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定三秦,算是劉邦的又一個高光戰績。


    但是緊接著就是彭城之戰了。


    韓信評價劉邦是沒有錯的。


    劉邦兵力一過十萬,他確實就有一些指揮不好了。


    何況彭城之戰的時候,軍隊還是各方諸侯湊出來的。


    各種夾雜,在奪下彭城之後,劉邦對於士兵的約束很低了。


    甚至就是劉邦自己,都覺得項羽也不過如此。


    這次算是劉邦飄的比較嚴重的一次。


    他一入彭城,就開始找美人,找金銀,並且大辦宴席,宴請各方諸侯將領。


    搞了一個大的慶功會,然後他就被項羽三萬人給揍了個狠的。


    劉邦這毛病從來沒改過,屬於是那種知錯能改,但改了還犯的那種。


    之前入鹹陽也是,劉邦大勝後直接就飄了。


    要不是有張良勸說,讓劉邦及時還兵霸上。


    那鴻門宴上,劉邦估計就很難活著迴去了。


    彭城大敗後,就是滎陽之戰了,滎陽之戰打了兩場。


    第一場劉邦及時組建了一支騎兵部隊。


    打退了項羽的追兵。


    但是沒多久項羽就自己帶人過來了。


    然後劉邦就又被揍了一個狠的,甚至連他自己都差點跑不出去,還是讓紀信假扮漢王吸引注意,他才跑掉。


    不過這一仗,劉邦做了一個很不厚道的地方,史書雖然明確的記載了,但往往都會讓大家忽略。


    也可以說是小人物,在戰爭年代的悲慘命運的縮影。


    一個紀信是吸引不了所有楚軍注意的。


    所以和紀信一起吸引注意的,還有兩千女子,這些女子全員被甲。


    紀信的下場是被煮了。


    但是兩千女子的下場,沒誰提及。


    若說項羽的注意是被紀信吸引了,那楚軍士卒的注意,還能被誰吸引住呢?


    在這兩次和項羽對戰之後,劉邦算是明白了一個道理。


    他在正麵是真幹不過項羽。


    於是,後麵他就開始對項羽的小弟下手。


    沒多久,劉邦就對成皋下手了,當時守成皋的是楚軍大司馬曹咎,按理講,這人應該不會太菜,但是遇到劉邦,還是很快就敗了。


    成皋一丟,楚軍大量的糧草,錢財全部歸劉邦了。


    楚漢之間的局勢也就此發生了根本上的逆轉。


    劉邦從一開始被項羽追著打,在拿下成皋之後,雙方就開啟了曠日長久的對峙了。


    楚軍的糧草供給,也就是從這一仗之後,開始慢慢跟不上了的。


    接下來就是廣武之戰,這是劉邦唯一的一次平局。


    但這一仗參戰人數很少。


    原因就是當時雙方對峙太久了,項羽熬不住了。


    於是項羽就跟劉邦下戰書,說咱們兩個都是當王的,這樣對峙下去,苦的是天下百姓和軍中士卒。


    要不就咱們倆兵對兵,將對將,王對王的來一場。


    誰贏天下就歸誰。


    劉邦在聽到這話後,就差沒罵項羽傻叉了,你是威震天下的舉鼎項羽。


    他劉邦是啥,跟你比武力?這不是找死嘛。


    所以劉邦直接不鳥他。


    項羽見這情況,就說王對王不敢來,那咱們就將對將,於是,就派出了一個壯士前去挑戰。


    然後劉邦軍中有個老六叫樓煩,兩人打了幾個迴合後,樓煩抬手一箭就把那壯士射殺了。


    項羽看到樓煩放冷箭,瞬間大怒,指著樓煩就大罵。


    樓煩本來還想射項羽,但他實在被項羽嚇住了,那是目不敢視,手不敢發,就跑迴去了。


    後麵就是項羽把劉邦給騙了出來,說要商談議和之事。


    這次項羽好像是開悟了一樣,他親自給劉邦來了一箭,劉邦也沒想到啊!項羽居然會放冷箭。


    但是麵子上還是要說的過去,就跟項羽說射到腳指頭了。


    也就是因為這一箭,象棋之中的將帥永不對麵。


    所以這廣武之戰,上場人員,其實就四個,一方死一個,一方傷一個,算是平局了。


    廣武之戰後,漢軍再次高掛免戰牌,漢軍耗的起,漢軍坐擁著大秦留下的馳道和工業。


    那是要什麽有什麽。


    但是項羽耗不起了啊!


