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繼續:


    【公元前48年十月,紅薯開始收獲。


    公元前47年,一月,紙張的生產獲得突破,你著手開始了印刷術的安排。


    公元前47年,三月,去年收獲的玉米被你再次種下。


    焦炭的煉製得到了突破,煉製方法已經完全被工匠掌握。


    公元前47年,六月,第一個焦炭煉鐵爐,在你的現場指導下完成了。


    七月,第一爐鐵煉製了出來。


    這爐鐵,比之後世的鋼鐵,那是有多遠差多遠。


    因為是焦炭煉製的,鐵中的含硫量是遠遠超標的。


    甚至就是比之大漢目前的手工鍛造出來的鐵,也不見得強多少。


    但是,再差它也是鐵,這個鐵的質量再差,那也是能做兵器的,也是能做鎧甲的。


    重要的其實不是鐵的質量,而是它生產的成本。


    其實,在古代,很多士兵,那都是沒有鐵甲的。


    鐵甲那要麽就是先鋒部隊,要麽就是官員才能有。


    而限製鐵器生產的,並不是礦石,也不是手藝。


    西漢的時候,煉鐵技術已經算是很成熟了的,在西漢古宛城冶鐵遺址中,就發現了十幾個坩堝爐,僅僅隻是發現的那些,一次性就能煉鐵兩噸以上。


    另外還有古滎鎮煉鐵遺址1號高爐,也是西漢的,當時一天的產量,就能達到一噸。


    至於礦石,那發現的就更多了,可即便是這樣,鐵在古代的價格卻一直不低。


    主要的原因是木炭太少,沒錯,就是木炭限製了鐵器的生產。


    如今焦炭一出來,雖然練出來的鐵,相對來說要比木炭練出來的差一點。


    但是焦炭多啊!


    八月,時間到了軍隊一年一換的時候了。


    你阻止了南北兩軍衛卒的退伍,這些好不容易被你訓練出來的部隊,你可不想這麽快就讓他們退了。


    所以你選擇擴充了兩萬部隊。


    朝中雖然有人反對,但你將漢武帝搬了出來。


    南北兩軍原本就是各軍兩萬人,後來是武帝時期撤掉了一些編製,就隻剩下現在的兩萬人了。


    你擴充南北兩軍,僅僅隻是將他們恢複到之前的人數而已。


    至於留下的那些士卒,你也承諾了他們,以後他們的軍餉增加,糧餉增加。


    原本就已經被你灌輸了思想士兵,對此並沒有什麽異議。


    十月,一次上朝之際,你看到了一個狠人,陳湯。


    此時的他,看上去有著一股子書生氣。


    嗯,這倒算是符合他一開始的人設。


    隻是沒有誰會想到,眼前這個看起來一股子書生氣的家夥,最後會假傳聖旨,甚至還喊出了那句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公元前47年,十一月。


    司隸禁嚴,軍隊接手司隸一切事物,同時,數道聖旨頒布。


    當天,十幾個高官被罷黜。


    當天,兩個沒有絲毫軍功的工匠,被封侯爵。


    當天,司隸之中多出了許多書店。


    當天,司隸之中多出了許多學堂。


    當天,你下令實行了新的軍製。


    一切來的都太快了,快到整個朝堂之上的人,都不知道你是什麽開始計劃這一切的。


    你沒有給任何人反應的時間,便將整個司隸的一切都抓在了自己手上。


    大漢,正式進入到了你的一言堂時代。】


    網友【彈幕】:“哈?這麽快的嗎?過程呢?”


    網友【彈幕】:“up主前麵嗶嗶了半天,那不就是過程嘛。


    也就是up說的快,要是誰把這些細化一下,用up主這條主線來寫小說,估計得被噴死。


    一個前戲你弄這麽長,不要命了?”


    網友【彈幕】:“都快聽睡了,叭叭了一堆,那倒是去征戰四方啊!”


    網友【彈幕】:“古代對鐵其實不是那麽缺吧,你看看宋朝的步人甲。”


    網友【彈幕】:“稍稍提一下,宋朝用的就是煤炭煉鐵,產量那是直線上升。


    僅僅隻是半壁江山的宋朝,鐵產量是大唐巔峰時期的三倍,年產量達到了三千萬斤。”


    網友【彈幕】:“宋朝那麽富,步人甲算是無敵天下了,結果卻那麽弱。”


    網友【彈幕】:“你可以說宋朝慫,但宋軍那是真不弱,就宋軍那裝備,在宋之前的朝代,單挑沒誰能幹過宋朝士兵的。”


    網友【彈幕】:“不弱怎麽老是被打?”


    網友【彈幕】:“沒馬,打贏追不上,打輸跑不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葉落瀟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葉落瀟湘並收藏天幕:海外遍地銀山金樹,速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