果他卻全給搞砸了。


    “孔明,那我們現在怎麽辦?總不能立刻就迴去吧?如果劉備看我們這麽快就迴去了,弄不好又得說我們不聽他命令!”關羽問道。


    諸葛亮看了看周圍的局勢,說道:“我軍還是在這停留一下吧,等江東的人馬撤迴來了,我們再跟著一起撤迴去。”


    接下來,二人便都不再說話,都朝著遠處的戰場方向望去。


    許久之後,關羽終於開口了。


    “孔明,今晚上劉備說的那個事,你是什麽態度?”


    諸葛亮不知關羽所指何事,問道:“關將軍指的是?”


    關羽沉吟了一下,有些難為情地道:“就是,就是他不想幹了,想退位讓賢的事。”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劉備雖然隨口說了一句,但關羽還的確當真了。


    關羽覺得劉備是平庸之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成天除了到處抱頭鼠竄,就是哭哭啼啼,簡直不像個男人,就更別說能當好一個主公了。


    另一方麵,劉備之前一直管關羽叫“羽哥”,今晚竟然突然改口叫“雲長”了,這在關羽看來,簡直就是在罵他。


    關羽比劉備年長,又比劉備武藝高、名氣大,從禮數上來說,劉備理應叫他“大哥”,而絕不能直唿大名。


    如果劉備叫他“雲長”的話,就像在叫小弟一樣,關羽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


    如今劉備親口提出來想退位讓賢,關羽便真的動了心。


    雖然這次他是表麵上拒絕了,但那不過是因為形勢所迫,跟江東結盟,結果不出兵反而還逃之夭夭,這個爛攤子誰也不願意接。


    關羽打算等這場仗打完了,一切都風平浪靜了,再找個機會正式跟劉備談談。


    但關羽也知道,如果自己當主公的話,沒有大家的支持是肯定不行的。


    張飛跟他的關係自然是沒的說,趙雲也一向是老好人,如果諸葛亮能支持他的話,這事基本上就八九不離十了。


    於是關羽一看眼下是跟諸葛亮獨處,機會不錯,便硬著頭皮把心裏話說了出來,想看看諸葛亮的意思。


    諸葛亮聽了之後,心下不由大吃一驚。


    他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劉備隻是為達目的使了個小小的手段,結果關羽還當真了。


    在諸葛亮看來,劉備雖然有貪生怕死的缺點,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他都比關羽更適合當主公。


    首先,人家是大漢皇叔,皇親國戚、根紅苗正,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一旦日後漢室真的中興了,劉備起碼也是個州牧級別的身份。


    而關羽隻是尋常百姓家庭出身,早年因為殺人跑路才背井離鄉,這種人怎麽可能去領導皇室家族的人。


    其次,劉備胸襟也是關羽不敢望其項背的。


    當年呂布趁著劉備去攻打袁術而竊取了徐州,劉備迴去之後不但沒與呂布撕破臉,還甘居其下,寄居在了小沛。


    因為當時以劉備的實力,他根本就不是呂布的對手,羽翼未豐隻能忍氣吞聲,也必須忍辱負重。


    如果換了關羽的話,非得去跟呂布拚個你死我活不可,寧可自己戰死了,也不可能忍下這口惡氣。


    這樣的人是絕不適合當主公的,你自己是由著性子來了,可手下的人可就跟你一起倒黴了。


    正所謂: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至戰。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第三點,就是劉備的心機遠比關羽重,他不但擅於察言觀色,還會審時度勢。


    更重要的是,每當關鍵時刻,劉備總會把假話說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聲情並茂,甚至聲淚俱下都是劉備的拿手好戲,就連曹操那樣的梟雄也無法與劉備相提並論。


    而關羽並沒什麽心機,雖然他總是沉默寡言,但有什麽事還是會寫在臉上,根本沒有劉備那種深藏不露的本事。


    關羽的優點是武藝高強,擅長攻城拔寨、衝鋒陷陣。


    而劉備的優點則是能夠看清形勢,懂得收買人心。


    所以關羽隻能是可用之人,而劉備才是用人之人。


    這些情況諸葛亮雖然都心知肚明,但他知道關羽一向心高氣傲,絕不能直接跟他說實話。


    於是諸葛亮指著遠處的船隻,答非所問地道:“關將軍你看,江東的人已經迴來了,我們可以收兵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