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這個槍可以改進嗎?
大明:我朱祁鈺不是代班皇帝! 作者:張開雙眼做場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祁鈺的問話讓李平有些不知所措,他以為是朱祁鈺不太滿意他們神機營士兵的裝彈速度,尷尬的迴答道:
“陛下,神機營的士兵們也才剛剛入營一年不到,他們這個裝彈速度還可以提升的。”
“我想你是理會錯了朕的意思,神機營這個裝彈方式一直以來是一個老傳統,朕是想問你們,這個裝彈方式,就算再提升速度,這個速度也夠了,咱們可以改變一下裝彈的方式嗎?”
李平還沒有說話,一旁的一個年長模樣的工匠直接插嘴:“不可能的陛下,咱們的火繩槍是靠火藥擊發的,而且裝彈隻能從槍口前麵裝,將火藥壓實進行射擊。”
被這麽一插嘴,李平明顯有些不開心:“易大師,陛下沒有問你,你迴什麽話!”
說著連忙衝著朱祁鈺抱歉:“陛下請恕罪,易大師是我們神機營修理槍械的師傅,他可能也就是一時情急,還請陛下不要怪罪。”
朱祁鈺擺了擺手,沒有理會李平,而是看向這個叫易大師的老頭:“哦?大師,朕且問你,在之前火藥剛剛出現的時候,有誰能夠想到把火藥做成激發的彈藥呢?而且火繩槍就是一直以來就有的嗎?”
他這一番話如當頭一棒,醍醐灌頂,直接點醒了這個叫易大師的老頭。
麵對朱祁鈺的問話,他陷入了沉思當中,完全沒有理會朱祁鈺。
“你愣著幹嘛?老頭,你快點迴答陛下啊!”不光是李平急了,其他幾個人都急了,怠慢皇帝,這甚至都可以治他一個大不敬的罪名了。
被幾人催促,易大師這才緩了過來,忙向朱祁鈺躬身:“陛下恕罪,小民隻是覺得陛下剛才說的那番話非常有道理,火繩槍也是前人創造出來的,陛下的意思是,咱們也可以創造出來更好的槍嗎?”
朱祁鈺聽到這個老頭的話,終於是含笑的點了點頭。
種花民族為什麽在屹立世界的強林之中後麵一下子淪落到了被所有國家都能夠在頭上踩一腳的?
不就是因為思想上固步自封,在創造上麵過於保守,對待匠人的地位不高。
一句奇淫技巧,就足以扼殺一切!
八股文選官,功勳世家代代傳承,甚至就連這皇位傳承,其實都是有非常大的弊端!
但是這些朱祁鈺能說嗎?作為皇帝,他是最大受益人,是功勳官員的利益最高代表。
首先八股文選官,考官們無非就是從四書五經上麵摘取句子,讓學生們作答,以意境取人,隻能初步的評判品格,而且造就了一堆思想禁錮的官員。
而功勳世家,在他看來是和皇位一樣的問題,你優秀就代表了你後代優秀?哪怕你十代優秀,十一代出了問題,你這也不行,更何況保暖思淫欲,人在有錢有勢的情況下。
你指望他在一個封建王朝中自律?這壓根不可能,別說封建王朝了,就是在現代化十足的前一世,都是在扯犢子。
所以,朱祁鈺對於易大師的醒悟是非常高興的,也許在別人看來不過是個二愣子老登反應遲鈍,但是在朱祁鈺看來,這無疑是邁出來了最好的一步。
就和當初殺徐珵一般,是一個引子。
“當然,咱們大明人才濟濟,可是火繩槍朕記得卻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咱們華夏早早的發明了火藥,卻沒有應用在戰爭上麵,從西方引進了火繩槍,大家就沒有一點危機感嗎?”
這句話令眾人陷入了沉思,火繩槍的裝彈程序非常複雜,而且擊發程序也非常複雜。
朱祁鈺看了一輪,一分鍾一個人才隻能打出最多三發子彈,交替射擊的時候,中間有將近四十秒的空檔。
雖然這個時候火繩槍的射程對比現代的普通步槍來說,在射程上麵已經是足夠了,現代步槍的殺傷力在五百米之內,而火繩槍的有效射程也是在兩百米。
可現代的步槍,能夠在三秒之內,將彈夾清空。
而火繩槍,想要打完現代步槍那樣一梭子三十發子彈,起碼需要大概兩個小時,這還是要考慮槍鏜的承受力!
