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碴!”安德海趕緊走過去,雙手接過折子,然後半彎著腰,小心翼翼遞到奕麵前。奕翹著二郎腿,並不接折子,而是對安德海道,“念!”


    安德海又轉身看著慈禧,慈禧道,“念給六爺聽!”


    安德海稍微挺起腰,打開折子,開始念起來,當聽到折子裏說奕“貪墨、驕盈、攬權、徇私四大罪狀。”時,奕一把奪過折子,火冒三丈地看了兩眼後,“啪”一聲將折子扔到地上,罵道,“一派胡言,顛倒黑白。何人寫的折子,此人狼心狗肺,意在挑撥太後與臣之間關係,應該立即捉拿後問罪。”


    慈禧非常不滿意奕的傲慢態度,也提高了聲音,生氣地迴答道,“此人叫蔡壽祺。”


    “蔡壽祺何人?”奕聽都沒有聽說過此人名字,料到無名小卒而已。


    蔡壽祺,江西德化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二甲進士,入翰林院任編修。同治四年(1865年)任講起居住官,也相當於今天的秘書一樣。他注意內廷動向,觀察時局風雲,特別是自入職起起居住官後,與內廷人員接觸頻繁,更加留意。


    蔡壽祺如同一個投機者,在摸不清大勢時,他還是非常小心謹慎的。如同今天的炒股票的職業玩家一樣,有100萬元,你要投資哪隻股票,還是要細心分析的。表麵上看這隻股票,可能占有很多利好消息,但是可能表麵的利好,實際利空。


    有些股票,看起來沒有什麽好消息,但是其厚重,厚積薄發,也很有可能。或者這隻股票表麵上看平淡無奇,但是突然有一天時來運轉,被大金主看中,一飛衝天,也是有可能的。


    當然用選股票、買股票、炒股票,來比對蔡壽祺當時的選邊站隊,那是小巫見大巫了。畢竟選股票,你拿出幾十萬來投資,就算虧損,也不會全部虧光,而且也隻是損失些金錢上的財富而已。


    而蔡壽祺也是聰明人,能夠經常接觸到兩宮皇太後、皇上、王公大臣的人,那絕對是人中龍鳳了。他通過長期的觀察發現一個99%的大臣沒有發現的秘密,就是表麵上看兩宮皇太後和恭親王奕是死黨,因為他們幾乎是冒著生死危險推翻了極為強大的肅順八大臣集團,結成了牢固的利益聯盟。


    但實際上,兩宮皇太後與奕的矛盾已經有了,而且隨著奕權勢越來越大,平衡被打破,兩宮皇太後對奕不滿也越來越多,矛盾也越來越深。看來兩宮皇太後,向恭親王、議政王奕攤牌,公開矛盾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蔡壽祺經過仔細的分析,通過翻閱了無數的曆史書後,再通過長期觀察認為,西太後慈禧絕對是個強硬角色,將來肯定會撐起大清。最關鍵的是,目前滿朝文武大臣幾乎都拜倒在恭親王奕腳下,自己此時再雲拜他,一個小小的起居主官,根本不會入他的法眼。


    自己隻有“燒冷灶”,拜倒在目前看起來,相當弱勢力的兩宮皇太後腳下,將來一旦兩宮皇太後掌握大權,自己必定受到重用。當然如果兩宮皇太後失勢,自己也就完蛋了。但隻是蔡壽祺還是不夠老辣,沒有想到,還有第三條路的存在。那就是兩宮皇太後得勢,但自己成為政治鬥爭的犧牲品,也完蛋了。


    沒有永遠的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真是一句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


    “富貴險中求”,已經年過40歲的蔡壽祺,在宮中,才深刻體會到權力的滋味,自己無權無勢,外麵看來風光,其實內心苦澀。經過深思熟慮,他認為,兩宮皇太後向恭親王攤牌的日子快到了,自己不能等到攤牌後才加入兩宮皇太後的陣營。自己要起到更重要的作用,將來兩宮皇太後大權獨攬後,自己才能會提拔到更高地位,六部侍郎、地方的巡撫,甚至六部尚書或總督也有可能。


    想到自己將來可能成為封疆大吏,光宗耀祖,蔡壽祺自己的“顱內高潮”,連自己都相信,自己選擇了一條光明的道路。於是他無中生有、編造了很多恭親王的罪狀,並寫成折子,遞交給了慈禧。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就叫“all in”,即全部投入,要賭就賭大一點,我蔡壽祺用我的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做這一搏。


    我還沒有拿重金找人當槍,蔡壽祺自己就化身成槍,遞到了我手上,慈禧大喜,可以說是喜出望外。


    在慈禧看來,蔡壽祺的前途並不重要,而借蔡壽祺的折子,摸下奕的態度,以及滿朝文武的態度,這才是最重要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第一能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斤白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斤白酒並收藏亂世第一能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