    沒多久項羽就要撤了,劉邦就聯係韓信和彭越,想要對項羽追擊。


    原本劉邦是要大家在固陵會師的,結果追到固陵的時候,劉邦迴頭一看,特麽的隊友沒來。


    項羽一看劉邦一個人也敢追,於是調頭就和劉邦打了一場。


    劉邦再次大敗,又跑了迴去。


    這也是劉邦和項羽的最後一場大戰了,此戰之後,就是垓下決戰了。


    在那一戰中,劉邦雖然也在,但指揮權已經放給了韓信。


    這是劉邦統一之前的全部戰鬥,一共是27場,敗了7場,平了1場。


    縱觀7場敗仗,也就是和項羽打的三場敗仗慘一點。


    前麵的四場,不管是人少勢微時候的兩場敗仗。


    還是後麵反秦時候的昌邑之戰和洛陽之戰。


    其實損失都不大,前麵兩場,一場是不能取,也就是打不下。


    一場是不利,也就是沒打贏。


    而後麵的昌邑之戰,也隻是進攻受挫。


    洛陽之戰的記載,也是軍不利。


    都沒有記載出現什麽大傷亡。


    這不是太史公不敢記,像後麵劉邦遇到項羽的那幾仗。


    什麽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


    什麽漢軍絕食,乃夜出女子東門二千餘人,被甲,楚因四麵擊之。


    什麽漢王得與數十騎遁去。


    太史公那是一點麵子都沒給劉邦留。


    由此可見,劉邦在軍事上,也僅次於項羽和韓信了。


    麵對其他的,要麽就是破之,要麽就是大破之,哪怕就是進攻不利,他也能有序撤離。】


    ........


    網友【彈幕】:“在項羽麵前,劉邦確實表現的很菜。


    但是,劉邦在同時期的其他武將諸侯麵前,那也是通天代一般的人物了。


    不然,彭城之戰的時候,其他諸侯憑什麽要聽劉邦的指揮。”


    網友【彈幕】:“網友刻板印象,劉邦一生全憑運氣,好像誰上都能統一一樣。


    實際上,劉邦除了開始和項羽交戰的時候,有點飄輸了兩場之外。


    接下來幾年中,項羽就基本上沒有占過劉邦什麽便宜了。


    唯二的便宜,一次是項羽放下了貴族的麵子,用冷箭給劉邦來了一下子。


    這是劉邦做夢也沒想到的。


    要知道,那時候哪怕就是有人提前告訴劉邦,項羽會放冷箭。


    劉邦估計都不會相信,畢竟項羽當時的形象太猛了,根本就不會用那種下三濫的手段。


    而第二個就是固陵之戰了,那也是韓信彭越不聽命令才造成了。


    若是三軍會師的話,固陵之戰不一定會敗。”


    網友【彈幕】:“固陵之戰的主要責任還是在韓信,韓信太穩了,固陵之戰的時候,韓信沒有絕對把握。


    所以他直接不上了,這也算是韓信打仗的特點了。


    沒有絕對勝利的把握,就絕對不打。”


    網友【彈幕】:“不至於吧,韓信的背水一戰難道不是在賭?”


    網友【彈幕】:“背水一戰他賭個錘子,在開戰之前,他就已經把兩千人放到敵人後方去了。


    這是什麽概念,這就相當於對方的情報他基本上都摸透了。


    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把兩千人悄無聲息的放過去。


    所以這背水一戰,韓信不說有十成的把握,但最少也有九成八的把握了。


    若是說九成八也算是賭的話,那也就沒什麽好說了。”


    網友【彈幕】:“在戰陣方麵,在衝鋒陷陣方麵,劉邦確實是比不過項羽。


    但是,在大戰略方麵,劉邦絕對碾壓項羽好吧。


    楚漢之爭,項羽的眼中,隻有楚河漢界。


    而劉邦的眼中,根本就沒有楚河漢界,他看到的是一場大包圍作戰。”


    網友【彈幕】:“扯那麽多,還不是劉邦這秦二世吃到了始皇帝的紅利?


    要不是有後方的兵工廠,後方的馳道運送糧草物資。


    對峙後期的時候,項羽已經是彈盡糧絕了,而劉邦的後勤,倉庫都是滿的。


    光是糧草消耗就足夠耗死項羽了,更何況劉邦這邊的武器裝備要比項羽的精良多了。


    說個你們可能不信的事情,聽說九十年代的時候,在鴻溝附近的人,還能撿到當年漢軍遺留的箭頭,用來賣廢鐵。


    而楚軍的箭頭,基本找不到了。


    這兩者一對比,當時雙方的軍工水平就不在一條線上了。


    更直觀的對比就是,項羽當時射劉邦的時候,一箭射中劉邦胸口,雖然劉邦重傷,但是劉邦沒死。


    項羽,萬人敵啊!力能舉鼎的人,他一箭射過來,都沒能把人射死,這就能說明楚軍裝備差了。”


    網友【迴複】:“這不至於,不至於,項羽作為楚軍主將,誰的裝備都能差,他的裝備不可能差的。”


    網友【迴複】:“記載是項王伏弩射中漢王,很有可能項羽就是從小兵手上拿的弓箭。


    畢竟當時兩方約談是項羽發起的,項羽要是自己帶著弓箭亮相的話,那肯定會引起劉邦的警覺。”


    .........