“陛下,您的意思就是要改進火繩槍嗎?”
李平試探的問了一下。
朱祁鈺反問了一下:“難道不可以改進嗎?”
其實這就是知識麵的缺失,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兵工廠,主要是鑄造盔甲、刀槍劍戟等物品,而明朝在這個基礎上,京城同樣還有三個造槍的兵工廠。
就是這麽些兵工廠保障了大明這個龐大王朝的軍事結構!
“迴稟陛下,改進火繩槍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作為行家來說,他當然知道想要改進一樣東西有多難,隻能硬著頭皮跟朱祁鈺說明這個道理。
朱祁鈺作為一名穿越而來的人,對於槍來說,最主要的就是一個東西,就是如何進行半自動的進子彈,這需要一個非常高端的東西。
彈簧!
不要小看這麽一個東西,在當時是有和彈簧類似的物件,隻是想要製作那種比較精密且能夠用於裝填子彈的彈夾彈簧是沒有這種工藝的。
“嗯,沒事,你先研究一下,朕可以給你研究的方向,隻要你能夠研究出來,朕可以給你封官!”
聽到朱祁鈺這個話,其他的武將們有些震驚,無他,隻因為在古代工匠的地位是相當低的,屬於靠後的。
士農工商,工是排在第三位,地位比農的位置還要低。
“陛下這是否有些不妥?”
畢竟給一個工匠封官是前所未有之事,在他們眼裏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可惜朱祁鈺一句話就給他們堵死了。
“怎麽,你們覺得不妥,那行,隻要你們能夠把這個火繩槍改進,作為武將和將軍,我可以讓你們封爵,你們覺得如何?”
他們一聽就啞了火,讓自己去打仗還可以,讓自己搞科研那不是麻瓜嘛。
當即悻悻一笑:“陛下說笑了,臣等相信易大師可以的,還是讓易大師研究吧。”
“陛下,神機營的士兵們也才剛剛入營一年不到,他們這個裝彈速度還可以提升的。”
“我想你是理會錯了朕的意思,神機營這個裝彈方式一直以來是一個老傳統,朕是想問你們,這個裝彈方式,就算再提升速度,這個速度也夠了,咱們可以改變一下裝彈的方式嗎?”
李平還沒有說話,一旁的一個年長模樣的工匠直接插嘴:“不可能的陛下,咱們的火繩槍是靠火藥擊發的,而且裝彈隻能從槍口前麵裝,將火藥壓實進行射擊。”
被這麽一插嘴,李平明顯有些不開心:“易大師,陛下沒有問你,你迴什麽話!”
說著連忙衝著朱祁鈺抱歉:“陛下請恕罪,易大師是我們神機營修理槍械的師傅,他可能也就是一時情急,還請陛下不要怪罪。”
朱祁鈺擺了擺手,沒有理會李平,而是看向這個叫易大師的老頭:“哦?大師,朕且問你,在之前火藥剛剛出現的時候,有誰能夠想到把火藥做成激發的彈藥呢?而且火繩槍就是一直以來就有的嗎?”
他這一番話如當頭一棒,醍醐灌頂,直接點醒了這個叫易大師的老頭。
麵對朱祁鈺的問話,他陷入了沉思當中,完全沒有理會朱祁鈺。
“你愣著幹嘛?老頭,你快點迴答陛下啊!”不光是李平急了,其他幾個人都急了,怠慢皇帝,這甚至都可以治他一個大不敬的罪名了。
被幾人催促,易大師這才緩了過來,忙向朱祁鈺躬身:“陛下恕罪,小民隻是覺得陛下剛才說的那番話非常有道理,火繩槍也是前人創造出來的,陛下的意思是,咱們也可以創造出來更好的槍嗎?”
朱祁鈺聽到這個老頭的話,終於是含笑的點了點頭。
種花民族為什麽在屹立世界的強林之中後麵一下子淪落到了被所有國家都能夠在頭上踩一腳的?
