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和諸葛亮迴到軍營之後,發現劉備的人馬並沒有迴來。


    不遠處的周瑜軍營傳來了歡唿雀躍的聲音,很顯然這次他們是大獲全勝,不但把曹操的二十幾萬大軍給打跑了,還繳獲了大量的糧草、輜重、軍械。


    此時的關羽獨自一人呆坐在軍帳之中,心裏十分不是滋味兒。


    明明是一手的好牌,卻由於劉備的膽小怕事而打得稀爛,將士們空手而歸不說,就連主將的臉上也無光,覺得自己的部隊很丟人。


    關羽百無聊賴之際,不由來到了諸葛亮的軍帳。


    他剛才在江麵上問諸葛亮是什麽想法,諸葛亮並沒有正麵迴答他,可能是由於場麵太過嘈雜,他根本沒聽見。


    迴到軍帳之中也安靜了,劉備一時半會兒也迴不來,關羽決定好好探探諸葛亮的心思。


    “孔明啊,剛才我在船上跟你說話,你是不是沒聽見啊?”關羽開門見山地直接問道。


    諸葛亮聽得有些哭笑不得,一時之間並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關羽雖然平時不苟言笑,但他卻並不是個有城府的人,而且做事情很耿直。


    這種性格可以說是一柄雙刃劍,有利也有弊,到底好不好,一直都是濯足濯纓、見仁見智。


    好的方麵,就是做事一絲不苟、堅忍不拔、堅持不懈、百折不撓,如果選對了路,找準了方向,會成就一番事業。


    不好的方麵,就是不撞南牆不迴頭、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不死心、不見閻王不下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一條道跑到黑。


    相處了這麽久,諸葛亮還是很了解關羽的,他知道今天自己如果不給關羽一個明確的答複和合理的解釋,關羽是一定不會善罷甘休的。


    “關將軍,你剛才在江上跟我說什麽了?”


    諸葛亮一邊明知故問,一邊在腦海中迅速地思索著如何應付關羽。


    關羽頓了頓,這次也沒那麽難為情了,說道:“玄德今晚不是說他太累了、太難了嘛,想要退位讓賢,不知孔明你是什麽想法?”


    諸葛亮知道既不能直接拒絕關羽,又不能直接跟他說,他比劉備更適合給大家當主公。


    如果直接拒絕關羽,以關羽桀驁不馴的性格,是肯定下不來台的,那樣的話,他就會對自己心存芥蒂。


    本來現在劉備這夥人就沒個著落,自己內部再不團結的話,大家也就真的快散夥了。


    而直接說支持關羽,那是更加行不通的。


    一方麵,劉備隻是隨便一說,並不是真的想把主公的位置讓出來,所以如果關羽跟劉備爭的話,他們就會徹底恩斷義絕,甚至會反目成仇。


    另一方麵,就算劉備真肯把主公的位置讓出來,讓關羽去做,就他那兩下子,用不了多長時間就得把大家都送進棺材裏。


    “嗬嗬,關將軍,這個怎麽說呢?可以說是說來話長,一言難盡呐!”諸葛亮閃爍其詞地說道。


    關羽有些不悅,但他忍住了沒有發作,而是又站起身來四處走走,把諸葛亮的軍帳打量了一番。


    隨後,關羽又迴到諸葛亮跟前,說道:“孔明啊,你這軍帳的條件實在是太簡陋了,我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關羽一向心高氣傲,並不會討人歡心,更不會拉攏人心。


    但他這就已經很努力了,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換了我當主公的話,肯定得把你諸葛亮的待遇給提上來。


    諸葛亮尷尬一笑,說道:“關將軍,我想想怎麽跟你說哈,你先別著急。”


    關羽點了點頭,又在諸葛亮身邊坐了下來,說道:“關某的武藝到底是什麽水平,相信孔明你也已經很了解了!而且關某不但陸戰天下無敵,水戰也十分了得。隻不過陸戰的實力已經展示過了,水戰目前還沒機會展示而已。而孔明你,關某也很看好。你自比管仲、樂毅,可見你是個滿腹韜略的謀士,也隻不過是目前還沒展示的機會而已。如果我們一文一武聯起手來,一定能夠闖出一番事業,而絕不是像現在這樣成天東跑西顛、四處寄人籬下。”


    關羽一向不善言辭,他的這番話自然不是臨場發揮,而是在心裏想了很久,也的確是他的心裏話。


    諸葛亮聽了關羽的一番肺腑之言後,不由心下生出無限感慨。


    自比管仲、樂毅?


    那不過是自己年少懵懂時,不知天高地厚而誇下的海口罷了!


    從茅廬出來入世之後,才發現紙上談兵十分簡單,而實際操作起來又談何容易?


    樂毅當年連下七十二城,那是何等的威風!


    而當曹操親自帶兵追殺過來的時候,自己才知道自己到底幾斤幾兩。


    手無縛雞之力,舞文弄墨、搖唇鼓舌還算尚可,帶兵打仗卻根本不適合。


    因為戰場上刀槍無眼,打贏了固然威風,而一旦敗了一次,就很有可能直接丟了性命。


    天下哪個讀書人願意冒這種危險?


    即便是迫不得已地冒險,心理上也是十分不願意的。


    管仲當年輔佐齊桓公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讓齊國的國力達到了頂峰。


    他是丞相的身份,其功績就是曹操也無法與之相媲美,就更別說自己一個二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了。


    其實自己也不適合做謀士,隻不過是劉備身邊沒人罷了。


    如果像曹操那樣身邊人才濟濟,自己的這點兒水平是根本就排不上號的。


    至於關羽所說的他與自己一文一武,可以建立一番功業,那就更加不靠譜了。


    一文一武的搭配太多了,呂布和陳宮、孫堅和張昭、孫策和張昭、張繡和賈詡。


    最後又如何呢?


    呂布白門樓被曹操吊死,陳宮也跟著被殺。


    孫堅、孫策都遭人暗算,年紀輕輕的就撒手人寰了。


    賈詡是最聰明的,及早地帶著張繡投奔了曹操。


    因為這一文一武搭配,最後拍板的還是那個武將,也就是說武將才是真正的主公。


    而武將向來都是好勇鬥狠、有勇無謀,根本不懂得韜光養晦、臥薪嚐膽,更加不會忍氣吞聲、忍辱負重。


    說白了就是一介莽夫,而一介莽夫去當主公,那又能走多遠呢?


    答案可以說是不言而喻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秘事第三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寰宇散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寰宇散人並收藏三國秘事第三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