    大秦禦史大夫劉季:“不是,我能有這麽厲害?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就我這德行,能這麽強?


    @漢高祖劉邦,你穿越的吧。


    哦,我知道了,難怪你會想殺盈兒了,你肯定是在我起兵之後穿越的。


    盈兒是我的兒子,不是你親生的,你好狠的心啊!”


    漢高祖劉邦:“???”


    漢高後呂雉:“合理,很合理,當年在芒碭山時,你不是那樣的人,可出了芒碭山你就仿佛換了一個人。


    隻有這種解釋,才顯得合理。”


    漢高祖劉邦:“.......”


    西楚霸王項羽:“確實像,你說你一個亭長。


    怎麽可能又懂軍事,又懂戰略,又懂馭人之道。


    對於韓信這個素未謀麵之人,你一上來就重用。


    這不是未卜先知是什麽?你還說你不是穿越的?”


    漢高祖劉邦:“好好好,你們一點都不看是吧,行,既然都這麽說,那就算是吧......”


    始皇帝嬴政:“穿越?還有這好事?芒碭山嗎?


    @大秦禦史大夫劉季,朕命你常駐芒碭山了。”


    大秦禦史大夫劉季:“啊???”


    漢高祖劉邦:“叫你小子挑事,現在被發配了吧。”


    大秦禦史大夫劉邦:“......”


    .......


    視頻繼續:


    【後麵的戰鬥也更能說明劉邦的指揮能力了。


    在劉邦完全統一之後,一共打了7仗,兩次對外,五次平叛。


    平叛全勝,對外就輸了一次。


    平叛沒什麽好說的,重點說說對外的。


    主要就是白登之圍,很多人都說,劉邦之所以沒有被稱之為千古一帝,主要就是因為白登之圍。


    白登之圍,雖然說是敗仗,但是,在up主看來,這還真不算什麽敗仗。


    首先咱們要了解一下劉邦當時的對手。


    冒頓單於是什麽人,那是始皇帝在匈奴非親非故的親兒子。


    若說劉邦是中原的秦二世,那冒頓單於就是匈奴的秦二世了。


    為什麽中原之爭的時候,人腦子都打成狗腦子的時候,匈奴沒有南下。


    而是要到中原統一了,匈奴才南下?


    因為劉邦在中原搞統一的時候,匈奴那邊也在搞統一。


    兩個文明,基本是同步在完成自家的統一。


    而在匈奴搞統一的,就是冒頓這個匈奴霸主。


    他是一個狠人,鳴鏑弑父都聽說過吧。


    冒頓本來是當時匈奴單於的長子,但是匈奴單於那會喜歡上了小兒子。


    就想要廢掉這個太子,於是就把他送到了月氏當質子,想借月氏的手殺掉他。


    但是冒頓在月氏的時候,直接搶馬跑了迴來。


    頭曼單於見他勇猛,畢竟也是兒子,所以就放棄了殺他的想法,還給了他一萬騎兵。


    於是冒頓就從這一萬人中挑選了親衛,開始訓練。


    他自己準備了一種響箭,他的箭射到哪個方向,親衛的箭就得往哪個方向射。


    但凡有一絲猶豫,殺!


    開始訓練的時候,冒頓單於隻是帶這些親衛打獵,射的都是獵物。


    後來射的是他自己的愛馬,親衛紛紛猶豫了。


    結果冒頓提刀就砍,再發響箭,其他親衛不敢猶豫,紛紛跟著射出箭矢。


    又有一次打獵迴來。


    冒頓單於的一個最寵愛的女人在營地門口迎接他。


    結果他直接就是一支響箭射了過去。


    手下的親衛,見到這種情況後,全部都猶豫了。


    那可是冒頓最喜歡的女人,他們是真不敢射。


    然後冒頓抽刀子就砍,一連砍死數人後,他再發一支響箭,這次親衛不敢有任何猶豫,直接就跟著射了過去。


    那女人當場被射殺。


    後麵,就是在和頭曼單於打獵途中,冒頓一支響箭射向了頭曼單於的馬。


    手下的親衛紛紛射箭,頭曼單於死。


    這就是冒頓單於的狠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