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蔡壽祺隻是小小的起居注官。奕冷笑道,“一個小官,毫無證據。連做官的基本素質都沒有了,就膽敢參劾王爺,我看他並非好人,專事投機,應該立即革職拿問。”


    看到奕毫無認錯的意思,慈禧怒目而視,慈安也是滿臉陰雲。奕也突然覺得,她們畢竟是兩宮皇太後,自己是臣子,可能自己今天的反應過分了些,內心稍有點不安。


    就在他舉足不定、有些尷尬時,慈禧發現旁邊的慈安又打了一個長長的哈欠,立即抓住戰機道,“姐姐,我看你都打了好幾個哈欠了,是不是累了?”


    這句話正好撓到了慈安心裏的癢處,立即道,“是啊,真有點累了!”


    “今天我和姐姐都累了,想早點休息了。六爺自便吧!”慈禧話一出口,


    無疑是對發愣的奕下了逐客令,讓他退出養心殿。


    奕這個時候,也不再裝模作樣了,他權力再大,也畢竟是臣子,剛才不講禮數,但這最後虻,他必須懂些禮數。於是他站起身來,微微欠身,對兩宮皇太後道,“那太後早點休息,臣告退。”


    奕走後,慈安長吐了一口氣,她這下真是精力上有些架不住了,道,“妹妹,走吧,迴宮!”


    慈禧道,“姐姐迴去休息吧,我還不累!我還想見幾個人。”


    “行,那你見吧!我先迴宮了!”慈安也知道,慈禧此人做事,不達目的誓不甘休,今天奕的話語和言行深深刺痛了他,她必定要尋求報複。


    當送慈安走後,慈禧立即又道,“小安子,傳詔,讓大學生周祖培、瑞常、吏部尚書朱鳳標、戶部侍郎吳廷棟、刑部侍郎王發桂、內閣學士桑春榮、殷兆鏞馬上來見我。”


    安德海何等聰明,這幾個都不是軍機處的。而軍機處歸奕管,相當於是避開了奕。


    不到一個時辰,這七人都到了養心殿外。


    周祖培,時年已72歲,須發皆白。


    雖然鹹豐、同治帝時期,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以及湘軍係統的其他人光芒太耀眼,但是周祖培的光芒絲毫不弱,他是四朝老臣,被鹹豐稱為“有謀國之忠,棟梁之才。”


    嘉慶二十四年(1819),26歲時便中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五遷至侍講學士。看來讀書讀得好,能當上學霸,就會比別人早得多出頭。不管是周祖培也好,曾國藩也好、李鴻章也好,無一例外,均是學霸。


    道光十七年(1837),督陝甘學政。曆任侍讀學士、詹事、內閣學士。


    1851年,道光帝去世,鹹豐帝繼位,他被委任為刑部尚書。這是個其其重要之部門。如同現在的中央政法委書記一職。那個時候,曾國藩還僅僅是侍郎身份,而李鴻章才是進士出身,左宗棠更是舉人身份。可以說周祖培已經是他們的老領導了。


    在官場上,資曆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覺得這還不夠重要,那再來看一下,他的履曆。


    鹹豐四年(1854),連擢左都禦史、兵部尚書,兼管順天府尹。


    鹹豐六年(1856),加太子太保,調任吏部尚書。


    鹹豐八年(1858),會辦五城團防,以吏部尚書任協辦大學士,兼署戶部尚書。


    鹹豐九年(1859),調任戶部尚書,兼署吏部尚書。京師戒嚴,鹹豐帝因英法聯軍而出逃熱河,命周祖培留京辦事,拜體仁閣大學士,管理戶部。


    那個時候,鹹豐帝可不隻是留下恭親王奕洋人談判,還留下周祖培,管理著戶部。周祖培管理很好,工作完成得出色,鹹豐帝也是高度表揚。


    鹹豐十一年(1861),鹹豐帝駕崩,命總理喪儀,兼辦定陵平安峪工程。自古以來,皇帝的喪禮都極為重要,而且也是一個重大的任務,隻有忠心耿耿、能力很強的大臣才能擔此重任,可見周祖培的重要性。


    而瑞常也不簡單,他的履曆同樣也是光鮮亮麗的。


    鹹豐七年(1857),擢左都禦史。


    鹹豐八年(1858),遷理藩院尚書,兼正藍旗漢軍都統,署步軍統領,調刑部尚書。


    鹹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進犯北京,鹹豐帝逃往熱河,留京辦事,督防巡防。可


    鹹豐十一年(1861),調工部尚書,又調戶部尚書。


    同治元年(1862),以吏部尚書任協辦大學士。


    同治四年(1865),充總管內務府大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亂世第一能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兩斤白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兩斤白酒並收藏亂世第一能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