不就是因為思想上固步自封,在創造上麵過於保守,對待匠人的地位不高。
一句奇淫技巧,就足以扼殺一切!
八股文選官,功勳世家代代傳承,甚至就連這皇位傳承,其實都是有非常大的弊端!
但是這些朱祁鈺能說嗎?作為皇帝,他是最大受益人,是功勳官員的利益最高代表。
首先八股文選官,考官們無非就是從四書五經上麵摘取句子,讓學生們作答,以意境取人,隻能初步的評判品格,而且造就了一堆思想禁錮的官員。
而功勳世家,在他看來是和皇位一樣的問題,你優秀就代表了你後代優秀?哪怕你十代優秀,十一代出了問題,你這也不行,更何況保暖思淫欲,人在有錢有勢的情況下。
你指望他在一個封建王朝中自律?這壓根不可能,別說封建王朝了,就是在現代化十足的前一世,都是在扯犢子。
所以,朱祁鈺對於易大師的醒悟是非常高興的,也許在別人看來不過是個二愣子老登反應遲鈍,但是在朱祁鈺看來,這無疑是邁出來了最好的一步。
就和當初殺徐珵一般,是一個引子。
“當然,咱們大明人才濟濟,可是火繩槍朕記得卻是從西方傳過來的,咱們華夏早早的發明了火藥,卻沒有應用在戰爭上麵,從西方引進了火繩槍,大家就沒有一點危機感嗎?”
這句話令眾人陷入了沉思,火繩槍的裝彈程序非常複雜,而且擊發程序也非常複雜。
朱祁鈺看了一輪,一分鍾一個人才隻能打出最多三發子彈,交替射擊的時候,中間有將近四十秒的空檔。
雖然這個時候火繩槍的射程對比現代的普通步槍來說,在射程上麵已經是足夠了,現代步槍的殺傷力在五百米之內,而火繩槍的有效射程也是在兩百米。
可現代的步槍,能夠在三秒之內,將彈夾清空。
而火繩槍,想要打完現代步槍那樣一梭子三十發子彈,起碼需要大概兩個小時,這還是要考慮槍鏜的承受力!
“陛下,您的意思就是要改進火繩槍嗎?”
李平試探的問了一下。
朱祁鈺反問了一下:“難道不可以改進嗎?”
其實這就是知識麵的缺失,每個朝代都有自己的兵工廠,主要是鑄造盔甲、刀槍劍戟等物品,而明朝在這個基礎上,京城同樣還有三個造槍的兵工廠。
就是這麽些兵工廠保障了大明這個龐大王朝的軍事結構!
“迴稟陛下,改進火繩槍需要很大的人力和物力,而且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作為行家來說,他當然知道想要改進一樣東西有多難,隻能硬著頭皮跟朱祁鈺說明這個道理。
朱祁鈺作為一名穿越而來的人,對於槍來說,最主要的就是一個東西,就是如何進行半自動的進子彈,這需要一個非常高端的東西。
彈簧!
不要小看這麽一個東西,在當時是有和彈簧類似的物件,隻是想要製作那種比較精密且能夠用於裝填子彈的彈夾彈簧是沒有這種工藝的。
“嗯,沒事,你先研究一下,朕可以給你研究的方向,隻要你能夠研究出來,朕可以給你封官!”
聽到朱祁鈺這個話,其他的武將們有些震驚,無他,隻因為在古代工匠的地位是相當低的,屬於靠後的。
士農工商,工是排在第三位,地位比農的位置還要低。
“陛下這是否有些不妥?”
畢竟給一個工匠封官是前所未有之事,在他們眼裏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可惜朱祁鈺一句話就給他們堵死了。
“怎麽,你們覺得不妥,那行,隻要你們能夠把這個火繩槍改進,作為武將和將軍,我可以讓你們封爵,你們覺得如何?”
他們一聽就啞了火,讓自己去打仗還可以,讓自己搞科研那不是麻瓜嘛。
當即悻悻一笑:“陛下說笑了,臣等相信易大師可以的,還是讓易大師研究吧。”